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修非常道-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都不能给你留下。如今,世道不一样了,师父教你的道法连口饭都挣不到。你学点手艺,将来也有一门养家糊口的技艺。我不求你将来把咱们这一派发扬光大,只求你将来能够安身立命,讨个好婆娘,多生几个崽女,将来给师父上坟时,带过来热热闹闹的。师父最怕寂寞。”老道说道。

    听老道这么一讲,小道长急得直掉眼泪:“师父,你莫讲了,你莫讲了。”

    “好好,师父不讲了。你好好跟着新师父学木匠手艺。”老道慈爱地抚摸了一下小道长的脑袋。

    就这样,小道长每天一大早就将家里的一切拾掇好,匆匆赶往肖大江家,在肖大江家练手艺,然后跟着肖红霞一起去学堂。然后放学后,再去肖大江家练一阵手艺,才回山上。

    老道长的身体一直不好不坏,日子似乎就这样如同缓缓的流水一般无声无息地流逝。

    “框料腿料选硬料,板花板选软料,坐具必选硬木做,柜橱要选材质好,先选面料和腿料,门屉面留好料,侧面背面搭配做,内框底扳剩余料,好门能甩四十年,好柜能放三百年,活动桌椅不好做,硬木还得卯鞘严……”

    当个好木匠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选料,这里面就有很多门道。肖大江也不藏私,把自己好不容易学来的门道一一传授给小道长。小道长每天除了练基本功,还要背一首木匠口诀。

    “老四家的新屋明天上梁,你明天放假,就跟我去。早上早点过来。”肖大江在小道长准备回山上的时候说道。

    “要得。”小道长说道。

    上梁对于木匠来说是一份好差事,上梁意味着有酒有菜,还有一个红包拿。

    上梁的老四就叫肖老四。肖老四两个崽,都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肖老四五个细伢子,两个大的是儿子,后面三个都是女。一家七口人挤在一幢三进的房子里面。老大老二要是讨了婆娘回来,都没地方挂。这些年,肖老四积攒了点钱,建了一幢房子。

    天没亮,小道长一早就起了床:“师父,今天老四家上梁。待会我带一些好菜回来给你呷。”

    “要得,你记得凡事要听你肖师父的话。带不带菜回来给我呷冇得事,师父也呷不下很多东西了。”老道说道。

    “晓得哩。”小道长点点头。

    小道长摸着黑赶到肖大江屋里的时候,肖大江家里亮着灯,肖大江已经准备好一切,穿了一件比较好一点的衣裳。红霞也起了床,看到小道长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小道长哥哥,待会上梁的时候,你也要上去吧?你要是上去撒糖,要朝着我那边撒。莫拿糍粑砸我的脑壳。”

    肖大江笑道:“一屋的人,常兴到哪里去找你的人?你小心一点,莫被别人踩着了。你呷么子,爹给带些回来。”

    “我才不要哩。自己捡到的才好呷。”红霞摇摇头。

    民间起房子,还有一种“偷梁”的习俗。“梁”是统帅整座房子的上层建筑,即堂屋最上方,中间画有太极图,两端画有八卦的横梁,在建筑民俗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俗称“栋梁之材。”能作梁木的材质只有椿木、樟木、梓木、杉木四种,俗称“椿王、樟帅、梓将、杉第四,”但用杉木的居多。

    其树形要高直挺拔,最好一蓬三株中间的一株。枝杈小而少,两头粗细相差不多。梁木树不能用自家林山中生长的树,也不能买,而必须是“偷”来的,只有这样,才会让主人家宏昌发达。所以事先必须认真观察好某处山中的某株树,是他家理想中的梁木树。待屋架竖好后,便选定吉日,主人家请来预先商妥的几个人,陪同木匠师傅酒足饭饱之后,于半夜子时出发偷树。

