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系统]大唐宝宝成长日记-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中儿郎出征在外,关山漠雪,路途迢迢,也没得个信笺传来,古来征战能得几人回?只盼着大胜归来之时,人群中能望着你如旧的眉眼。大多数人脸上都是欢喜兼担忧的神情。

    比起摩肩接踵拥挤嬉闹的右侧道,左侧道上便显得格外安静无人打扰。车道上,一辆没有任何家徽标志的鸦青色驷轮韶车静静伫立。然而让小老百姓们敬而远之的不是这朴素无华的车子,而是车身周围围着的十几个煞气腾腾的玄衣护卫。

    等的时间有点长,周围人声嗡嗡响,除了抱怨军队怎么还不来的等得急了的,还有念叨着年头一年比一年冷了的,剩下的便是指着对面停着的车马,低声交头接耳,议论起来。冬日里农事歇,老百姓们的娱乐活动便更少了,身在大唐,尤其是身在天子脚下的洛阳,热闹八卦最多的地方,要是没有一颗善于寻找八卦、热衷于宣扬八卦的心,那你还真不好意思出门找人唠嗑,别人都不带理睬你的。

    “哎,那边的车是哪家氏族的车马?车马虽不起眼,嘿,但忘了藏尾巴了,架势这般大,里头的人非富即贵啊。”穿着褐色短打裹着袍子的方脸郎君捏着几根胡须,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

    “不知道,停在这都好一会了,未见里头的人下车,莫非是跟我等一样在此处等人?”同样裹着圆袍的人回道。

    “啧啧,你们俩啊,眼睛再放亮点,喏!瞧见那驾车的车夫,看见没?身上穿着的可是虞氏商行才有的服饰,再看这周围的护卫,呵!我的乖乖,这阵仗,车里的人,某猜测,十有八九是虞家九郎!”说这话的郎君穿着一身精神别致的圆袍棉服,在一众冻得哆哆嗦嗦的人中显得格外从容。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格外嘚瑟。

    原本还翘首以盼望着远处的人一听到虞家九郎君在这,立马就将圆袍男子围了起来。一个麻脸的年轻娘子挤上前,从挽着的篮子掏出一个个头顶大水灵灵的梨子塞到他手里,腆着脸急急问道:“九郎真在那辆车上?何以见得?”

    男子看着手里头被硬塞的大梨子,再看看周围一双双紧迫盯着自己冒着绿光的眼睛,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自己不就是想隐晦得秀一下自己新买的衣服吗?!怎么还摊上这等大事了?他早该想到的,虞家九郎美名满天下,在乡野之地,田舍汉、酒家胡即使不知其著作,也知其美貌。在这他从小长大的东都洛阳,更是家喻户晓,上至八十岁的大娘下至三五岁小娘子,都曾往他出行的车里丢过花。虞家九郎,每每出行,真可谓必掷“花”盈车,时人传之为佳话。

    围着的大娘小娘子见他愣着不语,纷纷催促。圆袍男子这才胆战心惊地开口,就怕一个不如意,就被眼前这群“娘子军”给撕了。

    “那虞氏商行今年广种白叠,也就是他们口中的棉花,此物制成衣物,最是御寒,与寻常面料颇为不同,那群护卫和车夫身上便是此等布料。且尔等观其衣袍左袖,可瞧清楚了,是否绣着虞氏的家徽?”众人循着他的指示,定睛一瞧,嘿,还真是!纷纷暗道此人眼睛贼亮。

    又有一肤白圆脸小娘子追问道:“就算是虞府的车,怎的就一定是九郎呢?”

    “此车在此等候多时,必是通我等一样,是在等人。今日虞将军大胜归来,能来此等候的,除了同虞将军手足情深的虞家九郎,某想不出第二个人来。”众人恍然,都接受了这个说理。

    基于此,围观小老百姓看着那辆普通漆黑的车子的眼光不复方才的平淡,而是仿佛看着蒙尘的明玉宝珠一般热切,仿佛要透过青色的帷帘,看向里头的主人。在脑海里自动为它加了圣光效果。

    车里,虞韶九手握暖炉,听到外头的动静陡然大了起来,以为是大军归来了,心下一跳,便意欲起身下车,声音七分兴奋三分焦急问道:“可是来了?”

