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心理咨询店-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菩萨暗念真言,两个一齐喊疼,都抱着头,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

    菩萨不念,他两个又一齐揪住,照旧嚷斗。

    一直关注着孙悟空,由此,张百忍得出判断,这两个都是真的,不过,一个是本人,一个是分身。

    这就像一个人,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孙悟空仗着神通,把这两者分成两个个体了。

    这就是真假美猴王,其实,两个都是真的,只不过真身是实,分身是虚罢了。

    二人扯扯拉拉,口里不住的嚷斗,径至天庭。

    众天神看彀多时,也不能辨。

    托塔李天王即取镜照住,请众神观看。

    镜中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

    这又说明了,两个猴王都是真的,孙悟空在耍弄小聪明而已。

    却说那两个行者又打嚷到阴司森罗殿下。

    只听得地藏王菩萨道:“且住,且住!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

    原来,谛听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一个兽名,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麟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

    那兽奉地藏钧旨,就于森罗庭院之中,俯伏在地。

    须臾,抬起头来,对地藏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

    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

    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

    这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说出假的,有真的在,会出什么大问题吗?

    然而,两个都是真的,若说出孙悟空的猫腻来,这两个美猴王便不会内斗了,都会对付地府的

    谛听很聪明,这就是,看透不点透,还是好朋友。

    两个美猴王,便飞云奔雾,扯扯拉拉,抓抓挜挜,且行且斗,直嚷至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

    此时,如来即离宝座,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如来知道根底,孙悟空有二心,才会出现两个美猴王。

    大圣道:“妖精变作我的模样,欲至宝莲台下,烦如来为我辨个虚实也。”

    见了如来佛祖,孙悟空心虚了:

    让别人分辨真假,因为能够蒙骗,知道蒙骗不了如来,便改口了。

    一见如来便心虚,然而,孙悟空还是来了,看来,他见别人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见如来,才可达到心中目的。

    要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便要接着往下看。

    如来道:“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所谓六耳猕猴,完全是如来杜撰出来的,同时,又透露给孙悟空一个信息:

    当初,孙悟空夜间向菩提祖师学艺的时候,曾经说,“此间更无六耳”。

    这番话,只有菩提祖师和孙悟空知道,那如来怎么也知道了,这说明,如来就是变换身份后的菩提祖师。

    不止这样,灵山还和灵台方寸山很相似的,原著中有描绘。

    孙悟空第一次上灵山的时候,发现灵山和以前的灵台方寸山很相似。

    不过,不会完全一样的:

    孙悟空在灵台方寸山学艺的时间和第一次到灵山的时间间隔了在天庭上的时间,一两百天,也就是凡间的一二百年,再加上被压五指山下的五百年,也就是将近七百年的时间了。

    这么久的时间过去了,灵山和灵台方寸山居然还很相似。

    关于这一点,可以对比灵台方寸山和灵山环境的描写。

    也就是说,灵山就是后来的灵台方寸山,而如来就是后来的菩提祖师。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

    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

    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

    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

    如来把六耳猕猴说得这么神,马上却死掉了,佛祖这不是自己打脸吗?

    如来说谎了,他本来就是杜撰的。

    通过这番话,如来也向孙悟空表明了,我就是你的师父。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不得不说,孙悟空自导自演真假美猴王这出戏,既向大领导诉了苦,又得到大领导亲口许诺的好处:

    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找到取经队伍,菩萨道:“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来知识,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见佛取经,再休嗔怪。”

    三藏叩头道:“谨遵教旨。”

    这样,孙悟空得到大领导的尚方宝剑,地位得到了提升。

    同时,把另外一个狂放的自己给打死了。

    这就像一个人,已经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了,人还是那个人,却大大地改变了。

    以前那个大闹天宫、狂放不羁的孙悟空已经死去了,剩下的便是中规中矩一心求佛的孙悟空了。

    人总是会变的,即便是石头变的孙悟空也不例外。

    取经队伍一路西进,便来到火焰山脚下了,说起火焰山来,真是阴谋深深啊!

