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乐土-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他能够在襄平发展起来;只要他能够不断地创造财富;从中原地区弄到人口;今后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现在这个时候他最为头疼的事情就是没有管理人员;手下的人手当中;除了刚刚袭击了丘立居的尹襄杰还能算得上是管理人才;其他的手下几乎没有治理城池的本领。

    公孙续见到这种情形;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开始摆放襄平城当中的大氏族。

    公孙续的第一站原本是拜访属于公孙家族的远支公孙度的家族;可是;他一打听;却是让他听到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

    公孙度家族在襄平城当中是名门望族;更曾经一直辅佐着襄平城的原太守。

    之前在丘立居和张纯刚刚占领襄平的时候;还被两个人委以重任;可是;当丘立居和张纯两个人兵败回襄平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公孙度的家族来了个全灭。

    丘立居和张纯两个人实在是恨透了姓公孙的人;特别是辽东公孙家族都有着一些亲属关系。

    虽然公孙度和公孙瓒他们两个人几乎没有什么血缘关系;但是;抱着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丘立居和张纯直接给公孙度扣上了一个通敌的大帽子;直接诛灭九族。

    饶是公孙度在襄平城经营了多年;也没有逃脱丘立居和张纯的毒手。

    公孙续听到这个事情之后一阵唏嘘;他没有想到;因为他的穿越;后世一统东北的公孙度在这个时候居然被无情的抹杀了。

    这种巨大的蝴蝶效应让公孙续感觉到一阵的头疼;他真就没有想到;在他穿越到汉末之后;居然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今后汉末诸侯能不能按照后世的发展来进行;公孙续都没有了绝对的把握。

    不过呢!在这个时候却不让公孙续多做他想;偌大的一个襄平城;有着无数的事情要让他操心管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那么多。

    乌桓人在襄平城当中还有着两万余人;这两万多人需要他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他准备要把这些乌桓人笼络到他的手中;哪怕这些乌桓人心中依旧有着不臣之心;他也要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归顺于他。

    在汉末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只要给予他们最低档的生活;这些人就不会造反。

    只要他能够让那些乌桓人吃饱,能够让那些乌桓人和襄平城中的汉人融洽接触,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化,他们自然不会在造他的反。

    分化,让这些人群龙无首的事情,公孙自认没有什么问题,一切就看时间。

    公孙续此时急切地盼望着便宜父亲能够尽快给他派过来一些管理人才来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第一百二十六章 犯难() 
襄平城守府中;公孙续面露愁容。

    对于襄平城的管理;公孙续已经头疼到了极点。

    偌大的襄平城;就找不出能够襄助他治理的大能之人。

    虽然他按照后世的一些想法让襄平城中的士族子弟出手相助;但是;那些识文断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按照汉朝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让公孙续一个头两个大。

    不按照这种管理模式来;那些士族的子弟根本就听不懂他所说的管理方法。

    公孙续在后世虽然管理过大公司;但是;手下没有可用之兵;他没有用武之地啊!

    一直以来公孙续都觉得他是后世穿越到汉末来的;打下一座坚城之后;按照他心中所想的去做;就能够很快地把城市稳定下来。

    现在倒好;把他差点累病了。

    兴城那边的贾徽虽然答应给他调配一些管理人员到襄平协助他;可是;贾徽那里却是弄不出几个人来。

    兴城那边刚刚遭受战乱洗礼;再加上公孙瓒和孟益两个人的大军一直驻扎在兴城那边;人手原本就已经捉肩见肘;就是他有心相助;也是无力为之。

    他的便宜老子公孙瓒倒是很讲究;在他提出来需要一些管理人才的时候;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而且还答应下来多派一些公孙家族的子弟到公孙续这边来帮忙。

    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一段时间必须要他亲自熬过去。

    公孙续在这个时候暗下决心;今后他一定要培养出来一些能够和后世文化接轨的年轻管理者;让他们按照他的想法去做;把那些复杂的东西简单起来。

    进入襄平城之后;公孙续挑选了一些值钱的宝贝;让齐明带上两百骑兵护送;快马加鞭直接向洛阳进发。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贿赂到张让那个贪财的大太监;让张让那个大太监给他使力;让他以最快的速度成为襄平城的城主。

    不光是张让;其他的像何进大将军以及公孙瓒的老师卢植也有着厚礼。

    总之就是一点;他公孙续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凭借着手下的那么点士兵打下了襄平城;必须让他当襄平城的太守;顺带着让公孙续统领辽东这边的一切事务。

    襄平城是汉朝最北端的城市;更是中原人眼中的不毛之地;只要他运作的好;哪怕是幽州牧刘虞那边弄出来什么幺蛾子;也没有办法阻挡他和公孙瓒两个人的崛起。

    公孙续心中想的很明白;这次张纯丘立居等人发动叛乱;平叛的最大功劳都已经是他和便宜老子公孙瓒两个人的;这个不容置疑。

    便宜老子那边;如果不出意外或者是不出现太大的偏差;右北平那边就应该归公孙瓒所统领了。

    右北平那边可是属于好地方;粮食产量已经人口数量上都相当多;最主要的是;公孙瓒在右北平那边已经经营了很多年;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甚至可以说已经完美地控制住右北平那边了。

    离汉朝崩裂还有近两年的时间;只要他和公孙瓒两个人能够好好地发展;到了汉朝崩裂群雄割据的那个时候时候;他们两个人就会成为最大的军阀;直接就能够占领幽州大部。

    派齐明去洛阳城办那件重要的大事;派公孙大给刘虞送大礼;让刘虞心中对他的介怀少上一些;派南天远给兴城和襄平之间的几个势力送信;让这些势力有选择的加入到襄平城这边来。