    门外的阿书赶紧阻止了自家郎君的行为,安抚他还未到,外面风大,就不要下来了。等主子瘪着嘴,失望地乖乖回了车厢内,才和阿墨对视一眼,齐齐在心底舒了一口气。没看周围的人尤其是那些小娘子们的眼睛都紧盯着自家的车看,分明是猜到了车里的人是谁。

    这主子要是下车了,那还不得被人团团围住,想想就头皮发麻。看杀卫玠不太可能,但是万一有哪个不长眼地,冲撞了小郎君,阿郎知道了,非得把他们丢进仁和坊的暗卫营回炉重造不可!

    洛阳城里倾慕虞家九郎的小娘子们举大多数,贵女平女们不胜枚举。然而或许是出名太早,导致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要不是听着虞九郎的传奇事迹长大的,要不就是看着他长大的,“君生我未生,君生我已老”,生平两大憾事啊!这类妈妈粉妹妹粉的力量最为中坚,剩下的那些正当适龄的小娘子们又耳濡目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九郎乃神仙人物,只是错投在了人世,为万民谋福,日后功德圆满,是要回蓬莱仙境的“邪教”设定,自觉此生得见一面,已是何等有幸,不可再生其他妄念。

    暗亢:“哎,其实我一直想知道,外头这些人对九郎君是神仙转世这个传言深信不疑的原因?这些年按理说九郎君已经长成,但我就没见过几家人上门说媒的,仅有的几个还都是癞想吃天鹅肉找死的。”

    暗房、暗心:“你以为阿郎(虞三)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人吗?”

    暗亢“”阿郎在下好大一盘棋啊!

    简而言之,关于这些仙人的传言都是“气量贼小的”虞家三郎让人传的。谣言传得多了,再配上一些虚虚实实的“证据”,便成了事实。

    然而盛名之下,现在的情况却是有点不太妙,继圆袍男子说出那番话后,蠢蠢欲动的人群便往左道上挤来,自家郎君俨然有掉马甲被围观的危险啊!有个被所有人当成仙人的全民偶像主子也是种甜蜜的烦恼啊!所有暗卫齐齐想。

    “哎,你们快看!虞大将军的骑兵团回来了!”人群中突然响起了一道呼声,即使土道上此时熙熙攘攘,什么声音都有,但是每个人都感觉声音近在眼前。原本还向虞府韶车靠近想要看一眼“仙人九郎”的人群立马被吸引了注意力,大部分人这才突然想起了自己是来干嘛的,在心里暗暗地对自家出征的郎君儿砸孙子愧疚了三息。

    果真是一见虞郎误终生啊。

    暗角朝着暗尾暗中飞了一个眼神。

    暗角:干得漂亮,回去给你加鸡腿。

    暗尾比了个二的手势,暗卫首领大人深思熟虑,忍痛点头,表示可以。小弟表现地好,做老大的,总得表示一下。

    虞家其他一众人看得眼角直抽。

    远处,千山飞雪,五千貂裘骑兵马蹄踏过积雪,深浅不一的梅花印从天际慢慢蔓延到跟前。寒风吹过,旌旗烈烈。为首一人,高头大马,玄衣铁甲,墨发黑眸,满座衣冠似雪,猩红的盔缨成了天地间皑皑白雪里唯一一抹亮色。

61。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六十一() 
大军的行军速度很快,前一刻还只能看见一阵阵黑影,回过神来,骏马蹄子已经是近在眼前了,踏声整天。夹道上的百姓们都欢呼起来。忽而,人群的背后传来一阵快马声音,待到眼前处,缰绳一拉,朱红高马嘶鸣。来人一身锦袍官服,高声道:“圣上有令:命虞大将军带领将士三百进宫复命,其余士兵回军营等待论功行赏。”

    “末将领旨!”马上,虞渊漆黑的眉眼被霜雪稍稍侵染,肩背挺拔,身躯昂扬,随风翻飞的猩红衣袍,重剑干将在后,整个人犹如一柄出鞘染血的利剑。以内力传音,回音如平地惊雷般在旷野炸响。

