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道之士-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尊下,山主复位何等重要,涉及神道隐秘。本道担心观礼时,一时把持不住,忍不住夺了位格,作下背信弃义的恶事,以后道途十分艰难,还望原谅则个!”

    只有上半身的大妖怪,在熊家家神全部灭亡后,腰部以下如今开始生发出来,他知道时间不等人,试探过眼前的“左道之士”,发觉此人对山主大位毫无兴趣,顿时放心不少。

    大妖怪重重地点了点头,立即转身退入青蛙穴里,片刻过后,他用力拖出一具棺椁,伸手一指,平缓的地面立即耸起,形成一个小山包,泥土自行往外推开,就像十数双看不见的大手,在为他效命。

    叶知秋估摸着这具棺椁就是熊家三代前家主熊弘的老父,藉此葬入风水宝地青蛙穴为契机,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宝库大门,将隐山积蓄多年的风水地力,源源不断地灌进熊家的家运里,助其从乡野普通富户人家,转成宛城当地有名的豪强。

    叶知秋忍不住叹了口气:“一饮一啄,皆由天定。世间善恶,终有报应!”

    大妖怪听了这话,不觉地点了点头,显然是颇为赞同道人的话。尽管熊家害他前程,又累其蜕化成妖,经历一番磨难后,还不是扭转偏离的轨迹,恢复到本来的位置。

    “熊家没了冥土家神的主持,运势就会逐步转差。正所谓风吹鸡蛋壳,财散人安乐。估计一代过后就会破败,连乡野富户的家势都保不住。如若熊家还想振作,隐山是决计不会出力的。再则,熊家的子女,我才刚刚动手,还没有祸害个够!”

    叶知秋此时已没了为熊家“声张正义”的初心,听了山主的话,根本不想阻止他的复仇。再说了,这些条件原本就是熊家家神笼络隐山山主的原话,他就更加没有出手干涉的立场了。

    “尊下复位要紧,本道告辞了!”

    叶知秋说完就走,丝毫没有给对方有任何机会,甚至不惜用出武典记载的超凡身法,几步迈出就下了隐山,迳自往扬州庐江郡方向去了。

    三头鬼王倒是如影随形跟着,渐渐长出下半身的山主慨然一叹,望着叶知秋远去的方向,感觉自己撒的饵料还不够香甜,竟然没有引得这位修士入套,忍不住忖度自己是否出价太低,没有让对方感受到诚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布置的陷阱被对方看穿了,因此才在单刀赴会,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主动地选择避让。

    “什么时候开始,天性凉薄的道人都转性了,我竟然没有发觉,难道是沉眠的时候久了,没能与时俱进!”

    隐山山主“呱呱”两声,还是将熊家三代前的家主老父棺椁择地下葬,随后伸手一指,将外面的封土回填,草皮植被迅速生发,掩藏地密密实实,常人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随后,他将切成两半的蟾蜍石,用法力点化恢复原状,自己倒退着进入青蛙穴,长舌弹出,抓住蟾蜍石封住外面的洞口。

    须臾过后,隐山山主的下面都长出来,本体恢复完全状态,立即自解成无数囊泡,开始新一轮的蜕变。

    外面的风水禁制再次激活,淡泊的水汽聚拢成烟云,勾连着天上的浓云,将隐山掩藏在缭绕的云雾之间,别说普通人了,就连旁门左道的修士也看不穿底细。

    宛城豪强熊家发家致富时,难免有些血腥,手段不乏黑暗,以往还能强行压下徐徐研磨,如今熊家的冥土家神为之一空,隐山的风水地力陡然截断,就再也压制不住。

    怨魂缠身,厉鬼作祟,走路摔跟头,喝凉水都塞牙,种种玄奇诡异的事情,在熊家接连出现。左近同等的豪强根本不会出手相助,他们多是得了某种提醒,乐得看热闹,暂作壁上观。

    再说叶知秋此行,接下来就顺利多了,他的脚程极快,就算在夜里赶路,也没有什么妨碍。

    当遥远的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微醺的晨曦划破长空,南阳卧龙岗悠然在望,彼处有一位重要人物,叶知秋想要前往探视一番。