    只要那些势力答应到襄平这边来发展;公孙续将给予他们相当多的优惠政策。

    公孙续是从后世穿越到汉末来的;对于人口红利的认识最为清晰;想要让一个地方繁荣地发展下去;人口是最先决的条件。

    只有人口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城市才会不断地发展;城市才会不断地进步。

    进驻襄平城后;公孙续第一时间就颁布了减税的命令;之前襄平城中的税收直接减半;这一年由于产生了战乱;所有人的税全部减免两年。

    农民的粮食则按照市场上的价格增幅三成对其进行收购;用已充实粮库。

    现在襄平城中的粮草看似很多;但是;公孙续心中却是清楚;这些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是;离他心中所想却是差上很多。

    从今年的这个时候开始;中原地区就会开始遭受各种灾害;粮食的产量将会极低;会出现无数的流民。

    他想要获得更多的人口;粮食就是重中之重。

    给农民的粮食价格提高三成并算不得什么;明年或者后年开始;粮食的价格将会进入一种疯长期;在这个期间;他不但要大肆收购粮食进行囤积;更要在明年开春的时候;组织大量的人口进行开荒种田;把襄平城外那些荒芜的粮田种上粮食。

    这些还远远不够;公孙续更是想向后世一样;鼓励流民和农民开荒种田。

    只要能够开垦出来荒地;这荒地的所有权就会给予开垦荒地的人;这样的话;在明年的时候襄平这边的粮食产量将会有一种爆发性的增长。

    公孙续的想法和做法都相当不错;可是;襄平城百废待兴;真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够管理得过来的。

    公孙续告诉手下的将领和手下新近提拔起来的管理人员;告诉他们;凡是他们的亲朋好友;只要有一定才能的人;他们在这个时候都要给这些人写信;让这些人到襄平这边来投奔他。

    只要是有本领;高官厚禄不是问题;钱更不是问题;不过时间要尽快;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公孙续的这个说法一出来;立刻就让下面这些人疯狂起来了;他们回到家中便开始给他们有能力的亲朋好友写信;让他们到公孙续这边的襄平城来共同发展。

    他们心中十分清楚;公孙续现在打下来了襄平城;而且大有成为襄平太守的架势;他们现在必须要紧抱公孙续的大腿。

    公孙续和其他人都不一样,出手极为大方,还不差钱,也不差事情,说过的事情,那就是板上钉钉,现在也就是成年的模样,今后发展的潜力巨大,现在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叫过来帮忙,那绝对是帮助朋友。

第一百二十七章 厚礼() 
齐明带着手下晓餐夜宿;经过了半个月的不间断赶路;风尘仆仆地到达洛阳。

    到达洛阳城外;他把大部分的手下安置在了洛阳城外的一个县城;吩咐他们在那里修整待命;他则带领着十余名手下乔装城商人模样;推着十余辆大车进入了洛阳城。

    都城洛阳;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故俗称“九六城”。

    洛阳城四周共设城门十二座,置城门校尉与司马等官掌管,每门则设“侯”一人,负责看守城门事务。

    东城垣自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望京门;南城垣自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苑门、津门。

    其中平城门原为宫门,不设侯而置屯司马,皇帝多由此门出入,是诸门中之最尊者。

    西城垣自南向北依次为广阳门、雍门、上西门。

    其中上西门饰以红漆,设有铜玑玉衡,以齐七政。

    北城垣自西向东依次为夏门、谷门。十二城门皆有亭,如津阳门有津阳亭,夏门有夏门亭。

    齐明和手下人由西门入城;对于皇城的繁华感觉到了一种惊诧。

    洛阳城是汉朝最繁华的都城;人口超过百万;路上人流熙熙攘攘接踵摩肩;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丝毫没有因为早几年黄巾动荡而受到影响。

    入住进城北一家最大的客栈;齐明便开始搜集关于张让的信息。

    张让颍川郡人,少年时都在宫廷中做事,桓帝时任小黄门。汉灵帝时张让升为中常侍,封为列侯。

    张让的府邸最好找;城北车辆停放最多的地方就是张让的家。

    每天不单单是洛阳城的大小官员会去拜访;就是其他城市到洛阳办事的人就已经足够

    齐明按照公孙续的吩咐;直接一份厚礼贿赂了守门的管家;告诉管家;他奉公孙瓒之命;给张让大人带来了几车厚礼;让守门管家给予照顾先接见他。

    听到是几车厚礼;而且是大名鼎鼎的公孙瓒手下;管家立刻就汇报给了张让。

    两个时辰以后;齐明带着几车厚礼从张让家的旁门进入了张让的家。

    面白无须,身型较高,年约四十的张让躺在卧榻之中;一边吃着身边婢女递给他的葡萄;一边开口说道:“咱家乃是张让;公孙瓒那边有什么事情;尽管道来。”

    张让对于公孙瓒手下求见并不很待见;毕竟公孙瓒是武将;跟他没有什么瓜葛。

    不过呢!管家所说的几大车的厚礼;却是让张让无法拒绝这种接见。

    “侯爷您好;这个是我家少主给您的礼物清单;请您过目。”

    齐明深施一礼之后小步向前;把礼单举到头顶;示意张让身边的管家把礼单递过去。

    张让接过管家递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