    随即,从五千骑兵中有序地分出三百人马,其余兵马由曹达(阿大)带领前往军营驻扎。

    三百骑兵并主帅入城,俱是一身闪着流光的铁甲,原本一直朝前挤的人群犹如潮水分流般散开,为骑兵让道。

    人群的最末,道路尽头,毫不起眼的韶车旁,一袭红狐镶脖斗篷披肩,内里着梅花白色广袖的虞九郎伫立于茫茫雪地里,身后奴仆撑着的大红十六骨油伞将他与落雪隔开,午后冬阳透过伞面,洒落下来,一抹绯色映照在比霜雪更白的修颜上。恰那风停,墙角叉枝,亭亭梅花犹如雨下,其中一绛色花瓣沾于檀口,刹那,天光乍破,点亮整片天地。

    那人毫无自知,身姿濯濯,眉目滟滟,站于雪地里,朝你盈盈灿笑,口型依稀可辨唤着“阿兄”。

    郎朗如日月入怀,皎皎若玉树临风。

    “那便是虞家九郎?真不是雪玉雕成的吗?”

    “以玉为骨,以雪为肌,原以为不过话本里的人物,如今却是真真信了。”

    “此生得见九郎,便是明日死去,奴家亦无憾矣。”

    得胜归来的冷面大将军一改方才肃杀,驱马上前,带着皮套的粗粝大掌犹如市井无赖般,挑起少年的下巴,抚过玉容,捏了捏鼻尖,末了俯身将人直接抱上马,揽于胸前,拉过大氅遮住风雪,在众人还未回过神来之际,风驰电掣朝城内疾驰。

    三百骑兵随后,只留给众人无边的玄色衣角和溅起的飞雪。须臾之后,回魂的众人是怎样的一番懊恼与错愕自不再表。

    快马入城的虞渊仍需进宫面圣复命,将怀中之人送回虞府,二人继续暂别。

    此番退敌,一举平定了大唐东北部疆域,当今圣上对这位年纪轻轻、战功赫赫堪比前朝卫霍二人的大将军十分欣赏,宣他于兴庆宫面见,一番赞扬赏赐后,甚至当着当朝重臣的面,当场任命他执掌左右羽林军。

    左右羽林军,“北衙禁军”之首,屯驻于宫城以北,保卫皇帝和宫城,相比掌握全**队的“南衙府兵”,乃只属于皇帝治下的私兵,只听从皇帝的调遣,保卫皇城。历代以来,当任羽林大将军的,非皇亲国戚即圣上最为亲信的将领。顾羽林大将军的地位,在诸位大将军之上。

    且由于羽林军宿卫京师、保卫皇宫之责,历代宫廷政变均需借助羽林军的力量,无论是武后铲除政敌,还是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推翻武后统治,亦或是当今圣上灭韦后,均有羽林军的声音。

    众臣哗然,纷纷表示虞大将军虽功高,但委实资历不足,此举不妥,望陛下三思,其中又以刑部尚书崔隐甫反对言辞最为激烈。然帝王的一句“朕意已决,无需再议”,便打碎了有些人的如意算盘。素来是虞氏支持者的宰相张说同他有嫌隙,二人针锋相对,素为政敌。张老老神在在,低眉垂眼,只在此前圣上下敕令时候,附上一句“陛下圣明”。

    而作为争论话题中心、新出炉的羽林大将军虞渊神色丝毫不为所动,末了,只是单膝跪地,领旨谢恩。

    散短朝后,重臣鱼跃而出。崔隐甫同其党羽御史中丞宇文融、李林甫甩袖率先而出。盘龙台阶处,张说同虞渊道喜,两人寒暄几句,虞渊以回府洗漱为由,现行告辞。已有七十高龄的张老笑眼微眯,目送他远去。身后,同为宰相的张九龄叫住了他,“兄长近来身体可安好?”

    张说同张九龄同姓,且志同道合,二人结为宗族兄弟,张说十分看重亲近于他,时常在圣上跟前与他美言,提拔。张九龄亦十分感激,依傍跟从于他,二人感情莫逆。

    “劳子寿(张九龄之字)忧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