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延儒玩味地听着,看出了吴昌时这番话中的诛心之意。

    这是直指朱慈烺的公心啊。

    若是半年前,松锦大战刚刚落败的那会儿,吴昌时这话肯定要被人驳斥得狗血临头。

    但眼下,朱慈烺在中原胜仗频频传来。关外,建奴一时间也无法奈何宁远城中的关宁军,不再动弹。似乎,天下已经一片太平。

    京师之中,久违的歌舞回归,靡靡之音重新奏响。就连吴昌时,也觉得大难已过。天命依旧在大明怀中,天下之间,再也没有比争权夺利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朱慈烺口口声声扯着建奴入寇,却不是养贼自重,图谋更大的权势?

    看朱慈烺在河南几乎自立一国的架势,吴昌时丝毫不怀疑朱慈烺心中的恶意。

    “来之这般说是有理的。”周延儒缓缓颔首:“可以以此造一些声势……”(。)

第十一章:天家无私情() 
“殿下,慈庆宫改名儿了。︾頂︾点︾小︾说,眼下,叫端本宫呢。”司恩迎着朱慈烺进了宫内。

    此刻,朱慈烺也算罕见地不用前呼后拥,而是一个人静静在行走了。进了皇宫大内,朱慈烺的那些侍卫显然就用不着了。

    朱慈烺一边听着司恩这般说,一边走在端本宫内。

    端本宫前有门三道,前为徽音门,门里为麟趾门,第三门称慈庆门。一路进了第三道门,朱慈烺这才算进了自己的东宫居所——端本宫。

    朱慈烺轻声道:“算起来我也到时候大婚了。这是父皇给孤准备大婚用的吧?”

    司恩忙不迭点头。历史上,也的确就是如此。原本,慈庆宫是给朱由检皇后张嫣住的,后来见朱慈烺该大婚了,就改了端本宫的名字。知晓此节的朱慈烺想着,不由有些出神。

    此刻,忽见周皇后满脸带着思念地疾步走了过来,当见到朱慈烺的背影时,更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过来,一把抱住朱慈烺道:“我的烺哥儿呀,你可真是让母后想得苦了。快让母后看看,这此去大半年了,可吃了苦,受了伤患?听说你在河南竟然还和贼寇亲身打了起来。烺哥儿呀,怎么这般不听母后的教诲呢,让你保重身躯也不听?万一磕着碰着伤着了,那如何是好?”

    朱慈烺听着周皇后的碎碎念,无尽暖意涌在心头,任由周皇后抱着,良久这才吐出一句话:“母后放心,皇儿好着呢。还给母后涨了脸。外间提起皇儿,哪个不是举起大拇指。道一声英雄人物的?说起这般,还不都得说母后养了一个好儿子?”

    “烺哥儿是真的长大了。更会说话了。还好呀,母后给你寻了一门好亲事,要不然等你带回几个民间女子,母后倒是不知如何是好了。”张皇后调笑着,反而给朱慈烺闹了一个大红脸。朱慈烺倒是几乎没怎么见到什么出挑的民间女子。

    恰此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大步进来,挥退了跟随的宫人,笑着道:“皇儿,依朕看。就留在京师,将这婚事办了吧。”

    朱慈烺急忙过去行礼,一番礼节后,这才道:“父皇,说起来还得儿臣找父皇求个情呢。”

    “哦?是哪一位大臣这般有脸,让太子给朕求情起来了。”崇祯好奇道。

    朱慈烺轻咳一声,道:“其实,是这样的。外间都说赵家大郎赵文清有勇有谋,让秦兵得以顺利参加了中原战事。但说起来。其实是赵家娘子偷偷跑了出来,一力促成。所以,这一次赵家娘子还在开封,帮儿臣处理一些事情。虽然急切间也开始收拾准备北上。但的确事物繁忙,加上舟车劳顿麻烦,是以还未进京。”

    “什么?新娘子跑了?还是私奔去了?”崇祯呆了一下。老半天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那烺哥儿你……”

    显然,赵家是没脸说自己养的好闺女竟然偷偷跑去见未来夫婿去了。毕竟。礼教严格的当下,身为豪门望族。这是家教不严的家丑,谁也不会想外里说反而得拼命给赵诗瑶遮掩。

    是以,就连崇祯也没有听过这一节。当然,最后关头,还是得朱慈烺说出来才能将这一节给圆回去。

    但朱慈烺既然这么说,其间意味却不是止于赵诗瑶的私奔。

    朱由检说了一半,将后半段的话吞了下去,不由摇摇头,道:“烺哥儿,外间风头,却是不好听啊。”

