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明朝当霸主-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逛了一圈之后,陈耀祖大致有数了,他又一次回到了文府附近,开始对着袁二指点江山。

    “这一片的旱地全部要过来。”陈耀祖先指了指文府附近的前后左右。

    接着,他又指了指文府左边的地:“这一片先别动,留下来准备建民舍。”

    然后,陈耀祖又带着袁二走向了右边一大片相对比较平整的地:“这一片立即找人开始动工,在这里建一个大的工匠区,以及一个北校场大小的新校场。”

    然后,陈耀祖又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请:

第66章 倒霉的张老汉() 
按照陈耀祖的想法,他是要把这里成自己的后方大基地的。

    其中右边最靠近文府的这一片,陈耀祖打算用来建一军一名两个大厂房,然后再砌上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式的作坊区,以保证自己的工艺生产既安全又保密。

    厂房再往右走,用来建一个校场,用来训练以后属于他自己的私兵。

    至于文府左手边的这一大片,则是准备用来建营房和家属区的,可以用来安置属于他的追随者及其家属。

    如此一来,这里真的将成为他的私人地盘,比呆在新安县城内将会私密很多。

    对于有大计划的陈耀祖来说,有一个安全的后方大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袁二稍微有点不解地问道:“少爷,为啥不多要水田?”

    这就是明朝百姓思维出发点跟陈耀祖不一致的地方。

    尽管明朝中后期商业和手工艺已经较为发达,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能产粮的田地才是生存的根本。

    陈耀祖当然不一样。

    他可是从后世发达的商业社会过来的人,那些水田他又不可能亲自去耕作,与其与民争利,还不如把目光盯上更有价值的工业生存和商业。

    关于这点他也懒得跟袁二解释,他说道:“剩下的就选一些上等的水田吧,选哪些你跟张老伯商量。”

    陈耀祖指了指一直跟在身后的张老汉。

    张老汉此时已经听呆了。

    从陈耀祖刚才和袁二的对话中,他大致明白了上合村将迎来新的变化,而主人就是眼前的这位公子。

    只不过对张老汉而言,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的事。

    趁陈耀祖闲了下来,张老汉有点结结巴巴地问道:“公子,上次那位陈大人和小女的事……”

    这让陈耀祖稍微有些意外,他问道:“袁大人可否遣人上门提亲?”

    “尚未。”

    这下陈耀祖又对袁云奎有点不满了,他扭头跟袁二说道:“那个袁大人真有点不靠谱啊!这样,你即刻寻一个媒婆,上门来提我家老陈提亲。”

    然后,陈耀祖又转向张老汉,问道:“老伯,你想要什么聘礼?”

    他问得这么直接,这下可让张老汉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随意就好。”憋了半天,张老汉才憋出了这么一句。

    既然要成为自家亲戚了,陈耀祖怎么能随意呢!于是他盘问起张老汉的家境来。

    “老汉家原本有几分旱地和五亩水田,家境还算殷实,后来为给儿子娶亲,水田典押给了文炳荣……”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原来,张老汉一家迁到这里来之后,原本分了五亩和一些旱地,精耕细作之后,除了养活自己一家之外,把剩余的粮食变卖了之后,还能有些积蓄。

    三年前,家里用积蓄新修缮了房屋,准备给长大成·人的儿子娶亲。

    不过因为积蓄不足,张老汉便以水田做抵押,咬牙向文家借了五两银子,准备给儿子当聘礼办喜事。

    当时和文府约好的是月息五分,秋后粮食收成后变卖粮食连本带利一起还。

    张老汉算了算,五亩水田一季收成下来约能收15石稻谷,刨去留下来给自家吃的,应该还能卖个10两银子左右,还清文府的本息绰绰有余,于是便咬牙借了这笔高利贷。

    谁知道,庄稼快到收成的时候,一夜之间,却莫名其妙地被糟蹋光了,导致他当即颗粒无收。

    于是悲剧发生了。

    利滚利之下,那五亩水田很快就变成了文府的资产。

    不得已,生存,张老汉只好反过来向文府租了两亩水田,以供自家食用。

    自此,张老汉就成文府的佃户。

    “现在想来,当时糟践粮食的事肯定是文炳荣派人干的!”张老汉气愤地说道。

    这还用说吗!这就是典型的巧取豪夺,文炳荣这样的事不知道干了多少,否则的话,他那么多的田产怎么来呢?

    这就是明朝官绅阶层对下层老百姓的盘剥,文炳荣在上合村则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陈耀祖有点不死心地问道:“那你怎么不去官府告他?”

    张老汉回道:“我敢吗?文炳荣和县衙的人好得穿一条裤子,能告赢才怪。以前也有人告过,可不仅没告赢,反而被文炳荣派家丁将人打了个半死!”

    当张老汉说起这些的时候,还非常的愤愤不平。

    陈耀祖又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因为贪腐,下层老百姓已经对官府彻底失去了信任,甚至已开始带有仇视的心理。

    而张老汉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想把女儿嫁给自家老陈,除了看老陈人才不错之外,大概也想为自家找个靠山,以免以后再受欺负。

    想了想,陈耀祖说道:“那聘礼就定为纹银一百两、水田五亩如何?”

    张老汉惊叫道:“太多了太多了!”

    在张老汉看来,他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一来是看女儿也很情愿,二来,确实也想给自家找个有力点的靠山。在彩礼方面他确实没有多做期望。

    按照当时的风俗,大户人家买一个使唤丫头只需四五两银子,娶个乡下姑娘做小妾也不过是花费二三十两聘礼,现在陈耀祖一口气就给出了一百两,还加上了五亩水田,怎能叫张老汉不嫌多?

