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朱慈烺此言。鲁应遴顿时就愣了,良久终于不由露出了心悦诚服的表情。

    鲁应遴身为士子,自己当上了兵科给事中后便成了一省都有名的人物,自己家族自然是跟着鸡犬升天,不希望士绅缴税。这是屁股决定脑袋。

    朱慈烺呢,皇室宗亲这是皇族的基本盘,不管宗室多么不靠谱,碍于宗法血缘都要照顾。

    而今,朱慈烺都要朝着宗室动手了,鲁应遴再为士绅辩护。显然就没脸了。

    “航海攻心之策,战略上优秀的。”朱慈烺缓缓出声,望着眼前的鲁应遴,心中其实是欣赏的。

    这个时代。太多的人见识稀缺了。或许在其他的知识面上,他们可以吊打后世许多国学大师。但在见识上,哪怕是最博学的学者,也敌不过后世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最次最次,朱慈烺搜了一遍自己的夹带,竟是现都找不出一个胸中有海洋战略与见识的人才。就连虎贲营绕道山东半岛袭击利津。亦是足足废了小半年的时间,这才筹措出了足够的人手。

    鲁应遴顿时端坐了起来。

    朱慈烺这下子却神态放松了许多道:“孤想来讲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你既然品德兼具,我便属意让你负责起一支海军造船的建设。”

    “大人的意思是……不单单运兵到辽东?”鲁应遴听出了朱慈烺的意思。

    朱慈烺苦笑道:“眼下我们在辽东一个分基地都没有。便是三千船只运兵六万到了辽东半岛,那又如何保障后勤?兵法讲究以正合以奇胜,想要在距离金州千里之外的伪盛京达成奇袭效果这太难了。况且,你应该猜到了。我想要的不止是用来运兵的水师,更是可以掌控到我大明未来的那一片深蓝海洋。”

    “殿下认为大海是我大明的未来?”鲁应遴表示不解,却没有再反驳。

    朱慈烺点点头:“孤翻遍历代史书,现自古以来历代王朝,哪怕强盛如汉唐,依旧不可避免地经历了数十年的盛世后补入衰亡。细细思量,我便现了。建国初期,土地广博,人丁寥寥。故而百姓得其居所,有田地可以耕作,从而安居乐业不需要忧虑吃不饱肚子的问题。但随着天下可堪耕种之地越稀少,土地兼并的矛盾突出。吃不饱肚子的百姓越来越多,以至于天下渐有乱象,终究覆灭一朝。如此治乱循环,至今未见解脱之法。”

    鲁应遴听此,越正色了起来,此刻,他甚至从袖中拿出了一支小炭笔,在一本小册子上细细记录了起来,他的胸中猛地冒出了一个念头。太子殿下有解脱之法!(。)

    。。。

第七章气死皇太极() 
朱慈烺见了,挥手让人拿了一直更好的鹅毛笔,备好了墨水,笑着继续道:“土地。是这一切矛盾的最核心的焦dian。因为百姓需要依靠农业维生。但翻阅历史,可以发现历朝历代的百姓是越来越多的。大皇朝维持的时间也是越来越久的。这说明,这一切是可控的。”

    “只要一个皇朝治下的百姓可以依靠任何一个职业维持自己的生存,那么皇朝的活力就可以得到维系,他的生存空间,他的扩张空间都可以延缓死亡衰落的进程。在从前,绝大多数的生存方式只能依靠农业。但伴随着商业、手工业、渔业等重重行业的兴盛,百姓们就有了越来越多的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不必因为没有田地耕种而饿死。”

    “当然,田地依旧是当今时代的本源。可是,我大明周遭,四处都有强敌。百姓重土安迁,经济范围内可以新开垦的空间越来越少了。而大海,便是我们另外一个可以扩张的空间。通过经济的航运,我们可以移民到广袤的新世界中,那里,有足够大明每人分得百亩的良田,有数万万两可以开垦的黄金。有繁忙的商道,有无数大明百姓可以获得生存新机会的希望。这,就足以让我大明皇朝延续千年的未来”

