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战争,可不是一个书生动动嘴皮子就能获得胜利的,尤其是像元琦这样根本就不明白战争为何物的轻狂书生。在蔡瑁的指挥下,五万大军进退有据,逐渐把元琦的两万江夏军给压制住了,这个时候,明眼人已经能够判断出这场战斗的胜负了,但元琦显然不在此列。看到自己部下被压制,元琦的轻狂脾气又发作了,伸手拔出佩剑,高声呼喊:“将士们!奋勇向前,为我父报仇!”

    听到元琦的呼喊,元磐心中咯噔一下,顿感大事不妙。自己一方本来就趋于劣势,你身为统帅不但不根据战场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反而凭借一股热血,硬要往前冲,这不是找死吗?

    果然,蔡瑁也通过元琦的呼喊,判断出了元琦所在的位置,举枪向元琦这边一指,大喝道:“冲!向这个方向冲,一定要抓住元琦这个叛逆,死活不论!”五万大军在蔡瑁的指挥下,向着元琦的方向猛冲了过去,很快就冲破了元磐布置的防线,杀到了元琦的眼前,直到这一刻,元琦才产生了害怕的感觉,他清晰地看到了蔡瑁脸上的杀意,恐惧,迫使元琦调转马头,向后跑去。刚刚跑出两步,两支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利箭,刺穿了元琦的前胸,把元琦射落马下。

    暗处,几名泰山豢养的死士丢掉弓箭,装作败退的样子,向大营方向跑去,殊不知,他们已经被泰山无情的宣判了死刑,等待他们的,将是糜竺早已准备好的毒酒。

    随着元琦中箭身亡,蔡瑁精神大震,以为是部下射杀了元琦,率军又赶杀了一阵,一直追杀到元琦大营外,才被泰山率军挡了回去。此战过后,泰山在元琦身死之后,率军抵挡蔡瑁的举动,赢得了元琦旧部的好感,在元磐的带领下,原本是元琦所属的两万多军士,全部投效到了泰山的麾下。

    襄阳城头,元表派出来的亲信。目瞪口呆的看到了元琦中箭身亡的一幕,惊慌之下,他连忙跑回了城中州牧府。把所见到的一切事情,都告诉了元表。元表本就患病未愈,听到亲信的回报之后,气的怒火中烧,张口喷出两大口鲜血,气恼的说道:“把蔡瑁叫来,本府要问问他究竟是何居心!琦儿啊。我的孩儿……”

    当蔡瑁带着麾下众将,不卸衣甲的来到元表的卧室中,他们盔甲上的血迹。更是让元表一阵目眩,颤颤巍巍的指着蔡瑁,元表怒道:“你们身上的血,是谁的?”

    在解决元琦之后。蔡瑁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了。元表一共就两个儿子,元琦一死,就算元表心中再怎么怨恨,也依旧会把荆州牧的职位传给元琮的,到了那个时候,蔡瑁就是荆州牧的亲舅舅,还用怕什么吗?面对元表的责问,蔡瑁没有丝毫遮掩的意思:“回主公。这血,是长公子元琦的。元琦率兵造反。论罪当诛!末将已经为主公清理门户了。”

    没想到蔡瑁竟然如此猖狂,全然不把杀死元琦当做一回事,元表指向蔡瑁的手颤抖的更加剧烈了,良久,元表忽然张口喷出大量的血液,随即倒在床榻上昏迷了过去。蔡瑁心知元表是受到了丧子之痛的刺激而昏迷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袁丁为了给袁熙报仇,不惜勾结李傕、郭汜,可见中道丧子,是一件多么让人悲痛的事情了。叹了一口气,蔡瑁转头对两个兄弟蔡中、蔡和说道:“你们守在房外,照顾好主公。”除了不满意元表准备立元琦为世子之外,蔡瑁对元表可以说是忠心耿耿的,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元表出现什么意外,再说,元琮的世子之位,还要让元表当众宣布一下,那才算是名真言顺呢,在此之前,蔡瑁不能让元表便这么死去。

