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很多士兵一辈子都是个老光棍,如何见过这种大姑娘小媳妇星星眼的威力?

    一场犒劳结束,趁着机会,不少人呢纷纷释出百般手艺,悄悄递出去了定情信物。有暗搓搓做了个木雕的,有一咬牙拿出家传翡翠扳指戒指的,更有甚者,直接交出了自己军饷的恒信钱庄存折本……

    看着不少士兵们趁着难的外出的机会悄悄帮着大姑娘们干活私会,一副精气神爆棚的模样,雄文刚嘿笑一声,心底乐开了花。

    而这时,雄文刚的身边,黄琦急匆匆的跑了过来。他们是抚顺关的民兵。

    此刻,黄琦目露惊恐与渴望:“清……建奴,建奴杀过来了!”

    雄文刚面色一变,看向东方,那里,烟尘滚滚。与此同时,西面,却忽然就燃起熊熊大火,冒着青烟,冲天而起。(。)

第一百二十九章:卫国保家() 


    雄文刚是锦衣卫出身,自然懂得军略上的事情。如果敌人从东面杀来,虽然意味着一场大战,但那也算是正常,雄文刚并不怕。他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他的身后,是强大的大明。

    但是……

    当西面忽然就燃起熊熊大火的时候,雄文刚意识到了不对劲。

    很快,三十九团团长祁山也赶了过来。他同样面色凝重,拿起了望远镜,仔细的看着眼前的敌情。

    这时,越来越多的民兵也将更加细致的情报报给了雄文刚。

    “建奴翻小路轻兵入关,伏击了运粮队……五百将士察觉不及,遭遇伏击战死,粮食大部被毁……这一场火,恐怕就是那些粮食燃烧起来的火……”黄琦说着,声音都轻轻颤抖了起来。

    “烧我们粮食!建奴,不是人!这群改下阿鼻地狱的杂种!”民兵们怒骂不已。

    雄文刚如何不懂他们心中的痛。

    建奴在沈阳毁城夺粮以后,不知有几千上万人死于饥饿,要不是后来大明官军接济安置难民,死人更是要数不胜数。

    从宏观大视角来看,死的人再多,似乎也仅仅只是一个数字。一千也好,一万也好都很难理解这些数字代表的意义。

    但对于这些民兵而言,他们都是曾经在沈阳居住过的百姓。那些饿死的人里,很多就是他们的妻儿,他们的亲人。他们能够活下来,不少都是因为亲人们将最后一口粮食给了他们,让他们得以挨到大明官军安置难民。

    一个只有十数万汉人的城市里饿死了上万人,那就意味着有十分之一的人死了。打个比方,一个大家族,三世同堂,十个人,其中就要死掉一个人。如果是一个中年妇女,那就对其他人而言,意味着他永远的失却了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女儿、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妹妹亦或者自己的姐姐。

    现在,这些建奴又烧了他们的粮食,顿时就唤起了民兵们愤怒的回忆。

    祁山放下了望远镜,耳边也不停下,听了几人的对话,沉声道:“建奴果然歹毒……这是要两面伏击,断我军后路啊。眼下看来,萨尔浒方向的敌军根本不是偏师……建奴眼下只有两红旗还算战力彪悍,根本不可能分辨各处……也就是说……”

    雄文刚听出了祁山的意思:“建奴虚晃一枪,那个所谓建奴的鸟太后只是吸引我军注意力的……大军主力要扑空了。若是抚顺关被攻破,抚顺、沈阳顷刻就要面对建奴主力杀来。抚顺、沈阳、辽阳的城防都是残破,转运存放粮食可以,要抵御建奴主力偷袭……难了……”

    “怪不得建奴要拆城,本以为是泄愤,没想到是如此歹毒!”黄琦咬着牙,痛恨万分。

    祁山没有管民兵们的愤慨,他迅速签发军令道各部:“传令全军,进入战时状态。紧闭四门,清点粮食,肃清内卫严防细作……”

    黄琦看着祁山镇静自若,按部就班的布置防务,一个个命令发布出去,莫名的,一股强烈能够守住抚顺关的信心油然于心。这时,再想到沈阳时妻子被杀时无助的景象,黄琦高声到:“将军!我黄琦等辽东汉儿,一样愿意为大军效力,杀敌报仇!”

    “没错!纵然战死,也无怨无悔!”

    “我等愿意杀敌报国!”

    ……

    祁山看着黄琦等民兵眼中的热切,一股子暖流在胸中涌起,笑道:“我很荣幸与百姓们并肩作战,但作为大明皇家陆军的军人,我会信守我在大明日月龙旗面前许下的誓言,保家卫国,忠于职守!我们会守住这里的!战斗在你们的身前!”

    说完,祁山拍了拍黄琦的肩膀。

    这时,祁山下了城墙,看到了在瓮城空地里列队完毕的将士们。

    将士们来得很仓促,不少人满头大汗,整个人好似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显得颇为疲倦。但是,每个人的队列却十分俨然。每日操练的他们保持着迅速的反应能力以及饱满的精神面貌。

    只不过,面对东西两路夹击,无数的军情传入军中,沉闷的气氛压抑着每一个人的心情。他们严肃而紧张,看着祁山,神情各异。

    有的人跃跃欲试,渴望在接下来的一战中斩将夺旗,立下大功。有的人焦虑又焦躁,心神不宁。更多的,是迷茫,是慌乱,是对未来不可捉摸的惶恐。

    而祁山,这一位一路大战小战不计其数的老兵轻轻笑着,目光温和而有力的对视上一双又一双的眼睛,朗声道:“想必,大家都听到了外面的军情了。没错,战争来了。第四师三十九团的第一场战争就是一场恶战。残酷的现实没有给我们积累经验的机会。但是,我无所畏惧。”

