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寻道记-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铭舟略感诧异:“贵观中竟还有如此多的高人?”

    “高人?在世俗之人眼中,我等确实也算是高人,然而在真正的世外高人眼中,我等又算得了什么?蝼蚁?”

    谢铭舟被此话惊得一下站了起来,原本在他心目中,他这样的修为在这世上,不能算绝顶,但起码也应该算个一流,哪知在这本志道人口中,却成了别人眼中的蝼蚁,这叫他情何以堪?

    他急急地问道:“道友,你说这真正的高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们究竟修炼到了何等境界?”

    本志道人闻言,说了一番话出来,却令得谢铭舟师徒三人吃惊不小。

    “据我所知,象你我这样还未结金丹的,各隐于世外的宫、观、院每家应该都有不少,而象我师那样金丹已经大成的,也不少于十数人!”

    “而这些都不算什么,只要丹法在,没有断了传承,总有这多人修炼到金丹大成,我所说的真正的高人,他们或许是在这一界,或许是在另一界,这个我说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们确实存在。”

    “据我观中重阳祖师所记载,当年他能得道,正是因为碰到了这样的高人得传以正法,而这个高人所在的道观就叫长春宫!这事情不但典籍有记载,观中祖师也是代代口口相传。”

    “我师也曾对我们师兄弟说过,这些高人应该是在一个奇妙的地方,他们最为强大的称为四正三邪七大教,四正教为千机门、万佛宗、阴阳观、长春宫,三邪教为圣莲宫、噬魂教、黑教,其余还有众小门派林立。”

    “每过数十年百来年他们就会派人到这世俗间行走,以期能寻得那天资卓越之人,传以道法,上佳者便会收入教内,以壮大自身力量。最近的一次是前明时候,距今已过了一百多年,却不知为何现在没有看到过这班高人?”

    本志道人说了这么一长段话,却显得意犹未尽,满面都是向往之色。

    师徒三人也听得心驰神往,谢铭舟不禁问道:“道友说这些,到底是传言还是确有其事?”

    本地道人斩钉截铁地道:“确有其事!便连现今我们这世俗间的各大宫、观、院、教,只要稍有名声的,都和那秘地七大教多有牵连,我们接天观和长春宫应该也还有瓜葛,不过我师不说与我等知晓罢了!”

    谢铭舟这才彻底相信,想起原来的时候,自已以为在这世间,也是少有敌手,如今才知不过是井底之蛙,真真是可笑之至!就说十多位金丹大成的高手,其修为法力就应当不在自已之下,更别提那世外秘地的众多高人!

    但一想到自已身负御千河传承,却又是豪情大发,他站了起来哈哈笑道:“道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咱们想那些也是没用,还是一步一步走自已的路,互相共勉吧。”

    本志道人一听不由得赞道:“好个道友,果真是心胸开阔,怪不得能有如此成就,贫道是心服口服,共勉共勉!”

    谢铭舟道:“今日听道友一番长谈,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倒是我鼠目寸光!你我二人也算投机,不若整治些酒菜来,咱们论道佐酒,也是一大快事。”

    本志道人迟疑地道:“观中斋戒甚严,这酒还是不喝了吧?”

    谢铭舟听出他有点言不由衷,不过他也不好说出来,只是道:“无妨无妨,道友,古人曾云‘偷得浮生半日闲’,我今日再加上一句,把盏论道且疯癫!咱们就疯癫一回。”

    说罢转头对义远道:“你去城里买些斋菜来,再沽些好酒,银子找你师兄拿。”

    义远嘿嘿笑道:“好呢,师父,银子我还有不少,师兄给我的银子我都没怎么花。”说着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不多一会在城里买了一桌斋菜,叫人送了过来,摆到了后院中,几人坐上了酒桌,谢铭舟才对本志道人说道:“这两个是我劣徒,一个唤作义真,一个唤作义远。”

    转头又对两个徒弟道:“你们两个还不来给前辈见礼!”

    义真二人听了,慌忙跑过来给本志行了晚辈礼,本志道人连忙扶了二人起来说道:“我可是个穷道士,现在也没有什么东西给你们,算我欠着,日后定要补上。”

    “道友说笑了,我叫他们给你见礼可不是贪图你的东西,本就是晚辈,这礼是应该见的。”说罢招呼了他入席,就在这院内的黄杨树下,开始饮酒闲聊。

    “我也有好几年未曾饮酒,今日倒不是你鼓惑,实是自个有些想喝。”

    谢铭舟哈哈笑道:“咱们且慢慢喝来,道友,我师父弃我而去得早,只能混迹于市井之间与贩夫走卒为伍,这道门中高人的事情委实不知道多少,今日你就给我们说上一说,让我们师徒三个也涨点见识。”

    本志端起酒杯,浅浅地啜了一口,方才心满意足地说道:“道友这是过谦了,细想起来,我今年七十有八,倒是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江湖上打混,不过我结神丹已十年,和在江湖上的历练却也分不开。”

    “当初年少时,我也是不知天高地厚,以为自已是天下有数的高手,倒是对这江湖中的会、道、门、教、派都有过了解,不管是哪个门派,都有自已的看家本领,所以在江湖上行走,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往死里去得罪人。”

    “其实多半门派都会尽力约束自已的弟子不让他们外出生事,只要你不惹上他们,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麻烦,但这其中有个白莲教,却是烦之又烦,别说你去惹他,就是你不惹他他也会来找茬,偏偏其教众甚多,这些年又分了几十个支派,有些甚至都不承认自已是白莲教中人,但教义本质明眼人一看便知。”

    “这白莲教也算是传承久远,宋时也有其踪迹,流传至今鱼龙混杂,其中领头人物多是不安分的人,每逢乱世必定出来挑动下层贫苦百姓搅风搅雨。”

    这些江湖隐秘都是前所未闻,师徒三个都不由得听出了神。

第六十五章相约北上赴长白() 
谢铭舟接口道:“几年前我也与这白莲教众有过交道,观他们行事手段,确不象是什么正道中人。”接着把那武当秘籍之事一一道来,听得本志也皱起了眉头。

    义远在旁边咬牙切齿地道:“我与那些狗贼不共戴天!他日让我碰到,定要杀个干净!”

