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田家的战国-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于灾害的防范,黑田职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首先是兴修水利,对整个领内的河堤进行了全面的加固。并且派人在枯水期,对于那些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河川,进行泥沙的掏挖和清理工作,以疏通河道,同时降低河床的高度。而这些被挖出来的肥沃的河泥,又被黑田家运到了附近的田地之中,作为土地肥力的补充。

    同时参照后世影视记录里面的海堤的样子,黑田家还在整个海岸线上,加固了一道海堤,同时在大堤外,设置了很多大石块,作为减小海啸的缓冲,用以防范和减小海啸的影响,毕竟沿海的平原是最主要的粮食产区。

    至于地震和台风这种自然灾害,连科技发达的米国都没有任何办法,黑田家也只能是自己祈祷了。至少黑田家把能够做到的,能够想到的,都已经全部做出来了,这就是比其他大名家高明的地方,这还是多亏了黑田职高。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在两年时间里面,黑田家的土地表高,虽然还是一百五十六万石不到,但是土地的实高已经从两年前的两百三十万石,提高到了两百四十余万石了。十多万石的粮食产量看起来似乎是不多,但这几乎相当于黑田家整整多出了多了一个原来的但马国,别的大名家想要一下子多处十万石的产出,估计也就只能够通过战争去实现了。战争还存在很大的风险,而且本身还有极多的粮食消耗。

    因为新得到的两国使得黑田家的土地扩大,这就代表着需要防守的地方变多了。领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就导致黑田家士卒也必须要增加。

    因此黑田家本领再次进行了扩军,黑田家直属的士卒人数达到了三万两千人,这仅仅是黑田家本领的常备人数,其中弩足轻一千,铁炮队两百人,明国火铳队三百人(明国火铳需要两人共同使用一杆),明国近卫营五百人(全是精壮的明国键卒),常备精锐足轻两万五千人,半常备的农兵有五千人。

    黑田家的本家看似只增加了五千士卒,但是相比之前,常备精锐的人数上升不少,而半常备农兵的数量被大大的缩减,只剩下了五千人,所以战斗力绝对是上升了很多的。除了半常备农兵之外,一些希望参军,但是暂时无法被征召的年轻小伙子们,则被黑田家编入了黑田职高所参照发明的预备役体系之中,只是这个预备役的人数并不多。

    这两年黑田家通过走私贸易,从明国和辽东女真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硝石、铁矿、茶叶、丝绸和马匹。硝石是火铳、铁炮的必需品,而铁矿是武器装备的原料,马匹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其他的就是纯贸易品了。

    因为走私贸易的存在,黑田家通过武装走私,从中获得了高昂的收益,尤其是各项与军事相关的产业和军需,都得到了极大的补充,这也保证了黑田家大军的战斗力。

    因为有了极为丰富的铁矿石作为原料,黑田家的工坊区的能工巧匠们,能够开始从事许多新的研究,也能够为黑田家的大军提供一些新的制式装备。经过工坊区的几个月努力,黑田家的近半士卒都使用上了精铁质枪头的长枪,杀伤力上升了不少。

    而且这两年的时间里面因为,丹生岩精藏的努力,除了他自己和李三宝之外,又培养出了四名学会了做百斩铁的学徒,所以百斩铁的产量大大提升,基本上黑田家主要的中高级武士,现在都有百斩铁制作的武器,而十数名高级武士基本都有百斩铁具足,装备上上了一个档次。

    装备升级的结果,就是黑田家大军的战斗力,大大的提升了不少,并不是他们自身实力的提高,只是装备带来的抗打击能力和攻击效果的提升。

    马匹这两年也从辽东的建州女真那里,运回来了近五百匹,公马一百五十匹,全部要得都是未阉割的公马,并且全部运到了,由三位养马师亲自选定的,位于但马国的马场。

    但马国的马场,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每年都有数十匹马的增加。黑田职高本来是想要组建骑兵番队的,但是被三位养马师拒绝了,原因是即使只抽调一百匹马,也会影响之后的马匹生产。等数量上千之后,马场将会一分为三,到时候才是开始组建骑兵的时候。

    黑田职高也知道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所以也只是经常去看看战马,YY一下,过过眼瘾罢了。

第二十九章马场和人口() 
黑田职高看到马场有那么多的马匹之后,就打起了组建骑兵的念头。在冷兵器时代,甚至是在热兵器出现的初期,骑兵都是战场上可以决定一场胜负的力量。尤其是在这战国乱世之中,至少在战国的前期,铁炮还并没有普及,如果黑田家能够组建出一支一千人的,配备有女真马的骑兵,那几乎就是整个倭国所有大名的噩梦了。

    如果是后期,像织田家长筱合战的时候,配备那么多的铁炮。虽说以黑田军的远程实力,即使是正面对抗,也不会有任何的吃亏,但是让骑兵上去,估计即使有千名骑兵,也吃不到什么好。

    不过黑田职高想要组建骑兵番队的这个设想,被三位明国养马师无情的拒绝了。原因是即使只抽调一百匹马,也会影响之后的马匹生产。等数量上千之后,马场将会一分为三,到时候马匹不停的休养生息,再经过一两年的时间,才是开始组建骑兵的时候。