第103章 取经最急切的目的?!() 
要说阴谋呀,这火焰山的出现便是一个阴谋——

    关于火焰山的成因,大家都知道:

    因大闹天宫,孙悟空被放于八卦炉内煅炼,开鼎时,蹬倒丹炉,落了几个带余火砖来,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不过,看火焰山形成时的天时地利人和便知道内幕了。

    看天时:

    当时,佛祖如来刚好上位,佛教由道教的附庸一举成为道教的劲敌。

    那时候,孙悟空大闹了兜率宫,太上老君灰头土脸的;如来收服了孙悟空,玉帝为他设“安天大会”,如来风风光光地上位了。

    看地利:

    刚好在如来佛祖管辖的西牛贺州地界,这恐怕是道教做梦都想的吧?

    这样的事情,居然能够梦想成真!

    是冥冥之中孙悟空蹬得准,还是道教做了手脚?

    总之,老君八卦炉里的火砖刚好蹬落在他死敌的地盘上,资源还真没有浪费。

    看人和:

    除了火焰山本身便是危害之外,周边的人要种植五谷,还要信奉道教,才能求扇熄火。

    在佛教管辖的地盘上强行推广道教,难到这也是道教的无心之举吗?

    而且,就在当时,在佛教的地盘上,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又是道教所为的:

    又是在西牛贺州地界,派金翅大鹏雕下界为妖,吃了狮驼国王、文武官僚,和满城大小男女。

    大鹏夺了狮驼国王的江山,聚集了满城的妖怪,这又是在佛教的地盘上钉楔子。

    张百忍能够想得出,老君肯定这样自言自语:

    你佛教不是要摆脱道教,要自力更生吗?

    那我便在你们地盘上,连钉两个楔子,让你们永远不得翻身。

    以前,佛教只是道教的附庸,眼下,却和道教平起平坐了。

    道教肯定不甘心了,又采取了新的压制措施。

    作为眼中钉、肉中刺,佛教肯定要拔除这两个楔子了,而西天取经便是天赐的良机。

    西天取经,佛教是为了扩充地盘,但是,拔除这两个楔子,才是当务之急。

    所谓西天取经,实际上,佛教是要借机清扫自己的地盘,摆脱道教强加在头上的紧箍咒。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孙悟空便是佛教的金牌打手。

    为了过得火焰山,行者便去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说起这个铁扇公主呀,张百忍认为,她其实是佛教派驻在牛魔王身边的间谍。

    尽管牛魔王是道教的人,而铁扇公主确是佛教的人。

    两口子既然分属佛道两派,说起来,这又是一个阴谋。

    既然铁扇公主是佛教的间谍,而手里又拿着芭蕉扇,佛教不把牛魔王捉住了,自然不会交出芭蕉扇了。

    也就是说,她的目的当然是佛教的目的了,不但要搧灭火焰山,还要俘获牛魔王,等于把火焰山的道教势力连根拔起。

    接下来,张百忍便看铁扇公主演戏了,要当一个合格的间谍,必须把戏演得出神入化的。

    孙悟空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来到翠云山芭蕉洞,上前,叫:“牛大哥,开门,开门!”

    铁扇公主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

    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

    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

    由于不肯借扇子,孙悟空便和铁扇公主交上手了。

    铁扇公主和行者相持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

    那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

    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

    而这一扇子扇得太巧,张百忍发现,内中的玄妙也太多了:

    一,刚好把行者扇到小须弥山,而这里的灵吉菩萨刚好有克制芭蕉扇的定风丹,而且,几年前收服黄风怪的时候,便在这里等候了。

    这样说来,是不是很像铁扇公主早就和灵吉菩萨通过气了。

    二,据后来,张百忍得知:

    灵吉菩萨居然和铁扇公主一样,知道一扇能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

    灵吉笑着对行者道:“她的那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我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万余里,此还是大圣有留云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而作为自家的宝贝,牛魔王居然错说成了十万八千里。

    灵吉菩萨居然知道芭蕉扇的来历和功用,而且,小须弥山更好距芭蕉洞五万余里。

    这些,肯定都是提前算出来,灵吉菩萨才拿着定风丹一早就等在这里的。

    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