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低沉的说道:“尚香,你是我元起的妻子,我们应该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对不对?”孙尚香没有说话,轻轻地点了点头。

    元起有继续说道:“无论什么样的苦难,都无法把我们击倒,我们会一生相爱,白头到老,对不对?”孙尚香再次点了点头。

    良久,元起轻轻推开孙尚香,让孙尚香和自己保持着两尺的距离,注视着孙尚香的眼睛,元起缓慢的说道:“有一件事,是某对不起你,隐瞒了你大半年之久。现在,某不得不告诉你了。在大半年之前,你的父亲,再一次外出途中,遭到了袁白和元表的暗算,不幸身亡了。”

    “什么?!”孙尚香猛然抬起头,一双美目中顿时充满了雾气,不可置信的看着元起,有些颤抖的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元起叹息了一声,然后把孙坚遭暗算身亡,孙策前来燕京借兵,并叮嘱元起不要告之孙尚香等等事情,一五一十的说给了孙尚香听。

    等到元起把事情讲了个大概,孙尚香已经是泪流满面了。元起怜惜的吻去孙尚香脸上的泪痕,柔声宽慰道:“你放心,他的仇,某一定会讨回来的。现在袁白已经死在了赤天剑下,也算是给岳父报了一半的仇。”

    对于元起的话,孙尚香没有任何反应,只是不停地流着泪。元起担心孙尚香会因为伤心过度而出现意外,因此这一夜,元起没有离开,他留在了孙尚香的房中,拥着孙尚香,哄着她,跟她讲了许多:“幽州要下雪了,有人说,下雪的时候,一定要约自己喜欢的人,出去走走,因为走着走着,就一起白了头,可是前段时间,某在扬州的时候,那里一直下着雨,走着走着,两个人的脑袋就进水了,唉。。。”前半段孙尚香听的如痴如醉,后半句听完,先是愕然一楞,随后扑哧一声就笑出声来。。。。

    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孙尚香就在噩梦中醒来,当她发觉自己躺在元起宽厚的肩膀上,当她看到元起那充满真挚情感的关切眼神,她的心才渐渐从悲伤中平静了下来。此后两天的时间,元起寸步不离的陪着孙尚香,让孙尚香因丧父之痛而悲伤的情绪,在元起的关爱之下,渐渐平复了过来。第三天一早,孙尚香就把元起推出了自己的房间,她知道元起对自己的爱是真挚的,但是她不能太过自私,一个人占据元起全部的爱。元起和上官宓大婚在即,必定会有很多琐事需要磋商,孙尚香不能在这个时候,霸着元起不放。父亲的仇恨,孙尚香已经牢记在了心中,可她不想因为自己的仇恨,而影响到元起和上官宓的婚礼,毕竟,元起是她的挚爱,而上官宓又是和她亲如一奶同胞的姐妹。

    不过,悲伤是不会那么轻易就消除的,孙尚香决定,等到元起和上官宓的婚礼完毕之后,她会为父亲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中,每日吃素念佛,为父亲的亡魂超度。自然,她和元起的婚礼,也被推迟到三年之后了。

    在安抚好孙尚香的情绪之后,元起立刻把心思投入到和上官宓的婚礼上来了。当初他和锦衣的婚礼,是先帝元宏一手操办的,元起根本就插不上手,这次。没有了元宏的帮助,元起只能亲自策划了。其实也没什么可以让元起操心的事情,一应大小事宜,自元鹰以下,燕京的文武官员们,在方方面面都为元起考虑到了,元起只是提提意见而已。

    在燕京一众官员的努力下,关于婚礼的事情,很快就被弄好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上官宓这股东风了。

    当月十五日。元起身着红黑色的吉服,骑着神骏无比的玉麒麟,亲自到上官府把上官宓迎娶了过来。在迎亲的队伍中,赵虎和诸葛亮一左一右。不时向路边围观的百姓们送上贺礼。并热情邀请百姓们到大都督府内观礼。这和以往的诸侯举办婚礼可是大不相同。也只有元起这个拥有后世思维的人,才能做得出来。围观的百姓们也是喜笑颜开,纷纷从家中拿出值钱的东西。赶到大都督府观礼,负责招待宾客的贾愿就像迎接贵宾一样,非常客气的把这些普通百姓招呼进府中,但是对他们送上的贺礼却一概不收。让前来观礼的百姓们,心中感概不已。

    对于已经经历过一次婚礼的元起来说,婚礼的流程可以算是轻车熟路了,十分顺利的就拜完了天地,之后元起丢下齐聚一堂的麾下文武,任凭他们在大厅内大喊大叫,自己却来到了新房之中。

    上官宓头上披着凤冠霞帔,独自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床边。听到元起的脚步之声,上官宓顿时觉得心跳加速,似乎像是要跳出胸膛来一般。

    就在元起走进上官宓,伸手摘去她头上的凤冠霞帔的时候,上官宓就像是受到惊吓的小兔子一样,猛然跳了起来。看着上官宓受惊的样子,元起不由得失笑道:“某又不是洪水猛兽,你怕什么?”

