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布武江山-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在走不开的,也派出了心腹,携带着重礼而来,献上他们的祝福。

    而身为吕布的义父,丁原自然也要到场。

    在丁原身边,还跟着丁瑶。

    双方碰面后,少不了寒暄。可有多少真心实意,却各自都心知肚明。

    当初在洛阳,吕布出发前,便已经派人将丁瑶送回。

    如今双方见面,却是颇有尴尬。但在大喜的日子,自然不会揭旧疤。

    表面上看来,义姐和义弟,相处的很和睦。

    先锋营,仍留守的人,还有数万余。派往冀州去的,只是一小部分。

    因为吕布大婚,更是全军同庆。许多精美的食物,被送到了军营中,虽然没有酒水,但也颇为丰盛。

    而军中的主要将官,自然要亲赴吕布的婚礼。

    沃盥礼、同牢礼、合卺礼依次进行。

    随后便是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以及最后的结发礼。

    礼成之后,严玉环便被送入洞房。

    当酒席散去,宾客也纷纷告离。

    这个时候,丁原走来,看着正站在门口,送走宾客的吕布,心情也颇为复杂。

    在他原本的想法里,是想女儿嫁给吕布,从而能名正言顺的插手先锋营。

    现在虽然是义父,可根本有名无实,还要避免惹人非议,对先锋营的招纳,始终都束手束脚。

    可是,已经许多年过去了,丁瑶都未达成目的。丁原很是不解,为何各方条件,都比严玉环要强的女儿,始终都未能吸引吕布?

    而到了现在,那样的想法,已经不现实。

    让女儿给吕布做小,是丁原万万不愿意的。

    “代布像王叔父问好,感谢王叔父的祝福。”

    吕布面前的人,是王岩的心腹。王岩远在晋阳,又有公务缠身,只好派人前来,为吕布的大婚,送上一份礼物。

    送走王岩的人,吕布刚一回身,就看到了丁原。

    “义父!”

    吕布作揖,躬身问道:“义父统领并州兵马,想来还有许多公务?不过,也不急在一时,不妨多留片刻?”

    “不了。”丁原摇了摇头,目光睨着吕布,意味深长的道:“奉先终究是长大了,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子谦在天有灵,倒是可以瞑目。”

    听了这几句话,吕布袖中的手,蓦然攥紧几分。

    心中仇恨的枷锁,似撬开了一道缝。

    强压下情绪,吕布笑着道:“要与义父学的还有很多。”

    “好了,奉先今日大婚,天色也不早了。”丁原挥挥手,对吕布说道:“不用送了。”

    (本章完)

第468章 男儿志在四方() 
喜庆的日子,连续了三天,也慢慢淡了。

    阳曲县趋于平静,吕家也恢复安宁。至是吕家的日子,却过的加红火了。

    新婚燕尔的夫妻,最喜欢腻在一起。

    吕布自从回来以后,除了在结亲的时候,严玉环需要回娘家等待去,其他的时间里几乎寸步不离。

    时至今日,已经回家半个多月,吕布看似陪伴着妻子,但对冀州的战事,仍旧保持着关注。

    在五天之前,就接到消息,张宝在常山兵败不久,邯郸城便也宣告攻破。

    同时,吕布当初丢失的方天画戟,也在邯郸中的赵王府找到。

    但信中还提及,虽然已经找到,却被赵王扣押。陈未、高鑫、徐尘三人,经过多次交涉,也未得到结果。

    “看来赵王已经知道了……只是收复邯郸城,赵王怎么也插了一脚?”

    吕布又继续看下去,果然提到了这一点。赵国毕竟是赵王的封地,哪怕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也不好在攻城时毫无作为。

    只是在战斗中,并没怎么出力。在入城之后,却抢着争功。

    若非有赵明在场,让赵王收敛了些,怕是最大的功劳,赵王都会抢过去。

    这样的情况,是理所当然,吕布心中有数,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的天下,毕竟还姓刘。

    在随后的另一封信,吕布便皱起了眉头。

    信中说,在吕布离开数日后,赵王便曾前往大营。

    目标是王仁和赵云,虽然最后被赵明挡了回去,可北高村和姜窑村的百姓,却被赵王的人控制了起来。

    事情说的不多,可吕布的心中,已经有所担忧。

    王六如何了?

    秦英如何了?

    心中没有丝毫提及!

    看了看其他的信件,同样没有两人的消息。

    吕布沉默了片刻,便似想通了什么。走出书房,唤来家仆,寻来了天机营的人,索要更详细的消息。

    果然,对于王六和罗敷的情况,天机营早就已经掌握。至于没告诉自己,吕布也不想追究,毕竟沈六是好意。

    得知王六只是受了些皮肉苦,秦英也只是被限制在村子里,并没有性命之忧,吕布才放心下来。

    继续翻看着信件,最新的消息显示,在这一段时间里,攻破了邯郸城后,陈未等继续北上,已经收复赵国全境,将黄巾军尽数清剿。

    而残余的黄巾军,也全都退出赵国。

    至于常山境内,有八千先锋营,更是势如破竹。

    高顺、张辽、赵云,三路大军捷报连连,如秋风扫落叶一半,将常山****乱平复。

    而常山王刘真,却与赵王不同,在接见诸人时,可谓大加赞扬。甚至于赵云征兵事宜,常山王更是全力支持,给予极大的便利条件。

    赵云征兵,组建新军,没有丝毫阻碍,得到当地配合。不过月余的时间,便已有三千多人。

    再加上从赵国带走的两千骑兵,总兵力上甚至还要反超过吕布,更是吕布当初所征兵员的二倍。

    高顺、张辽、魏续和宋宪,全军也不过才八千余人。而在战斗中,难免有减员,早已不足八千。

    而现今的陈未、高鑫、徐尘,总兵力也才不过四千多人。

    在赵国的他们,想要补充兵员,却受到了赵王阻碍,很难填补战损空缺。

    将冀州的情况,都了解了之后,便离开了书房。

    但就在这时,有家仆来报,张杨来访,就在客堂。

    当吕布赶到时,张杨起身抱拳:“少将军,冒昧来访,还请海涵。”