    肖大江与小道长赶到肖老四家里,肖老四家里已经将一切准备妥当。

    “东西都准备好了么?”肖大江问了一声。

    “都准备好了。”肖老四说道。

    梁木早就看好了,肖大江也去看过。是一棵杉木,料子很不错。

    一行人打着火把来到山里,肖大江在树边摆上三牲祭品,焚香烧纸,领着主人面向梁树作揖,并念诵:“一蔸杉树青油油,主东拿来做梁木,左砍三斧生贵子,右砍三斧出状元。”

    砍树也有讲究,树要朝着上方倒。树倒的时候,肖大江唱道:“砍得快,发得快,恭贺主东荣华富贵万万代。”

    树倒不能够着地,直接从中间取合适的长度锯断,截断尾部去掉枝叶。放了挂鞭炮,抬起就走。当然还要在树桩上留下购树的礼金。虽然名为“偷”树,其实树主人家也是早就听到耳风的。待鞭炮响了之后,就会过来取礼金。

    小道长一直跟在肖大江身后,这里面的事情他都不懂,也插不上手。

    肖老四家的新屋堂屋里已经安好了木马,肖大江提着斧头将梁木修整成形。中间用朱砂笔画了个太极图,两端开了梁口。

    开梁口的时候,肖大江与小道长一人在东一人在西,手里拿着斧头凿子。一边凿梁口一边还要唱。

    “手拿凿子往东走,东君叫我开梁口,梁口开得八分厚,八分宽,恭贺主东代代子孙作朝官。”肖大江唱道。

    小道长立即接唱:“你开东来我开西,门前骡马叫唏唏,旁人问我叫什么?恭贺东家状元回。”

    两端梁口边上要画上乾坤二卦的图形。梁木中间系着红布。放在两张高凳上不能着地,也不能够让人跨越或者骑在梁上玩耍。否则,必宣布此梁作废,从新寻求新梁。

第61章 赞梁歌() 
上梁也要看时辰,要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来定。肖老四家定了一个卯时。

    上梁的时候,整个仙基桥大队的社员来了一大半。房子里里外外到处都是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肖老四外家送来了两担撒的瓜子花生米花,各种糖果糍粑,还有猪脸猪耳朵等下酒菜。

    上梁前必由木匠师傅进行“祛煞”,驱走邪鬼,扶持正气。祛煞时,要烧香纸,陈列三牲酒醴祭祀,祭奠鲁班仙师、历代祖师和东家的列祖列宗。

    肖大江手里捉住一只红公鸡,一边念祛煞咒一边扯雄鸡项下鸡毛。肖老四的两个儿子不停地放鞭炮火炮,鸡叫声,炮竹声,一起发动,震天动地。

    肖大江挣开喉咙大声唱道:“此鸡不是非凡鸡,生得头高尾又奇;头戴鱼鳞八卦帽,身穿五彩龙凤衣,日在鲁班殿前走,夜在鲁班殿前啼,鲁班将它无它用,特赐弟子作祛煞鸡。此鸡头上一点红,弟子拿来祛天煞。此鸡头上一朵花,弟子拿来祛五方煞。……鸡血落地,百无禁忌,恭贺主东,大吉大利!”

    祛煞后,鞭炮齐鸣,在亲友们的欢笑声中,肖大江带着小道长开始升梁,升梁时,小道长开始唱《赞梁歌》: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恭贺主东,修造华堂,不看此屋,单看此梁。此梁,此梁,问你生在何方,长在何方?……神听巫师口,木听匠人言;前发三百年,后发五百年,一发就是一千年,恭贺主东,荣华富贵万万年。

    小道长才几岁大,但是唱《赞梁歌》声音嘹亮,稚嫩的童音听起来,让这歌别有一番风味。

    “小道长当真是唱得不错。这赞梁歌唱得一点不比老师傅差。”

    “那还用说。小道长道术高深,上次肖桂莲家闹鬼的事情,就是他把那个短命鬼捉了出来。我看他唱得比大江还要好。以后上梁,一定要喊小道长。”

    “老道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怎么让小道长下山来学木匠了?”

