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诸侯国的内政可实际上还是由中枢统领的。

    脑海之中悠悠地想着这些善后的事情,朱慈烺的身后,柳英彩与李允儿却是一阵大起大落,只觉得这一辈子都再也不会有更惊心动魄的事情出现了。

    擒获李皑,朱慈烺启程回去成均馆。那里,李亻宗还没解救出来呢。

    这一回叛乱,朱慈烺早有准备,几乎可以说是毫发无损。甚至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政治利益。但显然,这一场叛乱打击最大的就是李亻宗。

    这不仅打击到了李亻宗的父子亲情,更是重创了李亻宗的威信。他对这一场叛乱几乎毫无察觉,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对权力掌控的力度。

    与此同时,成均馆里,郑永文接手了看管国王李亻宗的任务。

    唯一有些不美的是,除了李亻宗、金宪等朝鲜大臣,不管是凤林大君李氵昊还是明朝几个高官都没有抓到。

    为此,郑永文不断下令,前往各处搜查。

    他很卖力,更有些心疼自己的女儿,竟然被一个明人给拐走了。这难免会影响他在李皑心中的地位。

    作为一个中级官员里的领头羊,郑永文很清楚自己距离议政级别的高官还有很大距离。若是因为女儿与李岩的婚事耽搁,那就太可惜了。

    为此,郑永文格外的卖力。更是将重心落在了李亻宗的身上。

    “王上,事到如今,还是认清现实吧。”

    “明人没了那朱慈烺,群龙无首,定然天下大乱。到时候,我朝鲜顺势崛起,岂不美哉?”

    “就如世子所言,明人虎狼之心,此刻趁着朱慈烺自己送上门,一举收拾,正是最好时机。王上又何必螳臂当车呢?”

    ……

    李亻宗斜着眼睛瞥了郑永文一眼,缓缓摇头:“在孤看来,螳臂当车的,却是你们。”

    说完,李亻宗朝着郑永文身后看去。

第一百二十一章:平叛() 


    成均馆的下午很热,尤其是郑永文有意想要“考验”一下李亻宗毅力的时候。

    已经年过半百的李亻宗就这么被放在了明伦堂外的广场之上,迎着烈日,感受着滚滚热浪。持续的高温让人一阵头晕眼花,汗流浃背之下,毫不怀疑下一刻就会让李亻宗中暑。

    但郑永文并不在乎李亻宗的死活。

    甚至,若是因病死了暴毙,那才叫好呢。也免得任何一个人因此得了弑君的罪名。当然,李亻宗的身子骨不错。

    到了而今,依旧死鸭子嘴硬得很。

    听了李亻宗的的不屑,郑永文有心想要反驳。但还未等他开口道出,却没有等到身边一干朝鲜大臣们的应和。

    没错,郑永文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礼兵刑工吏户六曹的不少中级官员甚至工曹判书张宝石就当即投降了李皑,站到了郑永文的身边,一起劝说着其余朝鲜官员加入到用户李皑的队列之中,表现得格外积极。

    皈依者效应之下,让张宝石显得十分卖力,唯恐被当做不积极的典型被拿去祭旗。

    故而,在以往的劝说之中,每当郑永文开口说出劝解的话语,身后定然都是一堆前来帮腔的人。

    郑永文也就因此从来都不感觉过孤单。

    他甚至因此觉得自己代表了正义光荣的大道。

    但是现在……

    郑永文开腔过后,迎来的却是一片不同寻常的冷淡。

    没有人跟腔,大家仿佛都忽略了有郑永文的存在一样,纷纷默然无言,而是都顺着李亻宗的目光看向郑永文的身后。

    看到在场所有人如此表情,郑永文意识到了不对劲。此刻,他只觉得自己的背上火辣辣一片。

    脖颈仿佛是锈迹斑斑了一般,一个扭头的动作却是做的千难万难。

    但郑永文还是耐不住心中的焦躁,扭头回身看去。

    他看到了一片兵荒马乱。

    一切景象入目,是彻底的透心凉。

    从景福宫回来的吴三桂与李岩带着兵马涌入了成均馆里。

    跟在华商护卫队身前的还有熟悉的人马,那是御营官厅的叛军。但这会儿的叛军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就是一群乱民。身上的兵甲与武器在数里长的路上是个巨大的累赘,此刻早已丢弃一空。

    没了武器的叛军,自然是战斗意志尽数丢弃。

    他们眼见李皑都已经被擒哪里还有几分抵抗能力,纷纷溃退而来。而此刻,李岩也是披甲执锐,身着军装,大步入内。

    郑永文当然认得眼前这个男子。

    他甚至盘算好了这一回政变之后,要尽快处决李岩,用以斩断与明人的联系。

    却不料,竟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见到了李岩。

    “你……你怎么来了?你们……你们……”前半句郑永文是对着李岩说的,后半句,却是对着溃退回来的叛军说的。

    “郑大人,挡不住……挡不住了……全军都溃退了,我们也没办法啊。连世子都被擒下了,连高将军都投降了,我们能如何……”

    说罢,那些叛军也不敢看郑永文,更不面对身后杀来的明军,慌不择路地纷纷逃跑。

    伴随着叛军的涌入,关于前线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地传播开来。

    德寿宫内护卫队的出现加上景福宫里禁卫军的合拢,谁都知晓,这一处声势浩大的政变已经走到了收场的地步。

    而结局,显然是以李皑虎头蛇尾的失败告终。

    听闻李皑都已然就擒,高敏甘又做了叛徒,郑永文浑身抖动着,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

    叛乱,那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郑大人……却又是何必?眼下还请束手就擒,免得刀枪之下不长眼。”李岩叹息地看着郑永文,硬起心肠。

    郑永文感觉自己仿佛浑身力气都被抽空,瘫软在地,只余下最后一句:“照顾好喜儿……”

    旋即,明军迅速涌入,闻讯赶来的朝鲜宫中禁卫也迅速前来救出李亻宗。李亻宗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只觉得仿佛一下子度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一场荒唐,都该结束了……”李亻宗喃喃地说着,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目光落在一脸不甘的李皑身上。

    迎着李亻宗的注视,李皑没有了此前一贯的温良恭谦。他的目光冰冷而坚硬,显然还远远没有屈服:“别忘了,这朝鲜还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下。倭寇进犯,我也还远远没有输,要不是高敏甘这个蠢货,我怎么会如此,怎么会如此!我还没有输!”

