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乐土-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益是公孙续便宜老子的顶头上司,也是公孙瓒的好友,和公孙瓒贾徽几人寒暄了一番之后,便直接和公孙瓒领着将士们进入了兴城的临时指挥所。

    就在迎接队伍安排完孟益将军吃住,孟益刚和公孙瓒进行的时候,兴城外来了一队不速之客。

第六十章 刘虞的想法() 
公孙续没有想到,父亲公孙瓒等来了孟益的大军,就在两个人商量如何扫灭叛军和那些乌桓大人之时,居然等来了一封让他们难以置信的书信。

    这封书信是幽州牧刘虞派出十几名亲随给他们发过来的,竟然要求孟益和公孙瓒两个人暂停和乌丸人的冲突,并让那十几名亲随对孟益和公孙瓒的调兵进行监督。

    幽州牧刘虞是什么人,公孙续在这一段时间里面结合着后世的一些历史,他对刘虞也是有了一些了解。

    刘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担任过光禄勋,父亲担任过丹阳太守,都是高官,据说他们家还是东海恭王刘强(刘秀的长子,做过太子)的后人。

    绝对算得上是皇族了,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眼中,刘虞的出身也好,身份也罢,比大耳贼刘备那是名正言顺了很多。

    刘虞早年便被举为孝廉,后来担任幽州刺史,和北戎(乌丸、鲜卑等族)打过交道,外交、政治手段颇为高明,把幽州最棘手的民族矛盾处理得很好。

    中平元年(实际上把中平元年称为光和七年更为合理),张角的黄巾军造反,冀州的安平、甘陵两地最先响应,刘虞在危难时刻被授为甘陵相(甘陵就是清河),安抚当地百姓,肃清黄巾余党,小有政绩,被升为宗正。

    在张纯和丘力居等人作乱之后,朝廷立刻就想到了曾经在幽州有过丰富外交能力的刘虞,于是在这个时候,朝廷把刘虞调到了幽州,并让个刘虞担任了幽州牧。

    刘虞抵达幽州后,应该正逢公孙瓒大破叛军,他想借着军事胜利向叛军提出和平条件,也就是,只要乌丸交出汉人张纯,和平就能到来。

    在这个时候,无论朝廷里面的重臣也好,还是能臣也罢,他们都不想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和北戎那边重新开启战事。

    大汉王朝这段时间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能够和平地解决幽州这边和北戎人的争端,哪怕是汉朝付出一些损失也在所不惜。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刘虞必须要让孟益和公孙瓒两个人暂停和乌丸人的冲突。

    刘虞的想法是按照高层的意愿来的,这个时候天下不稳,如果再和乌丸鲜卑那边发生剧烈的冲突,对于大汉朝来讲绝对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作乱的主要人是张纯,丘立居无非就是一个从犯,把张纯从乌丸人手中要回来,不但显示出来了大汉朝的天威浩荡,更是显露出来大汉朝的实力。

    至于把丘立居放回给乌丸那边,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因为丘立居是最早叛变投降汉朝的乌桓大人,乌丸那边的乌桓人对于接受丘立居相当难,丘立居想要在乌丸那边立足,就会和难林以及其他几个大部族产生利益纠葛。

    经常和乌丸人打交道的刘虞心中有数,把丘立居放回去,乌丸那边哪怕是有进攻大汉朝的想法,也会因为丘立居的回归而推迟一段时间。

    幽州这边地广人稀,对乌丸方面用怀柔的政策,再加上孟益大军和公孙瓒大军的军事威压,甚至能够招抚很多乌丸人。

    乌丸人能骑善射,是天生的骑兵坯子,哪怕只教化出来个一万,或者五千个骑兵,对于大汉朝绝对是一桩大喜事。

    一旦达到了这个目的,对于危危可及的大汉朝绝对是来了一支强心剂,能够让大汉朝多苟延残喘上一段时间。

    公孙续看到,不但父亲公孙瓒对刘虞提出来的要求不满,就是孟益对于刘虞的要求也是愤愤不平。

    两个人虽然没有在接到刘虞指令以后做出来大不敬的动作,但是,在回到各自营帐之后,大部分将领都已经听说了,公孙瓒和孟益两个人都一通摔东西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公孙瓒和孟益两个人和刘虞不同,他们是土生土长的辽西人,辽西可以说是乌丸南袭大汉的必经之路。

    最近这些年,汉朝动荡,北戎的乌桓人,鲜卑人经常性的南侵,抢掠辽西辽东这边百姓的财产,牲口,更是从辽西辽东这边抓走了无数壮丁做奴隶。

    张纯叛乱以后,从右北平一直到辽西乃至辽东都不得安生,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有无数的百姓被乌桓人抓到了北戎。

    公孙瓒和孟益可以说是拼了老命,才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而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却是被人拱手相让,甚至他们辛辛苦苦的胜利果实还会被他人所摘取。

    在公孙瓒和孟益的心中,刘虞这厮无非就是一个书生,一心想要招抚那些为被教化的乌丸人。

    可是,真要是能够按照刘虞所想招抚得了,那幽州至于十一郡有半数以上都成为了乌丸人的跑马场,让他们每年冬天的时候过来打草谷。

    刘虞的那种想法简单而幼稚,乌丸人哪怕是答应下来了刘虞的请求,回过头来翻脸不认人,到时候刘虞能拿这些乌丸人有什么办法。

    真要是走到了那一步,哪怕是孟益和公孙瓒两个人也无法掌控好这边的局面,甚至从渔阳郡一直到右北平这些地方全部会成为乌丸人的版图。

    可是,刘虞的命令已经传达到他们的手中,他们如果不听从刘虞的话继续行动,那就是违抗上命,更会被扣上不遵圣旨的大帽子。

    和北戎那边讲和这种事情本就是朝廷的意思,真要是他们不遵从命令一意孤行,到时候遭罪的可就是他们了。

    公孙瓒和孟益两个人一筹莫展,他们召集起来手下的所有谋事一同商讨这件事情,可是,他们这些人研讨了整整一下午,也没有讨论出来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案来。

