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清原之无极生太极-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快步上前向元起迎去,即便是一向沉稳的荀略,也带着激动地心情,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去。

    在人群之中,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静悄悄的停靠在路边。马车内,锦衣不施粉黛的素面上,流淌着两行晶莹的泪水,口中喃喃低语道:“夫君,你可安然回来了。。。”

    在锦衣身边,易月也是泪眼迷离,轻轻地拍着锦衣的手背,温柔的说道:“傻孩子,元起这不是已经回来了么,放心,他是不会丢下为娘、丢下你不管的。”

    时隔数月之后,元起重新坐在了州牧府的大堂之上,文武官员们分列两边,听着元起讲述这数月内发生的所有事情。

    简单的把事情的经过讲完之后,坐在堂下的张龙早已是怒不可遏,站起身来吼道:“袁家枉为四世三公,真卑鄙小人!师兄,这口气你咽得下,某可咽不下!”

    元起摆了摆手,示意张龙先坐下来不要激动,然后缓缓开口说道:“张龙,众位,我军经此一战,天归、地归两营精锐损失逾七成,可谓是元气大伤,实在不宜再动刀兵,君子报仇,十年未晚。下一步我们有两件当务之急的事必须要解决。第一,扩充兵员,尽快把损失掉的战斗力补充回来;第二,开办学院,招纳大量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入院学习,然后在其中择优秀者,补充到军中和各地郡县去做官。”

    元起定下的基调,让在座的文武官员全部陷入了沉思。贾愿点着头赞同道:“主公是打算休养生息了,愿也赞同这样做。待数年之后,我军恢复了战斗力,届时第一批完成学业的学员也能堪当大任了,那时,才是我们报仇的最好时机。也是我军与天下英雄一争长短的时刻。”

    贾愿之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基于元起提出的两点,提出许多有参考性的建议。最后,在大家的提议下,元起决定一面征召、训练新兵,一面建设学院,同时招募有声望有能力的人来担当教师。经过初步的划分,学院将分成儒学、医学、兵科、匠学、商科、农科、法理和杂学八门课程。

    商议完毕之后,徐荣缓缓站了起来。叹息着说道:“徐荣蒙主公器重,本应率军驰骋沙场以报效主公。可是现在荣已是残废之人,心中再无半点雄心壮志。荣愿隐居学院之中,将胸中所学传授给学员,以报效主公厚恩。”

    元起闻言,默然无语。沉思了片刻之后,才同意了徐荣的提议:“既然徐将军心意已决。某也不在强求,将军的俸禄,按照原职双倍发放。”

    有旧人退居二线,必定就会有新人到来。就在元起和徐荣对话之际,一名军士来报,诸葛亮来了。元起在座位上足足愣了半分钟,然后哈哈大笑一声,站起身来,亲自迎了出去。

    数年未见,诸葛亮长的高了一些,也更帅气了一些,身上的书卷之气到是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睿智和成熟。可见这数年来,诸葛亮在庞德公门下学到了很多东西,已经完成了从青涩,向成熟的转变。

    “大哥。”看到元起,诸葛亮只来得及说出这两个字,剩下的话,就被哽咽所吞没。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似乎唯有喜极而泣才能表述他心中的感情。

    “走,随某进府。”元起简短的回了一句,走上前抓住诸葛亮的手,拉着他向府中走去。诸葛亮压下心中的激动,反拽了一下元起的手臂,然后指着身后的三人向元起介绍道:“这几位,是小弟的至交好友,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他们因放心不下小弟,故此不远千里陪同小弟一起前来。”

    元起松开了诸葛亮的手,向着崔州平等三人深深的鞠了一躬,口中说道:“多谢三位一路上照顾孔明,某在这里多谢了,请一同进府。先前某初见孔明,心中激动,怠慢了三位,还请海涵。”见到元起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待人亲厚、礼贤下士,崔州平三人齐齐拱手说道:“多谢君侯盛情,我等叨扰了。”

    回到大堂之后,在南阳时就和诸葛亮相识的赵虎、马越等人纷纷上前和他亲热的打着招呼,其余不认识诸葛亮的人,也早就知道诸葛亮的名号,知道他是元起内定的第一谋主,也都站起身来和诸葛亮见礼。

    礼毕之后,元起返回到了主位之上,指着身旁的座位对诸葛亮说:“孔明,坐到这里来。”现在诸葛亮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却能被元起指名坐到身边去,可见元起对诸葛亮有多么重视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却没有坐过去,而是向着大堂内的众人团团一礼,开口说道:“亮年岁最小,投入主公麾下时间最短,又身无寸功,焉敢坐于主公身侧?还望主公收回成命。”

    原本是元起麾下第一谋士的贾愿,见到诸葛亮举止有度,气度恢弘,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贾愿知道,自己的年岁大了,眼前还能应付,可是以后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培养接班人的事,自然是越早越好,也能让自己的接班人尽早成熟起来。眼前的诸葛亮,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对象。

    缓缓站起身来,贾愿把刚才众人商议的事情复述了一边,然后带着考核的意思看向诸葛亮,问道:“孔明,这件事,你怎么看?”