    “自家兄弟,不用客气。”吕布挥手,示意张杨坐下。

    自从回来的这些日子里,吕布也曾见了张杨数面,而他此时又来相见,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少将军请看。”张杨坐下后,便伸手入袖,拿出一封信,推给了吕布。

    “这是什么?”

    吕布随口问着,却已经拆开信。飞速扫了一眼,心中猛然跳起。

    “什么意思?”

    将信放下,看向张杨,吕布皱着眉,疑惑的问道:“以匈奴如今的势力,就算得到了鲜卑相助,怕是也难成什么气候。只要我们并州稳,只要轲比能不乱,他们就不敢乱来。”

    “少将军,如果是鲜卑人,与於夫罗联系,自然无需担忧。”

    张杨摇了摇头,又掏出一封信:“这是卓希深入草原,刺探而来的情报。”

    再次看过信件,吕布眉头一挑:“白皮肤,蓝眼睛?鼻窄高隆,唇薄直颌……”

    “末将曾查证过一番,确认这是更北方的,属于丁零人的特征。”

    “丁零人?”

    吕布却是知道,在华夏的北方,就是后世的蒙古国。而更北方的丁零,也就是俄罗斯的地域。

    在这个年代里,丁零气候酷寒,人丁自然稀少。“丁零”二字,或是源自于此。

    可是丁零人,与匈奴联系,又是为什么?

    “还有更多的消息吗?”

    张杨默默的,又掏出封信:“这是轲比能首领,派人去丁零探查,获得的一些消息。”

    “你还有什么,能一起拿出来吗?”吕布有些无语,拿起信看了看,眉头更是皱紧:“看来丁零与我们所了解的,实在是有些大相径庭啊。”

    轲比能的消息称,丁零如今的人口,已达数百万之众。虽然数百万人,与大汉朝相比,仍旧微不足道。甚至和鲜卑比,都要少上数倍,但也不能不说,这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更何况在极北方的苦寒之地,只有最为强壮的人才能生存。这就造成了那里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勇猛无匹的战士。

    而丁零,曾经是可以与草原雄主檀石槐掰手腕的,虽然最后被檀石槐击溃而退回苦寒之地,可他们那极其可怕的战斗力又怎能小觑?

    如今檀石槐陨落,丁零又蠢蠢欲动,妄图起兵南下,争夺广袤草原,甚至入主中原……

    “轲比能可与他们交手过?”吕布问道。

    “肯定是有过。”张杨颔首。

    沉默了半晌,吕布抬起头:“知己知彼,百战不败。我们对丁零了解的太少。必须想办法,去了解丁零。”

    “我们已经在做了,可是有限的了解,都是通过轲比能。”张杨神色为难,苦涩的叹息道:“而我们的人手,还未曾有成果。”

    世界大战,与国际接轨……

    (本章完)

第469章 巧夺天工() 
“我们的人,可是卓希?”

    吕布沉吟,欣然说道:“这件事让他去办,算是对他的磨练。”

    “早就已经安排,与乌洛兰旧部,也都联系上了。”

    “如此甚好。”

    看来张杨此次,只是前来汇报。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略做思索,吕布说道:“丁零那边必不可懈怠,定要掌握他们的动向,这是一个潜在的敌人。”

    “末将明白。”张杨颔首。

    “有一句话,你要谨记。你回去以后,也告诉大家。”

    吕布微顿,继而说道:“在战略上可以藐视敌人,但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不论匈奴人、鲜卑人、还是丁零人,我们都不可轻视。”

    “喏!”

    目送着张杨离开,吕布便陷入思索。丁零人的出现,完全出乎预料。

    在后世的记载中,至少在三国时期,很少提及丁零人。吕布的脑海中,就完全没印象,是否有他们的记录。

    究竟是史料有丢失,还是自己没有看过。或是因自己的出现,导致了历史的改变?

    这一切,都不得而知。

    吕布所能做的,只是防范于未然。

    正思索着这些事,书房门被人敲响,严玉环的声音,也接着传进来。

    “夫君?”

    吕布收回心思,脸上绽开笑容,起身走到门前,来开房门说道:“快进来,祈儿睡了吗?”

    “嗯,睡着了。”严玉环眉眼含笑,端着一只托盘:“把参汤喝了。”

    “我身子又不虚弱,该是你要补一补。”吕布笑道。

    “妾已经用过了。”

    “哦?那就好。”吕布点点头,随即伸出手,接过了托盘,拉着严玉环入内,这才温声询问道:“你恢复的怎么样,可不要落下病根。”

    “多谢夫君关心,母亲和姐姐们,对妾都非常好,照顾的面面俱到,不会有病根遗留。”严玉环说的母亲,指的自然是吕黄氏。只是提起来时,还是有些羞赧,似乎不太适应。

    吕布却笑道:“环儿可是功臣,自然该对你好。”

    说着,掀开碗盖,轻抿一口,含糊赞道:“嗯,好喝,岳母的手艺,越来越精湛。”

    可吕布没有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