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4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过这一场景的人,根本就无法想象眼前的景象是何等的残酷与无情。相反,这一幕,将成为数十万军民在今后的日子里,永远无法抹去的惨痛记忆。

    将近一半的百姓们,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他们的家园被洪水肆虐,可是他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站在高处默默地忍受着,盼望着这场灾难尽快离去,祈祷着肆虐的洪流远离他们的家园。而十多万的敌军将士们,每一个人都握紧了手中的武器,一股深深地无力感,侵袭着他们的心灵,践踏着他们尊严。身为壮汉精兵。保家卫国是他们从军的根本原因,也是元起一直在为他们树立起来的军魂所在,可是现在,他们却只能和普通的百姓一样。只能默默地忍受,任凭那份痛苦和屈辱,一点一点的啃噬着他们的心。长久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在这股无情的洪流面前。瞬间被冲刷的褪去了所有的色彩,只剩下一片苍白……

    在军民的震天呐喊声中,奔腾不休的洪流似乎是害怕了,迅猛的势头逐渐弱了下来,滔天的巨浪也缩小到了半尺左右的高度,再也不复先前的汹涌了。当洪流又奔腾了近百个呼吸之后,便彻底归于了平静,化成十几条支流,老老实实地绕开被军民所处的高山,向着远处流去。

    造成怒流被驯服的真正原因,当然不会是军民们的铿锵有力的呼喊,而是庞统先前带着人马挖出来的数十条散水渠开始发挥作用了。尽管司马懿选择的掘河口很隐蔽,让黄河之水能够瞬间便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激流,对将近百里的土地进行了覆盖式的冲击,可庞统也不是无能之辈,他提前便预算好了黄河河水可能奔腾的几条主要线路,并与之相对应的挖掘好了散水渠,在最大的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土地的作用,让司马懿费劲心机掘开的黄河之水,只进行了上百里距离的冲击便逐渐趋于平静了。

    庞统心知肚明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却并没有把事实的真相说出来,反而编制出一套美丽的谎言,对所有的北敌军民进行着鼓励:“将士们!父老乡亲们!你们看,黄河之水在大家军民团结一条心的呼喊声中退缩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军的气运正盛!在我军民的面前,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顿了一顿,庞统声嘶力竭的呼喊着:“燕王必胜!”

    庞统的话,并不能瞒过所有的军民,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都知道洪流退去的真正原因,但是没有一个人对庞统的话表示异议,所有的人都沿着庞统给出的思路。团结一致的举起了右手,齐声呼喊着:“必胜!必胜!!”

    数里之外的另一座山顶上,元起面无表情的迎风站立着,纯白的玉麒麟乖巧的立在他的身后,没有发出任何一点异响来影响元起的思绪。齐天和赵虎一左一右站立在元起两侧,双眸中都透着几分凄然的神色。没能找到司马懿,让司马懿一手策划了这场毁灭性的灾难,谁的心中都不好过,百里的距离虽然并不太长,可黄河之水被掘开之后冲刷而过的宽度却是相当惊人的。百里长,百里宽,在方圆百里之内,经过这一场洪流之后,相信将不会存在任何的生灵了。

    无数的良田被冲毁,洪流趋于平静之后的流向,也会对下游的百姓造成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庞统为了挖掘散水渠,强行拆迁的房屋和田地。也是一笔不小的损失,而且元起还要考虑到在洪水泛滥之后,这方圆百里之内随时可能爆发的瘟疫,以及后续安置失去家园的百姓等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及时、妥善的解决,不但会给的子民们带来恐慌,还会影响到的声誉,这一连串的损失。每一项看上去都不算太过巨大,但是当这些损失叠加到一起的时候,这份损失。已经超出了元起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司马懿,本王若不能将你千刀万剐凌迟处死,誓不为人!”元起铁青着脸,一字一顿的说道。

    正当齐天和赵虎不知该如何开口劝慰元起的时候,庞统带领着数十万军民们的高呼声清晰的传来,“燕王必胜”的呼喊声,在数十万军民的齐声呐喊之下,穿过空间,传进了元起的耳中。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最终让元起脸上的铁青之色化开,一丝欣慰之色,爬上了元起的脸庞。

    齐天不失时机的对元起说道:“二弟,你听到了么?这场涝灾倒也并非全是祸乱,至少,我军的凝聚力更强了。”

    赵虎也点着头说道:“是啊,元起师兄,凡事都有好的一面。我军长久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士们心中难免会滋生出自大、自傲之情,相信经过这一次的灾害,将士们的心灵都会经过一番洗礼,从长远角度来说,是有利于我军的。”

    在两人的劝说下,元起的心情好转了一些,轻叹着说道:“没错,我军在经过这次灾害之后,意志力必然会比以前更加强大,军魂的信念也会更加坚定。只是可惜那些被黄河之水冲毁的地区了,凡是被洪水淹过的地方,短时间内都不能在种植粮食作物了……”说到这里,元起的话忽然一顿,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不适合种植粮食,但不代表这块地区就要荒废下去啊,黄河的河水中富含沙土,在洪流的带动下,方圆百里的地区肯定是不能继续种植粮食的了,但是却能种植适合在沙土上生长的作物啊,比如说最适合在沙土上生长的药材知母、被誉为万寿果的花生等等……这些作物的种植,在后世是很普遍的,但是在汉代,人们的思维却受到了世代的限制,认为只有良好的土壤才有种植的价值,殊不知一些植物,是只有在沙土上种植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的。

    一道明悟在元起的心头升起,难怪后世的人都称黄河为母亲河,除了黄河悠久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之外,黄河本身的作用,也是被称作母亲河的另一重要因素,依靠着黄河岸边,开发出一些适合在富水土壤和沙地上种植的作物,不也是黄河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吗?

