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练完功,刚用毛巾擦完汗,就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不用问,肯定是熟知自己习性的母亲给自己送茶来了。这几年来,每当自己练功的间隙,母亲都会在他练功休息的时间,过来看看他。有时父亲元鹰、长兄元和还有外公也会跟着过来。这让重生的元起越来越深切的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前世身为孤儿,只有在梦中,才能略微感受到一点这样的温暖。

    果然,院门被推开后,母亲的身影出现了,易月缓步走到元起身边,拿起放在衣架上的外衣披在了元起的身上,然后探手入怀,取出一方洁白的丝帕,轻柔的向元起的额头上擦去。元起感受着母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母爱,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母亲,孩儿刚才已经擦过汗了。”易月轻轻“嗯”了一声,手中的动作却没有停歇,认真而仔细的帮着元起又擦了一遍,满眼的慈爱。

第三章雪域宝马() 
帮元起擦完汗之后,易月伸手取过侍女手上端着的茶杯,递到元起面前,说道:“尝尝,这是娘刚煮的新茶,你自幼便对品茶一道颇有天赋,看看这次的茶味道如何?”元起伸手接过茶杯,先是低头闻了闻茶杯中冒出的香气,然后才放到嘴边浅浅的喝了一小口,之后抬头笑着对母亲说道:“母亲,这是今年新采摘的嫩芽,虽略有青涩,但是味道极佳,再加上母亲你高超的煮茶手法,令人唇齿留香,神魂清爽啊。”

    易月轻笑道:“你这孩子,就是嘴甜,身为武人应该性情耿直才对,偏偏你就油嘴滑舌的。”元起笑着辩驳道:“母亲差矣,谁说武人就不能饱读诗书?难道武人就应该都是傻乎乎的样子吗?”

    “哈哈,元起说的不错,习武固然是好事,但也得博览群书,陶冶性情才是,否则岂不成了匹夫之勇?”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元起的父亲元鹰大步从院外走进来。元起立刻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垂首站立,对着元鹰行礼,口中说道:“父亲大人。”元鹰重重的在元起的肩膀上拍了两下,然后满意的说道:“不错,又结实了许多,看来这些日子你并没有偷懒。”母易月嗔道:“还偷懒呢,你忙于政务,很少有闲暇,自然不知元起平日是何等用功。这孩子,有时候刻苦的让我这个做娘的看着都心疼。”

    元鹰闻言又哈哈大笑了两声,这才接着说:“好了,今日就暂且别练功了,你外公来看你了,快随我去大堂,听说你外公还给你带来了一件宝物呢。”“真的吗?”元起顿时欢呼雀跃了起来,对自己的这位外公,元起有着说不清的亲切之感。不等父亲再说什么,元起撒开双腿,飞也似的就向大堂跑去。

    看着元起飞奔的身影,元鹰嘴角挂着笑,口中喊道:“你稳重些!”可是元起却似没听到一样,跑的更快了。惹得母亲在一旁掩嘴偷笑。元鹰回头看着夫人的笑颜,苦笑着说道:“这孩子,都是被你宠溺坏了。”易月反驳道:“夫君便不宠溺他么?你常说元起伴随异象出世,将来必为国家栋梁之才,凡事让他率性而为,你我只是在旁规劝,避免他误入歧途也就是了,怎么今天反倒责备起妾身来了?”元鹰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说道:“不错,这几年下来,元起无论习文演武都大有长进,将来必定成就一番大业。”

    父母后面说的这些话,元起并没有听到,他的心早就飞到大堂上去了。举步迈入大堂,元起看到外公端坐在中堂的椅子上,略微下手的左边,还坐着一个年约四旬的文士,颚下留着三缕胡须,显得超凡脱俗。自己的长兄元和正侍立在侧,为外公和中年文士倒茶。元起走到大堂中,对外公行了一礼,口中说道:“外公安好。”继而又转身对着那个中年文士行了一个子侄礼,说道:“安好。”

