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3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和庞统一人捧着一杯香茶,分坐在元起的两侧,正在讨论着进兵的时机。在元起的故意拖沓之下,这场战斗的主角,已经变成了宇宫照烈和泰山,而元起是改变这场战斗最终走向的最重要因素,他何时投入战场,以多少兵力投入战场,都是要细细推敲,才能在这场风云际会的战斗中抢占先机。

    诸葛亮和庞统很清楚,虽然现在自己等人是坐山观虎斗,可随着战争的进程,宇宫照烈一定会撤出汉中,把汉中让给泰山,那样的话,为了保证关中地区的安危,元起就不得不对泰山出手了,届时,战争形势就会发生偏转,将会变成元起与泰山的决战,而宇宫照烈却可以抽身在一旁坐山观虎斗了。所以,为了避免不利的局面,他们需要细细的筹谋,争取尽量拖延泰山和宇宫照烈的战斗,让宇宫照烈多消磨一些泰山的力量才行。这样的话,无论汉中城最后落入谁的手中,燕军将士都能以最小的代价,把汉中给夺回来。

    就在诸葛连刚和庞统反复推敲细节的时候,一名天归军精锐步履匆匆的走进了大帐,对元起禀报道:“启禀燕王,朱环将军的部队赶来了,目前就在二十里之外的山谷内宿营。”听到这个消息,元起的双眼一亮,喜悦之色跃然而起,笑道:“朱公一到,我们便更有把握了。”

    “不过,朱环将军的部队很奇怪,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军中发生了,探马回报,朱环将军部下的将士人人面带哀色,士气极为低迷。”那名天归军精锐补充着说道。

第三百四十四章 名将之殇() 
朱环带来的这支人马,可是元起谋划重要的一环,是元起应对宇宫照烈与郭嘉联手制定驱虎吞狼之计的奇兵,现在听到朱环的军中竟然会莫名的出现士气低迷的现象,元起不由得心中大为着急,立刻让报信的探马带路,带着马越、许褚和典韦以及一百名天归军精锐,赶往朱环驻扎的山谷。

    来到山谷之外,元起从外围巡哨的军士脸上,感觉到了一抹浓重的悲伤,在这种气息的渲染下,似乎整个山谷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元起十分不喜欢这种感觉,这让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进入山谷之中,元起看到朱环部下的将士们,没有进行日常训练,甚至连走动的人都很少,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低声说着一些什么,不少人的脸上,还都带有泪痕。当他们在看到元起之后,纷纷站起身来,向元起行礼,但无论怎么看,他们的礼貌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哀伤。

    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样的军队还怎么去打仗?上了战场不是去送死吗?军心呢?军心为何会消散的如此彻底?一连串的疑团在元起的脑海中响起,催促着他快步走向朱环的中军大帐。

    进入大帐内,元起立刻就明白了外面的那些将士为何会悲伤了,因为元起看到,往昔平定红巾叛乱,威风八面的朱环,此刻已经是缠绵病榻之上的垂死之人了。岁月在朱环的脸上刻画出了太多太多的痕迹,时光匆匆流逝中,朱环这位老将,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是朱环往日的战绩太过辉煌,让人们对其敬仰的同时,忽略了他的年龄,甚至就连元起都或忘了,朱环已经是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了。

    在剧烈的咳嗽声中。朱环躺在病榻上,缓缓的转过头来,当他看到元起的那一瞬间,双眼中犹如回光返照般的迸射出两道精光,紧接着,便又黯淡了下去。元起分明在他的眼中,看到了忠君为国的坚定信念和壮志未酬的无尽遗憾。

    快步来到朱环的床边,元起单膝跪地,不顾燕王之尊,向朱环行了一个子侄礼。悲戚的说道:“老大人,连累老大人了,某不知大人身患重病,还要请老大人出征,是某的过失。”朱环的儿子朱皓在旁边哭泣着说道:“当初燕王来到长安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是身患重病了,可他知道燕王一定是为了汉中之事而来的,因此便对燕王隐瞒了病情,约好一起出兵。在出征之前。父亲的病还发作过一次,末将本想替父出征的,可是父亲说什么也不肯答应,执意要亲自出征。这一路走来,父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今日白天的时候,病情突然恶化。现在……现在,恐怕是……”说到最后,朱皓已经泣不成声。再也无法说下去了。

    “好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咳咳,还说那些做什么,大丈夫生于……生于天地之间,自当……咳咳,自当为国尽忠。”朱环苍老的声音响起,打断了朱皓的哭诉。声音虽然苍老,但是话中的意境却铿锵有力,铁血硬汉的本色,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一刻,依旧贯穿在朱环的灵魂深处。

    缓缓抬起手来,朱环用力抓住了元起的手臂,喘息着说道:“燕王,老夫是不行了,即刻起,老夫将……咳咳,将麾下将士便交到你手中了,答应……答应老夫,一定要夺回汉中!”

    元起的双眼已经模糊了,连忙伸出手抹去眼中的泪水,让朱环枯槁的面容重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郑重的回答道:“老大人放心!”

    朱环将元起的承诺一字不漏的听进了耳中,心中最大的牵挂,也终于可以放下了,缓缓转过头,朱环望向大帐之外汉中的方向,忽然竭力大喊道:“夺回汉中!夺回汉中!!夺回……”最后一句话没能喊完,朱环便咽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口气。至死,朱环的目光始终是望向汉中方向的,这位一生为元氏帝国费尽心血的老将,始终惦念着汉中这块风云际会之地,因为,那里是关中地区的门户,是拱卫京城的屏障!