    可是蔡瑁毕竟智短,他只想到了照顾好元表,却全然没想到城外狼子野心的泰山。泰山这个枭雄,抓住蔡瑁杀死元琦这个机会,和元磐一道呼吁荆州的有识之士一起来“清君侧”,一时之间,荆州各郡县改旗易帜,投到泰山麾下的人,不在少数。

    在庞统的运筹帷幄之下,泰山调回了派往兖州的关威,转而攻取荆州西南部的武陵郡;派张武攻取武陵东边的零陵郡;派陈到攻取在东边的桂阳郡;泰山自己则是打着为元琦伸冤报仇的旗号,带着关平、元封等人继续驻扎在襄阳城外,密切关注着襄阳城中的动静。泰山清楚,在得到元琦身死的噩耗之后,元表的病情势必会雪上加霜,变得更加严重,如果元表就此一命呜呼,泰山就准备率军攻克襄阳,把荆州南半部占为己有,如果元表挺过这一关,没有就此死去,那泰山就收拾军马,到南边三郡去当个逍遥自在的土皇帝。

    至于泰山命关威、张武和陈到攻打南部三郡,而不是钱粮丰足的江夏等地,是出于庞统的劝谏,庞统认为,荆州北边比邻宇宫照烈、孙权两股势力,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利于发展自己的势力,不如先拿下南部三郡,以南部三郡为根基,征召三郡内的兵马,在向北用兵。反正元琦已死,江夏处于无人接管的状态,宇宫照烈和孙权有各自有着自己的烦恼,短时间内也无力进犯荆州,等解决了蔡瑁,届时泰山登高一呼,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整个荆州了。

    庞统的意见,得到了泰山的充分肯定,也就按照庞统的战略构想去打了。不到十日,关、张、陈到先后派人来报信,南部三郡已经被拿下,张武则是在零陵一战中,降服了零陵上将刑道荣;而陈到在平定桂阳一战中也有收获,让桂阳的上将陈应归降了过来。

    至此,荆州南部三郡彻底被泰山收入囊中,泰山也终于在颠沛流离十几年之后,获得了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他这条咸鱼,终于迎来了华丽的转身。尽管使用的手段完全说不上光明正大,为元琦报仇的这个借口也显得很是牵强,但是泰山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了,和地盘、钱粮、兵马相比,手段和口碑,泰山还是觉得前者更为实惠一些。

    当然,在庞统的筹划下,泰山在这场荆州内乱中,是很“无辜的”,他只是被形势强行牵连了进来而已。泰山的名声也因此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既得到了实惠的地盘,又能保留良好的声誉,泰山的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第二百九十三章 悲从外来() 
拿下荆州南部三郡之后,泰山传令镇守三郡的关威等人做好准备,一旦得到元表真正身死的消息,立刻提兵前来,协助泰山一起攻打襄阳。

    或许是泰山虔诚的祈祷起了作用,三日后,元表还真就一命呜呼,驾鹤西游了。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泰山表面上很是悲痛,心中却乐的没边没沿了,装作强忍悲痛的样子,独自一人躲进了帐篷里,不许其他人进入,至于泰山一个人在帐篷内是哭还是笑,那就只有泰山自己清楚了。

    从帐篷内出来之后,泰山当即召集南部三郡的兵马,高举着诛杀蔡瑁逆贼,为元表、元琦父子报仇的大旗,堂而皇之地开始围困襄阳,明目张胆的进行夺权。元表死后,一向和蔡家不对付的蒯家,在蒯良、蒯越兄弟的带领下,纷纷叛出襄阳,投靠了泰山。泰山对蒯家兄弟的归降很是欣喜,当即任命二人为军中参谋。有了蒯家兄弟做榜样,那些自感大势已去又善于明哲保身的人,纷纷偷跑出城,向泰山效忠。

