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商便能预计赚到上千两银子。要是两国关系正常,那会有多少金山银海为我们敞开啊?”

    听到李之龙的话,大使馆内众人都是纷纷动容,这下子,气氛也越发活络了起来。

    这时,一个身着朝鲜官服的男子凑到了倪元璐的身侧,低声说了几句话。

    倪元璐楞了一下,想了想,还是走了过去。

    “倪大人走了?”杨汇走了出来,左右看了下,果然没有找到倪元璐。

    这时,他的儿子杨文保道:“好像是来了一个朝鲜官员给倪大人说了什么就走了。”

    “朝鲜官员?你不认得?”杨汇敏锐地想到了什么。

    大明方面的人来的不多,故而也有不养闲人的传统。杨文保虽然是大工坊主的儿子却丝毫没有懒惰的本钱,故而也是被使唤着,这一次负责的却正好是大使馆内登记来访宾客的职司。

    “的确不认得。”杨文保回忆了一下,确切道。

    “快去喊李队长,我们先过去看看!”杨汇说着,大步喊着杨文保走去,两人都是紧紧握住了腰中佩剑。

    这是朱慈烺给所有前往朝鲜人员配备的武器,军政人马官中配备。但杨汇却出了高价卖了最好的软甲与佩剑。

    两人去了大使馆的另外一处别院。

    但当大使馆负责安保的李队长赶过去的时候,整个大使馆安静了下来。

    “有刺客!”

    ……

    “快来医官啊!”杨文保愤怒高吼。

    ……

    “要变天了……”金希文浑身颤抖着,心道。

    察哈喇默默地将手中的刀兵全部丢到一旁的小溪中,看了一眼金希文,冷漠地道:“你不用驾车了,跟我一起回去。”

    “是……”金希文缩进了马车里,茫然看着闭上眼睛的察哈喇,一直颤抖到马车停止。

    “哼,没用的朝鲜人。放心吧,战无不胜的我大清八旗就要杀来了,那明太子朱慈烺来了,也不过是等着被宰杀的牛羊!”察哈喇冷哼地说着。

    金希文不抖了,下了马车冲进了金自点的书房里:“察哈喇大人说他们会出兵!”

    ……

    轰……

    雷云滚滚,风暴怒吼。

    “啪……”朱慈烺紧紧握着手中的奏章,道:“朝鲜……朝鲜……欺人太甚!那所谓建州蛮夷,果然从来都是一群胡虏,竟然刺杀使者!他们不要命了吗?”

    “殿下息怒……”

    “殿下息怒……”

    “殿下息怒……”

    屋内众人纷纷跪在地上。

    ……

    “息怒个屁!”朱慈烺怒吼出声:“征伐朝鲜,就在此刻!擂鼓聚将,登陆入朝!”

    “喏!”

    “喏!”

    “喏!”

    ……

    上百艘海船依次靠近济州港,无数物资被装卸下来。随后,一个个士卒走上战舰。庞大的军队转向朝北,朝着朝鲜浩荡杀去。

    汉城。

    大明驻朝使馆。

    “倪大人的伤势……”李绻欲言又止,看着一个个戒备看着自己的人,苦笑道:“罢了,我这身份,还是不去为好。我国境内,除非王上亲来致歉,做足诚意,要不然……谁来了都无用了。”

    元斗杓、沈器远、安五伦、李之龙以及李宪俊等人听了,纷纷默然。

    “诸位还是请回吧。”杨文保红着眼珠子,盯着几人:“纵然在下能相信诸位,可眼下……”

    “那就请这位公子将我等的心意送过去吧。”元斗杓说罢,喊着几个仆人放下了东西,随后,几人彼此对视一眼,也是将东西留下,默默离开。

    屋内,倪元璐虚弱地看着杨汇,道:“这些天辛苦杨员外了。”

    “谈何辛苦,我们都是一体来此,岂能彼此抛下啊!倪大人,安静歇息吧。好在朝鲜国内仁人志士还是有的。听闻清人在汉城行刺大明国使节后,现在满城骚动,一时间,反倒是有无数军队将这里保护了。我们暂时也算不得危险。只是……”杨汇说到这里,顿了顿,没有继续说。

    倪元璐知道他的担心:“殿下收到消息后会来的!”

    “一定会的!”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

    【今天四千字两章一次性更新出来,大家觉得怎么样呢?】(。)

第五章:仁川登陆() 
“无论如何,眼下情况,只有一战了!”金自点看着疲惫不堪的李倧,沉声道:“无论如何,还请王上振作。我朝鲜国运,便在于明清之间,若是正确则可以再延续国祚百年,若是失误,便顷刻国灭。眼下既然已经罪于明廷,不如心怀灭此朝食之心,定我朝鲜百年基业!”

    李倧闻言,只有不住地点头:“晓得了,晓得了。此战,就全由金相吧。五卫都总府就由金相统管吧。”

    见此,金自点大喜,道:“请王上安心,我大朝鲜必胜来犯明军。”

    李倧打起精神又勉励了金自点几句,这才收声。

    所谓五卫都总府就是朝鲜文武两班之中的西班。

    五卫都总府是西班所属,这一回李倧等于是将中卫:义兴卫、左卫:龙骧卫、右卫:虎贲卫、前卫:忠佐卫、后卫:忠武卫都放了出去。

    当然,朝鲜国名义上的大军是极多的,还有所谓五军营,也就是:训炼都监、御营厅、禁卫营、总戎厅、守御厅;内三厅,包括内禁卫、兼司仆、羽林卫、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总理营、世子翊卫司、世孙卫司。

    只不过,这里头除了还有五军营与几个内卫驻守王宫左右以外大多数都是疲弱不堪,无从堪战,虽然这些什么卫、厅、营的长官都是正二品总管,甚至许多也都在一品上,但轮起来,还不如东班高管更有权力。

    盖因朝鲜财政匮乏。军费稀少,维持已经艰难。弹劾振作?