    要知道,光是这五亩水田,现在花上百两银子也未必能买到。

    对于自家未来的亲戚,陈耀祖当然不会小气,能保证他们能过得富足殷实是最起码的,因此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张老汉欣喜。

    他唯一不明白的地方是,这位公子为啥可以帮陈大人做主?

    于是他问了出来。

    陈耀祖这下有点尴尬了,不知该怎么作答。

    在一边听得热闹的袁二出来解围了:“这位就是陈大人家的公子,以后文府也将变成陈府了。”

    这下轮到张老汉惊讶了。

    儿子替老子续弦,这在古往今来也是奇事啊!

    张老汉跟没想到的是,自己一不小心竟然攀了这么大的一门亲事,连文府都将成为未来女婿家的私产。

    正当他惊喜交加之时,一位村民远远地跑了过来,大喊道:“张老汉,你快回家,你儿子被人打了!”,,。请:

第67章 目标罗教() 
张喜地是张老汉的儿子,今年刚刚20出头。

    在失去了自家的土地之后,与老实巴交的张老汉不一样,年轻的张喜地彻底恨上了文炳荣一伙,他不愿意再跟父亲去帮文府卖苦力,于是进了新安县城,在鱼市码头找了一份雇工的活计。

    这份工作还算不错,每个月还能攒下一两左右的银子来弥补家用。

    张喜地干得很卖力,他希望因此能招老板喜欢,给他涨点工资,他好多积攒一点钱。

    在家里出了变故之后,张喜地一直有一个愿望。

    家里的地是因为帮他娶亲弄没的,他希望自己能多赚点钱,有朝一日能帮家里把地买回来。

    谁知道,今天又不幸遭了横祸,莫名其妙地就让人打了。

    亲戚家出事,小白碰上了自然不能不管,于是他带着袁二跟上了张老汉。

    张老汉的家就在上合村的东部,离文府不算近也不算太远。

    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不是没了田地,张老汉一家确实还算是过得很殷实。

    就以他家来说,这是一座砖瓦结构的三合小院,和陈耀祖家在县城的那栋差不多。如果是放在新安县城,这栋房子起码值个五六十两银子。

    不过张老汉一家现在很忧伤,因为张喜地现在躺到了自家床上,嘴角还带有血迹。

    陈耀祖又一次见到了他未来的后妈张喜娥。

    不过在见到陈耀祖之后,张喜娥慌忙见了个礼,就赶紧回避了。

    比较尴尬的见面。

    张喜地的妻子是一位还算端庄的乡下妇人,现在正在床边抹着眼泪。

    张喜地现在的样子确实有点凄惨,一看就是遭过毒打的模样。

    “怎么回事?”陈耀祖先问了起来。

    张老汉的妻子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妇,看着陈耀祖有点迷糊。

    “这位是陈公子,上次跟你们说过的陈大人家的公子。”

    张家人心里有数了,连忙也跟陈耀祖见了个礼。

    回答问题的是含泪的张喜地媳妇:“具体还不清楚,喜地是工友送回来的,据说是罗教的人的。”

    罗教?

    在这个年代罗教就已经开始涉足了广东吗?

    陈耀祖稍稍有些吃惊。

    他又问道:“那送他的工友人呢?”

    “刚刚走了,说是要回城。”

    陈耀祖想了想,吩咐袁二道:“你骑马追上那些工友,然后带他们在县城门口等我。另外,去北校场通知袁小姐她带着那帮小子,准备跟我去揍人!”

    袁二听从吩咐,立马出名了。

    很显然,陈公子是要帮自家出头了。张老汉有点担心地问道:“这样会不会把事情闹大啊?”

    张老汉这是担心惹上惹不起的麻烦。

    “放心吧,在新安只有别人怕我,没有我不敢惹的人!”陈耀祖相当的有底气。

    明朝大名鼎鼎的罗教,很多人可能惹不起,不过陈耀祖可不怕,他正缺一个立威和练兵的对象。

    敢把手伸进新安,还揍了陈耀祖未来的亲戚,这怎么行!

    陈耀祖又跟张老汉说道:“你找一辆牛车,把他送进县城的医馆医治。”

    一听这话,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张喜地急了,他停止了呻吟,微弱地说道:“不用,我无大碍,躺几天就好了,别糟蹋银子。”

    陈耀祖又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张喜地的想法。

    对于家境一般的老百姓来说,最怕的就是生病。

    生病不仅干不了活,还得花费不菲的银两,穷一点的家庭甚至看不起病,就只能在家里耗着。

    “放心吧,谁打你的,这汤药费谁出,我加倍给你找回来。”

    有了陈耀祖的承诺,张老汉先动了起来,出门去借牛车。

    这可是他唯一的儿子,他可不想因为银子而耽误了儿子的病情。

    再说,等陈家下聘之后,他家很快就不缺银子了。

    半个多小时之后,陈耀祖带着张老汉等又回到了新安县城,袁二、袁咏怡已经带着那帮小子等在城门口了,后面还跟着几个军油子。

    那帮混小子们都很兴奋。

    看来,一连训练了这么多天,他们都有些憋坏了。

    “你先带着张老伯他们去医馆给他医治。”

    陈耀祖掏出了几两银子递给了候着的袁二,又指了指躺在牛车上的张喜地。

    袁二干这些事情自然是非常熟悉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