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慈烺愕然,一来惊讶夏晨对周礼有研究。另外则是没料到,最后还是被人提出了长官制。

    但仔细一想,朱慈烺也是不由点头。

    中西之间的交流翻译首先还是信雅达的,并非是音译,跟风西方。法**制军事旅团各种长,说到底还是最后翻译的时候用了中国人最能理解的方式。

    朱慈烺既然穿越了,一不担心版权风险,二也没必要妄自菲薄。

    这么一想,朱慈烺也就认命了,轻咳一声,道:“既然如此,百户可以改为连,总旗可以改为排,小旗可以改为班。各部军官以长为称。”

    朱慈烺开了口,自然便是以朱慈烺的为准。

    其后,各团的职官也纷纷确定了。

    一个主力团一般拥有一个中佐或者上佐团长,一名中佐或者少佐首席军师。其中,团长带领各营军官,首席军师组建枢秘处,下辖随军医院、负责军饷军粮等庶务的文职军官以及炊事班、辎重营、鼓手、传令兵以及掌旗手等非战斗兵员。

    听了这些,众人自然都是毫无异议。而这些设置,其实也只是优化机构设置,无关痛痒。

    真正的,是下面这些。

    “下面,是各部调整结果。”杨文岳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很严肃。一旁的倪元璐环视众人,透着一股子肃杀。

    气氛忽然间变得一紧,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显然,这一回便是以后帝**队新的面貌了。而这一回,也自然是涉及了大量的组织调动,人事任免。而这些,显然不是来与在座等人讨论可以改变的。

    果不其然,得到扩充的基本上都是近卫军团系统。这个众人并无意外。

    此后,飞熊团就会启动升格程序,由团升格到师一级,并且是直属于皇帝陛下的独立师。为此,在枢密院的后勤补寄序列中,飞熊团将会享受甲种师编制。原先的虎贲营校尉刘胜会就任飞熊独立师的第一任军事长官。同时,包果就任飞熊团首席军事。同样也要经过陆军学院高级研修班整训后才会上任。待到刘胜去陆军学院整训高级研修班整训完毕后会开始飞熊独立师的全面建制扩张。

    按照一个营八百四十人的规模,飞熊团拥有两旅四团,按照满编,每个团最多可以拥有六个营。但飞熊独立师显然不可能将全部好种子都吞吃下去。于是,飞熊团按照两个主站两个次之的规模,一共拥有十个团,全军包括战斗部队以及非战斗部队一共九千人。

    飞熊独立师前身是飞熊团,战后清点人数,一共只有四千余人,一半都不够。而且,可以预料到会有相当一部分骨干得到升职扩充到其余各部里,人数缺口巨大。

    故而,在枢密院的安排之中,兵源会从其余各部之中获取。

    其中,从蓟镇获取兵源一千,关宁军获取兵源一千,从京营之中获取兵源两千,从通州大营预备队中获取兵源一千弥补。而军官,则从这一战之中统一调配。

    夏晨闻言,先是微微有些失落,但很快便高兴起来,这毕竟是老飞熊团的荣耀。而且,朱慈烺不会忘记他这个老将的:“臣叩谢皇恩。”

    刘胜自然是喜不自胜,连忙大礼叩谢。他还明白,接下来的高级研修班结束后,一旦飞熊团能够顺利组建飞熊独立师团,定然也会有一颗将星等着他。

    其后包果亦是高声谢恩。

    飞熊独立师完了以后,虎大威、陈永福以及傅如圭等人纷纷都紧张了起来。

    “第一军军长为原金吾团朗将陈永福少将。首席军师为枢秘处夏晨。第一团与宣府、大同以及山西三镇合并为陆军第一军。其中,第一师师长周遇吉,首席军师齐贤,第二师师长猛如虎,首席军师杨甲一。兵源会从原来的山西镇、宣府镇以及大同镇中抽取。同时打散原来山西镇、大同镇以及宣府镇三镇的人员结构,包括所有将官。”杨文岳扫视过去,虎大威与周遇吉纷纷行礼,心中一阵惊喜。

