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太始商会的车队后,会出手劫货、杀人,所以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埋伏在周围,只等自己等人主动跳进宇宫仁提前挖好的坑中。

    明白是明白了,可是审配却越发的感到危机了。显然,宇宫仁如此处心积虑,肯定是不打算让自己等人活下去了。宇宫仁带来的上万骑兵,一定是先头部队,后面,肯定还会有步军跟随!

    没时间解释了,审配直接夺过了指挥权,当机立断的下达了命令:“颜将军,你组织人马游斗,为文将军创造机会。文将军,你率军向北方猛冲,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我军打开一道缺口!”

    颜良、文丑二人虽然是直肠子,有勇无谋,但也知道眼下情况危急,顾不得责怪审配越俎代庖下令的行为,急忙遵照审配的命令,分头行动了起来。这两人都是河北名将,手下都是有真功夫的,刀法相当厉害,在两人的冲杀之下,宇宫仁所部的先遣部队,立刻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接连有人被二将挥刀砍落马下。

    在宇宫仁身边,年轻气盛的宇宫洪见到颜良、文丑骁勇,气的火冒三丈,不等宇宫仁的命令,大吼一声,提刀杀入了战场,直奔颜良而去。于禁在见识了颜良、文丑的骁勇之后,怕宇宫洪有失,于宇宫照烈面子上不好交代,急忙提枪拍马,跟在宇宫洪身后。

    宇宫洪、于禁先后出战之后,宇宫仁略一思索,吩咐身边的亲兵,借着前面自家骑兵的掩护,在队伍后方设置了三道绊马索,一旦宇宫洪、于禁败下阵来,就用绊马索擒拿颜良、文丑。

    战场上,宇宫洪已经杀到了颜良面前,举刀对着颜良的天灵盖就劈了下去。颜良大吼一声,手中大刀奋力一抬,用了个举火烧天的招式,挡住了宇宫洪的大刀。铛——一声巨响过后,宇宫洪只感到两臂有些发麻,他没想到颜良的力量竟然大的出奇,仅凭一招防守的招式,就能用反震之力,打断自己的招式。

    在试探出宇宫洪的力量不如自己之后,颜良的嘴角挂起一丝冷笑,冷酷的喝道:“受死!”手中大刀随着颜良的声音一起运转,由守转攻,一刀对着宇宫洪连肩带背的斜劈了下来。宇宫洪一抖大刀,立灌双臂,再次和颜良的大刀硬碰硬的撞在了一起,一阵火星,在两把大刀的相互劈砍之下,被溅射了出来。

    铛——宇宫洪连人带马,被颜良一刀劈退数步之远,颜良双腿一磕马腹,策动战马追了上去,意图一鼓作气斩杀宇宫洪。就在颜良举刀再次劈向宇宫洪的时候,于禁杀到了。于禁拧动长枪,犹如毒蛇般刺向颜良的后心,逼的颜良不得不放弃宇宫洪,转而挥刀格挡身后于禁刺来的长戟。

    宇宫洪借机调匀了气息,经过一连串的交手之后,宇宫洪对颜良的武艺有了个大概的估算,知道于禁一人之力,绝非是颜良的对手,连忙挥刀上前,和于禁合力双战颜良。两人在合力之下,才算是勉强挡住了颜良的攻势,维持了不胜不败之局。

    另一边,文丑率军对宇宫仁的阵列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文丑的武艺和颜良不相上下,宇宫仁部下无人能挡住文丑的冲击,不大一会儿功夫,就被文丑冲开了一条大口子。见到文丑勇猛,宇宫仁索性暗中命令部队放文丑的小股人马过去,等到文丑冲杀过去之后,宇宫仁立刻只会部下将士重新封锁了道路,断绝了审配带领的大队人马突袭的可能。

