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大武侠-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完,又想到韦小宝,暗道。

    “还有小桂子,尽心尽力,对朕忠心,朕与他经历过生死,这关系比亲兄弟还亲近,也不能少了他得好处。”

    过了好一会,韦小宝领着大臣进来,这些大臣里面有多隆,索额图,康亲王,等等,约十几人。他们一进武英殿,眼见死尸狼藉,遍地血污,还有几名小太监躺在一角哀嚎,这一惊实是非同小可,立即跪下连连磕头,齐声道:“皇上万福金安。”

    康熙挥手,命众大臣起身,多隆、索额图,暗地移到朝王跟前,眺了一眼朝王身上的血迹,偷偷小心问道。

    “老朝(朝大人),事情成功了吗?”

    朝王低下头,细声回答。

    “你没看见皇上正安稳坐着吗?当然没事,你们再看看地上的断臂之人,是谁。”

    多隆、索额图一瞧,吓了一大跳,那双臂尽断,一动不动,不知生死的人,不是鳌拜又是谁。

    “皇上,这人是谁?武英殿的血案,莫非是他做出来的?”:大臣见朝王身带血迹,警惕道。

    他们还以为现在是鳌拜把持大半朝政,说话不经过三思。

    “放肆,你们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康熙勃然大怒,抬手狠狠向椅子上的扶手一拍。

    “你们看看,朕面前的是何人。”:康熙冷笑着,手指台下晕躺的鳌拜。

    大臣听康熙这么一说,开始打量,刚才一进武英殿,目光都被武英殿地狱般的场景吸引,没人看鳌拜。

    这一看。

    “鳌少保。”

    “鳌大人。”

    “……”

    这一下,哪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少和鳌拜有关系的人如临冰窖,整个瘫软了,觉得天塌了下来,完了。

    “朝参领,你说。”:康熙示意朝王。

    朝王站了出来,接话道。

    “鳌拜那厮携兵刃进宫,欲图对皇上行凶,夺位造反,幸亏二十多名小太监不顾生死阻止鳌拜,关键时刻下官又给予了致命一阻,托皇上的洪福,才解救了危机,没让鳌拜得逞。”

    “天佑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和鳌拜敌对的大臣,跪下来大喜奉承道,鳌拜一倒,他们可以出头了。

    “你们不要说一些废话,今天不是朝参领,哪有什么万岁,朕听你们这些奉承的话,都听厌烦了。”

    康熙瞧了朝王一眼,道:“鳌拜大逆不道,携刀入宫,胆敢向朕行凶,夺位造反。幸好祖宗保佑,朝参领和尚膳监小监小桂子会同众监,力拒凶逆,将其制服。如何善后,你们瞧着办罢。”

    这些大臣有得惊有的喜,有的在想办法以后怎么巴结皇上,讨皇上开心,有的在想怎么和鳌拜断了关系,不受连累,心如热锅上的蚂蚁,急躁不安。

    康熙巡视各位大臣脸上各自不一的神色,道:“行刺之事,你们不必向外人提起,以免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受惊,传了出去,反惹别人耻笑我们窝里斗。鳌拜这厮罪大恶极,就无今日之事,也早已罪不容诛。”

    大臣都磕头道:“是,是!”心下都暗暗怀疑:“鳌拜这厮天生神勇,是我满洲第一勇士,手握大权,要想夺位只要挥军齐上,何必这么麻烦,一个人跑到皇宫来送死?这中间定然另有别情。”

    好在不少人巴不得重重处分鳌拜,有什么内情不必多问,何况皇帝这么说,又有谁胆敢多问一句?

    这时,康亲王道:“启奏皇上,鳌拜这厮党羽甚多,须得一网成擒,以防另有他变。让索大人在这里护驾,不可有半步离开圣驾。奴才去下传旨意,将鳌拜的党羽都抓了起来。圣意以为如何?”

    康熙点头道:“很好!”