    只是,金自点却是自信昂扬。

    他是主持过与清军作战的。更是带着朝鲜火铳手参加过松山之战,亲历了清军的大胜。对于金自点而言,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信明军能有清军强大的。

    明国水师的确强大,但下了陆地,还能强过曾经参加过清国大战的强军?

    “那甚么倪元璐自命高明,一进朝鲜就百般收罗军资,摆明了就是要为明国太子收集军资,真当我朝鲜国上下都是瞎子不成?还都将物资都存放到了济物浦,这不过是自取灭亡罢了!”金自点站在五卫都总府里。看着扫视一干总管,道:“李仁瞻何在?”

    “末将在!”顿时,一员身材雄壮的大汉披甲走出,看得一干将官纷纷侧目。正是五卫都总府龙骧卫总管。

    “我命你为五卫都总府大将,总揽全军,开拔济物浦!兵书有云,半渡而击。那所谓明国大军实乃名不副实之辈,此次杀来,更只有兵马数千。尔等只需将其进剿码头之上,便足以收下大功!到那时,本官绝不吝加官进爵!”金自点不住地鼓舞着大军士气:“此番开拔,我便已然从府库拨付银两万两。作为开拔赏赐。军营之中,亦是美酒好肉都齐备,犒赏全军!”

    “杀。杀,杀!”一干总管们士气鼓舞了许多。

    此刻还叫济物浦的仁川里。八月的朝鲜雷云滚动,海上的风浪很快就抵达了这片半岛。随后云卷潮气,风雨不歇。

    李智友轻轻抽出了手中的长刀擦拭着,这时一柄倭刀。精美的鲨鱼皮刀鞘与上面刻着的大匠名字显露了这时一柄不凡的名器。

    “真渴望能够饱饮明人的血呀。”李智友抽出了手中的刀,看向一干兵甲明亮的士兵,不由骄傲地道:“明人一定不会有这般兵甲鲜亮的士兵吧。要知道,大多数的朝鲜士兵可是连一件盔甲都没有呢!也正是这时虎贲卫的强兵,这才能人人披甲!”

    “将军!虎贲卫已经巡逻完毕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这时,他的副将李成延走了过来,高声说道。

    “嗯,好!南山炮台的加强准备完毕了吗?”李智友说着,朝着南山炮台走去。

    这里是整个仁川防守的制高点,也是朝鲜人跟随清朝少有获利之处。

    满洲人不事生产,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技术人员之说,但大明越发强大的火器却让他们忌惮又垂涎。后来孔有德的叛乱给了皇太极极大的助力,不仅有了炮手更拐带走了孙元化急需数年的火炮制造技术,从此让清人也拥有了火炮力量。

    当然,清人对汉人也不太信得过,后来见朝鲜人也跟着日本人建立了铁炮队,便征募了一批朝鲜人。丙子胡乱后朝鲜对清人顺服,一来一往几年间也有一批朝鲜工匠归国为朝鲜人铸造大炮,仁川的南山炮台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起来。

    “将军,负责加强的一千守军也都已经过去了!”李成延恭敬地道。

    “去看看!”

    到了南山炮台,李成延挥退了一干值守的兵卒,仔细看了起来。

    炮台上的炮大多数都是大将军炮,也是仿制的清人“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炮身除口沿外,前细后粗,底盖如覆盂,上有球形尾珠,近炮底处有一个方形火门,炮身中部两侧各横出一个炮耳,炮口与底部正上方分别有准星和照门,炮身有五道箍,半腰留有一条合缝线,看起来像是没铸造完成。

    整个炮长度在一丈稍短,约莫七尺多,口径一手长,是一门重三百斤炮。炮弹则是七斤重。

    “可惜没有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听闻清人已经打造了三千斤的重炮,就是这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能有三千斤重,炮弹能有十数斤,要用用铁轴炮车运载才不至于被压垮。要是有这般重炮,何愁明人口出狂言威胁?”李成延大为感叹。

    李智友倒是脑子清醒,道:“总好比只有威远将军炮好,就这一半长。”

    当然,朝鲜上下除了这南山炮台,也唯有汉城还能有那么几门重炮了。就连所谓威远将军炮都没有。

    只不过。对于初见火炮强大的李智友而言,他是不觉得明朝人能有多么强大的火炮了:“福船一向是运输船。海上向来无甚么重炮,见了这数百斤重的火炮。定是会被吓得狼狈逃窜吧?”

    “哈哈哈……”李成延附和着大笑了起来:“恐怕此刻的明人畏惧风暴,都不敢来呢!”

    “哈哈哈……”李智友也笑了。

    但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四艘船体细长的战舰乘风破浪,从海上忽然从一个小黑点变成了大黑点,随后以朝鲜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开始朝着仁川港前进。

    “明朝人……来了……”

    星辰号上,包果轻轻抚摸着战舰上的首炮,这是明朝工匠不惜工本用铜料重新为星辰号打造的舰炮。

    按照朱慈烺在匠作大院推广的新明制,这一门火炮口径121毫米,长3。1米,炮弹重量十二斤。全部重量则是达到了三千斤。

    其他三艘战舰的火炮威力稍逊,基本上都少了千把斤的模样。

    “就是不知道港口上守军的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