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5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一来,原本简单的用西方科技震撼皇帝陛下的想法便只能收起来。

    话归原题,还是得落到这定位经度的问题上。

    没错,时钟法存在着制造技术的难关。但天空上的星体却是天然存在的。

    就拿大明来说,这里固然是没有时钟,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测量出时间。比如,用日晷。

    反过来说,人类一开始之所以研究天文,其实也就是因为要计算时间。因为,天体的移动宗室准时的。

    太阳,月亮,以及那些距离更加遥远的星星总是会准时的出现在天空之中,就仿佛是另一种形式的钟一样。

    故而,这也就是朱慈烺所言的天钟。

    比如之前说的,一百三十年前,德国人约翰?沃纳就提出利用月球的移动来测量经度。

    而这,就是另一种法子,天钟法。

    “原来,皇帝陛下也知道天钟法?这倒是……是草民无知了。”汤若望姿态一下子放得很低。

    对此,朱慈烺只是缓缓轻笑,不置可否。

    感受不到朱慈烺到底知晓多少,原本对大明科技低下的印象刷新以后,更是不清楚明国是否已经掌握更深的技术。对此,汤若望也没了底。

    但喂了讨好这位大明最尊贵、最有权力的人,汤若望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他所知晓的一一道出。

    天钟法说起来,自然又要从那个德国人说起。

    在他之前,其实众人的研究也已经有一定程度。虽然,在渺小的个体看来,自己在路上奔跑,月亮也会跟着跑。仿佛永运跟随,也永远不变。但实际上,月亮在天空的相对位置一直都在改变。只不过这样的改变幅度不能让肉眼明显知晓。

    当然,对于天文学家而言,只需要长时间的观测便可以得知。

    比如沃纳精确测量,月球每小时会移动一个本身直径的距离。他因此假定,假如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移动都是一样的,只要在两地分别观测月球,准确记下它在某个位置上的时间,就能算出两地之间的经度差。

    “委实是个好办法呐……”李天经赞道。

    汤若望得了赞赏,也是一阵高兴,但很快,他又不由叹息道:“但这种月距法也有令人头痛的问题。显然,想要准确的了解到月球的规律。那显然需要一个十分完备,十分准确详细的星图。这显然是一个需要财力物力,更需要人力的事情。”

    李天经微微颔首,一阵默然。

    但朱慈烺却是眼前一亮:“若是如此,这却简单了。”

    “啊?”汤若望惊讶难言。

    “要财力,朕给你们拨付。要物力,只管拟定单子去买。要人力,朕更是可以给政策引导。眼下,我大明已经重新走上正规。说起来,汤教授可能不知道。三年过去了,我大明而今新修筑了初级小学一共三千九百所,中级小学一共两百三十处。高等学校,一共四处。按照朕的规划,接下来的三年,大明朝廷会将这个数字翻一番。如此坚实的教学体系,足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李院长,你想到过,天文学院在下一年将会进来一百名学子的景象吗?那个时候,就是考验京师大学堂能不能教的过来的问题了。”

    “这……这……”汤若望惊讶得不禁哑然。

    这的确是他无法想象的事情。试问,整个欧洲又才有多少人口。恐怕加起来也不会有大明国多。

    就是整个欧洲识字的人,也恐怕没有此前的大明多。

    但眼下,大明却如此兴修学校,那毫无疑问,将会涌现大量有学问的人才。这些人,哪怕只是分润一点点到天文学院里,那也一样可以迅速将天文学院原本缺乏人力的情况得到解决。

    这就好似后世中国的崛起。

    无数人说中国的崛起依靠的是人口红利,是廉价的劳动力。但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非洲、南亚,尤其是印度与孟加拉,一样拥有庞大的廉价的劳动力。

    但这些劳动力并没有成为所在国经济腾飞的基础。

    因为,这其中少了一个十分关键的前提:教育。

    能够识字,能够懂得极其的操作,最能够学习生产所需的技能。这才能够在工业生产里充当工人的角色。

    工人也许有苦力,但大部分的工人,反而是比农民更有知识的存在。甚至,就种田而言,也是需要技术的事情。

    故而,依靠着后世中国有较大基础的教育体系,以及中国人想来对教育的热切。这才能够奠基经济腾飞的基础,更为后来科学技术腾飞打下坚实。

    一样,对于大明而言。有这么多新建的学校,大明一国将涌现的人才足以超越整个欧洲所有的人才。

    这,便是大国的强大之处。

    明白这些,汤若望不禁既是欣喜,又是感叹道:“这真是在欧洲不敢想象的事情。短短三年的时间,兴修三千所学校……而且,还要继续迅速增加。真是……真是……伟大的民族呀。”

    朱慈烺谦虚的笑了一下。

    这一刻,李天经与李祖白对视一眼,纷纷都是胸中骄傲之情涌现。他们默默的想着,定然要抓住这个机会,将大明百年间的缺课补上去!

    “其实,欧洲在天钟法上,后来是有发展的。而这,便是望远镜。由意大利人伽利略(自制的望远镜,他发现木星有4颗卫星,而且,都以极快的速度绕着木星公转,转速和轨道都极有规律。如此,就可以不用解决地图绘制的问题。不过……遗憾的是,这一点,意大利人自己都不相信。”汤若望说着,也不由的摇头起来。

    虽然,否认这些的是那些意大利的教士。

    但无可否认,这个年代的望远镜技术实在是太差了。就是京师大学堂花费巨大代价建立的天文馆,也一样因为迟迟没有足够优秀的望远镜承担而没有开馆。

    事实上,这也的确不是那些意大利教士对科学的诋毁。

    毕竟,木星距离地球实在是太远了。在平稳的陆地上观测都且艰难,又如何让海员在飘荡的海船上观测呢?