    尽管他的心中早就没有追逐历史名人的兴趣,不过道法显圣的时代背景下,日后被成为伏龙的奇男子,如今却是什么模样,叶知秋真的是按捺不住好奇心。

    即到近前,叶知秋遥望山岗,只见苍松翠柏蔓延开去,一阵晨风吹来,掀起层层叠叠的波浪,山气绵绵泊泊,若有灵韵其中。

    “道气深藏,这是玄门的阵法!我终究是来晚了一步,他肯定是被仙真收为弟子。这颗修道的真种太罕见了,否则我宁愿犯上许多干系,也要将其拐走!”

    原来叶知秋的心里,竟然藏着如此宏图大计,不过人的成长经历,与周遭环境实在是有很大的关系。

    没有荆州的人文精粹洗练,诸葛亮决计不会如史载所述,那样超凡脱俗,多智而近妖。

第一百六十八章 洞天(上)() 
朝阳初升,三位鬼王各自收回分身,叶知秋身边的森森鬼气刚刚消失,就又察觉到几道神秘目光,在自己身边扫来扫去,略微有点警告的意味。

    “原来如此!卧龙岗上的那位真是关键人物,推算他的年龄,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也罢,不急于一时,我还是知难而退为妙。”

    叶知秋果真是杀伐果断,发现诸葛孔明有大佬罩着,连上山的念想都掐灭了,直接转身就走,顺着年久失修开始破败的“国道”往扬州方向走。

    沿途所见,南方未遭黄巾军祸害的地方,还算是比较平和,就是龙气法禁崩塌,妖怪精灵接连出现,为了血食蛮族口腹之欲,常常为祸一方,却极为灵醒,根本不与道人争一时长短,至于旁门左道的修士就更过分了,甚至开始御剑圈地。

    时不时,叶知秋就看见有同道中人架起法云凌空飞行,惹来凡夫俗子一片惊呼声,忍不住暗忖。

    “眼看着道法显圣越发明显,我却没有什么办法可想。没有法禁钳制,这天下还会是士族门阀的囊中物?依我看,不见得!伟力归于自身的修士,会将凡人视为蝼蚁,轻易碾压过去。玄门三教怎么设想,我暂时不得而知,不过日后中原九州,就是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的修士,肆意纵横的天下了。”

    叶知秋与国同体的境界,敏锐地察觉到大地的霸权开始转移,忍不住加快了脚步。他要尽快找到庐山的洞天福地,以此为驻世根基,将玄神出窍升到天上,沐浴雷霆,汲取天地的生灭之机,蜕变成阳神真人,进而一鼓作气地升华为散仙。

    可惜,驿道崩坏的情况越来越多,叶知秋忍无可忍之下,干脆走水路南下,反正庐山也就邻着长江,实为江右第一山。

    他运起雷豹的独门绝学,双袖灌足了罡气,独自驾着一叶小舟,在波浪平缓的江面,风驰电掣地赶路。

    期间,有成精的猪婆龙闹事,掀起滔天波浪,倾覆了许多舟船,只要没妨碍到叶知秋赶路,他就干脆避让,不愿多生事端。

    正所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漫漫千里长的水路,叶知秋只花了三日而已,就抵达扬州庐江郡彭蠡泽,抬头遥望不远处的目的地庐山,不由地松了口气。

    叶知秋非常干脆地弃船登岸,削木而制的小舟结实极了,在长江的风浪中穿过,多余的粗糙部分都被打磨殆尽,剩下近乎完美的船身,早就落到许多老码头、资深船工眼里,等到气度不凡的叶知秋离开走远后,一场争夺立即展开。