    祁山的从容感染了大家,听着祁山温和的目光,有力的声音,坚定的信念,大家悄然抚平了焦躁,静下内心,看着祁山,等待着祁山继续说下去。

    “兄弟们,情况我不瞒你们。没错,现在我们身陷重围,孤立无援,腹背受敌。也许,这一战会比我们有生之年遇到的任何一场战斗都要困难。也许下一场战斗就会死亡。但从军以来,我们总会面对这一天。”祁山缓缓道:“古人说,人终究会死掉,有的人死了,轻的跟一根毛一样。有的人死了,重的,就仿佛一座山一样。所以死亡永远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我们糊里糊涂的死去,碌碌无为的苟活。我们战斗在这里,也许会死,但那是战死。男儿马革裹尸,这是军人荣耀的归宿。是我们当年在从军之时,立下誓言的信守。我们忠于职守,保家卫国。卫国,就是保我们身后的千万个家,同样……包括我们自己的那一个家!”

    “卫国,就是保家!”

    “卫国,就是保家!”雄文刚喃喃地说着,忽然就回想起了刚刚看到的几个将士们交出存折本的模样,心中不断的被熨贴着,滚烫得他恨不得现在就要酣战一场,才能释放那种暖到心底的感动。(。)

第一百三十章:夹击抚顺关() 
地面上传来沉闷的声响,仿佛万千小锤在鼓面上敲打。

    空气里忽然就变得静谧无比,方圆十里内,飞虫走兽销声匿迹。吴三桂感觉自己背上忽然就开始冒出一层一层的冷汗,又觉得身上仿佛针扎着一样,不断的警醒着他:危险,正在接近。

    吴三桂上了一个小山坡,他的身后,是为数两千人的骑兵营以及属于吴三桂的亲卫们。

    这一回6军整顿改制的时候,吴三桂所部关宁军便是重点对象。号称兵马十万余,精锐兵马有两万余的关宁军经过这一轮整顿改制,不少高级将官面退休的退休,转行经商教书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被查到了军心民愤极大,以至于到了革职论罪的地步。当然,也有不少有为之士得到了奖励提拔,一些作战技能点满的勇士在新军队之中焕了新生。

    但无论在哪里,总会有些人怀旧。

    也有些人,利益羁绊得无法割舍区分。

    故而,哪怕是经过整顿,吴三桂依旧在第四师里保留了为数不少的心腹力量。

    眼下,这些人都被集中到了吴三桂的身后,,预备着干一番大事。

    吴三桂看着身后的将士,既是雄心万丈,又是感慨万千。

    雄心是为了接下来的大业。

    感慨,却是因为身后的大明。

    老实说,如果不是朱慈烺此番御驾亲征的主力兵马正在鸦鸪关方向,吴三桂是绝对带不出这么多兵马的。

    而现在,吴三桂反而有些庆幸这一点。

    “能够自由施展的感觉真好啊……”吴三桂心念此处,很快就将这些杂念抛开,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局势。

    他的身边,夏国相递给了吴三桂一杆望眼镜。

    单筒望眼镜下,十数里外的清军一下子拉近,并不宽敞的山道中,人影密集,在各个大道小路之中拥挤而来。

    更有甚者,更是直接踏平了丛林,砍光了挡路的杂树,从山林之中越过,出现在了萨尔浒的东面、北面、南面以及毫无例外的……西面。

    四面皆敌陷重围。

    七个字冒在了吴三桂脑海之中。他的身边,无论是夏国相,还是两千余打惯了杖的精锐老兵们都是面色凝重,露出了无比认真的眼神。

    毫无疑问,眼前的敌人乎了他们的预料。

    “建奴的主力,不是在南边,不是在鸦鸪关方向吗?”夏国相不禁问出了声。

    不少将官们叽叽喳喳的都议论了起来,仿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他们消解几分压力。

    “连那建奴的所谓太后都去了鸦鸪关,怎么还有兵力来这里?”

    “战前大家都估算过,建奴眼下也就两红旗能打一些,怎么,都跑这里来了吗?这眼前乌鸦乌鸦的看过去,要说没三万上阵的精兵,我姓刘的名字倒过来写!”

    “事到如今,说这些也没用了。只是,这一仗要怎么打?”

    ……

    议论声到最后都渐渐熄灭了,大家目光哗啦啦的都落在了吴三桂的身上。

    这时候,他们也预料到了不对。

    先便是在于吴三桂这个时候带他们出来。似乎,吴三桂对眼前的一切已经有所预料。也就是说,吴三桂已经预料到了清军会在这里出现,而不是之前说的,主力在鸦鸪关方向。

    其次,就是萨尔浒的地形。

    萨尔浒背靠湖泊,能驻扎大军的地方都是些险地。这些地方,易守难攻是有的,可要是被人堵在了这里,却是在想往西突围回去就难了。

    三面环山,只要被人堵在一面,到时候就只能被敢下水去喂鱼。

    最后……

    便是吴三桂在清人来临之前带着嫡系兵马出营,这个举动,这个时机,未免太奇怪,太巧合了。

    “兄弟们,我吴三桂今日带大家来这儿,废话呢,也不多说了。就一句,你们这里,可有我吴三桂可以性命相托之人?若是哪一位,我吴三桂平日有分毫对不住的,觉得我吴三桂不值得各位性命托付的,现在走,我一句挽留的话不说,一点怨恨之心都无。”吴三桂缓缓出声,到后头,却是铿锵有力,一字一句,仿佛打在大家的心房之中。

    夏国相当即开腔:“愿为将军效死!”

    “将军平白说这些伤人的话为何?我刘社这条命就是将军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今天就是还在战场上那又如何?”

    “少爷要将性命托付给我,我方楠如何不能将这条命交给少爷?”

    “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