    说罢,康熙没有忘记还有受伤的小太监。

    “你再让人把这些有功劳的小太监,送去御医房,看御医,记住且不可让他们有事。”

    “皇上,万万不可,他们只不过是太监,怎有资格看御医。”:康亲王没忘记朝廷法度,阻止道。

    康熙双目一瞪,道。

    “他们勇擒鳌拜,有功有劳,怎么没有资格看御医?不光他们活下来的小太监,那些死了得小太监,凡是有家属的都要送一笔安家费,还要得到朝廷的照顾,至于那些死去的小太监,朕要厚葬他们。。”

    这一番话,说得那些受伤的小太监,感激涕零,感恩戴德。不少人暗暗感叹,这是一位好皇帝。

    “是。”

    康亲王不敢反驳,领着侍卫抬着受伤的小太监,退了出去。

    一时,武英殿开始打扫起来,一些大臣扎根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小声谈论,康熙纷纷看在眼里。

    索额图听康熙说到小桂子,他从来没见过,细细打量小桂子,说道:“小公公,你今日护驾之功,可当真不小啊。”

    韦小宝看了康熙和朝王一眼,道:“那是皇上的福气,咱们做奴才的有什么功劳?再说,今天全靠朝师傅及时救驾,不然我这小桂子,就得变成小鬼子了,那还有功劳。”

    “小公公,莫说胡话,不吉利。”:索额图吓了一跳,按住韦小宝的肩膀。

    “老朝,今天你救驾有功,往后老多我得跟着你混了。”:多隆笑呵呵道。

    “什么功劳,都是托了皇上的庇佑。”:朝王微笑说道,说完再不说话。

    事情还没平静,就先论功劳,那是最忌讳的,朝王不傻。

    康熙暗自见两人并不居功,对适才这番激斗更只字不提,甚感喜欢,暗想自己亲自出手,在鳌拜背上插了一刀,此事如果传了出去,颇失为人君的风度。

    康亲王办事十分迅速,过不多时,已领了几名亲信的王公大臣齐来请安,回禀说鳌拜的羽党已大部成擒,宫中原有侍卫均已奉旨出宫,不留一人,请皇上另派内侍卫大臣,另选亲信侍卫护驾。康熙甚喜,说道:“办得很妥当!”

    几名亲王、贝勒、文武大臣见到武英殿中还没清理完的脑盖碎裂、肠穿骨断的惨状,无不惊骇,齐声痛骂鳌拜大逆不道。当下刑部尚书亲自将鳌拜押了下去收禁。王公大臣们说了许多恭颂圣安的话,便要退出去商议,如何定鳌拜之罪。

    康亲王禀承康熙之意,嘱咐众人道:“皇上仁孝,不欲杀戮太众,惊动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因此鳌拜大逆不道之事,不必暴之于朝,只须将他平素把持政事、横蛮不法的罪状,一桩桩的列出来便是。”

    王公大臣齐声称颂圣德。

    行刺皇帝,非同小可,鳌拜固然要凌迟处死,连他全族老幼妇孺,以及同党的家人、族人,无一能够幸免,这一件大案办下来,牵累一广,少说也要死数千之众。康熙虽恨鳌拜跋扈,但鳌拜毕竟是先皇谕旨亲封的辅政大臣,又有大功与朝廷,不愿累及无辜,只能暂且把他给关起来。

    康熙亲政时日已经不短,但一切大小政务,向来都由鳌拜处决,朝中官员一直只听鳌拜的话办事,今日拿了鳌拜,见王公大臣的神色忽然不同,对自己恭顺敬畏得多。康熙直到此刻,方知为君之乐,又向朝王瞧了一眼,身子坐的笔直,一切都是朝王的功劳,他才拿回属于他的皇权。

    索额图道:“皇上,武英殿血腥刺鼻,是否请皇上移驾,到寝宫休息?”