    “这还不简单,现在烧香拜佛都成了封建迷信了,大队死了人,都兴开追悼会,没有哪家请道士做道场,也没哪个上山去敬神。老道长要是还不变通,估计得饿死了。”

    “饿死倒不至于,老道在山上开了一块田,粮食保他们师徒俩应该是够的。只是道长只怕是想让小道长多一门谋生的本事吧。”

    “大队的人想去找大江拜师,结果大江谁都不肯收,最后却将小道长给收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大江家就一个妹子家,冇得崽伢子,大队谁家肯把自家的崽伢子入赘到别个家里去下贱?小道长就不一样,他横竖是孤儿,到时候,入赘大江家,大江等于白捡了一个儿子。”

    这个时候,肖大江也开始唱:“忙忙走,走忙忙,主东请我来上梁。上梁不是封建迷信,自古就有这段文章。堂屋四角方,子位功也长,天子点英豪,代代出贤良。脚踩堂中,眼观四方,亲戚朋友站两旁。老的到此寿比南山高万丈,少的到此英雄男儿当自强。姑娘姐妹好比百花仙子下降。各位老少喜气洋洋。来到堂中用目望,绫罗绸锻数万丈,花花绿绿现金光。好比王母蟠桃会,仙桃玉酒达琼浆。要想仙桃吃,除非把梁上。”

    “好!”亲朋好友听得精彩自然要赞一句。

    两边上梁人,走到楼梯边,上一阶楼梯,要唱一句。

    小道长唱道:“上一步,一步登高,平贵打马征东辽,污泥池中来救主,连人带马一枪挑,官封平辽王位父子忠心保唐朝算得登高。”

    “唱得好!小道长,你比你师父肖大江那鸭公嗓门唱得好听多了。待会让肖老四家给你多留两个黄腿把子。”众人赞道。

    东边,肖大江立即接着唱:“上二步,二步发财,太白金星下凡来,左脚踏金,右脚踏银,金银不离身。”

    “小道长,你还接得住么?”张方清喊了一声。

    小道长笑了笑,唱道:“上三步,三星在富,百两盈门,真正公子,鸾凤和鸣,紫薇高照,万古长城”

    一直到小道长唱道:“上十步,往上升,步步登高出能人……朝阳水生贵子,水朝阳出宰相。”

    这个时候两边的肖大江与小道长师徒已经在东西梁上坐定。主人家准备好了酒菜,用大盘子将菜盛好,另外还有一壶好酒,杯子筷子一应俱全。一边还放了一担糕点食物。待两个上梁人呷完,就会把这些东西抛下去。

    肖大江与小道长自然不可能坐在那里光吃,还需要飙歌子的。

    肖大江唱道:“我坐东,你坐西,我俩把什么来为题?”

    小道长接道:“你坐东,我坐西,就把此梁来为题。”

    肖大江唱道:“说此梁,讲此梁,说起此梁根又长。此梁生在何处,长在何方。”

    小道长:“生在昆仑山上长在九龙头上。”

    ……

    肖大江:“一杯酒点下地土母龙神接脉气,二杯酒点上天鲁班先生来下凡,三杯酒我不点,弟子拿来接日缘。”

    小道长:“喝了酒,吃了菜,我俩就把粑粑盘。”

    肖大江:“筛子装,盘子盛,主东拿来祭神灵。”

    小道长:“你摔东,我摔西,抢得粑粑好运气。”

    两师徒唱道这里,就将那些糍粑、糖果之类往人群里丢,人多的地方抢成了一团,人少的地方自然占了便宜。

    喜来、红兵、大雷站在一件人少的房间里。这是他们与小道长越好的,等撒糖饼的时候,就往他们待的地方多撒一点。小道长早就看到了他们三个,抛的时候,虽然是四处轮流抛,但是往喜来他们站的地方抛的时候,手里抓得多了不少。而且都是一些好捡的食物。

    肖大江与小道长自然不会将东西全部抛下去,盘子里的肉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