    高名衡早已知晓来龙去脉,当即就将天理教与倭寇的内情说给了李亻宗听。

    李亻宗听完,脸上怒气一闪而逝很快就平静了下来:“这一个个阴狠之计,也的确是孽子才做得出的事情。但是……你就没有想过,你那些阴谋诡计,既然已经被知晓,那还有胜算吗?”

    李皑冷哼一声:“现在才知道,不觉得已经晚了吗?”

    朱慈烺幽幽一声:“若是我早就知晓呢?”

    李皑目光扫视着全场,最终落在了柳英彩与李允儿的身上。李允儿面无表情,柳英彩知晓自己说的李皑才信,僵硬地点了点头。

    仿佛传染了一样,李皑脸上的表情渐渐也变得僵硬了起来。

    ……

    原州。

    “汉城,真的不需要我们援军吗?”林庆业忍不住再三想了想。

    但一想到既然皇帝陛下早有预备,他也就抛却心中担忧,专心地朝着志岭进军。他没有带着本部万余朝鲜兵马,而是拣选了自己的亲卫,绕行小道,在慢慢山道之中朝着志岭出发。

    这时,倭寇的肆虐也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为此,原州上下数度求援明军。闻讯的徐闻急行军敢去,此刻距离原州已经只剩下不到十里的路程了。

    明军的行军速度很快,拖长得一字长蛇阵亦是拖长得很容易就遭受到袭击。但是,当大军通行一直抵达到原州城的时候,却一路都显得格外的平静,毫无一点的波折。

    原州城外地形平坦,只有一条河作为护城河可以防御。

    城市的北面则是一条通往志岭的小道,也是此刻原州城外倭寇头领冬青久久凝望之处,他等的人依旧没有来。

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灭() 


    <;/strong>;六月的原州城内已经是冬青的囊中之物了。就爱上 并非是说城内的守军不堪战,只需要一个冲锋就可以冲入。

    实在是原州郡守就是世子李皑的人,明白城外这些“倭寇”其实就是世子准备的大军。只不过,原州城今日要作为一个诱饵,引诱明军前来解救。

    自然,“倭寇”攻城就不能急躁。

    虽是如此,但城内的百姓们依旧是一日三惊。尤其见倭寇将原州城里外围住,围了个水泄不通以后,更是狂躁不安。城内的士绅一连派出十三波信使奔赴各处求援,亦是拼命地加固着城防,试图抵挡倭寇的进犯。

    毕竟,这可不是什么寻常的匪患。一旦让倭寇杀进城内,整个原州城都完了。

    城内,魏庆勇凝望着城外所谓的倭寇,脑袋上一脑门的问号:“有些不对劲呀。”

    “什么不对劲?”说话的是另一名商人,也是原州的大户,名作崔英贤,崔英贤此刻紧张兮兮:“可是倭寇要攻城了?”

    “若是要攻城,早就该打了。行军打仗,都讲究一鼓作气。不趁着一股血勇之气攻城,却是在城外吹风,那士气很容易就渐渐消弭掉。所以,倭寇这几日的动静,都不对劲。”魏庆勇也一脑门的疑惑。

    “那……会不会一直不打?还是说有的谈?”崔英贤目光一亮。

    “不会。只有一个理由解释的通,有比原州更重要的事情让他们停留下来。很可能……是要伏击援军。城内自保且无力,更遑论出城夹击。所以这个时候,倭寇恐怕是想先打破援军再论。若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魏庆勇说完,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倭寇若是有这个心机,那不仅代表着原州的未来黯淡,更代表着这一场大乱显然不会早些平静。

    “等等……快看那里!”崔英贤放下了手中的单筒望眼镜,又急忙示意着众人一起去看。

    大家顺着崔英贤的目光看过去,赫然发现城外出来了一队兵马。

    尤其以魏庆勇看得仔细,更是看得认真,当即就道:“大明的援军来了!”

    “明军来了!”

    “太好了,原州有救了!”

    “可是……”崔英贤想起了刚刚魏庆勇的话:“若是倭寇要伏击明军……可怎么办?”

    “等等,开打了!”魏庆勇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明军的动作比崔英贤等人想的还要快,他们几乎都没有任何开场的废话,一发现敌人,立刻进攻。

    整队列阵之后,后队里的火炮率先轰鸣。

    随后,步骑结阵,浩浩荡荡地推了过去。当真是犹如一个巨大的推土机一般,扫清尘世间的一切污垢。

    只片刻,原本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倭寇就在明军强大的战阵面前毫无反抗之力。

    “倭寇”的战阵之中,冬青一脸的不敢置信:“埋伏呢?天理教的人都去了哪里?他们不应该是早就将这货明军伏击在山道之中吗?”

    “大人……不好了,不好了。汉城传来消息,世子……世子被捕了!汉城的大事,失败了!”一名传令兵急切扑到冬青身边。

    冬青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