第三百零六章 调兵() 
看到诸葛亮在河间城门前布置好了盾阵之后,袁丁知道城内的幽州军已经做好了接应的准备,这一场仗,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打也是输。于是,袁丁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在袁丁率部败走之后,齐天和周瑜加入到了清剿袁军先锋的行列中,五万先锋军被杀的哭爹喊娘,很快便土崩瓦解,大部分军士都被当场斩杀了,小部分人丢下了武器跪地请降,只有不到三千人逃了出去,从各个方向返回了袁丁的大营。

    整顿好降军之后,齐天策马来到周瑜面前,向着周瑜抱拳说道:“多谢公瑾不远万里前来援手,某代表冠军侯,呃,某代表燕王先行谢过了。”元起虽然还没有回来,但是他被封为燕王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不单是元起的辖区,就连远在官渡的宇宫照烈和身处江夏的孙策都已经收到了消息。

    周瑜抱拳回礼,笑着说道:“齐将军客气了,燕王三番五次的相助江东,江东子弟俱都深铭五内,又怎能袖手旁观呢?更何况燕王支援京城,乃是大义,我们江东子弟来不及去支援京城,也就只能赶到河间来为燕王、为朝廷尽一份心力了。”

    齐天哈哈笑了几声,然后指向周瑜身旁的周泰,语气中颇含欣赏之意:“这位虎将尊姓大名?”周泰催马踏前一步,大声回答:“某是九江周泰周幼平!”

    “哈哈哈,好!周将军真虎将也,稍后某与你定要喝个痛快!”齐天被大笑着回应了周泰一句,然后转头看向周瑜。伸手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公瑾,请进城吧。”

    周瑜笑了一下,转身招呼身后的江东军开始进城。在进城的时候,周瑜笑眯眯的问齐天:“敢问将军,适才可是诸葛卧龙在主持城内的事务吗?”齐天一怔。随即笑道:“不错,正是孔明先生。”

    进入城内,诸葛亮身穿长袍,手握羽扇。已经等候在了进城的路上。齐天翻身下马,上前几步,指着诸葛亮对周瑜说道:“公瑾,这位就是我家军师。孔明先生。”继而,齐天又指着周瑜对诸葛亮说道:“军师,这位就是江东周郎,周公瑾。”

    诸葛亮面带微笑,向周瑜抱拳行礼:“久闻公瑾文武双全,今日得见真容,幸甚。”诸葛亮谦和的态度,立刻赢得了周瑜的好感,跃下马背,向诸葛亮还礼道:“某亦久闻卧龙先生大名,常听人言,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当真是如雷贯耳!”

    诸葛亮和周瑜对视了一眼,忽然同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在笑声中,对彼此的认同感,正在急速升温。

    几家欢笑几家愁,与河间城内的友好、欢乐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袁丁大营内的愁云惨雾了。这次攻城,非但没能打下河间,还被周瑜、诸葛亮联手摆了一道,五万前锋部队仅仅逃回来三千人不说,在齐天和周泰的两次凿穿中,袁丁的部众也有万余人的损伤,这么算下来,刚才的交手,足足折损了袁丁五万多的军士,顺带还搭上了吕旷、吕翔和韩吕子的性命,可谓是一败涂地,让袁丁的心情,就像是大雨将至前的乌云,阴沉阴沉的。

    看到袁丁脸上不悦的神色,麾下文武也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自讨没趣,整个大帐内显得死一般沉寂。良久,袁丁的脸色略微好转了一些,向部下众人环视了一眼,开口说道:“都哭丧着脸干什么?胜败乃是兵家常事,我军这一阵是输的惨了点,日后找回来也就是了,打仗哪有不失败的?”袁丁的话说的好听,可是帐内的众人都很了解袁丁的脾气,这种话,也就只能袁丁本人说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了出来,免不了又要被袁丁以犯上的罪名,拖出去暴打五十军棍了。