    不少人打地头破血流,不得不黯然退场,剩下的都是成群结伙,所谓的绿林好汉,江湖道上的兄弟,打打杀杀的场面才平息了下来,转成头面人物私下商谈,经历了一番讨价还价,不同的利益交换,才勉强达成一致。

    与此同时,叶知秋按照五毒道脉源流之一幽水巨蟒的指点,迳自往五老峰而去。

    五老峰位于庐山的东南面,由于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座山峰,高度略低于庐山主峰大汉阳峰,但其雄奇险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庐山全山形势最雄伟奇险之胜景。

    叶知秋抬头仰望山峰,觉得山势胜形的确奇特,仿佛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不过再仔细观望,感觉又有了新的发现。

    “我换个角度观看,五老峰山姿不一,有像诗人对月吟咏,有象武士引吭高歌,有象鱼翁闭目垂钓,有象老道盘腿打坐……咦,山气溟濛,若有紫气,难道就是此行目的地洞灵真天所在!”

    幽水巨蟒什么也没说,只是将嘴里衔着的铜环“幽虚”化了出来,轻轻地落在叶知秋的手里,这一下比千言万语都管用,他立即明白过来。

    即使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叶知秋也没有丝毫大意,毕竟这座洞天福地被自家的对头五鬼道人占据,连南阳九架孤山之一的隐山,都有威力不俗的风水禁制,指不定根基雄厚的五老峰有法域大阵潜藏着。

    可是,直到叶知秋抵达五老峰山阴位置,洞天福地的疑是入口处,还是没有任何发现。

    “我明白了!龙气法禁还在的时候,五鬼道人就是想要布置都不可得,被我重创击败后,肯定是躲起来养伤,没来得及布下应付同道中人的手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大意轻敌了,不相信有人会找上门。”

    叶知秋辨识着紫气升腾的源头,走到一处山壁前,取出道脉源流所赠的幽虚铜环,顿时就有一股强烈的吸力出现。

    叶知秋下意识地抓紧手中的铜环,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忍不住暗忖:“有舍才有得!我得先放手,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想到这里,叶知秋松开了五指,任由“幽虚”脱手飞出,啪嗒一声落在山壁上,爆出大团耀眼的金光,他眯着眼睛紧紧盯着,就看见无数线条从铜环延伸出去,三个呼吸过后,勾勒出一扇两人高的门户,灰白的岩石质地,旋即转成金相玉质,灵气滋生而出。

    叶知秋忍不住深吸一口气,顿时感觉心旷神怡,连身上的疲劳都消去了,于是缓缓地吐出一口气,赞道。

    “洞灵真天!这就是洞天福地的入口?连开个门都闹出如此大的阵仗,我还是加快速度罢!”

    叶知秋立即上前推门,原本蓄足了力气的双手,转眼间落到空处,差点丢了面皮。原来看似厚重无比的大门,实质上轻极了,宛如无物地往里洞开。

    不过,在他的感觉里,却是山壁介乎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直接走进去都不妨事。

    叶知秋走进洞灵真天后,感觉眼前一亮,蓦然发现自己来到一处新天地,头顶有太阳照拂,周围环境与外面截然不同,有山川、森林、湖泊、河流、平原,种种一切都有浓厚的灵气。

    可惜,平原尽是杂草植被,根本没有开辟出阡陌相连的田地,河水里也没有游鱼,河面固然是灵气氤氲,却没有勃勃生机。

    这种种一切给叶知秋的感觉,就是洞天内的一切过于亢奋,有某种深沉的疲惫,发自骨子里,就像自己为了保住大汉,殚精竭力地奋斗着。

    就在这时,五毒道脉的源流一齐现身,尤其是幽水巨蟒,仿佛回到了自己家里似的,在洞天里的广大地界游来游去,就像一条重归大海的蛟龙。

    三足蟾蜍呱呱两声,为叶知秋开口解惑:“洞灵真天被白骨真人徐甲用地狠了,连日月循环都失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