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南京六部的权力远不如北京六部,但是南京六部也有一定职权。主要是因为南京所在的南直隶地区辖十五个府又三个直隶州,相后世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之地,却不设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原来三司执行的职权便由南京六部负责,其中又以南京户部、南京兵部的权力最重。

    这也意味着。一旦朱慈烺去了南京,立马就能复活出一套除了内阁以外的完整行政班子。

    比如南京户部负责征收南直隶以及浙江、江西、湖广诸省的税粮(此四地所交税粮几乎占了明帝国的一半)。同时还负责漕运、全国盐引勘合(明朝从始至终,南京户部一直负责这一事务,其中只有2年南京户部不负责这个事务:正德三年,刘瑾变法,由中央户部负责,“南京引板。俱令销毁”。但在正德五年,刘瑾被诛后户部奏请“刷印盐引,仍隶南京户部”,获得批准。此后一直未变)及全国黄册的收藏和管理(存于今南京玄武湖)。南京户部侍郎因此经常兼任总理粮储。

    南京兵部负责南京地区的守备,南京地区的49个卫,都隶属南京兵部尚书指挥。南京兵部尚书一般挂“参赞机务”衔,会同镇守太监和南京守备勋臣共同管理南京的全部事务。

    南京吏部负责南京地区官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京吏部不得干涉。

    南京刑部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京卫所的刑名,明史上刘瑾就曾经因为南京刑部尚书吴洪依法断案不合其意而矫诏令其致仕。可见南京刑部也有司法权力。

    南京工部的职责与北京中央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辖地区限于南京及附近各省。此外,南京工部也负责部分南方的税收(名义上叫“竹木抽分”,明朝工部、兵部都有收税权,并非户部独有)。另外。南京户部刷印盐引勘合的铜版要由南京工部负责铸造。

    除了南京礼部没有太多职权外,南京可以说是天然的一个权力中心。

    同样,让太子监国南京这也并非是没有成例的事情。明成祖朱棣北伐的时候,就是由太子朱高炽监国,稳固后方。

    更何况……

    很快,朱由检将一份份走上递给了朱慈烺:“去南京监国可不是去玩的。应天府我给你了,你想要怎么做。都自己去随手施展。但是!除非你能证明应天府在你手中可以治理好,不然,出了应天府外,就不要乱伸手。南北二京职权分清楚了,许多误会也就没有了。臣下们才能用心做事而不会只想着捉摸上意。这里有一封军令状,你看了这些奏章,再决定签不签。”

    “签了。太子监国之位朕就给你,应天府的职权,以及随时可以统领半壁江山的机会,我都给你。不签,这河南、山东之地依旧由你统管,此前权限不作变更。”

    “但你签之前,给朕仔仔细细,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这一番天下放在你的肩头,你能不能担得起来!权力,很诱人。但很多的时候更是一杯苦酒,尝过的人才知道是什么滋味,更知道能比抵得住这份醉意,保持住清醒,而不是行差踏错,一念间铸成大错。”

    说到这里,朱由检不再多说,而是离开了此间,道:“想明白了,就将军令状留下。我自会安排好其余事情。”

    一时间,整个殿堂里只余下朱慈烺一个人翻看着一个个摆好的奏章。想着方才去了亭子,现在又回到大殿,朱慈烺轻轻吸了一口气,认真地翻阅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朱慈烺也终于想起了关于南方陆陆续续的战报。

    首先让朱慈烺记忆深刻的还是老对手李自成。经历开封一战的惨败后,李自成自然没有如历史上一样在汝宁进行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完成从流寇到地方政权的转变。李自成反过来被渴望一场胜利证明自己的孙传庭一路从河南撵到了湖广。

    只不过,李自成毕竟是历史上一代雄主,在河南吞并了袁时中与罗汝才的家底后,败亡湖广也依旧比左良玉更强。

    更重要的是,在湖广,左良玉这个朝廷的平贼将军完全如朱慈烺所言发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作用。

