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默寡言的,就是田丰了,可是一旦他开口提出意见,就一定是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要害,即使是面对元起的辩论,也丝毫不肯松口,直到这个问题,在众人的反复磋商之下,得到妥善的解决为止。

    七天之后,新的政令出台了,现在元起掌管着三个州的地盘,而且以后还要攻打辛蛮和刺塔,所以,幽并都督令这个名称,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新的政令在大家的商讨之下,被命名为燕京律。元起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都在燕京,以燕京的名称命名新的律法,也确实是在合适不过了。元协还给了他临机专断的职权、总督三州军政大事的职权以及开府的职权,凭借着这些特权,元起可以名正言顺的制定律令,而不必担心受到天下士林的谴责,只需在律令正是实行之前。给元协写一道奏折,告之实行新令的事情,让元协了解一下新律法的内容,就可以了。

    在燕京律中,原有的九禁十八斩、屯田令、盐铁令等数种适用的法令被保留了下来,以确保军令森严、促进农事生产以及把盐和铁彻底控制在元起手中等等。除此之外,一些促进民族融合,相互协调发展的法令,被命名为华夏令,正式被编入燕京律中。华夏令这个名字。是元起亲口叫出来的,除了元起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人明白“华夏”这两个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但是既然是元起亲口取的名字,而且态度十分坚定,众人也就同意了下来。华夏令的法令极为严厉,对汉人和鲜卑、扶余、高句丽等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凡是试图分裂民族融合的。挑唆民族矛盾的等等行为,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一律严惩不贷。

    本着精简和通俗易懂为根本,燕京律制定出台之后,一共有十二道法令,共计小项条款一百八十三条,在律令繁杂的汉代,可谓是最为精简的一部律法了。别看燕京律的法令并不多,但是对军、政、民生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详尽且细致的涵盖,能够让幽、并、光三州内的所有子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法可依。燕京律的出台,对元起治下的三州有着深远的影响,相信在燕京律的约束和规范治下,境内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类似后世的法制社会,不会再有人在犯罪之后而逍遥法外的情况出现了。

    同时,燕京律打破了一直以来,士族阶层居于统治地位的垄断。燕京律倡导人人平等,即便是士族众人犯了法,也一样会被捉拿问罪,和普通民众没有任何的区别,所以燕京律刚一出台,就受到了老百姓们的热烈拥护。元起是决心用燕京律当做突破口,正式向士族宣战!已经不合时宜的士族制度,距离彻底被废除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当然,幽、并、光三州内,并不存在足以影响大局的士族,因此燕京律的实施,并没有受到什么阻力,但是元起相信,当燕京律的功效逐渐发挥出来之后,居住在三州之外的汉人们,一定会感觉的到,燕京律是真正为老百姓制定的律法,届时,必然会有大量的汉人会迁居到三州境内来。

    和老百姓的反应不同,三州之外的士族世家们,在观看了燕京律的规定之后,没有一个人的脸色是好看的,不少人都气的把手中的燕京律手抄本直接扔掉。不过,元协倒是一个例外,他在观看了元起派人送来的燕京律条款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大加赞赏,并立刻下旨,在关中地区试用燕京律。

    虽然元协也算得上是士族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国家如今十分颓废,元协这个名义上的天子,实际能掌控的地方,也只有京城以及长安两个城市附近的地区了,几经磨难之后的元协,早已经看的很通透了,权力什么的,他早就不放在心上了,只要元氏的血脉能延续下去,他就知足了。

    在历经阉党、董猛之乱后,关中地区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士族存在了,元协在处斩王诺的时候,还借机拔掉了一些毒瘤,更是让这个地区的士族遭受了一定的打击,所以燕京律在关中地区,也得以顺畅的颁布施行了下去。元协这个无意的举动,为以后的大一统,提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百一十章 泰山的烦恼() 
半月之后,泰河果然没有食言,率军打下了齐郡,并在郡县派驻重兵,和宇宫照烈的大军连成一片,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既定战略。

    对此,宇宫照烈也深感欣慰,上表元协,加封泰河为琅琊相,镇守青州半部,并留下五万军士,一并交给泰河统领,让他抵御袁丁的进犯。青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袁丁也不可能在投入更多的兵力,来争夺宇宫照烈手中的青州半部,毕竟,幽并的元起可是派出张冲、徐挡、张纵等人,在幽并边境线上屯驻了重兵的,袁丁如果大举南下,张冲等人势必会袭取冀州,让袁丁首尾不能相顾,宇宫照烈相信,袁丁虽然偶尔会做些蠢事出来,但绝不会看不清大方向的局势。有泰河统帅六万多泰山军和五万青州军,抗拒颜良、文丑的十万大军,宇宫照烈根本就不担心泰河会应付不来。

    下一步,根据以前制定的目标,宇宫照烈准备回师攻打豫州。在出征之前,宇宫照烈还单独拿出两个月的时间,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宇宫照烈早已是今非昔比了,当初他手下只有两万人马,经过这几年的扩充,他手下军马暴涨数倍,尤其是在青州一战后。他收降了三十万青州红巾军,让自己麾下的战士,达到了将近五十万之众。可是这五十万军士,其中有很多人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战斗力堪忧,不足以委以攻城拔寨的重任,于是,宇宫照烈再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下,决定效仿元起,实行精兵简政。走精兵路线。