    刘虞方面代表的是宫中的皇帝,更是代表着皇族的利益集团,他们现在是铁了心的想要和北戎方面谈判,想要用怀柔政策来对待北戎方面。

    他们谋求的初衷是,北戎方面在这两年的时间里能不和大汉朝开战即可。

    哪怕是这样养肥了北戎那边,今后让那些野蛮人对整个幽州产生威胁也在所不惜。

    整个想法不单单是皇族的想法,朝中的众多大臣以及宦官的想法也都大同小异,他们觉得,幽州对于整个中原来讲算不得什么,宁可舍弃幽州的大部分利益,也不能因小失大,损害大汉朝在中原的利益。

    一旦北戎人找借口杀入幽州,大汉朝可是拿不出多少士兵来抵挡这些野蛮人。

第六十一章 公孙续的决定() 
公孙瓒虽然因为刘虞的安排一直黑着个脸,但是,公孙瓒那种慈爱地眼神让公孙续捕捉到了。

    公孙续对于他的这个便宜老子还是相当认可的,虽然他的这个便宜老子一直在他面前保持着那样的一种威严,但是,骨子里的那种关爱却是让他满意。

    公孙瓒示意让公孙续在他的下首坐下之后,他眼皮微微翻起,更是顿了一下嗓子,才缓缓开口说道:“吾儿,最近一段时间你也应该听到了一些风声,幽州牧刘虞准备和北戎方面讲和,只要北戎方面能够交出作乱的张纯,将对北戎以及丘立居方面所做的一切不予追究。

    今次我和孟益将军大败丘立居和张纯的联军,没有泼天的功劳,也算是有一些苦劳,只是向上大幅度进步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你在这次追杀丘立居和张纯的战役中功劳不小,我把你叫过来,想询问一下你的想法。”

    公孙瓒看到公孙续聆听着他的讲话,他微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你是想继续留在幽州军中,还是去洛阳方面谋求发展?”

    公孙瓒看到公孙续默不作声,嘴角露出了浅浅地笑意,他明白,公孙续现在绝对听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想听听看他是如何做安排的。

    公孙瓒神色肃然语重心长地说道:“像你这个岁数,在军中向上的空间并不是很大,而南下洛阳的话,还是会有一些发展的。

    到时候我可以给你一封举荐信,让你拜倒我老师卢植的门下。

    朝堂之上现在虽然不稳,但在老师门下谋求一条捷径,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凭你现在的表现,几年之后崛起的可能性很大。

    我希望你能够好好考虑一下,最近几天告诉我的想法。”

    公孙瓒和公孙续交心地坦言这些话,是经过公孙瓒最近一段时间深思熟虑才得出来的结论。

    公孙瓒心中明白,他在这个时候应该给儿子铺路打基础了。

    留在这边,在他的照看下,公孙续发展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幽州牧刘虞对他的印象十分不好,思想不同,日后必成水火。

    儿子公孙续战功虽大,但刘虞绝对不会让公孙家族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形,到时候绝对会对公孙家进行打压,这就是公孙瓒不希望见到的事情。

    公孙续在这次的追杀丘立居的战役当中,可是展露出来了一种公孙瓒都无法看透的天赋。

    如果能够得到老师卢植的指点,今后公孙续发展的前景将会极为广阔,总要比窝在幽州这边的穷乡僻壤强。

    要知道,普通情况下,大汉的军官都是遵循高层军官不带兵,底层军官没有军事行动权的原则。

    也就是说,一般司马、都尉等以上中高级军官,是没有实属兵马的,平时就是光杆一个,只有临战时,上级主将才会派给兵马,随他调遣。

    而至于伍长、队率、屯长、军侯等低级军官,虽然是固定的麾下士卒,但是这些人却没军事自主权,一切要得到上面命令才行,甚至就连出入军营都不太自由。

    这样,部曲行动虽然会比较僵硬,不能面对突发情况,但却最大程度上,遏制了有人篡权夺兵,私下为祸的事件。

    公孙续此番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公孙续的资历不够,刘虞随便给他弄上一个校尉之上的、无兵无实权的官职,就足以堵住悠悠众口。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公孙瓒才有了让公孙续到洛阳那边找卢植的想法。

    老师卢植在洛阳那边根基深厚,在黄巾作乱的时候更是展现出来了过人的军事素养,只要有了老师的细心栽培,公孙续成长起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公孙续看到父亲公孙瓒不再言语,他也不和公孙瓒在这个时候争辩什么,他也是要消化一下父亲公孙瓒讲述的这个事情。

    公孙续心中清楚,公孙瓒能够说出来这样的一番话来,绝对是经过了一番考虑,其中更有着一些他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他绝对有必要回去逐字逐句地进行斟酌,做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公孙续回到住所之后,先是告诉公孙大几人先回避,等他召唤的时候在过来,他要思考一些问题。

    公孙续心中想到,卢植那可是牛人,性格刚毅,师从大儒马融,为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

    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

    自己的便宜父亲公孙瓒和刘备都是卢植的徒弟,他们对于卢植的敬仰之情可以说如同长江之水一般滔滔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