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乐土-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每个村落里面有半数以上的人家搭建了火炕;那么渡过寒冷的冬天就没有太大的事情了。

    公孙续心中最为清楚;无论是煤炭还是红砖;他的成本无非就是那些工人的工钱;其中还有一大部分干活的是奴隶是免费的。

    煤矿是属于他的私产;产出来的煤除了运输过程当中需要一部分钱财之外;别的没有什么花费。

    烧砖更是如此;除了烧砖的时候煤炭用钱;其余的都不需要花费任何钱。

    城主府出的建筑队伍都是赚钱的;每搭建一个红砖的炉子加上火炕;工程队伍至少会有二十以上的五铢钱进账。

    就是那些负责帮助贫民搭建火炕的工匠;每搭建一个火炕;都需要给公孙续的城主府缴纳两枚五铢钱的费用。

    两个项目都是一本万利的项目;两个项目加在一起;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公孙续府库当中就囤积出来了数十万的五铢钱。

    五铢钱和金银不同;是汉代时候最值钱的硬通货;所有的交易以五铢钱最为重要。

    这个时代当中君主动不动就给予万两黄金;那其实都是铜;真金白银的物品十分少见。

    交易一般都以五铢钱和绢帛布为主;这次公孙续能够收获如此多的五铢钱;也是让公孙续感觉到相当意外。

    搭建砖结构房屋的事情公孙续也提上了日程;搭炕的买卖做得那么成功;红砖可以说是几天的功夫就已经被襄平城的城民所接受。

    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出来砖结构的房屋;相信会有无数的襄平人趋之若鹜。

    不过呢!在今年公孙续并不打算把砖结构的房屋大量推出;只推出几户。

    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物以稀为贵;能够先期住进纯红砖结构住房的人一定是非富即贵的;都是大世族或者是大商贾才有着这样的一种实力。

    只搭建几座典型的房子;一是为后期打广告做出来了参照物;二是能够把房子的价格抬高到最高;这样一来;也会为他今后要搞的房地产带来一定的影响。

    红砖除了建筑兵营之外;他要在置换出去的兵营所在的地方建造出来一个大型的;砖结构的三层楼以上的超级大市场。

    单单是这一个项目;需要的红砖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赵云和公孙大他们这些人在住上火炕之后;对于这些红砖的价值才有了一定的认识;看到公孙续居然搞什么打地基;又要把那些红砖埋到地底下;他们感觉到十分不解。

    现在那些红砖都是抢手货;最为主要的是;盖房子的时候打地基;他们没有见到过公孙续那么打地基的。

    在公孙续研制出来红砖之后;公孙续便开始研究土法的水泥。

    公孙续记得很清楚;水泥这种东西大多都是怎么烧制或者说是配置出来的。

    炉渣灰(即各种煤燃烧后的残渣,烧结程度越充分的质量越好)。拣出其中的白渣和红渣,除净杂质及砂土,然后洗净、干燥、磨细、过筛子。

    这种东西砖厂每天出产出来的很多;之前一直犯愁怎么把那些煤渣子消化掉;现在直接就把那些煤渣子拉到专业的地方;来进行水泥中的用品。

    石灰应用生石灰,新出窑的更好。把石灰块喷水令其自行粉化,襄平这边的石灰矿十分多;出来的石灰石经过一定时间的煅烧就直接成为了生石灰。

    石灰这种东西的用途十分多;用途十分广泛。其中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能够防止瘟疫大面积爆发。

    石灰在撒到地上以后;遇到水之后会产生高温杀死细菌;控制疫病集中爆发。

    把石膏都加热至107~170c后;变成熟石膏。

    将其粉碎并磨细,再上铁锅去炒。待石膏粉末在锅中不再冒泡,没有水蒸气并由白色变成黄灰色为止。

    把这三种东西混杂搅拌到一起;就是土法的水泥了。

    公孙续把砖和土法水泥被弄了出来;他觉得;这两样东西不但可以改变整个汉朝的建筑格局;还能够启到军事和其他几种事情今后的局面。

    水泥制品研制出来之后;公孙续并不想把水泥进行大幅度的推广;这种跨越这个时代的东西必须要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种制作的方法;甚至被公孙续把几道工序完全分开来进行操作。

    辽东地区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炼钢高炉,是属于汉朝中期建设起来的炼钢产地,只是到了后期无人管理,已经把这个炼钢高炉报废掉了。

    辽东这边苦寒,天冷的时候很多,炼制钢铁的大师傅大多是南方人,对于在北方生活很不习惯,所以,辽东这边虽然有钢铁,更有着便宜的人工,却也是把高炉停掉了。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几套炼钢炉的设备便宜了公孙续;省去了公孙续购买这些炼钢炉设备的钱财。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产业链() 
在汉朝后期的时候,炼钢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虽然和后世的炼钢水平没有办法比,但是,汉朝的炼钢技术一直到明末都没有被超越,可见当时汉朝的炼钢水平已经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砖厂投产之后;公孙续用那些红砖搭建了炼钢高炉所用的超高烟囱;更是用红砖为基础做出来了比之前要好上两倍以上的厂房;按照后世记忆中的钢厂设置来进行全新的钢铁生产。

    汉朝时期炼钢的方式;再加上公孙续后世对于炼钢的理解;襄平高炉开始投产。

    和其他地方的高炉炼钢有所不同的是;公孙续的炼钢炉炼出来的钢铁;无论是硬度还是其他方面;都要比其他地方的钢铁好上三层以上。

    这种超好的钢铁水平是襄平这边以前高炉无法达到的;之前襄平高炉开启炼钢的时候;高炉当中生产出来的钢铁的质量很差;和中原地区的钢铁根本无法比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襄平高炉炼钢还没有到汉末就已经被废止了。