    “现在,这一个进程,将由郑重启迪。做好了,我大明皇朝千年史册之中,必有你的名字。做坏了,也许末世崩塌,具是化为烟云。怎么样。愿意接受孤给你的这个任务吗”

    朱慈烺说到这里,已然可以看到鲁应遴胸膛起伏。已然激动无比,高声大喊道:“臣下愿意接下这伟大光辉的任务。死亦无憾”

    “我要你们的脑袋有何用”朱慈烺摇着头,道:“你第一次在孤手下做事,不清楚孤也理解。你只管放心,钱粮的问题不是你需要担心的问题。你要管的问题,是置买油钉板木;雇佣匠作舵手。那朱正色不是说,造船大有学问,闸运粮腹里之船非乘风波浪航海之船;航海与腹里;板木不同;钉铁不同;式样不同;航舟危不同;索揽器用不同;人夫师手操驾作用不同。你只管dingdian,。。o

第八章:多尔衮() 
多尔衮站在屋子里,背着双手,推开窗,看着屋子外雨声滴答滴答的,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想动了很多的事情。

    崇祯十五年,洪承畴率领八路大军去解锦州之围,接连挫败清军。听到前线战事不利,坐镇后方的皇太极坐不住,亲自率军救援。那时,御医便已然忧心重重。皇太极的老毛病“鼻衄”又犯了,而且非常严重。但锦州之战太重要了,这是打击明国以来最重要的战役。所以皇太极只是见病情稍稍缓解,便奔赴战场,亲自指挥战役。

    那一战,大清胜了。

    想到这里,多尔衮微微笑了一下。他可是这一战的主帅,功勋卓著。

    但一想到接下来的事情,多尔衮又收起了笑容。

    锦州战役结束后,一个让皇太极感觉悲恸不已的消息传来了,海兰珠身死。

    于是皇太极当即返京,虽然如此,皇太极依旧未能见海兰珠一面。

    忧伤于此,加上皇太极本就病重事烦,回了盛京的皇太极身体一下子就垮了。

    海兰珠火化后,皇太极饮食顿减,一次,他从中午一直昏迷到晚上,吓得满朝文武全都乱了手脚。此后的两个多月中,他一直沉湎于悲痛中不能自拔,后经诸大臣力劝似有悔悟:“天之生朕,原为抚世安民,今乃过于悲悼,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知朕太过,以此示警。朕从今当善自排遣也。”

    这会儿,皇太极似乎接受了大臣们请求,出去狩猎散心。没想到在返回途中。路过宸妃墓,皇太极下马再次痛哭不已。

    此后。皇太极一病再病,身体状况急剧走上了下坡路。

    崇德七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十月二十七。

    汉官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上书:“皇上天纵神武,德被遐方,以仁心爱万民,以仁政治宇内,凡养民恤民,无不周挚,虽当大业创兴,实万世之圣主,当代之明君也。臣闻有道者。天赐纯嘏;福履者,景运灵长。今皇上道德醇备,福寿兼隆,虽偶尔不豫,辄获康吉,天之眷皇躬也昭昭矣,举国臣民不胜欢忭。伏愿皇上保护圣躬,上答天心,下慰人望。近见政事给予繁。动劳睿虑,各旗、六部诸大臣虚设何裨?凡心劳则气动,更愿皇上清心定志,一切细务。付部臣分理,至军国大事方可奏闻。况大业垂成,外国来归。正圣心慰悦之时,亦可稍辍忧劳。且时当食足兵强。皇上宜暂出游猎,以适上心。臣等谬任言官。惟以圣躬为重,伏望息虑养神,幸甚!”