    不能怪蒯家兄弟等人没骨气,元表还活着的时候,他们代表的家族就和蔡瑁代表的蔡家,水火不容,只是那个时候元表还能很好的调和各方矛盾,现在没了元表,蔡瑁又夺了荆州的军政大权,蒯家兄弟等人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了,显然,投效已经占据了南部三郡的泰山,他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要是留在襄阳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脑袋,就要搬家了,生死抉择之间,他们当然要选择投效泰山了。

    还有一些荆州的官员,平时就和泰山的关系很好,比如说伊籍,伊籍是继蒯氏兄弟之后最先投靠泰山的,而且伊籍还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还拉来了自己的好友马良,和水军校尉文聘。泰山对这二人也是相当器重。对于这样的人才,泰山可是不会嫌多的。在荆州,像伊籍这样的官员,还有好几位。他们都是在元表治下郁郁不得志的人,觉得在元琮或者说在蔡瑁手下,他们不会有什么前途,索性就站到泰山这边来了。

    短短数日之间,从荆州各地来归降的文臣武将,先后有三十余位之多,让泰山意气风发,开始向襄阳用兵,战斗刚一开始,蔡瑁就下令把城中文武的家人全部强行带到了州牧府,防止再有人出城投降泰山。谁料蔡瑁的这一决定,让一些游移在中间的摇摆人,对蔡瑁彻底失去了希望,暗中和泰山达成了协议,他们将暗中打开城门,迎接泰山入主襄阳,一饮一啄,莫不天定。

    在里应外合之下,蔡瑁的坚守仅仅坚持了一天,就宣告失败,蔡瑁自己,也被关威斩杀,襄阳十几万军民,尽归泰山所有。泰山进入襄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蔡家,蔡氏满门被全部抄斩,一个不留。至于元琮,泰山却没有杀他,而是派人把他送到了零陵郡内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让元琮在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

    元表死后,荆州不可一日无主,在庞统和马良的谋划下,泰山旧部和新近加入的荆州官员,一致请求泰山出任新的荆州牧,泰山假意再三推脱,最后只好无奈的答应暂时担任荆州牧,等日后找到真正有才能的人,他再退位让贤。

    当泰山身披锦袍,手执荆州牧的大印,缓步走到州牧府大厅之后,脸上笑意盎然,看向庞统说道:“军师,景升兄生前的位置,我可坐得?”

    庞统笑道:“主公已经是荆州牧了。”

    泰山微微一笑,大步走到主位前,转身坐了下去。就在泰山的屁股挨上座椅的那一刻,大厅外忽然想起了一阵悦耳的鼓乐之声,那是一众荆州官员,在向泰山表示祝贺呢,恭喜泰山登上荆州牧宝座的同时,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向泰山表达自己的忠心。

    关威和张武兄弟二人,也是意气风发,大步走进了大厅,看到泰山安坐在州牧的宝座上,两人哈哈一笑,向泰山说道:“大哥,咱们终于有自己的地盘了。”听着二人的话,泰山心中忽然生出了一阵不悦,什么叫咱们的地盘?那是我泰山一个人的地盘!泰山毕竟是泰山,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夸奖了关威、张武几句。泰山很清楚,没有这兄弟俩十几年的跟随,自己是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的,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泰山还要靠着两人去给自己打江山呢,别忘了,泰山这个荆州牧,现在只掌握荆襄九郡中的四郡罢了,后面的日子里,还少不了一番战斗呢。

    转头看向庞统,泰山笑着说道:“本府能坐领荆州,军师居功至伟。今日喜乐,军师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庞统闻言,脸上的神色忽然一整,叹息了一声,说道:“伐人之国而为乐,非仁者之兵。”泰山闻言,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殆尽,冰冷的看向庞统,缓缓说道:“昔日武王伐纣之时。亦曾前歌后舞,难道喜乐之人,就当不得仁者的称呼了么?退下!”

    庞统也不行礼,深深地看了泰山一眼,转身走出了大厅。庞统投效泰山,实际上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家族,和大多数投降过来的荆州官员们,是同样的目的,只是庞统把投效的时间提前了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