    在简单的盘算了一会之后,黑田职高觉得最少也还要两年的时间,才能够开始组建黑田家自己的骑兵部队。黑田职高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了,这两三年对于他来说,还是等得起的。

    虽说不能够组建骑兵,但是给个别的武士配备马匹还是做得到。

    比如小寺氏职和妙春新婚的时候,黑田职高就特意送给了小寺氏职一匹叫做黄沙的骏马。东畑贞隆(猪子兵介)元服返回家中,继任家督的时候,送给了他一匹叫做黑龙的战马。除此之外,黑田家的方面大将,数名高级武士都得到了战马,其他人就只能够继续等待了。

    黑田家的明国人还在增加,人数已经达到了近十万人。黑田家之前给与明国人的土地,一共也就只有八千石,而且这其中还包括黎明信缘、徐惟学、李三宝他们的封地。可以说黑田职隆在这一点上,给了黑田职高一些面子,但是却显得非常小气。毕竟是异邦之人,黑田职隆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虽然黑田家并没有给明国人增加土地,但是明国人向来都是勤劳勇敢,而且聪明肯干的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既然不能够通过土地,至少之后去的大部分人不能够通过土地获得自己的吃食,那么他们就只能够通过其他的各种办法,在现有的土地之外养活自己。

    比如新来到播磨国的,有一部分的明国人,他们离开了土地,进入了黑田家的工坊区,从事技术工作。还有部分的明国百姓,进入了黑田家在播磨国的各个城下町,甚至是备中国的城下町,做着各种手工业的事情,靠着做农具、打铁、做明国食物,来混口饭吃。

    因为明国人勤劳能干,而且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是比之前黑田家的本地领民生产的,质量更好、样式更新、更加的实用,所以在黑田家领内的城下町,很快就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因为明国人的涌入,确实会断了原来城下町一些人的财路,但是要知道,黑田家对于商业的保护是很严格的。所以暂时还真的没有出现,什么伊比利亚人烧温州人鞋城这样过激的事情来。

    不过明国人的涌入,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黑田家的原有从事手工业的领民,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或者是想办法作出新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被分割的情况下,保证自己原有的收入。单纯这样看来,明国人的存在,也还真的是一件好事。

    正是因为这样,黑田家的领内悄悄的出现了,重视手工业新发明的苗头。对于这一点,即使是黑田职高自己都不知道。不过这个现象最后会引起什么,谁也不知道。

    黑田家领内明国人的数量在增加,同时领内的倭国百姓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

    黑田家这两年在领内,慢慢的开始宣传推广,由黑田职高和延历寺全宗共同撰写的(实在是无耻),简单的卫生和健康手册。因为五公五民的原因,黑田家的领民基本上生活都开始好了起来,所以领民们在各地奉行官的讲解之下,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自然对这些小知识比较感兴趣。

    这样的结果是,黑田家领内的自然出生率开始慢慢的上升,加上粮食产量的保证,黑田家领民数量已经达到了近百万,而且这个数字即使不加上流民,也在以每年两三万的数量在增加。在战国乱世之中,黑田家的领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二,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数字了。

    至于流民,因为最近近畿和西国都相对比较和平,所以倒是没有多少前来黑田家,不过各方势力派来的奸细,倒是被黑田家抓住杀了不少。

    如果非要说黑田家领内,大规模的人口移动的话,估计就只能说那些被黑田家俘虏来的战俘了。

    他们在黑田家的历次战斗中,被俘虏了过来,而且被投了到了各项繁重的劳动中去,为黑田家的各项基础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如果能够通过两年的劳动活下来的,黑田家都按照许诺给了他们百姓的身份,当然也有进入黑田家军队,继续从军的。

    他们成为百姓之后,就由黑田家为他们联系在原生活地的家人,只要愿意过来,都会被接到黑田家,一起生活,这样被接到黑田家的百姓,倒是陆陆续续的有上万人之多。毕竟黑田家的五公五民的税收政策,相比别家大名确实好了不少,所以这些人也愿意到黑田家生活。

    在俘虏们的努力劳动下,黑田家领内的道路体系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不敢说每一个村子都有联通的道路,但是至少每国的重要城市之间,都已经被宽阔的道路连贯了起来。

第三十章俘虏的贡献() 
不敢说领内每一个村子都有联通的道路,想要村村通,那是现代才能够做到的事情。但是至少黑田家所有的,每国的重要城市之间,都已经被宽阔的道路连贯了起来。

    这些道路相对来说非常的平整、宽阔,可以容六匹骏马并排行进。大部分的路面是采用的碎石子加上搅拌的泥土、细沙筑成。然后在道路的两边还有相配套的,高于路基的石质围栏,避免水土流失。每段路上还有数个排水的小水槽,避免路面滞水。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黑田职高可能是这个时代里面,唯一一个既有这种思想观念,而且有能力,还愿意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实现这件事情的人物了。正是因为如此黑田家的修路的事业,才能一直的维持,并且不断地推进下去。

    黑田家修路可是从播磨国饰磨郡的时候,获得第一块新的土地开始的。那个时候的黑田家,面对赤松政秀的时刻的惦记,只能够通过维持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士兵人数的办法,来维持对赤松政秀的局面。也就是说黑田家每年的财政赤字都是非常严重,根本就是没有多余闲钱的。

    即使是后来,在当时年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