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7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邝露表示理解。

    老朋友春风得意,也是官场最麻烦的时候。

    今时不同往日。

    往日,或许当官还能糊弄糊弄。但今上是个眼光毒辣的人物,哪里是能容忍手底下人摸鱼耍滑的。

    更何况,盐政也的确要改了。

    他还不知道具体盐业总公司参与进去以后会是怎样模样,但那些盐商的好日子也的确是到头了。

    ……

    长芦图书馆修建得其实很快,尤其是作为第一座国家行为修筑的公立图书馆,占地很大,书籍更多。

    据闻,这个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更是扬州名士郑元勋亲手设计的呢。

    不仅融入了江南园林的风格,一座又一座藏书阁外,是一个个阅览室。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一座标志性的九层大楼。

    若非这里已经是外城颇为偏远的地方,要不然光是地价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饶是如此,这里刚刚圈定地址,就引起京师无数人追捧。

    这里其实本来是一处晋商的会馆,那九层高楼,也是当初外城一号巨无霸的存在。只可惜,晋商烟消云散,这里就被顺天府做了人情,送给了顾炎武。

    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以及书籍采购。只差图书馆馆长邝露正式上任,这座有史以来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很快就能开馆立业了。

    甚至,哪怕还是没有开业。这里每日也有许多人驻足观看,当看到顾炎武与邝露来的时候,更是掀起一波**欢呼声。

    听着这些欢呼声,邝露感慨道:“今日,才知做事荣幸之至呀。”

    “做好事的机会,以后还会很多呢。”顾炎武心道了一声赶早不赶晚,直接唤来了左右,宣布出去:明日,长芦图书馆开业。

    长芦图书馆的开业大典很是火爆,就连朱慈烺也去转了一圈,发表了一场读书劝言。

    与此同时,经过两个月的准备,在大明二八零年五月的时候,姗姗来迟的新年礼物发入了京师百姓人家。

    人人都收到了以皇室名义赠送的一斤盐。

    盐业总公司开局了。

    但是,落到朱慈烺这个层次,很多事情开始变得无趣。

    没错,是真的无趣。

    底下那些波谲云诡距离朱慈烺太远,哪怕再强横的盐商,再阴狠狡诈的盐商,也够格不到朱慈烺这个层次了。

    甚至,未必有人有资格对话顾炎武。

    所以,这些需要清剿的宵小之辈面对的只是郑元勋这一层次的人。斗争是属于他们的,刀光血雨也是他们的。

    于朱慈烺而言,他只需要一个结果。

    成,还是没成。

    仅此而已。

    至于参与到细节之中……

    这样的想法,朱慈烺也许有过。但一想到属下们惶恐的事情,他就感觉好生无趣。这点小事都需要皇帝陛下亲自出马的话,那也未免让人感觉手底下啊人太过于无能了。

    涵元殿。

    朱慈烺坐在殿上,闭着眼假寐。

    殿内很安静,焚着让人感觉有些昏昏欲睡的龙涎香。

    就是这一刻,朱慈烺有了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

    他猛地站起身,却没料到有个小文员正在竭力压着步子从朱慈烺身边走过,试图将收拾好的一堆文书放到朱慈烺的桌案之上。

    但朱慈烺的突然起身显然吓到了这个小姑娘,噗通一声,小姑娘猛地跌坐在地上,一脸慌张。

    朱慈烺感觉有些好笑与歉意,过去起身,帮忙捡起了那些文书:“我记得,你叫张张?别太紧张,朕不吃人。”

    “回禀陛下,属下在宫中便叫张张,此生就以此为名。”

    “这么喊,反而挺好听的。上次那一波宫女,你还有联络么?”

    朱慈烺指的是他回宫时,皇后娘娘大发善心,放出去的一批宫女。

    “有的。”

    “都嫁得怎么样?”

    “大多给了京中的军官,日子多是美满。也有跟着夫君去了边关的,听闻都好。”

    “你怎么就留了下来?”

    “奴……属下不想嫁人。”

    “家人呢?”

    “也不想回到那个家。”

    朱慈烺叹了口气,这一批宫女大多是崇祯年间选进来的。那时候,当皇亲国戚已经没什么前途。而且,宫女多是选秀女进来的。朝廷年景好,就能招募进好看的。年景差,控制能力差,就是一批歪瓜裂枣。

    张张模样其实很好,如果家里人不是铁了心要卖女儿博富贵,基本上不会愿意女儿进去深宫。显然,这小姑娘的亲人也不是什么好家伙。

    “那就好生做事,有如意郎君呢,和你长官,和朕都可以说。朕这紫禁城呐,就是你的娘家。”朱慈烺深切明白,这年头娘家不给力的姑娘有多惨,笑着颔首了一下。

    张张浅浅地露出了一个微笑,发自肺腑:“谢陛下。”

    只是,内心里她却是叹了口气。她却是听不少胥吏议论……一个女子,在深宫里,说是当差,可还住在宫中,哪家儿郎敢要呢?