    元起的外公自从看到元起之后,视线就再也没有转移过,一直盯在元起的身上。等元起行完礼之后,笑呵呵的说道:“元起,这位是大儒锦尚,你就称为伯父。”元起不敢怠慢,急忙又行了一礼,说道:“锦伯父安好。”锦尚抚须笑道:“贤侄不必多礼了,常听人言,元鹰兄膝下有龙虎二子,长子元和文采出众,乃天纵奇才;次子元起更是文武双全,三岁写诗,五岁作赋,七岁便是剑术高手,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当不得锦尚兄谬赞,可别把这两个小家伙夸上天去。”元鹰大步走进了大堂,一边向锦尚供手,一边说道。锦尚也向元鹰拱了拱手,说道:“前些日子,我去雪域了解风土人情,欲为修史整理素材,正巧与叔父相遇,原来叔父行商路过雪域,便一同结伴回来,到是叨扰元鹰兄了。”元鹰连忙摆手,连声说道:“哪里哪里,锦尚兄能来,才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

    此时元起外公接过话头,说道:“说起来,老夫这次行商途中,看到雪域与我边界处乱象已生,镇守边陲的将领似乎有自立之意,怕是大乱将起啊。”语气中满是唏嘘。大堂顿时陷入了沉默,众人都不知该说什么为好,元鹰更是痛心疾首,长叹不已。

    “罢了,即便大乱,那也是以后的事了,和儿,起儿,你二人且上前来。”最后还是老人打破了沉默。元和元起应声向前走了几步,并肩站到外公身前。老人从怀中取出一本羊皮封面的书册,递给元和,说道:“这是雪域数十年前流传下来的《雪域本纪》珍本,里面记载着雪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是老夫这次偶然所得,便送于你了。”元和喜出望外,双手接过书册,高兴的说道:“多谢外公。”

    元起看到大哥得到了这么一件宝贝,忍不住心痒难骚,直勾勾的盯着外公的衣襟,盼着外公能够从怀中在拿出一件类似的宝贝出来。老人感受到了元起炙热的目光,忍不住哈哈大笑,调侃元起道:“看什么看,这样的珍本,老夫可是只有一件而已。”一旁的元和听到外公的这句话,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珍本,然后不带任何犹豫的将珍本递给了元起,转头对外公说道:“外公,二弟年纪尚小,这本珍本,便赐予二弟如何?”元起不等旁人说话,连忙摆手说道:“万万不可,大哥正是读书的年纪,怎可将此珍本让给我呢?再说,弟年纪尚幼,来日方长,等外公下一次得到珍本时再给我好了。大哥,长者赐不敢辞,你就收下。”

    看着兄弟二人的推让,老人和元鹰都是心怀大畅,心中甚是欣慰。就连客座一旁的锦尚都忍不住赞叹道:“元鹰兄这龙虎二子,真是让人羡慕不已,不亏是一对龙兄虎弟啊。”元鹰笑呵呵的谦让道:“哪里哪里,锦尚兄谬赞了,谬赞太过了。”元和转身对着锦尚行了一礼,说道:“伯父有所不知,可称人中龙凤的,只有我二弟一人而已,和之才能,不及二弟的万分之一。”

    易老丈大笑着站起身来,笑道:“你们就不必来回谦让了,这本珍本是老夫送给和儿的,这事就这么定了。至于元起,呵呵,你们都随老夫出去看看。”说完,当先向大堂之外走去。众人鱼贯跟随在易老丈身后,一起向外走去。

    大堂之外,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铁笼子,笼子里关着一匹幼马,通体雪白,唯有额头处,长着一簇三寸长金色的鬃毛,形似月牙,颈下一圈鬃毛格外雄壮,似是雄狮一般。易老丈朗声说道:“这是老夫这次雪域之行途中,用万两黄金买回来的良驹,别看它现在是幼驹,它可是雪域马王的后代,纯种的汗血宝马,名曰玉麒麟。元起,这就是外公送你的礼物,但是你能不能降服他,就看你的本事了。”