    “父亲!父亲……”朱皓泣不成声,大哭着跪倒在地,对着老去的朱环一个头磕到地上,久久不愿抬起。

    元起心中凄然,在他心中,朱环是真正的战士,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这样的人,就是最可敬的人。一甩身后的披风,元起单膝着地,向着朱环深深一礼。

    随着元起的大礼送别,站在元起身后的马越等人,也齐刷刷的拜倒在地。就像是骨牌一样,由元起的参拜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向朱环遗体告别的人,逐渐从大帐内延伸到了大帐外,又从大帐外延伸到了整个军营之中,没过多久,随同朱环出征的一万名将士,都已经跪倒在了地上,他们是朱环一手调教出来的,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可以找到朱环的影子,在他们看来,朱环不仅是他们的统帅,还是他们可亲可敬的长辈,朱环辞世,让他们情不自禁的哭出声来,发自心底的哀伤,瞬间弥漫在了整个军营内。

    良久,元起缓缓站起身来,拉着朱皓来到了大帐之外,低声对朱皓说道:“擦掉眼泪!我们还要秉承老大人的遗愿,去夺回汉中!”朱皓闻言,眼睛中忽然迸发出强烈的求战**,一把抹去了眼泪,上前两步大声说道:“众将士!父亲已经辞世,但是他留下了两条遗命,如果大家都还感念着父亲旧日对诸位的恩情,便请帮助某完成父亲的遗愿!”

    一万名将士纷纷带着眼泪,哽咽的说道:“少将军,将军对我等恩重如山,我等誓死也要完成将军的遗愿!”

    “好!既然如此,大家都不必在哭泣了,统统站起身来!”朱皓大声说道。在朱皓的喝令之下,将士们从地上站了起来,脸上的哀伤没有丝毫的退却,但是眼中的坚定,却越来越浓郁了,他们已经打定了主意,就算是拼了命,也要帮朱环完成最后的心愿。

    朱皓伸手向元起一指,继续说道:“父亲临终遗命,自即刻起,全军纳入燕王麾下,接受燕王的调派,这是其一;其二,我们要在燕王的指挥下,夺回汉中,守住关中的门户!”

    一万名将士举起右臂,高声呼喊道:“誓死效忠燕王!誓死夺回汉中!”

    感受着将士们激昂的情绪,元起踏前一步,开口说道:“老大人一生保家卫国,是我辈的楷模。我等自当追随着老大人的脚步,去完成他未能完成的心愿,老大人生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全军听令,即刻开拔,随本王夺下汉中!”

    将士们轰然应诺,然后按照次序,在朱环的大帐之外先后行礼,这才转身去收拾随军的一应粮草器械。朱皓忍痛架起柴堆,将朱环的遗体放在柴堆之上,然后亲手点燃了火把,将朱环的遗体火化。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弃城() 
回到大营后,元起传令让全军将士为去世的朱环披麻戴孝,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祭奠朱环,同时也以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励全军将士的士气。

    诸葛亮和庞统安顿好朱皓等一万名将士之后,带着一丝担忧来到了元起的身边。他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原本的作战计划,是以朱环这支人马作为奇兵,出其不意的打宇宫照烈和泰山一个措手不及,可现在,这支已经失去统帅的军队,显然已经失去异军突起的奇效了,这场汉中争夺战,最后还是要用武力来解决,局面,已经偏转到了有利于宇宫照烈的一边,或者说,宇宫照烈设下的驱虎吞狼之计,最终还是得逞了。

    看着诸葛亮和庞统脸上的担忧,元起故作轻松的笑着安慰他们:“好了,别哭丧着个脸了,大不了咱们如宇宫照烈所愿,和泰山真刀真枪的干一仗,难道咱们燕国的将士,还能输给益州军不成?”

    诸葛亮和庞统也知道这是元起的安慰之语,毕竟攻坚战可不是单凭战力就能夺得最后的胜利的,守城的一方总是占有很大的优势的。不过事情已经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只剩硬拼了。决定的事,就要立刻付诸行动,诸葛亮坚定了信念,对元起说道:“大哥,既然我军已经没有退路了,事不宜迟,我们应该立刻出兵汉中城,如果等宇宫照烈把汉中让给泰山之后,我们就更被动了。”

    元起点了点头,对马越说道:“马越。传令下去,立刻整顿人马,稍后咱们就到汉中城下,去会会宇宫照烈和泰山这两位枭雄!”

    汉中城下,此刻已经是尸骨累累。横七竖八的倒着数不清的尸体,有益州军的,也有宇宫军的。宇宫照烈站在城头之上,看着城下哀鸿遍野的景象,心中恼怒异常,暗骂元起太不按套路出牌了,直到现在竟然迟迟没有现身,导致自己进退两难。还损兵折将,战斗到现在,泰山对汉中是志在必得,连续两天一夜没命的攻城,直到半个时辰前,才暂停了攻势,派出军士来清理战场。这一场角逐,很难说是谁胜谁败,双方的损失都不小,宇宫照烈麾下的将士。已经折损了超过两万人了,泰山军中战死的将士,恐怕已经达到宇宫军的近两倍了。宇宫照烈已经打定主意,再坚持一天,到时不管元起出现不出现。他都会率军离开汉中,把汉中让给泰山。

    就在宇宫照烈暗中盘算的时候,城墙忽然震动了起来,那是战马奔驰时候,铁蹄践踏大地带来的震动。宇宫照烈蓦然抬起头,向着西北的方向看去,那里,是元起进军的方向。不光是宇宫照烈,郭嘉等人也都感觉到了城墙的震动,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西北方。

    西北,马蹄声隐约响起,大地的震动也越来越强烈,能引起汉中城墙轻微震动的,想必正在奔驰而来的骑兵绝不会是少数,当今天下以骑兵称雄一时,且能在凉州方向调动大量骑兵者,非元起莫属。

    宇宫照烈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