    没人敢和皇帝抢女人,哪怕皇帝没有这个意思,但只有有可能……就没人敢。

    和美貌的小姑娘聊了会天,朱慈烺心情好受了许多。他转过身,进了涵元殿的内间。

    里面,有一副简版的世界地图。

    朱慈烺怔怔地看着这幅世界地图,仿佛感受到一颗尘封依旧的内心重新复苏。

    “天下,还很大呢。”朱慈烺的目光落在了这幅世界地图上。

    东亚已经平定,但东南亚,南亚,这样一块巨大的版图,等待着朱慈烺去开拓。

    旧党朱慈烺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时,教育总署、京师大学堂校长朱之瑜求见。

    他带回来了一个让朱慈烺几乎都遗忘了的消息。

    “陛下。出使欧罗巴的团队……回来了!”朱之瑜惊喜难掩。

    一幕幕回忆起来,朱慈烺听闻,也不由感觉一阵激动。三年前的一个布局,到今天,终于到开花结果的时候了呀。

    ……

    维维亚尼坐在一艘迥异于此前所有见过的船只上,感觉此前发生的事情,仿佛是做梦一样,让人惊喜,让人几乎忍不住痛哭。

    而一切激荡的情绪起点,便是那个来自东方的船队。

    来自东方代表神秘大国中国皇帝的使者,杨维斗,率领东方的学者抵达西方,对各国开展外交访问。

    这可谓是惊天动地的一举。

    这个年代,正是东方热流行的时候。就连航海大发现,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也正是因为怀揣着对东方神秘财富的狂热而出现。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东方的中国人竟然出现了。

    维维亚尼并不在乎那些财富狂热神话的故事,他在乎的是恩师的荣誉。

    东方中国的财富又如何?

    作为伟大的伽利略…伽利雷最后一名弟子,他必须维护恩师的荣誉。

    而该死的教廷却在这位老人最后的时光里软禁他。

    维维亚尼知道,伽利略并不在乎物质的享受。他是一个勤奋的科学家,哪怕是在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之下,依旧在研究如何应用摆的等时性设计机械钟、碰撞理论、月球的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

    但是,伽利略遭受的打击是如此的重,重到伽利略会有死不瞑目的担忧。

    根据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的联席宣判,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

    这比在**上伤害伽利略更加惨重,他始终担忧自己一辈子研究的成果无法流传。

    一开始,伽利略辗转到荷兰寻求出版。但现在,他终于不用在担忧了。

    来自东方文明之国的中国,竟然愿意将伽利略的学说光明正大地以皇帝的名义进行宣传!

第二十九章:走向世界() 
上帝啊,维维亚尼惊喜得几乎痛哭:要知道,七年前恩师死的时候,连遗骨都不能回归故乡。

    哪怕是他死后,禁令也依旧存在。来自教廷的迫害让伽利略的学说无法光明正大地在生长他的那片土地流传。

    但神秘的东方人,一个百代传唱着财富与光明的土地里,却愿意为伽利略的学说做出支持!

    维维亚尼不怀疑杨维斗说话的真实性。他很清楚,一个皇帝的威严与荣誉是不会允许这样的谎言流传的,这是真的。

    巨大的喜悦冲击了维维亚尼,他整理着恩师生前的遗稿与学说体系,发誓要前往那个万里之外的遥远国度。

    乘坐着自己意想不到快速的飞剪船,享用着让舌尖颤抖内心沉醉的中华料理,与睿智博学包容的东方学者交谈。

    这一切都仿佛是在梦中一样,是那么的不同凡响,让维维亚尼此生难忘,更有些惴惴不安,生怕这只是一场梦,梦醒了,就结束了。

    但伴随着东方中国使团在整个欧洲的访问,这一切自然就变得越发真切,再也不用怀疑。

    这是一个开天辟地之举。

    他的重要意义在于,曾经流落于耳边听闻,故纸堆里记载的神秘东方帝国开始成为一个真切的,看得见,摸得着,必须考虑的存在。

    此前,他们只能通过遥远的殖民开拓者的只言片语来了解这个国度。

    但现在,他们需要开始思考。在地球这样一个大星球里,在一个可以互相接触到的世界里,怎样对待这个神秘的东方帝国…大明。

    这一切的思考维度,自然首先都源于他们一切看到的地方。

    就如同维维亚尼所看到的一样,首先,这是一个富有的国度。

    大部分人所穿的衣物都显得整洁而体面,哪怕是在长时间的航海之后,也依旧可以拿出一套完全称得上奢华的衣着仪表来参加任何正式的场合。

    其次,这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度。

    这体现在飞剪船的迅速航行中,体现在飞剪船上射速快而威力强大的火炮中,更体现在他们对科学的重视之上。

    这并非是一个试图介入到三十年战争亦或者殖民冲突的外交使团,这是一个学术访问使团。比起交结各国,完成外交事业开拓的任务更重要,东方帝国的皇帝陛下要求使团的成员为科学文化的交流做出比政治事业更大的成就。

    最后,根据所有与他们打过交道的人所了解的一样。

    这是一个古老而庞大、活跃进取与井然有序的强大帝国。

    “杨维斗是一个博学聪慧让人惊叹的东方人,这从他仅用一个月就熟练掌握我国语言可以证明。仿佛这些来自东方的人都天生拥有睿智的学识一样,让人惊叹。但杨维斗阁下告诉我,仅以学识论,明国远胜他的人就像是通过泰晤士河的鱼儿一样多。上帝见证,他没有向我撒谎。我本以为,有一个让英国人仰望的东方学者就已经足够了。”——英国、查理一世

    “一个国家,拥有超过十五个省的国度,这并不稀奇。但是,上帝呀。他告诉我,这十五个省的国民超过了五千万人。更加让人感觉不可接受的是,为什么这个帝国的版图,竟然还比西班牙更加辽阔,哪怕算上远在美洲的那些土地!也许,菲律宾的那些蠢货,应该敲一敲脑袋,倒出去一些影响国策的水。是谁告诉我,这样一个帝国,只用几万人就能征服?”——西班牙、腓力四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