    逃亡到湖广的左良玉一见脱离了朱慈烺的阴影,顿时固态萌发,在湖广强拉壮丁、收拢山贼。聚拢乱兵,不顾一切地扩充实力。这样的兵源,其素质如何不言而喻。

    而且,朝廷给左良玉的军额只有两万五千人,扩充后达到十万的左良玉军根本无法靠着朝廷的钱粮维持。这样一来,左良玉自然只有搜刮百姓,掳掠维持。

    一时间,整个襄阳民心被左良玉败坏干净。当左良玉在襄阳打算打造战舰逃亡的时候,襄阳士绅便组织百姓,一把火将这些战舰全部焚烧干净。

    为此,大怒的左良玉又强抢商船,将自己的家底偷偷运走,这才敢和李自成对抗作战。

    只不过,民心丧尽如此,军力散乱如斯,左良玉如何有本事能据守襄阳?

    在百姓的帮助下,李自成绕过左良玉的设防,从白马洞口渡过汉水,让李自成顺利攻占襄阳,挽回颓势,重振声威。(。)

第二章:湖广局势【起点正版我发红包】() 
【今日红包猜谜问题是:请问,堵胤锡在崇祯十四年担任什么职位呢?关注微言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回复答案,即可获得微言准备的支付宝红包哟。想要第一时间抢到,就快关注微信公众号吧~】

    朱慈烺本以为朝廷对此并不知晓,只是一意让左良玉平贼而不顾其他。

    但没想到,奏章之中对左良玉的描述并不缺乏。

    在朱慈烺鏖战山东的时候,去年,也就是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初三,左良玉如历史上一样拔营东遁。奏章上的描述便是“所过之处,焚庐舍,夷井灶,鸡犬无所留,千里一空。”

    次日,李自成就顺利攻入了襄阳。

    消息传到荆州,惠王朱常润、偏沅巡抚陈睿谟以及“文武诸司,于初八日夜相率潜逃,城门无一卒。”十四日,农民军占领荆门州,向荆州挺进。荆州士民杀猪宰羊,举着旗帜欢迎农民军。十六日,农民军进入荆州,杀明湘阴王朱俨钅伊全家。李自成随即分兵连下枣阳、宜城、谷城、光化等县。

    农民军占领襄阳、荆州之后,继续向承天进军。承天,也就是后世的湖北钟祥县,是嘉靖皇帝的父亲兴献王朱祐杭封在这里。明武宗死后没有儿子,朱厚熜入继大统。钟祥被看作“龙潜之地”,又是献陵所在地,因此升格为承天府,设立承天、显陵二卫防守。面对农民军的攻势,朝廷移本省总兵驻防,另调他省援剿总兵协防,令本省巡抚和巡按坐镇承天保护陵寝。尽管这里有重兵镇守,却士气衰落,兵无战意。民心尽为左良玉之辈、苛捐杂税所毁。

    而这个时候,追击的孙传庭虽然和断后的一部农民军李过打了一仗小胜。但奈何此时清军左路袭扰入关,从山西雁门关打进来。意图进攻河南、陕西。为此,朝廷不得不急令孙传庭回援。

    而朱慈烺对此自然也无可奈何。毕竟河南还得遮护。

    于是孙传庭只能迅速调集大军回援。

    没了孙传庭的压力,李自成在湖广顿时轻松无比。

    当农民军先头部队乘船抵承天时,本地百姓甚至在大门上书写“恭迎王师”。有的打开西关城门准备迎接农民军进城。

    崇祯十六年正月初一日,农民军攻克承天,明湖广巡抚宋一鹤自杀,巡按御史李振声被俘,总兵钱中选被击毙,钦天监博士杨永裕投降。李自成下令改承天府为扬武州。

    这意味着朱明王朝承天继统的地方。已经化为起义农民耀武扬威之所。同时派人拆毁兴献陵享殿并发掘献陵reads;扩张之路。

    占领承天以后,农民军继续东进。正月十五日攻克汉川县。这里距省会武昌只有一百二十里,又依濒汉水顺流可达。

    而这个时候,被朝堂上下依旧寄予厚望希望可以挡住农民军锋芒的左良玉正在带着部众由襄阳逃到武昌。

    这样一员平贼将军,如何能寄予希望挡住农民军?