    幽州的钢铁和武器都由洛阳方面统一安排调度;到了幽州之后;因为襄平属于边陲地区;武器和钢铁被幽州的其他地方占用了一部分;只有一少部分流到襄平这边。

    襄平这边的钢铁类物品少到可怜;就是农民种地的工具很多都是石头和木头制品。

    襄平炼钢的高炉开启之后;公孙续的产业链条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除了军队需要钢铁之外;无论是房地产;还是矿业等其他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钢材。

    军队当中的武器在更新换代上;要是公孙续指着洛阳城里面的皇帝;估计都能够被愁死;自从公孙续成为了襄平太守以后;公孙续多次向洛阳方面提出来要钱粮;要钢铁;要武器的奏章。

    可是;公孙续等来的却只有少量的粮食;别说是武器钢铁了;就是粮食都是抽调的;正常情况下应该给予的士兵的粮饷粮草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二;武器也只是给了能够一千人军队的配置。

    这些东西还是公孙续给予张让后续的一些宝物之后;张让帮助公孙续所争取到的;要不然的话;公孙续这边什么东西怕是都捞不到。

    种地需要好的铁质工具;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优质的铁质工具;开矿更需要上好的钢制工具;只有这样工具齐全;那么才能够迎来更大的发展。

    大型的高炉投产开启之后;所有之前公孙续收集的废旧铁制品都进行了回炉处理;这些都变成了让公孙续满意的成品。

    襄平;也就是现在的辽阳市;那边有着优良的铁矿石产地;在公孙续入驻襄平的这段时间里面;公孙续可是派出了无数的人对于各种矿藏进行了勘测。

    公孙续把后世的一些探矿知识和手下的人讲解之后;他们按照这种方法进行探矿;公孙续在开采煤矿的同时;就已经在他的地图当中标注出来了四处出产优良铁矿石的地方。

    虽然这些出产优良铁矿石的地方和后世公孙续记得的地点偏差极大;但是;却实打实的能够出产很多铁矿。

    最初的时候;铁矿和煤矿开采方面进度很慢;因为没有趁手的工具;可是;伴随着龙首山炼钢高炉的开启;工具方面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同样的道理;在公孙续开矿采矿上面也适用。

    想要获得更多的矿石;想要采集到更多的煤;那么;必须要有好的工具。

    现在的这个情形是;公孙续在襄平这边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产业链条。

    挖煤矿出产的煤供应了炼钢高炉的炼钢;供给了砖厂的烧砖;还供给了襄平城需要用煤过冬取暖的大户。

    而烧制出来的砖和炼制出来的钢;都用到了建设襄平城方面;更供给了襄平这边开矿的趁手家伙。

    公孙续在砖头生产出来了几十万块之后,开始召集手下会盖房子的工匠。

    公孙续把这些人召集到了一起,把他后世接触到盖大厂房时候的知识传授给了众人,让他们按照他给出的一些数据和形状,让他们来搭建兵营和一些其他建筑。

    砖头研制出来以后,公孙续并不是把盖兵营放到主要位置上的,而是搭建那种大型的锅炉、烟囱、高炉等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建设最需要的就是成型的红砖。

    公孙续准备把几座大型的高炉,水泥厂,还有炼钢厂等最为重要的东西都建筑在了龙首山这边,他心中清楚,这些都是他的根本所在,必须要保证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中。

    放在龙首山这边是首选,毕竟龙首山的地理位置和各种条件都适合公孙续来做这个事情。

    特别是在防御方面,哪怕是给敌人千军万马,而他的手下只有几百人,也是能够牢牢地控制住龙首山不失。

    砖头这种东西研究出来之后,公孙续把目光又转向了水泥制品的上面。

    砖头和土法水泥研究出来了,能够搭建大型的厂房,公孙续第一个想要建设的就是几座大型的砖厂;水泥厂和大型的炼钢厂。

    在辽东这边,现在也不怕污染,水泥制作出来之后却有着相当广泛的用途。

    水泥和沙子搅拌之后所产生的粘性惊人,干了之后更是坚固至极,这种东西绝对是跨时代的产物,一旦在辽东这边生产出来,那么,对于辽东的发展极为重要。

    沙石这些东西,公孙续更是早有安排,早就安排了无数的流民进行辽河的河道清理。

    在汉末这个年代,很少会有人专门对于河道进行清理,公孙续怕也是头一份了。

    公孙续不但派出专门的人,对于辽河这些在汛期就洪水泛滥的河流进行治理,还派出了专门的人对于这些河流进行水文监测。

    最值得称道的事情是;汉末时期渔业十分落后;没有那种专业的捕鱼人;公孙续在视察了几次之后;立刻就发现了里面潜在的大商机。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合作() 
汉朝时期;渔业资源虽然十分发达;但是;却是缺少打渔所用的网。

    公孙续也咨询过手下的人;知道了这个时代的捕鱼方式;这个时代一般以徒手捕鱼,以网捕鱼,叉鱼,钓鱼,以罩捕鱼,鱼鹰捕鱼,水獭捕鱼几种方式为主;还没有出现后世的渔网。

    中原繁华地区打鱼或者是钓鱼的用具;只有世族才能够拥有;襄平这边属于是山高皇帝远的偏远地区;根本就没有人打鱼。

    光是太子河当中的鱼;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公孙续虽然对于打鱼这种事情并不很了解;但是;后世的时候;公孙续却是一个钓鱼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