    康熙想了想,鳌拜擒拿,有些事情,还是要公开的,道。

    “先不急。”

    停顿片刻,又说道。

    “今天功劳最大的当属朝参领,然后是小桂子。”

    康熙俯视台下众臣,道。

    “你们或许以前不知道朝参领,他是朕亲封的参领,亦是朕的师傅,你们以后若再敢放肆,小心你们的脑袋。”

    哗,文武百官哗然起来,一个个看着朝王神色各有不同。有的大臣心里打着算盘,怎么和朝王结交。

    有得迂腐大臣,觉得朝王年龄不大,底细不明,皇上要尊为师傅不合常理,要进言相阻。

    康熙心里不是没有酌虑,左右扫了一眼,站了起来,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

    “今日暂且整顿,明日再行封赏,你们都退下吧。”

第41章 皇太后() 
“朝参领,小桂子,随朕来。”

    康熙带着两人,不理众臣,离开了武英殿。

    接着,三人到了御书房。

    “师傅,如今鳌拜已伏,朝廷上被鳌拜所冤杀的官员,朕写一道圣旨,给他们平反,朕心愧为时晚,现在朕能做的只能让他们的子孙活得清清白白,也算是朕帮那些冤臣所做尽力的了,希望他们泉下有知,能接受朕的一点心意。”

    康熙开始书拟圣旨。

    朝王心想,平反后,张虎、张书也不至于落得为山穷水尽的地步,虽然不能世袭官位,但仗着皇上平反的福荫,往后在京城也能混得个一席之地。

    这也是朝王对冤死的张在、张文生,一桩心愿,如今皇上宽怀仁厚,平反冤臣,他心里也放心了很多。

    “皇上圣心善德,必是百姓之福,真乃一代明君。”

    康熙写完圣旨,大印一盖,道。

    “朕要成为一代明君定然少不了师傅你的督促,这日后还要天下百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国泰民安,有目共睹,方才能拿算得上一代明君。”

    韦小宝笑嘻嘻接话道。

    “在小桂子的心中,皇上是鸟生鱼汤,千古难遇的好皇帝。”

    朝王听着韦小宝的话,一旁暗笑,这小宝的成语用的一塌糊涂。

    康熙不明白韦小宝“鸟生鱼汤”是个什么意思,皱眉想了片刻,眉心一展,恍然大悟,微笑道。

    “小桂子,什么鸟生鱼汤,那是尧舜禹汤,尧舜、大禹、武汤,都是上古圣王,让你没事看看书,你又不用功。”

    韦小宝羞愧难当,偷偷看了朝王一眼,以为朝大哥也在笑自己,见朝王一脸平静,灿灿笑道。

    “小玄子,不管什么鸟生鱼汤,还是尧舜禹汤,小桂子都觉得你是一位好皇帝。”

    闻言,康熙开心笑起来,被夸奖,不管真话假,恐怕没人不开心的。

    不过康熙很是谦虚,没有骄傲的心态,道:“你呀……有空多看看书吧,你说的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成语也只有朕听得懂,换成别人嘴上不说,心里也要嘲笑你一番。”

    韦小宝脸皮颇厚,不为所动。

    “小玄子你对小桂子的好,小桂子知道,你是学什么天人,当然不是凡夫俗子可以比较的,当然能够听懂小桂子的话。”

    康熙又在想韦小宝“学什么天人”的意思。

    朝王这么多年,对韦小宝的学识,是深有体会,摇头指正道。

    “桂公公,那是学究天人。”

    “对对对,学究天人。”:韦小宝脑海中的成语和朝王所说的成语不谋而合。

    “朝……朝师傅知识渊博,真是什么都懂,小桂子想说的正是学究天人。”

    亏得韦小宝头脑转得快,不然要叫成朝大哥了。

    “你这个小桂子……”:康熙指着韦小宝无可奈何,原本经历过武英殿之事,阴蒙的心情,变得开朗了。

    “师傅,小桂子………,你们随朕去见皇太后吧,今儿擒伏鳌拜,你们当立首功,师傅更是首功之首,见了皇太后给她老人家讲讲擒拿鳌拜那厮的经过,指不定要给你们封赏呢。”

    康熙把朝王和韦小宝看做自己人,贴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