    本志说道:“那白莲教中也不尽是恶人,且不说那下层教众,基本都是穷苦愚民,就是有些头领,也还算能够自律,只是不能约束于人而已。”

    这一番话,本志也是思虑再三才说了出来,今日若不开解,恐怕日后义远与这白莲教仇恨越来越深,到时要是化解不开,可就留下了不小的麻烦!他接着又说出了另一番让人震惊的话来。

    “这白莲教与那秘地中的圣莲宫有些瓜葛,据传闻这白莲教是那圣莲宫中人在前宋时化身僧人所传道统,不过好象后来出了意外,这才渐渐分崩离析,成了今日这种状况,但这教主与圣莲宫有瓜葛是一定的。”本志神色凝重地说道。

    师徒三个一听,都觉得大感意外,这世外高人传下的道统,竟然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这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谢铭舟叹了一口气对义远道:“义远,当日之事,虽说牵扯到你亲生父母,但恶人尽已伏诛,就算和其他人有点牵连,也罪不至死,你日后碰到也要思虑清楚,这杀人之事,能不做就尽量少做吧,咱们修道之人,心胸不可太过狭小,时日久了,对道心有碍。”

    “况且在你没有能力对抗这圣莲宫之前,如果一味与他们为敌,那后果也不会好到那儿去,虽说我在跟前时能照看一二,但你总归是要离开师父,到时就要全靠你自已,遇到事情一定要多动脑子想想。”

    义远郁郁地应了下来,可能是想到他去世的父母,他也没有了先前的兴致,最后干脆告了一个罪回房去了。

    谢铭舟也是无奈,只有随他去,时日久了自然也就好了,想当初自已在钦真观时,不也是一样时常想着自已的爹娘流泪吗?

    又喝了两盏酒,谢铭舟对本志道:“道友,你且在这儿多住上几日,咱们正好研法论道。”

    本志想了一会儿说道:“天下无不散的筵席,道友,明日我就准备起程,日后若有暇时再来与道友相聚。”

    谢铭舟颇感意外,连忙问道:“道友,是否有招呼不到的地方?”

    “不是不是,道友不以我为敌,反而为我疗伤,我已经是感激不尽,哪还会有所怨愤?只是这次出来的时日不短,我师父的一百五十大寿也快要到了,到时四方高人来者众多,我得赶回去招呼客人才行。”本志连忙摇了摇手说道。

    谢铭舟一听,这事还真是大事,自已却不好再留客。

    又听到他说到时有四方高人去拜寿,自已自从入道以来,从没接触过什么真正的高人,何不趁了这次机会和本志一同前往拜寿,看看自已和这些高人有何时差距,到时也好弥补。

    有了想法,还得问下本志的意思,万一人家不欢迎,岂不是尴尬?

    “道友,既是令师寿诞之日将至,那我也不留你,不可我倒想去给令师拜寿,顺便也涨涨见识,不知道友以为如何?”

    本志喜道:“如此当然最好,既能同参道法,路途也不会显得寂寞,正是我所愿矣!”

    “既然如此,那我便厚颜叨扰了,明日咱们就一同出发。”

    一旁义真眼巴巴地道:“师父,让我也去开开眼界吧?”

    “你这屋里一大家子人,你走了谁来照看?”

    “对了,我在麻城时,曾经准备收个徒弟,不过我准备考验他一下,没行拜师礼,叫他自已赶到洛阳来找我,看有没有那个缘份。义真你在洛阳的时候多多留意,如果他来了就安置下来,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谢铭舟突然想起那个周铁手,要是到了洛阳找不到人,岂不是要说自已是个走江湖的骗子?

    过了一会他又说道道:“明日你去把郑嫂一家接过来,叫她在此煮些饭食,管理些琐碎事务,她一家人如今没了进项,你每月付她五两银子,这是我原先答应过她的。银子的事情你不用管。”

    说罢抬手拿了一堆银子放在桌上,义真苦着脸应了。

    本志突然问道:“你这是有乾坤袋?”

    谢铭舟点了点头说道:“是有一个,但不是乾坤袋,反正能装东西,前几年机缘巧合得来的,那次差点就送了命。”

    以后要一路同行,早晚要知道乾坤佩的存在,所以谢铭舟听他这么一问,毫不犹豫就说了出来。况且以本志师门的深厚底蕴,知道这些并不奇怪,也不大可能就起了什么心思。

    两人经过这一天来的相处,都觉得对方不错,本志可能年纪大点的缘故,更显得稳重老练,但他们都不是那种有坏心眼的人,可以说是意气相投。

    又说了几句话,天色已经不早,这才互相告辞回房打坐歇息。

    第二日谢铭舟又把义远叫来再三叮嘱,确认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这才和本志一起沿了大路去长白山,一路谈法论道,切磋术法,有时喝壶老酒,真是逍遥自在,好不快活。

    如今已是清康熙十年,天下基本已经平定,故而路上倒还算平静,两人进了京师,谢铭舟早些年就听说过这白云观的名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