第一百七十九章 群雄并起() 
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元起从昏睡中逐渐清醒了过来。当元起睁开眼睛,看到的,是部下所有大将以及孙策等数人欣喜的脸庞。

    齐天率先口问道:“二弟,你醒了。元华先生真不愧是神医,他料定你会在这个时间醒来。”

    赵虎捧着一碗肉粥递到了元起的身前:“师兄,你的身体太过虚弱,把这碗粥喝了。”

    抢上一步,马越说道:“二哥,某来喂你吃粥。”

    “师父,你可让某担心死了。小妹经过元华先生的治疗,已经没有性命之忧了。元华先生说,要不是师父给小妹输了那么多的血,他也救不回小妹呢。”孙策心情大好的跟着说道。

    见到诸将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的和元起说话,贾愿上前一步,摆着手说道:“好了好了,元华先生说主公还需要静养,现在你们也都看到主公醒转过来了,都放心的回去。”

    众将情知理应让元起安心静养,纷纷对元起说了几句话之后,就走出了元起的房间。

    等到众将都出去之后,元起用虚弱的声音问向贾愿:“先生,我军此役的损伤,说与某听。”先前因担心孙尚香的安危,元起心神大乱,无暇他顾,在听孙策说孙尚香已经安然无虞之后,元起的心思立刻就清晰了起来,他知道,这一战下来,自己麾下的两营精锐损失必定不少,具体的数字,他想让贾愿告诉他。

    贾愿的脸色一苦,随即换上一副平淡的神色,劝慰着元起:“主公,你的身体还没有恢复,这些事还是以后再说。”贾愿知道元起在天归和地归两营精锐上,花费了多少心血。两营精锐的战损,别说是元起,连贾愿都感到难以承受,所以他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把详细的战损说出来。

    “说!”元起的语气虽然虚弱,但是态度却很坚决。

    贾愿张了张嘴,长叹了一口气,有些黯然的说道:“此役,我军天归营精锐战死四千余人,重伤残废者。也有两千之数,地归营精锐的损失更大一些,只有三千多人还有再战之力,其余的……唉。”

    听着贾愿的战报,元起感到自己的心都在滴血,两营精锐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忠诚度极高,而且元起在他们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没想到这一战下来。两万精锐现在仅仅剩下了三成!

    噗嗤——

    元起张嘴喷出了一口鲜血,把胸前的衣襟和被褥尽皆染红。

    “主公——”贾愿慌忙俯下身子,不停的拍打着元起的后背。

    元起无力的摆了摆手,低沉的说道:“不必了,某无事。贾愿。自天归、地归建立以来,纵横北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天下人尽知其名。谁料此役竟遭如此重创,是某的过失啊,某对不起这些铁骨铮铮的兄弟们。”

    贾愿一边拍打这元起的后背,一边劝慰道:“主公,切不可如此自责,战场,本来就是要死人的,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主公不应该悲伤,应该为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报仇才对。”

    元起的眼神中带着深深的伤悲,缓缓说道:“把战死兄弟们的名字记录下来,回到幽州,某要亲手把这些名字,镌刻到忠烈碑上。”

    八百里之外,陈留城中。刚刚从京城返回的宇宫照烈坐在座位上,哈哈大笑着,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甚至笑的肚子都出现了抽筋的迹象,不得不把上身弯下来趴伏在桌案上,却依旧无法止住大笑。

    宇宫照烈身前,宇宫仁、夏侯兄弟等武将站在左侧,程昱、荀攸等谋士站在右侧,看着宇宫照烈大笑不止,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疑惑,不明白宇宫照烈是因为什么事情笑成了这样。荀攸是荀略的族侄,但是年纪却比荀略大了六岁,因此也就比荀略出名的早,数年之前就被宇宫照烈收在了帐下。

    笑够了,宇宫照烈慢慢的直起了身体,把桌案上的战报扬手扔给了程昱,脸上笑意未尽的说道:“念!大声的念出来!”

    程昱疑惑的接住战报,扼要的念了起来:“日前,袁丁等十二路诸侯在冠军侯元起的归途中设伏,经过半日的厮杀,双方均损失惨重,陈留太守张邈、上党太守张扬、东郡太守乔瑁、豫州刺史元岱阵亡,最后并州齐天和江东孙坚率军赶到,救走了元起,现元起等人已退守沙县城中。”

    当程昱把战报念完,众人终于明白过来宇宫照烈为何会大笑至此了。袁丁等人明目张胆的做出这样卑鄙无耻的事情来,如果能把元起成功的斩杀,借机一举平定幽、并二州,到时袁丁手中权柄已成,纵使有人声讨与他,也无济于事了。但是偏偏袁丁等人却没能把元起留下来,这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羊肉没吃到,反而弄了一身膻。可想而知,袁丁等人今后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了,天子元协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还不好说,单单是那些大小儒士们的口诛笔伐,就够袁丁他们受的了。

    宇宫照烈收起了笑意,环顾着身边的武将、谋士们,开口说道:“你们说说,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宇宫仁率先开口说道:“大哥,这件事还有什么好说的,咱们坐山观虎斗,看热闹呗。元起现在必定是元气大伤,袁丁等人也不好过,咱们正好趁此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

    宇宫照烈嗯了一声,问道:“没有了?”宇宫仁一愣,摇头说道:“没了,某就想到怎么多。”宇宫照烈轻笑道:“子孝,你是我中军主将,思考问题却有些短浅了,叫我怎么放心把军中大权托付与你?不过,你有一点说的很对,眼下正是我军趁机发展壮大的好机会。”

    夏侯惇上前说道:“主公,某以为,现在各路诸侯在大战之后,士气必定低落,不如咱们分作两路,偷袭其中的两路诸侯,掳其人马粮草充作军用,可否?”

    不等宇宫照烈回答,夏侯渊插口道:“各路诸侯在讨董时,麾下人马本就不多,在经此大战,还能剩下几许?主公,某意,趁着陶谦尚未回到徐州,我军袭了徐州,取徐州为立足根本。”

    夏侯兄弟虽然是宇宫照烈的族亲,但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