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乐土-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进入到了龙首山悍匪的老巢,下面就看他怎么用那三寸不烂之舌怎么去忽悠刘行;让刘行按照他心中所想去做了。

    ;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送富贵()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仇茂相信;只要是他见到了刘行;凭借他的表达能力;绝对会让刘行感觉到满意。

    他到龙首山是打着侯家壮丁教头旗号来的,是要和刘行洽谈一桩大买卖。

    仇茂心中清楚;龙首山悍匪虽然四处抢掠,但是,他们毕竟居住在龙首山上,一些生活的必需品需要山下的商贾给他们送过来。

    这个时代的商人地位极低,人们常说的“士农工商”四民,就是把商人给摆在了最末位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古人认为商人不过是倒买倒卖对社会没有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商人往往与官府及江湖人士勾结……

    在乱世中商人要是不跟这些人有关系的话,是根本没法生存的。

    要是在正常的年景,刘行能够通过几种途径购买到任何东西。

    可是,经历了张纯丘立居的叛乱,变成了公孙续当太守之后;公孙续把那些大小商人都聚拢到一起了;更是下达了不允许他们私通山贼的命令。

    也就是侯家和刘行的来往最为密切;他们还敢送出一些消息和一些龙首山上必要的物品;其他的商人根本就不会那么去做了。

    侯家在襄平城的跟脚很深;在之前襄平太守任职的时候;并没有被发觉侯家和龙首山的山贼有来往。

    直到襄平城大乱;侯家的一大批下人被张纯强行征的兵投靠到了公孙续的手下;侯家和龙首山山贼有来往的事情才算是暴露出来。

    不过呢!公孙续因为进驻襄平的时日很短;他一直觉得;至少要等襄平城完全稳定下来;他在进行清算。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仇茂才决定打着侯家的旗号和龙首山的山贼进行“合作”。

    正是因为这样;仇茂才决定和刘五到龙首山走一遭;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实施那引蛇出洞的计划。

    第二天中午时分;仇茂和刘五接到了通知;大当家刘行在议事大厅等候他们两个人;让他们两个人快速赶过去。

    仇茂和刘五两个人不敢怠慢;立刻就开始整理衣服匆匆赶去议事厅拜会刘行。

    龙首山的议事大厅并没有那种戒备森严的感觉;甚至门口站着的山贼连看都不看他们两个人一眼。

    仇茂立刻就明白了;龙首山是外紧内松;进入龙首山不容易;但是;里面却没有外面那种小心谨慎;真要是能够在龙首山的内部弄上几十名士兵;真就能够给龙首山的山贼以致命打击。

    走进议事大厅;仇茂看到;议事大厅里面看上去陈设十分简单;但是;细看之下却能够感觉到一种奢华。

    十几张青铜雕刻的条几一直延伸到议事大厅的大门处;上面摆放着酒樽和一些水果肉食;七八名面色凶恶的大汉正坐在条几后面大口朵颐。

    虽然是白天;但是;议事大厅当中却依然点着十余盏大油灯;让议事大厅如同白昼一般。

    仇茂心中清楚;山贼劫掠来了财富之后;他们并不会积累财富;而是会把这种财富用到吃喝用度上面;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些山贼居然奢侈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

    刘五一扯仇茂的衣襟;带着他大步向前。

    刘五对上面端坐着的黑脸大汉作揖并带有一些掐媚地说道:“侯家的管事刘五携侯家教头仇大拜见刘行大王;祝大王次次打劫顺利;获得更多的好东西。”

    刘五对于刘行有一定的了解;他知道;刘行这个山大王最喜欢的就是打劫次次顺利;能够打劫到好东西。

    豹头环眼的黑脸刘行听到刘五的话之后;黑森森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暖意。

    可是;他看了看刘五;又扫了一眼身材健硕的仇茂;神色突然转为冰冷;他慢慢开口冰冷地问道:“刘五;这次到山寨这边来做什么啊?难道你家主子他不知道最近风声紧?”

    刘行对于刘五这厮在这个时间到山寨来;他并没有什么太多高兴的事情。

    毕竟他最近一段时间做了几次打买卖;把公孙续在襄平城里组织起来的商队给打劫了;这厮选择风声紧的关头上山;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在这样一个紧要时期;刘五带着十几个人上山;他摸不准侯家的人想要做什么;更是担心刘五这个家伙被公孙续那边控制收买。

    刘行作为山贼的大头领;想的东西很多;而且很有心计;这个时候他对于刘五那厮起了一丝疑心。

    刘五听到刘行冷森的话语;他的身体顿时就是一抖;他并没有去看仇茂;而是战战兢兢地说道:“大王;您可别吓我;这次是主子派我和仇教头过来这边有要事和您商量的;最近正是因为风声太紧;所以我家主人才没有亲自过来这边。我们有主子给您的亲笔信。”

    刘五一边说着;一边把怀中侯家家主的亲笔信摸了出来;并示意刘行身边的山贼过来给刘行递过去。

    在到龙首山这边之前;公孙续和仇茂两个人就已经让侯家的家主写了一封信件让刘五带着;到时候把信件呈给刘行;更能够加深刘行对此次行动的信任程度。

    刘五看到刘行看完手中的信函;又确定了一下信函的真伪;他立刻说道:“仇大教头;还不把家主的决定和大王说出来。”

    仇茂听完刘五的话之后;他向前一大步;作揖示意了一下之后朗声说道:“某乃家主手下家丁的教头仇大;此番家主派我前来;是要送一桩大富贵给大王的。不知道大王可否屏退闲杂人等;容仇大细细禀报。”

