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樟冶宦碓缴钡母钚肫郏桥虻ū呱还懿还说木鸵锨罢渡绷寺碓健

    马越虽然历经了数场恶战,但仍是怡然不惧,挺起金枪和夏侯惇战在了一处。回归到军阵之中的宇宫照烈惊魂甫定,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看向了交战中的两人,不得不说,马越确实体质过人,武艺超群,让宇宫照烈越看越是喜欢,只可恨这么勇猛的大将。却不可能为自己所用。经过刚才的追逃,宇宫照烈已然明白了过来,马越是绝不可能投效到自己麾下的,而自己想要斩杀马越,除掉元起的一只臂膀,似乎,也很难。

    嘬了嘬牙。宇宫照烈郁闷的叹道:“好一员虎将!可惜啊,却不能为我所用。”宇宫仁听到宇宫照烈的叹息之后,知道宇宫照烈这是又动了爱才之心,连忙劝道:“主公,马越和元起是结拜兄弟,更是燕军的五虎上将之一,此人,绝无可能为我军所用,理应及早除掉。”险死还生之后,宇宫照烈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笑以前宇宫照烈一直说宇宫仁的脑筋不够用。事到如今,宇宫照烈竟然还没有宇宫仁看的明白。深深地看了宇宫仁一眼,宇宫照烈不再说话了,他的脸上忽然带起了一丝笑意,今次虽然被马越逼得割须弃袍。两万军士也是损失惨重,但宇宫仁的成长,着实令宇宫照烈欣慰。

    战场中,马越已经和夏侯惇交手超过二十回合了,依旧未能分出胜负。在动用了最后一道暗劲之后,马越已经没有底牌了,现在,他只能是真刀实枪的和夏侯惇大战了,在经过前面的连番战斗和一路狂追之后,马越的体力消耗了不少,反观夏侯惇却是以逸待劳,再加上他心中的怒气,刀法更显可怕。此消彼长之下,原本武艺不如马越的夏侯惇,竟然逐渐占据了上风,隐隐压制了马越一头,但若想击败马越,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马越也知道自己的体力下降,若是和夏侯惇硬拼,肯定不会占什么优势,因此,马越一改往日勇往直前的战斗风格,和夏侯惇缠斗了起来,他想依靠着白虎啸天诀的绵长后劲,慢慢的拖垮夏侯惇。

    刀来枪往中,两人又交手了十几个回合,这时,庞德带着一队西凉铁骑赶了过来,他因为放心不下马越,不等后面的战斗彻底结束,便提前赶了过来,把后面的战斗交给了陈宫和阎圃,反正这两万宇宫军败局已定,庞德相信以陈宫、阎圃的能力,打败这些宇宫军不会有任何问题。

    看到庞德到来,宇宫仁对比了一下双方的战力,有些不甘的对宇宫照烈低声说道:“主公,燕军现在士气正盛,马越又英勇无敌,硬拼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反而会影响到主公后面的计划,不如,暂且收兵回城吧。”

    对宇宫仁的建议,宇宫照烈略作沉思之后,便点头同意。眼前的局面,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冷静,一心想要擒住马越导致的,现在不但没能擒拿马越,反而弄得损兵折将,自己更是被马越逼得割须弃袍,可谓是丢人丢到家了,但是宇宫照烈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他绝不会因为为了给自己讨回面子,便亲手破坏掉大局,拿得起放得下,正是宇宫照烈的优点之一。

    得到了宇宫照烈的首肯,宇宫仁立刻一挥手,命令部下军士鸣金收兵,正在和马越酣斗中的夏侯惇听到鸣金之声,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能违抗军令,一刀逼开马越,然后拉着缰绳跳出站圈,一边向本阵回归,一边以刀指着马越,大声说道:“马越!你我今日未分胜负,来日定当一战而决雌雄!”