    于是,宇宫照烈在麾下五十万大军中,实行了一些列优存劣汰的考核,将五十万大军缩减到了三十八万,其余的十几万不合格的军士。全部脱下军装,交割了武器。到田地里去从事生产。至于通过考核的三十八万大军。再次进行详细的分配,战斗力一般的,被送到各地郡县去充当郡兵;战斗力突出的,则是被编入主力军中。最后,宇宫照烈得到主力军二十六万,他把主力军划分成了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和一支精锐骑兵部队以及一支精锐步军部队,其中,第一、第二两个军团每一军都拥有十万人,分别由宇宫仁和夏侯惇担任两军主将;精锐骑兵号为虎豹骑。共计有三万精兵,由宇宫纯担任统领;而精锐步军则号称武卫营,同样由三万精锐组成,由宇宫洪担任统领。其余将校分散到四支军队中,担任各个级别的职位。

    两个月的整顿过后,宇宫照烈立刻兵发豫州,展开了和豫州刺史孔伷的战争。孔伷本是儒士,行军打仗非其的所长,开始还依靠着地利,和宇宫军打的有声有色,可是时间一久,孔伷就暴露出了儒士特有的弱点——杀伐不够果决,临机不够专断,只能纸上谈兵而已。短短月余时间,就被宇宫仁指挥的第一军和夏侯惇指挥的第二军,打的丢盔弃甲,沦丧了大半个豫州。后来,宇宫照烈把宇宫纯训练成军的虎豹骑投入了战场,虎豹骑一出,如狼似虎的精锐更是所向披靡,打的豫州军节节败退,在一次长途奔袭之后,生擒了孔伷,一举瓦解了豫州的武装抵抗。

    至此,宇宫照烈完成了郭嘉当初制定的战略目标,在短短数年之内,把兖州、豫州和青州半部连成一片,进而雄踞大半个中原。宇宫照烈崛起速度之快,手段之凌厉,堪称是一段神话般的奇迹了。从古至今,再也没有谁能像宇宫照烈这样,短期内从一个禁军校尉,摇身一变,变成了雄踞中原的一方豪强。

    这其中,宇宫照烈的个人魅力和智慧,显然是决定成败的一大因素,但是其麾下文武官员同心戮力,殚精竭虑的为宇宫照烈出谋划策、攻城拔寨,也是帮助宇宫照烈迅速稳定中原的另一要素。宇宫照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再次发布了征召令,召集有才能的人,来他的司空府就职,并且鼓励麾下众人,为自己引荐饱学之士。

    在宇宫照烈的鼓励下,郭嘉向宇宫照烈推荐了淮南元晔,元晔字子阳,原本是元氏宗亲,后来流落民间。元晔到任后,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山阳人满宠满伯宁,宇宫照烈心中欢喜,就任命元晔和满宠为军中从事。夏侯惇又向宇宫照烈推荐了巨平人于禁于文则,于禁当着宇宫照烈的面,演示弓马枪法,宇宫照烈见了喜不自胜,当即封于禁为点军司马。其余的人,也纷纷向宇宫照烈推荐文武之才,陈留富商卫兹也前来投奔宇宫照烈,自愿出巨资,资助宇宫军粮饷。自此,宇宫照烈麾下文有良谋、武有猛将,威震中原。

    一日,宇宫照烈在和卫兹商谈过筹备虎豹骑和武卫营的军备之事后,忽然想起当初自己的父亲宇宫嵩在董猛之乱时,也曾散尽家财,帮助自己召集义兵,后来宇宫嵩因躲避战乱,逃到徐州境内去隐居了。宇宫照烈每当思念及此,心中都深深的责备自己不孝,今日见到卫兹拿出大量的钱财帮助自己筹备军备,宇宫照烈更加思念父亲了。于是,宇宫照烈就让军士去徐州境内,接父亲以及全家老小前来许昌相会。自从拿下豫州之后,宇宫照烈已经把行政中心,从陈留迁到了许昌。既方便随时观察京城的动向,又能保持着对徐州、荆州的威压。

    自从宇宫照烈雄踞中原之后,有一个人就再也开心不起来了,他就是泰山。当初,袁丁在伏击元起的时候,泰山以兵少为由,阻止了关威、张武前去救援元起,并且暗中派出简雍,到冀州境内散布谣言,说是徐州牧陶谦走漏了风声,导致孙坚、齐天和公孙入云等人挥兵救援元起,使得袁丁等人的阴谋落空。在泰山想来,袁丁必然会在事后大发雷霆,为了阻止天下众人的悠悠之口,袁丁一定会攻打青州,进而进兵徐州,只有这样,袁丁才能以强有力的姿态,站在制高点,断绝那些背信弃义之类的谩骂。

    于是,泰山率军赶到徐州,名义上是投效陶谦,实则是为了暗中收买人心,等待袁丁举兵来犯的一刻,他再站出来登高一呼,号召徐州境内的将佐们,合力抵抗袁丁。利用徐州地利击退袁丁之后,泰山的声望必将在徐州盖过陶谦,到时候,在联合一些当地豪强,利用他们把老迈无能的陶谦赶下台,达到他占据徐州的目的。

    泰山的用心不可谓不深远,随时随地把元氏宗亲和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泰山,是不可能做出强取豪夺的事情来的,那和他一直以来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公众形象不符。但是借用袁丁这个二世祖,来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不一样了,等泰山按照所想的计划,打退了袁丁之后,完全可以借着徐州子民和当地豪强之口,把陶谦赶下台去,到那个时候,泰山只能是勉为其难的、众望所归的、谦让再三而不得不为之的坐上徐州牧的宝座。

    可是,宇宫照烈的异军突起,和元起鬼使神差的烧毁袁丁粮仓这两件事,彻底打乱了泰山的计划,现在,对徐州呈现包围圈趋势的人,不再是那个二世祖袁丁,而是雄才大略的宇宫照烈了。面对袁丁,泰山还有信心凭借徐州地利将其击退,但是面对宇宫照烈,泰山可是半点自信也没有。

    因此,泰山陷入了无尽的苦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