    “不过,这天文望远镜……却是我等急需的技术啊。圣上!”此刻,一直在外面等候已久的陆仲玉插话道:“若是能获得更优秀的望远镜技术,那岂不是就能完善星图?既然月距法最为可靠,也是最为理想的技术。那我们何不在这里推进?就像是方才圣上所言,我中华儿女有才之士无数,如何做不得将天下星图补缺?”

    “这位先生,好志气呐。”朱慈烺见了,也是不由击掌赞叹。

    见此,陆仲玉热情过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想要微微一欠身,却忽然间胸中涌起一个念头,道:“圣上过奖了。方才,是学生失礼。但是,学生这几年来一直苦心孤诣研究西人天文所得。每每思虑,都觉得遗憾。遗憾的是我大明没有足够好的研究环境,让西人超越。更遗憾的是……没有这个机会让我们反超!但今日,学生看到了这个机会。眼下,有圣上重视,有军中将士急需。这就意味着,我等所学能够用于大明,为大明增添益处。更意味着,此前桎梏尽去,是我们反超的时候了!”

    李天经闻言,也不由腾地站起身来:“仲玉教授,说得好呀!说出了我辈感慨。”

    齐远目光亮晶晶的,心中五指紧握,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当即道:“陛下!末将是北洋舰队齐远,曾侥幸听过圣上的讲学,后来投笔从戎,为我大明水师一员。这月距法委实对我水师至关重要。为此,末将斗胆,请奏圣上,让我等如当年大唐西域记一般。再去西天取经。如这佛法,当年取经时,天竺且有上乘妙法。但其后,我大唐子民参悟佛法,证得大道,当今佛法,已为我中华为傲。臣,愿意为此前驱,不惜己身!”

    “学生陆仲玉,愿意作为我大明学者之一,亲自前往西方。一则补全各地星图,二则将西人所长,尽数取回!比如那位意大利人伽利略,此等大才,岂能在西夷蛮荒之处困顿一声,不为理解?这等大才,就应该在我大明研究学问才是啊!”说着,陆仲玉也不由的激动了起来。

    听着陆仲玉激动的感慨,朱慈烺好一阵恍惚。

    当然,这里没有一人知道的是……

    伽利略这一个青史留名的伟大科学家已经在四年前去世了。

    但毫无疑问,依靠着技术的提升,不断丰富星图,显然是用月距法解决定位经度最靠谱的办法。

    而这一点,显然不是困顿于京师一隅可以做到的。那需要的是天文学家披荆斩棘,前往世界各地完善星图才可以得到的。

    望着眼前这一个个热切的目光,朱慈烺的心也跟着滚烫了,他站起身来,环视着众人,深呼吸一口气,道:“诸君心志,朕看到了,感受到了。朕呐,就仿佛这冬夜之中,置身于火炉之上。暖德心扉张开,高兴得想要长啸三声啊。朕看到大家有此雄心,朕就感觉骄傲,感觉到了我大明强盛的原因:定然有诸位一份力量在其中。齐远爱卿所言,朕准了!不仅如此,朕还要扩大你们的队伍。给你们帝国最坚固先进的船只,给你们一个外交使者的荣誉,代表我大明,出使西方。礼部会调配给你们巧舌如簧,扬我国威的使者。兵部会调配给你们威武强大的护卫军队!”

    ……

    朱慈烺一时兴起,却没有发现,自己竟是悄然间又创造了一个历史。

    中国,这个存在于西方人意想之中的理想国,在封闭了数十百年以后,将进入世界文明权力圈中。

    三十年战争即将结束,近代欧洲的历史即将开启。遥远而强大的东方大明,却在这一刻,突破了原本拘泥于东亚的爪牙,伸出了一只手,弹到了欧洲去!

    三日后。

    京师大学堂校长办公室里。

    “哦?原来是这一位呀。”朱之瑜看着眼前吴巧儿紧张的目光,不由喊来了一名学堂里的女教师陪同。

    屋内三人局促的坐着,大门敞开,朱之瑜收下了吴巧儿的申请书,却是陷入了沉吟里。

    吴巧儿既是紧张,又是不安。

    好在,一旁的李香君开解着道:“巧儿,你弟弟既然是大军的战斗英雄,得到过圣上行文嘉奖的军中儿郎。那么,以而今政策,就是可以入学的。这一番申请,入学考试的资格拿到自然是无误的。到时候,只需要好好准备考试便可。”

    吴巧儿闻言,这才悄悄放松了一下。(。)

第九十八章:与君再相见() 


    “李老师所言不错。考试资格,自然是应当有的。能从陆军学校里抢几个好苗子进来,也不容易呐。”朱之瑜促狭的笑道:“不过呢,我这里呀,倒是有个免试入学的办法。嗯,天文学院刚刚提出了一个大项目:月距补天。雄心壮志得很呢,这刚好是个机会。若是万英同学有意,这个入学,我现在就能批准了。”

    “当真?”吴巧儿惊喜连连,他此刻也委实担心出了万一,弟弟考不进来。京师大学堂毕竟是个综合性高等学校。吴巧儿入学前也是恶补许久,明白考试之时要温习的功课不是吴万英此前所学。万一考不上,那也抓瞎。

    此刻,吴巧儿一听有免试的法子,还能进弟弟感兴趣的天文学院,如何不惊喜?

    “老夫难道还会开玩笑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