    马越知道今日是无论如何也杀不了宇宫照烈了,索性也不再追赶,冷冷的回给夏侯惇两个字:“就你!”看着夏侯惇回到本阵,与宇宫仁一起保护着宇宫照烈离去之后,马越这才惋惜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就和庞德一起返回,帮助陈宫、阎圃收缴宇宫军去了。

    且说宇宫照烈回到汉中之时,郭嘉等一众谋士已经焦急的等候在城门附近了,看到宇宫照烈安然归来,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宇宫照烈跳下马,笑着说道:“你们不用担心,是吾大意了,哈哈,想不到马越连本司空都耍了。”宇宫照烈之所以能让大批的能人汇集到自己的身边,其人格魅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在大败之后,宇宫照烈的这份从容和豪放,顿时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同时宇宫照烈故作轻松的语气,意在说明并非是大军战斗力不如燕军,究其根本只是宇宫照烈一时被马越给迷惑了,这才导致了这场失利,把战败的失利揽到了自己的身上,也有利于大军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这是宇宫照烈的另一个高明之处。

    回到城中之后,宇宫照烈并没有急于回到府内,而是在城门附近亲自安抚着陆续逃回来的将士。这次宇宫照烈带出城的两万军士,最后只有不到五千人逃了回来,大部分都被马越等人杀死或是投降了燕军,所幸颜良、文丑虽然都被马越打伤,却都坚持着回到了城中,这对于宇宫照烈来说,可是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为了表彰颜良、文丑的护主之功,宇宫照烈亲自拉着他们的手,走回了府内,让最好的医官为他们治伤,并且从随军的军马中,挑选出了两匹好马送给了他们,还给他们举办了一场宴会。

    宴会之后,众臣各自散去,只有郭嘉留了下来。宇宫照烈手拿酒杯,脸上的笑意逐渐褪去,大有深意的看向郭嘉道:“奉孝,你在白天的失利中,看出了什么吗?”郭嘉站起身来回答:“禀主公,燕军战斗力强悍,军规森严,实是我军的大敌。主公白日间的话,虽然能维持住我军将士一时的士气,但恐难长久。不过,这场失利也未必不是好事,只要运用得当,我们就可以把坏事转变成好事。”

    缓缓把手中的酒杯举起,宇宫照烈喝光了杯中的酒水,眼神中爆射出了两道精光,说道:“没错!燕军是强大,可是我们却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另外的对手。这次失利,倒可以让我们把汉中名正言顺的拱手让给泰山,多好的借口啊,我们下面要做的……”

    郭嘉接口说道:“坐山观虎斗!”

    宇宫照烈和郭嘉对视了一眼,微微一笑。

第三百四十二章 代天罚罪() 
燕军大营中,诸葛亮和庞统一起看着面前的地图,同时在思考着。经过数日的行军,现在燕军已经过了长安,只需再有两三日的时间,便可以到达汉中了。可是诸葛亮和庞统,依然没有想出对付宇宫照烈驱虎吞狼之计的办法。

    郭嘉献给宇宫照烈的这一计,当真狠辣,拿整个汉中地区来做诱饵,引起泰山和元起的争斗,偏偏元起与泰山明知这是宇宫照烈的诡计,却不得不按照宇宫照烈的意思来完成这场对决。这就是阳谋,光明正大,让你明知其中的凶险,却无法回避。回避,对泰山来说,就意味着失去北边的门户,占据汉中的宇宫照烈随时可以从容进军益州,动摇泰山的根本;而对元起来说,汉中却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无论是宇宫照烈还是泰山占据了汉中,恐怕他们都不会安分守己,迟早会发起兵变,挟持距离汉中近在咫尺的天子元协,所以说,元起和泰山都不能轻易对汉中放手,唯有全力一争。这样一来,就变成宇宫照烈最愿意看到的局面了,宇宫照烈大可左右逢源,坐山观虎斗,任凭元起和泰山杀个你死我活。

    汉中位于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北面隔着秦岭与关中地区相连,南面隔着大巴山与益州相望,可以说,汉中既是由关中入川的咽喉要道,又是整个益州的北边门户,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汉中特殊的被重视程度。