    元起闻言,欣喜若狂,自己勤学练武,就是希望将来能干出一番事业,有了这匹宝马,岂不是如虎添翼!快步走到铁笼前,元起注视着雪白的马驹,轻声说道:“委屈你了,我这就放你出来,将来我们一起驰骋疆场!”说完,双手分别握住两根铁笼上的铁条,大喝一声:“开!”两根铁条就仿佛是纸做的一样,在元起的手中应声而断。大堂外围观的一众家丁忍不住齐声喝彩起来,热血沸腾的大喊:“二公子威武!”而那些端茶倒水的丫鬟们则是不约而同的长大了樱桃小口,那吃惊的模样,分外惹人怜爱。

    元起没有关注别人的反应,专注的看着笼中的马驹,然后再次伸出双手,又抓住了两根铁条,再次大喝:“开!”又是两根铁条被拧断。元起退后了两步,对着笼中的马驹说道:“麒麟,出来。”马驹似乎是感受到了元起的心意,从铁笼中一跃而出,然后似是脱缰的野马一般,用风一样的速度在院子里跑起圈来。元起看着奔跑中的麒麟哈哈一笑,然后飞奔几步,飞身跃上麒麟的马背,大声喊道:“疾!”麒麟似是领会了元起的意思,如风般奔跑的身影,骤然又加快了几分速度,快似闪电。跑了十多圈之后,感觉到麒麟的发泄差不多了,元起猛然一勒双腿,喝道:“徐!”麒麟在疾驰中猛然收力,马蹄重重的践踏了几下大地,身形顿时慢了下来。元起在马背上直起上半身,再次大喝:“不动!”麒麟就仿佛是元起的延伸体一样,听话的停止了动作,口中唏律律一声长鸣,一双后蹄略微弯曲,一双前蹄则是腾空而起,连人带马滞留在空中片刻,显得威武非凡。周围的人们看的目瞪口呆,任谁也没想到,这匹雪域马王的幼驹会是如此神骏,更是没有人想到,年仅八岁的元起会拥有如此精湛的骑术。

    “好!”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大儒锦尚。此刻,这位名动天下大儒轻抚着长须,口中称赞不已:“疾如风,侵如火,徐如林,不动如山,这一人一马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啊!”等到锦尚说完这句话,其余人等才回过神儿来,且不说易老丈和元鹰元和父子俩脸上的神情,单是那些下人家丁们卖力的呼喝声,和丫鬟们满眼的桃花,就能知道此刻的元起是多么的威武,多么的拉风,多么的霸气侧漏了。

    下一刻,整个州牧府都响起了“威武”“威武”的呼喊声,经久不息。

第四章父母的烦恼() 
入夜,府主房内。

    元鹰和易月相对而坐,秉烛夜谈。“夫君,你是说,今日宴席上提出婚配之事?”元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日间,锦尚兄在元起降服那匹雪域良驹之后,就对元起赞不绝口。午后酒宴时,锦尚兄曾出言相询,愿以掌上明珠相配,问我意下如何。”母亲接口道:“锦衣幼时便有才女之名,要是婚配元起,倒也是天作之合,只是不知锦衣如今芳龄几何?”元鹰抚须说道:“今日锦尚兄说起他那女儿时,满脸均是自得之意,想来才女之名,应是所言非虚。不然,以锦尚兄的为人,也不至于洋洋自得。我便留了心,仔细问了几句,他女儿今年七岁,却是比元起小上一岁。”母亲笑道:“听夫君的口气,似是有些意思的了?”元鹰哈哈一笑,说道:“依我看,此事便定下来,锦尚兄乃是当世大儒,与我家也是门当户对,夫人意下如何?”母亲轻点臻首,言到:“便依夫君之意。”

    次日午时,易老丈、锦尚以及元家父子尽皆在座。酒过三巡,元鹰拿起酒杯遥敬锦尚,说道:“锦尚兄,昨夜我和夫人已作出决定,今早也已经禀明岳父大人,依我看,衣儿和元起之事,便定下来。”锦尚闻言,急忙端起酒杯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