    皇太极阅后批示道:“所奏良是。朕之亲理代办处机,非好劳也,因部臣不能分理,是用躬自裁断。今后诸务可令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肃亲王(豪格),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合议完结。”

    对于任何一个君主而言,权力是绝难放弃的。

    也正因为如此,多尔衮才知晓当皇太极将权力下放到自己手中的时候,皇太极的身体状况也到了怎样一个恶劣的情况。

    崇德八年正月初一,是每年一次的新年大典,皇太极又因圣躬违和,不得已也停了下来。

    同年三月十七日,因圣躬违和,再次颁布大赦,死罪以下皆赦之。

    同年四月初一,又因圣躬违和,向盛京及境内各寺庙祷告,施白金。

    当时间划到五天前的时候,一封军报传到了盛京。

    听到之人,无不是震惊难言。

    这便是征明而去的阿巴泰身死,大军被围歼的消息。

    堂堂大清饶余贝勒,努尔哈赤之子,竟然死在了明太子朱慈烺,一个区区十六岁小儿的手中。

    消息传来,众人纷纷震惊难言。

    他们震惊的倒不是朱慈烺的岁数。

    天聪二年(1628年),在母亲死去的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破敌人于敖穆楞,为此,皇太极赐给多尔衮“墨尔根戴青”的美号,那一年,多尔衮一样16岁。

    只不过,现在崇德八年,距离当初已经十五年过去,多尔衮已经是一个三十一岁的大叔了。

    所以多尔衮惊讶的是清军竟然被明军围歼这样一个事实。

    若是说阿巴泰领着主力攻城不下,被炮击折损颇多,多尔衮还有些可以接受。

    但野战之中,三万余清军鏖战,却反而被清军围歼,连跑都只走脱了三千来人,这如何不让多尔衮等满清王公震惊?

    震惊过后,便是掀起的无边巨浪。

    很难有人愿意接收这么一个结果。

    最难接受的,除了失去一员大将支持者的豪格,那显然就是大清的国主,皇太极了。

    豪格当即表示要压下军情。

    众人并无异议,只是过了两日,消息还是莫名地传入了皇宫之中。

    当夜,一个让举国皆哀的消息传了出来。

    大清皇帝、“博格达。彻辰汗”脑卒于殿。

    消息传出去,愤怒的济尔哈朗下令逮捕了征明大军的上下将官。身为在陕西与孙传庭对战的图尔格因为对比阿巴泰的表现还未折损多少,反而带回了一些斩获。故而,多尔衮发话后,图尔格很快便被释放了出来。

    但同样败仗兖州城的和托却是被牢牢关押在大牢之中,任谁说清也放不出去。

    对此,豪格却说不出话来。

    从因果关系上讲,正是阿巴泰的失败才让获得消息的皇太极气死在皇宫之内。

    只不过,和托被逮捕,切正式宣布了这一路征明大军的失败。

    正蓝旗这一次折损之惨重,却同样深深重创了豪格的支持面。

    皇太极死后,作为皇太极之子的豪格有正黄旗与镶黄旗的支持。这与多尔衮与正白旗与镶白旗的支持打平。

    但让众人看好的是,豪格本人同时还是正蓝旗的旗主,三比二的实力让众人对豪格上位深表看好。眼下,正蓝旗折损惨重。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拿。”皇太极喃喃着:“山雨欲来风满楼。只可惜,南顾不及了。”

    “我的好睿亲王,这会儿,还想着什么军国大事呢?”屋内,一个娇媚的声音响了起来。

    “嫂嫂不急,我只是有些开心罢了。”多尔衮一边笑着,一边进了屋。(。)

第九章:兵临武昌() 
崇祯十六年五月初八,李自成部农民军已经占领了孝感、汉川和汉阳府,兵锋直逼武昌。

    平贼将军左良玉望风远窜,带着军队顺江一直逃到池州(今安徽贵池)。湖北境内官军式微,偌大一个武昌城岌岌可危。西面李自成重兵压紧,东面张献忠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