    刘行黑着脸看了看仇茂;脸上出现了冷森之意。

    送富贵?哪里有那么多的富贵送给他。

    刘行的心中最为清楚,他过的是刀头舔血随时能够掉脑袋的买卖;越是大富贵这种东西;其中的凶险程度就越大。

    虽然侯家和龙首山这边关系一直不错;但是;这种大富贵他真就没有太大的想法;真要是惹毛了公孙续;龙首山一定会遭殃。

    一开口就是送富贵,送尼玛的富贵……

第一百三十五章 筹备() 
仇茂把他和公孙续商量出来的大富贵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刘行听到却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听完全部内容之后;刘行没有答应下来;也没说不答应;而是吩咐手下给仇茂和刘五安排住所;让仇茂和刘五两个人在龙首山寨住了下来。

    分析仇茂所说计划可行性的这个期间;刘行排出了一些细作;悄悄地向襄平城那边混了过去。

    虽然有侯家家主的亲笔信;但是刘行却并不相信仇茂和刘五两个人的话;他要先确定下来;襄平那边的侯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故;公孙续那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知道打劫那些商队的人人是龙首山的人。

    他只有确定下来这样的两点;才会去考虑仇茂所说侯家要给予他的那场大富贵。

    大富贵是什么;是一场博弈;一个不好就会陷入万丈深渊;龙首山上可是有着几千老小;他绝对不能拿这几千人的性命当玩笑。

    仇茂哪怕是说的再好听;也不能够完全相信;只有他手下人去进行实地的调查;他才会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就在刘行排出手下细作进入襄平城的同时;襄平城中派出了千余人的青壮队伍;向龙首山方向进发;开始对那边的一处地方进行清理。

    距离龙首山十里左右的地方;有着东汉早年的一座炼铁炉;不过呢!这个炼铁炉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荒废掉了。

    公孙续知晓其中的情形之后;他立刻排出大量的人手;开始对那个地方进行收拾和改造。

    在汉朝这个时期;钢铁的产量并不高;如果他把那个炼铁的高炉重新用起来;对于他手下士兵的装备和老百姓种田将会起到一个相当高的作用。

    公孙续通过手下那些匠人的汇总分析,心中对于此时的冶炼有了一些初步认识。

    汉代钢铁冶铸业已经比较发达了,在黄河两岸、长江南北、在东北、新疆、四川、云南、两广等沿边地区,都有钢铁冶铸的地方。

    汉武帝以前,一些官营冶铸作坊就“一岁功十万人以上”。而私营冶铸作坊也常常“一家聚众或至千人”。

    河南南阳是汉代重要的铁官所在地,其生产作业区的面积达已经不小于现代大型钢铁厂,共有大炼炉十几座,小炼炉不计其数

    襄平虽然地处边陲地区,却也是大汉出产铁器兵器的重要基地。

    此时的冶炼技术有了一些改进,之前工匠们在摄氏八百至一千度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得到一种含夹物较多,呈海绵状的块炼铁。

    因为块炼铁含碳量很低,相当软,只能锻,不能铸,因此不是理想的造器材料。

    铁匠们以块炼铁为原料,对它反复加热,折叠锻打,挤出杂物,并在与炭火接触中使之增碳变硬,就成了块炼渗碳钢,是最原始的钢。

    这种钢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反复加热锻打,故又称“百炼钢”。

    这种制钢法,劳动量大,效率低。

    西汉中后期以后,铁匠们发明了“炒钢”技术。即将生铁加热到摄氏一千二百度时,撒入矿石粉,并不断搅拌,使生铁的含碳量降低(碳氧化)而成钢。这是一种制钢简便快捷的工艺。

    炒钢时,如果火候掌握不好,炒过了火,钢的含碳量就会偏低,炒钢便炒成了熟铁。后来,工匠们发现,加入生铁,即可弥补这一缺陷。这就导致一种新的炼钢技术——灌钢法的产生。

    公孙续还从工匠当中听说,此时汉朝最好的高炉应该是在河南,那炼炉炉高大约有四五米,容积约为并不是很大,日产量并没有太多;和后世的大钢厂相比;就是那种大型的作坊产业。

    此时的钢铁冶炼,还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败的情形;十炉钢铁出产之中;至少会有两三炉出现问题;达不到想要的标准。

    不过呢!在这个时候,冶铸也有一套完整的生产设备,有藏铁坑、配料池、铸铁坑、淬火坑等,仅其冶铸炉就有炼炉、排炉、反射炉和锻炉(炒钢炉);而且有了选矿、配料、入炉、熔铁、出铁、铸造锻打等工序之分,冶炼技术已经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个时代的炼钢和中国近代的那种土法炼钢有些相似;用的都是一样的工序,简单快捷。

    公孙续最为清楚;之所以汉代的炼钢不够发达;绝对是因为高炉的高度不够;建筑设计方面不合理;只要他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在龙首山这边;钢铁的产量绝对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把龙首山十里左右的那个炼钢炉收拾一番之后;公孙续并没有选择用这个炼钢炉来炼钢;而是指挥着手下的工匠对整个炼钢炉进行了一番改造;直接给改造成砖厂了。

    公孙续心中清楚;如果龙首山这边的炼钢产业发达;或者说是能够出产好的钢铁;这炼钢炉是绝对不会轻易被废弃掉的。

    废弃这个炼钢炉的最重要的原因就应该是这个炼钢炉没有太大的价值;哪怕是出来钢铁;废的钢铁也会相当多;甚至能够达到入不敷出。

    好饭不怕晚;眼见着就要进入冬天了;炼钢的事情在当年已经无法进行;他不如先把这个地方的炼钢炉变成砖窑;先弄出一些有用的红砖来用。

    用烧制出来的砖在开春的时候搭建一座全新构架;全新高度的高炉;到时候才有可能炼制出来好的钢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