    面对农民军的攻势,左良玉脚跟还没站稳又只好顺江逃往九江。

    在路上,左良玉又发挥了一遍自己的“优良传统”

    “十六日掳两岸船几尽。先是小民不能自置舟者,辄挈室托于粮艘,凡数千家,以粮艘可恃也。至是概掠之。一卒登舟。百人请命,刀声人语,鱼乱水飞。可怜哉!十八日,全师东下,樯帆蔽江,酸泣之音,十里相接焉。两郡(指汉阳、武昌两府)方幸得稍息。”

    左良玉部逃跑后,李自成起农民军取道刘家隔,于正月十八日攻克了汉阳府,缴获船只四、五千号。十九日,渡江进攻武昌。由于江水湍急。部队又不熟悉水性,许多船只被风浪打沉。李自成的攻势终于被挡住。不再进攻,于二十一日起营经云梦县返回襄阳。

    看到这里。朱慈烺的脸色已然变得格外沉重了。

    他拿起了另外一封奏章,上面,有李自成向黄州挺进时发布的《剿兵安民檄》,这一封檄文也意味着李自成已然摆脱了一方流寇的局面,开始稳固自己的地方政权。

    想到这里,朱慈烺拿着檄文轻轻念了起来:“为剿兵安民事:明朝昏主不仁,宠宦官,重科第,贪税敛,重刑罚,不能救民水火;日罄师旅,掳掠民财,奸人妻女,吸髓剥肤。本营十世务农良善,急兴仁义之师,拯民涂炭。令定承天、德安,亲临黄州。遣牌知会:士民勿得惊惶,各安生理。各营有擅杀良民者全队皆斩。尔民有抱胜长鸣迎我王师,立加重用,其余毋得戎服,玉石难分。此檄。”

    “连农民军都开始严肃军纪,端起了朝廷的义务。偏偏官军还这么摧垮民心……这江南的麻烦,可真比我想象的还要多了。”朱慈烺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在河南,起义军已经摧垮了原来河南的权力系统,再如何煊赫的大族都被赶到开封城内,惶惶如丧家之犬。这个时候,朱慈烺不管是推行改革,还是另立启明市,他们的反抗都只能是微弱的,没有根基的。

    毕竟,上百万的百姓都因朱慈烺一念而活,如此庞大的力量已经不再为他们影响,朱慈烺自然可以顺利推行自己的新政。

    而在山东,清军没有杀得滚滚人头过去之前,孔家与宗室都给朱慈烺添了诸多麻烦。但当清军杀过去的时候,仇恨自然是被无恶不作的强盗鞑子拉住,主要矛盾也就成了敌我矛盾,而不是内部矛盾。

    故而,朱慈烺在山东的权力也总算推行得颇为顺利。此刻携大胜之威,也不担心阳奉阴违。

    更何况,兖州一战、临清以及济南一战都为朱慈烺积累了不少的山东士林威望。别的不提,兖州监军参议王维新、滋阳知县郝芳声、滋阳知县樊吉人这几人公开赞扬着朱慈烺杀鞑子保家卫国的功业,皇家近卫军团的后勤问题都格外支持。

    只不过,江南之地就难说了。

    那里豪门大族遍地,情势复杂,光是军纪想要清肃都颇为艰难。只是,军纪这一点朱慈烺却暗自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整肃起来。

    而这,在堵胤锡上奏的《救时二十议疏》中便证明了军纪的重要性。堵胤锡是明末少有一心抗清救国的实干派,本身能力出众,勤劳勤政,是崇祯十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