    不过,不少人都是一副不解的目光。周遇吉眼下可谓是朝中一代名将,守住宁武关,将大明山西北部的边镇守住。后世历史上更是大书特书,堪为一代忠臣勇将。

    但这一回,周遇吉却只拿到了一个师长之职。曾经地位还不如周遇吉,只是内陆总兵的陈永福成了他的顶头上司。

    众人细细观察着,甚至有人以为周遇吉会暴跳如雷,怒不可遏要反抗一番。但出人意料的是,周遇吉兴高采烈,大大感叹一番:好歹赶上了车了啊。

    周遇吉的表现出人意料,但这却正是周遇吉看明白了朱慈烺的安排。朱慈烺对于旧的军事体系根本瞧不上眼,一手鼓捣的近卫军团无论从指挥体系还是从战略战术都迥然不一样。这是新式军队,而周遇吉所在的边镇别看打出了一个在原来会认为是大功的胜利,但一对比近卫军团各部的战功,根本瞧不上眼。

    朱慈烺能够给一个第一师师长之职,那还是看在周遇吉后世有几分忠臣之名的份上。

    “原第二团,也就是金吾团扩充为第二军,赐号金吾军。驻扎京师,合并蓟镇、关宁军以及京营余部组建陆军第二军。第二军(金吾军)军长为虎大威。首席军师为李国桢。第三师师长施展邦,首席军师刘世杰。第四师师长吴三桂,首席军师张德昌。”

    “原第三团合并山西镇、固原镇、甘肃镇以及榆林镇、三边总督秦军所部,组建第三军。军长孙传庭,首席军师傅如圭。麾下第五师师长陈德,首席军师虎子臣;第六师师长李定国,首席军师顾炎武。”

    说到这里,孙传庭顿时愣了一下。

    要知道,第三团可是朱慈烺的底细主力啊。却没想到,这一回竟然将军事主官给了孙传庭。要知道,第三团的傅如圭可是朱慈烺最早的跟随者,第三团也自然是嫡系中的嫡系。甚至比起第一团与第二天来的还要亲。

    不管怎样,这都是对孙传庭的信任。

    转瞬间,孙传庭便心中无数暖流升腾起来,不禁哽咽道:“臣……叩谢皇恩。”

    “不必多礼。”朱慈烺笑道:“我相信孙卿家的本事,能给朕带出一支强军来。不过,孙卿家可要考虑清楚要不要接这个差事。毕竟,这一番转过去,那可就是武职了。”

    “臣无怨无悔。无论文武,都是为圣上效忠。更何况……老臣相信,这文武之道,不过是分工差异。并无尊卑高下之别。当今天下,乃是开拓进取之日。为武夫,为国开疆扩土,亦是国家功臣!”孙传庭昂然道。

    朱慈烺大笑:“善!”

    “合并京营、亲卫营、独立骑兵营,独立炮兵营以及第六步兵营为禁卫军。”杨文岳说着,却没有继续多讲禁卫军的人事,而是话头一转,道:“除此外,合并徐鸿所部辎重营进入枢密院系统,分派于各军所述枢秘处筹建后勤辎重队伍。帝**队同时还会筹建除了主战部队外的预备部队以及地方部队。当然,碍于精力有限,这些都会延后。包括海军……”

    【读者群号码:15146926。想要催更讨论剧情聊天就来这里吧!我的读者都欢迎来加哟~】(。)

第八十四章:财政() 
大明九月三十的这一天,位于西苑新建西花厅里,崭新的帝**制改革有了雏形。

    从今往后,三个主力军、一个禁卫军以及一个主力师将会成为帝国战场上最主要的存在。

    列坐各位大部分都落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事实上,会心怀怨气在调整之中失利的人也不会有机会来到这里。