    “好了,一场败仗算不了什么,大家都振作起来吧。逢纪,传本将将令,让留守邺城的尚儿带十五万大军,火速前来增援,河间必克,元起必败!”袁丁下达了召唤援军的命令。冀州十六州中最富庶的几个州之一,同时人口也是最密集的州,还是疆土第三大的州,仅次于元起治下的明州和被宇宫照烈、泰山以及孙策瓜分的荆州,而且自从宇宫照烈闪电般从袁丁手中,夺走了另外的半部青州之后,袁丁在青州蓄养的兵力,除了战死和投降的,其余的都来到了冀州,所以袁丁才能养兵近百万,当然这个数字是袁丁故意放出来的,其中肯定含有一定的水分。但七、八十万大军,袁丁还是有的,远比元起坐拥五州,却仅仅有三十万兵马强得多。

    这次出征,袁丁带来了三十万大军,经过一场惨败之后,还有二十五万之众;在官渡。审配还统领着十三万大军与宇宫照烈开战,如此算来,留守在冀州的兵马至少还有三、四十万,从中在抽调十五万人过来,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可关键是,袁丁丝毫不吸取教训。竟然让他的第三个儿子袁尚领兵前来,经过袁熙的事情,已经证明了,袁丁的四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都是纨绔子弟,根本没有带兵打仗的天分。袁尚要真的来了,以他那吃不了苦、受不了罪的公子哥性情,岂不是要扰乱军中的正常秩序吗?

    因此,在接到袁丁的命令之后,逢纪久久没有反应,心中在思考着如何才能说服袁丁,改派他人带兵前来。可是这种话,不好说也不好听啊。一个弄不好,就会触怒袁丁,尤其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在这个时候反驳袁丁的决定,恐怕下场会比沮授要惨得多,沮授就因为在战前说了几句反对的话,就被袁丁关进了大牢。逢纪要是在这个时候出言反驳袁丁,恐怕会被袁丁直接下令处死了。

    就在逢纪犹豫的时候,袁丁的话音再次响起:“逢纪!你没听到本将的话吗?还不快去办!”逢纪无奈的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他知道自己是改变不了袁丁的决定了。索性也就不去触那个霉头了,有些僵硬的向袁丁行了一礼,低声答道:“是,某这就去办。”随后,逢纪倒退着走出了大帐,仰天发出一声长叹,然后回到自己的帐篷中,起草了一份文书,把袁丁的意思写了进去,在折返回袁丁的中军大帐,交给袁丁过目之后,袁丁在上面盖上了车骑将军的大印,逢纪挑选了几名精细的军士,让他们快马加鞭把这封文书送到邺城去。

    河间城西边三百里之外,潜龙成员把诸葛亮、周瑜联手在河间城下大败袁丁的消息,送到了正在行军途中的元起手上。元起仔细的看了一遍,低头沉思了片刻,忽然抬头说道:“经此一战,以袁丁的性格,恐怕是要召唤援军了,袁丁是绝对不能承受失败的。咱们要加快速度了,赵虎,传令下去,加快进军速度,两日之内,一定要赶回河间城!”

    两日后的清晨,朝阳刚刚爬上天边,还没来得及把光辉全部洒落到人间,河间城西边的地平线上,忽然出现了大队的人马,迎着初升的朝阳,快速向河间城靠近。

    负责守御在西边城墙上的军士们,很快发现了这支人马,几名性急的军士不辨敌我便急忙转身,想要奔下城墙,把这个情况通知给诸葛亮,却被另外一些沉稳的老兵给拦住了,老兵们面带微笑的指着城外高举的大旗,笑道:“看清楚些,这是咱们的大王回来了。”元起因功勋卓著,被封为燕王,元协还在诏书中言明,燕王所到之处,犹如天子亲临,这份殊荣,让元起麾下的所有将士都感到与有荣焉,心中的那份自豪,就不用提了。

    那些性急的军士闻言,转头向城外仔细看去,果然看到了一面明黄色的大旗,大旗上仅仅用银色的丝线绣着斗大的一个字:燕。明黄色可是皇族专用的颜色,当今天下,除了元协,也就只有燕王元起可以使用这个颜色了,其他的人胆敢使用的话,当以欺君之罪论处!

    “果然是大王回来了,哈哈,太好了,大王回来了!”

    瞬间,西边城墙上军士们的热情升腾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