    想到这里,元起的心情瞬间好转了许多,转身跃上玉麒麟的马背,对齐天和赵虎喊道:“大哥,赵虎,咱们快回去,某想到了一些事情,必须要和丞相他们探讨一下,如果某的设想能够实现的话,咱们今后可是又要多一条生存之道了。”

    一句话说完,元起便急不可耐的策马奔下了山坡,让齐天和赵虎面面相觑,完全搞不明白元起为何会忽然间变的如此高兴。不过,元起的话,很少会说错,这是长久以来经过事实检验得出的结论,既然他这样说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因此,齐天和赵虎相视一笑,各自跨越上自己的战马,带着飞龙重骑和百战天归追随着元起的背影,一路疾驰下了山……

第四百二十二章 善后() 
快马加鞭和庞统等人汇合到一处,元起在安慰和鼓励了数十万军民一番后,就拉着庞统和荀略等人来到了山顶上一处较为僻静的所在。

    受限于眼下的条件,众人只能在石头上坐下或者是席地而坐了,当然,元起等人也不会在乎这些,大家都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谁还会在乎那些让人感到舒适的享受呢?更何况,所有人的心都在想着如何妥善的处理这场涝灾之后,对灾区百姓的安置问题,也就更加没心思在意这些东西了。

    坐好之后,元起第一句先是征询了众人下一步的想法,对麾下众人的思想进行统一:“诸位,这场洪水超出了我们事先的预想,打乱了我们事先的部署,现在各位都说说,我们下一步是否还能继续对宇宫军的战斗呢?”其实元起早已打定主意暂停对宇宫照烈的征讨了,这一场大水之后,当务之急是赶快解决由此带出的一系列问题,将灾区的百姓尽可能的安顿好,让受灾的百姓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之所以会有此一问,是元起培养人才的一种手段,通过征询意见,让麾下众人在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并制定正确的路线,而不是一味的遵循着元起的命令去做事,那样的话,元起的麾下众人,就会慢慢蜕变成一群听话的乖孩了,那可不是元起想要得到的结果。

    对元起的这种方式,庞统等极为绝世智囊自然是很清楚的。所以他们并没有立刻做出回答,而是留出思考的时间给那些下层的武官员。等待着他们来回答。上位者,必需要有成就他人之心,才算是一位合格的领导者。元起成就了庞统等人,庞统等人也要成就下层的官员才行,等下层的官员们逐渐成熟了,可以独当一面了,自然会更好地为庞统等几个上位者分忧,庞统他们也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为唯一的统治者元起分忧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大家共同进步,互相成就的同时,的前景才会更加光明。

    同时,这也是一个对下层官员们考核的过程,在思考之后。能够跟上元起的思维,并且能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样的人,就会得到元起和庞统他们的看重;和元起的意见相悖,但却同样能拿出坚实的论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并不错误。这样的人,一样也会得到重用;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却无法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做法是对的,这样的人,不会得到升迁也不会遭到贬黜。而是会被当做潜力股来进一步的培养,争取让他们尽早的成熟起来;那些依靠按摩元起的心理。用猜测来下决定,甚至曲意逢迎的人,已经不适合在担任的任何官职了……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先后有十几位层官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半的人认为应该以安顿再去百姓为要务,暂缓对宇宫照烈的征讨;另一半人则认为,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极力主张一举击溃宇宫照烈的部队,至少也要打得宇宫照烈在一两年之内无力挥军北上才行。没有发表意见的三名官员,目光隐晦的在元起的身上查看着,试图看清元起到底偏向于哪一种策略。

    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元起不由得在心轻轻叹息了一声,二十多位层官员,竟然有三个人是庸庸碌碌之辈,虽然在正式建国之初,元起曾经采用过一系列裁汰的办法,裁掉了大批的碌碌无为的官员,可是现在看来,裁汰的还是不算彻底,等这件事情处理完毕之后,还是要在进行一次细化的淘汰,,不养闲人,尤其是不养无所作为的官员。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庞统站起来说道:“诸位说的都有道理,我的意见是倾向暂时停止对宇宫军的讨伐,以安顿灾区百姓为首要任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以民为本,失去了民心,还何谈江山社稷?在结合目前的形势来判断,宇宫照烈已经被我军打得胆寒,又失去了几位重要的武将,先前文忧又在许昌刺杀了十几名宇宫军谋臣,所以宇宫照烈暂时是无力再次组织北伐的,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趁着这段时间,整理好自己内部的事情,才能让下一次的出兵讨伐没有后顾之忧。”

    培养人才,不但需要耐心,还需要引导。以元起现在的身份,他不可能把话说得太过明了,那么,就只有庞统等几位智囊,去代替元起来完成这件事情。所以庞统把话说得很明白,深入简出的分析了目前最适合的策略,让那些持反对意见的官员,明白为何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既不会伤害到他们的积极性,还引导着他们和元起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同时也是对他们自身的能力进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