    上官宓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好像也是哦,随即也安静了下来。

    夜,深沉,一轮圆月登上树梢,两点红烛摇曳,那一抹风情,无限春光,乍泄。。。

第二百四十八章 风雨过后() 
在度过为期仅仅十天的蜜月之后,新婚燕尔的元起和上官宓,就不得不暂时结束了如胶似漆的缠绵。而打断两人蜜月期的,正是上官宓的父亲上官逸。经过这十天的准备,上官逸已经准备好了当初许诺给元起的两千万钱和二十万斛粮食。

    有了这些钱粮,元起立刻把心思转移到了出征辛蛮、刺塔上来。在让政务府的人清点钱粮的同时,元起再次来到了将作监,他想看看红衣弩炮的进展如何。结果,王冶子和马钧等人的效率,让元起大吃一惊。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们不但完成了对红衣弩炮的改良,使红衣弩炮兼备了大秦大黄力弩和后世三弓床弩的优点,而且已经正式投入了生产,现在,已经有三十架红衣弩炮被制造出来了。

    元起对四次改良后的红衣弩炮赞不绝口,认为这将会是战场上无往不利的大杀器。元起的赞誉,是比较公允的,改良之后的红衣弩炮,射程可达惊人的六百步,并且秉承了大黄力弩闻名于世的穿透特性,同时也按照后世三弓床弩的结构,完成了一枪三剑弩的改进,并且在三弓床弩的基础上,还有了一定的提升。在红衣弩炮上,常规配置的弩矢一共有五根,其中两根是粗如儿臂的标枪状力弩,另外三根则是和长剑的长短差不多的小型弩矢。这五根弩矢可以同时发射,也可以单独进行精准点射。其有效射程,是五百步,可以在五百之内,对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在不要求精准度的前提下,六百步的距离。也是可以达到的。

    距离出征还有一段日子,元起叮嘱王冶子和马钧加快建造红衣弩炮,争取在出征的时候,能造出一百架红衣弩炮来,如果让红衣弩炮成了建制,那可是相当可怕的事情。对元起的要求,王冶子答应了下来,并保证尽快制造出更多的红衣弩炮。

    回到大都督府中,元起又召集军事府的几人进行了一个小范围内的会议,确定此次出征的具体部队和将领。最后。在几人的磋商之下,元起决定这次出征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案,即以一部分老兵为主力,辅以大部分的新兵,让新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能够尽快成长起来。当然,元起口中的新兵。可不是刚入伍的菜鸟。而是经过了一年多严格训练的战士,他们的军事素养和战斗技巧,已经相当成熟,所欠缺的,只是亲身到战场上的体悟而已。老兵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会让没有踏上过战场的新兵感到踏实。而且在高顺等人的训练之下。元起不担心新兵们会出现临阵脱逃的情况,在元起的军队中,效忠元起的理念、勇敢作战的战斗风格和严格遵守军令这三点,已经衍化成了军魂。在军魂的引导下,临阵倒戈的事情,几乎不可能从元起的军队中看到。这也是元起用后世的治军思想,来管理部队的重要原因之一,打造部下军队的信仰,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

    这次出征,元起预计投入六万兵马,其中,只有两万是老兵,分别是五千天归军、五千地归军以及一万飞龙军。天归军依旧充当元起亲卫的角色,负责元起中军的安全;地归军则是负责操作红衣弩炮,必要时,会以精锐步军的身份投入战场;而飞龙军则是此次战役的主力部队,以骑兵克制骑兵,最大程度的击溃辛蛮、刺塔的骑兵,毁灭他们以骑兵为主要兵种的信心。

    另外的四万人,都是最近两年内征召入伍的战士,他们中间,有些人已经踏上过战场了,但大部分还是第一次参加战争。高顺等人练兵的时候,依照元起的吩咐,经常会高一些模拟度极高的实战演习,可是再怎么真实的实战演习,也不可能取代真正的战斗。只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他们才能蜕变为真正的战士,元起很期待他们的成长。

    在将领方面,作为天归军统领的赵虎和地归军统领的马越,是一定要跟随在元起身边的,飞龙军的统领齐天也会随同元起出征,再次和元起并肩作战。除了这三人之外,元起还点了张冲和徐挡的将,让他们负责指挥新兵,一起开赴战场。军事府中,诸葛亮和徐庶将作为行军参谋,随同元起一起前往。本来元起是打算带上贾愿的,可是贾愿的年纪毕竟有些大了,元起不忍心老是让贾愿东奔西跑,而且塞外的气候,忽冷忽热的,元起担心贾愿会不适应,所以就让贾愿留在了燕京。另外,最为潜龙的领导者,李儒此次会带领一部分潜龙成员,在暗中跟随在元起大军左右,为元起刺探辛蛮、刺塔的军事机密,以便元起能尽可能的掌握两族的动向,从而制定出最为适合的战略方针。

    出征的具体日期,就定在下个月的二十日。现在距离出征的日子,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内,军事府和政务府的众人都要忙碌起来,他们需要严格的核定每一名出征将士的名字,这些将士分别属于哪只部队、归谁统领等等细节上的问题;还要准备相应的物资军备,一应刀戟弓弩以及铠甲、旌旗等常规装备,同时清点钱粮,保证每一名将士的军饷,都能够按时发放到他们的手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古代行军打仗的定律。

    与此同时,被元起点将出征的几名将领也没闲着,趁着出征前的二十多天时间,他们加紧对部下军士的训练,尤其是负责新兵的张冲和徐挡,更是对军士们的训练抓的十分严格,用元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说,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张冲和徐挡对这个道理深以为然,他们可不想这些新兵,最后只有少数人能凯旋而归,他们所盼望的,是所有人都能笑到最后,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尽管他们的这个愿望。多少有些不切实际,有战争,就一定会有人死亡,可是他们还是日夜不停的敦促新兵们抓紧训练,为的,就是能够有更多的新兵在战场上活下来,完成向老兵的蜕变。

    接下来,元起自己也忙碌了起来。连年的战争和各种各样的事情,已经让他好久都没有接受过扶摇子的地狱式训练了尽管元起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会坚持练武至少两个时辰,但是元起依然觉得,只有在师父地狱式训练之下,才算是真正的练武。才能起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作用。

    对于元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