    一筹莫展的看着地图,诸葛亮忽然开口说道:“士元,咱们是不是思考错方向了?”庞统不解的看向诸葛亮,疑惑的问道:“为何?”诸葛亮伸手在地图上一指,落指之处,正是汉中,同时对庞统说道:“汉中固然重要,宇宫照烈显然是在用汉中做诱饵。来钓大哥和泰山这两条大鱼,你我能看破这一点,想必大哥一路走来,也已经想的很明白了,但却没有停止进军,这说明大哥一定不想让泰山和宇宫照烈占据汉中,但也不一定就想自己占据汉中啊。”

    庞统迷惑的反问道:“现在汉中附近只有主公、宇宫照烈和泰山这三支军队,都不抢占汉中的话,那汉中岂不是沦为无主之地了?”

    “不对!”诸葛亮轻摇羽扇,按在地图上的手指略微向上一摆。点了点长安的所在,低声说道:“这里,还有一支人马存在。”庞统惊愕的看着诸葛亮,连声说道:“长安?你是说……朱环将军的部队?换言之……天子?”

    诸葛亮点了点头,继续压低声音说道:“我军在路过长安的时候,大哥特意跑到城中和朱环将军密谈了一个多时辰,现在想来,必定是在商谈这件大事,亮总感觉。大哥的心中,已经有了对策。”庞统低着头细细的思索着,如果诸葛亮的推断是正确的,当宇宫照烈假意不敌泰山。在将败未败之际,拱手将汉中让出,引来元起和泰山争夺汉中,当两军交战正酣之时。朱环忽然率军从长安而来,与元起并力拿下汉中,将泰山赶回益州。这样的话,既可以断了宇宫照烈坐山观虎斗的念想,也可以让泰山失去对汉中的统治,同时也加强了朝廷对长安的供卫,使得京城更加安然无虞,真可谓是一石三鸟的妙计。

    伸手端起一杯六阳雪香茶,庞统舒服的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语气显得轻松了不少:“一定是这样,既如此,咱们也就不用再绞尽脑汁去想对策了,现在,咱们只要想想该怎么对付泰山就行了。”

    诸葛亮和庞统的猜测没有错,长安城中,朱环理了理下颚上有些花白的胡须,伸手把佩剑系在腰间,然后翻身上马,猛的向身后挥手喝道:“出发!”在他的身后,一万名精兵早已整装待发,得到朱环的命令后,立刻迈动脚步,跟在朱环的马后,小跑着奔出了长安的城门。

    自从接替战死的张济镇守长安以来,朱环终日练兵不辍,麾下的三万人马在他的训练下,逐渐形成了较强的战斗力,跟随朱环出征的一万名将士,将会是汉中争夺战的一支奇兵,他们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战局。

    一名副将跟在朱环的身边,看其长相倒是和朱环有七分相似,不难看出他和朱环之间的血亲关系。此刻,这名副将面带担忧的低声说道:“父亲,你的病本来就没好利索,这次又要强行带兵出征,孩儿心中十分担忧,不如父亲便留在长安,由孩儿带兵去助燕王一臂之力吧。”

    朱环回头看向自己的儿子朱皓,叹息着说道:“燕王曾经说过,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父身为将军,国难临头,怎可龟缩不出?你不必再说了,就让为父趁着还有一口气,再为天子做点事情吧。”或许是长久没有骑马的缘故,也或许是身体状况欠佳,在说完这几句话之后,朱环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一股逆血从朱环的口中喷出,朱环连忙伸手捂住了嘴,将喷出的逆血掩盖了起来,他不想让部下将士们担忧,他想让将士们以饱满的斗志,投入战场。朱环的这个动作,让朱皓感到无比的焦虑和辛酸,但却又无可奈何。

    日落之后,便是无尽的黑暗,黑暗过后,光明又在初升的朝阳带动下来到人间,黑暗与光明交替循环,已经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