    众人纷纷满怀期待,静静等候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场。

    也许也有人满怀忧虑,比如李国桢,这一位从崇祯皇帝时期的前朝旧臣就十分忐忑不安。他是京营主将,虽然拿到了金吾军首席军师之职,却心中忐忑不安,并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新的职位。

    同时,李国桢又实在太明白这个帝国存在着多么坚韧顽强的既得利益集团。就比如,这一回连一个代表都没有来的卫所。卫所兵虽然看起来孱弱。但相反,每一个卫所军的高官都是地主。一个千户便是占地数千亩的中等地主。一个卫所指挥使,便是方圆百里内的一地诸侯。

    而眼下,新的三支军队想要统合全国的新军……

    这让李国桢委实有些担忧。

    但只要一看到殿上众人踌躇满志的模样,便没有人怀疑他们心怀畏惧。只要一想到此前硕硕战果,便没有人会怀疑他们做不到改制。与这样的人身在同列,一起共事,李国桢忽然间发现自己胸腔之中有什么东西缓缓变得熨贴滚烫,让他那枯萎的心肝也要燃烧起来一般。

    “就去做那一番大事业吧!”李国桢轻轻握住拳,心道。

    会议很快便散了。

    李国桢忧心忡忡想着天下各处卫所的既得利益者们胆敢顽抗,李邦华却快一步将朱慈烺给截胡了下来。

    朱慈烺看着李邦华的眼神便明白了过来,这位帝**政的大管家显然遇到了难事。

    众人各自散去,朱慈烺与李邦华则是去了太液池中南海的南台。这里是后世中南海里的瀛台,朱慈烺登基后在太液池这里修筑了大量的办公场所,具是新式建筑,既是典雅美观又是兼顾耐用。这一回李邦华与朱慈烺议事,便在瀛台上的涵元殿里举行。

    这里距离外朝最近,朱慈烺与李邦华入内端坐的时候,从外朝内阁办公厅赶来的大小官员们也纷纷赶来了。

    朱慈烺一见来人,心中有了一些底。

    来的是傅淑训,也便是而今的财政与经济大臣,当然也是户部尚书。眼下朝中依旧并行着内阁与各部大臣两套班子。只不过,朱慈烺登基后,渐渐也是以李邦华这一套班子为首。之前朱慈烺大婚,又是大胜,黄景昉没有触霉头。但私底下,黄景昉已经透露了好几回要致仕的意思。面对李邦华的主政,他也是一早就告病在家。

    当然,朝中依旧是毫无疑问的忙碌,谁也腾不出手来做这些。光是大婚与军制改革就能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牵扯进去,再无半分空隙。

    没多久,谢洪运也进了涵元殿,在朱慈烺耳边轻声低语了起来。

    “是大婚这几日里集中发现的问题,对吧?”朱慈烺揉着脑袋,他感觉到了头痛。

    “圣上所料无差。这一回大婚,用时紧张,耗费一下子便预估不当,超支了许多。这一回军制改革,不仅要整合旧部队建立新军,更要考虑不合格的老兵裁汰的问题。”傅淑训说着,将一叠有一叠的文书交了上来。

    这些当然不会让朱慈烺一个个看。作为侍读学士的谢洪运一早便带着十数个中书舍人将这些整理翻阅起来。没多久,一张张便签与简介罗列完毕,呈给了朱慈烺翻阅。

    这一回,李邦华要说的便是财政问题。

    一直以来,朱慈烺都是征战在外,虽然总是打胜仗带回来了大批的战利品充实国库,但国库到底是个怎样的情况朱慈烺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并不知晓具体。这一回见李邦华表情严肃,显然,朱慈烺这个甩手掌柜是不能继续做下去了。

    一念于此,朱慈烺也便乖乖坐了起来,等待着李邦华简介大明的总体财政情况。

    “以下,便是大明二六七年截止九月入库的税收简略。”李邦华拿起了一本小册子,仔细说了起来。

    1、农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