    朱慈烺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起来,外间的传言纷纷而耳,可谓是都听出一堆茧子来了。

    而内容,却也直接简单,都是直指离间父子的。

    比如朱慈烺自立一国,图谋造反。比如朱慈烺养寇自重,为的就是带兵北上,图谋自立。

    朱由检让朱慈烺大婚,其实是一片爱护,为的就是将这不好听的名头都刷过去。一场崇祯亲自操办的大婚,不仅意味着朱慈烺得到赵家强援,更证明了朱慈烺对其宠信依旧。

    最重要,也能表明朱慈烺长期呆在深宫,不会作乱。无疑是一个极其强劲的辟谣举动。

    但朱慈烺却说新娘子不在京师,不就是婉拒了在京师举办大婚吗?

    一旁,周皇后轻叹一声,道:“我去看看午膳如何了。”

    端本宫内,顿时只余下朱慈烺与朱由检两人。

    “父皇。孩儿养兵三万,急切间想要铸就一支强军,便格外用心,耗费极大,林林总总耗费有百万之巨。除去那些一次性初始投入的,单论往后维持这一支大军,下半年就要准备五十万两才堪堪维持。”

    “户部财政困难,父皇内库更是都掏空了。这般,让儿臣如何还有脸讨要。故而,这才在河南弄出一个恒信商行,又想了些法子,开源节流。这是不得已为之。这种要事,往前都是孩儿亲手操办,现在未来娘子来了,又是有本事的,儿臣如何不欣喜将这般事情都交过去?”

    朱慈烺轻声说着,诚挚发自肺腑:“也算是阴差阳错,此次入京,的确是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办下婚事了。父皇一片爱护之心,儿臣……愧领。”

    朱由检躺在一场躺椅上,扶着太阳穴道:“烺哥儿的意思,朕明白。朕我的儿子真要图谋不轨,又有了自立的本钱,岂会亲身回京。外面那些传言,烺哥儿不要放在心里去。”

    朱慈烺沉沉应下。这其实是表明了朱由检对外间的流言也没什么好办法处理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心中一叹的同时又道:“父皇,孩儿得到情报,建奴将于十月入寇京师。”

    “便是不足旬月的时间,就会入寇?”朱由检丢出去了一个奇怪的眼神。

    朱慈烺没来由地一阵慌乱:“孩儿可以确信。”

    朱由检摇摇头:“玉绳遣礼部主事赵庆思去关外谈判停战了,这仗,一时半会应该打不起来罢。”

    “停战?这不就是议和?”朱慈烺惊呼了起来:“父皇……”

    这一刻,朱慈烺悄然怀疑起了父子间曾经亲密无间的信任。

    “天家……无……私情。”朱慈烺心中喃喃着,脑海之中反复都是这五个字。(。)

    ps:  嘿~最近几天年末公司多事。加更的时候,还是要等存出稿子。微言是言而有信的,还欠着两次加更都记着呢。

    话说,有外站看书的朋友。还请来注册一下,点个收藏,推荐票。当然还有对微言格外重要的订阅,订阅。支持正版~支持你喜欢的故事。

    拜谢啦

第十二章:我何惧之?() 
停战的名头显然好听很多。但这两个字,无疑只是掩耳盗铃。

    只有势均力敌,双方都觉得打着没劲了,才能说停战。作为战败一方,大明此刻对于建奴而言,只能说是……求和。

    停战,只是一层文字上面的遮羞布罢了。

    朱由检显然明白此节,想要当下摇头拒绝议和这个形容,但朱由检转而便犹疑了起来,他如何又不知道真相如何?

    转瞬,朱由检脸上的表情看得朱慈烺一阵陌生:“大明的祖训,总不能事事坚守。有些听起来激动人心的事情,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啊。关外,祖大寿一降,关宁军便是动荡不安。为了按下此事,孤几番安抚,格外吃力这才平静下来。还有九边军镇,京畿防务,每年数百万两是一个无底洞啊。朝堂财计,因烺哥儿多有缓和,军镇防务,还得小心缓缓收拾。李自成、张献忠糜烂湖广川蜀此等腹心钱粮之地,孤的意思是烺哥儿先平了内患。攘外必先安内嘛,这是当初烺哥儿说的呢。”

    朱慈烺心下顿时一沉。

    靠着知晓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朱慈烺说攘外必先安内,为的是安抚朝堂,安抚崇祯慌乱之心。

    提议先平内患,这是三月时的情况。朱慈烺想的是靠着半年的时间,筹措出一支大军,平流贼锻炼军力,从而让国内有一支强兵可以攘外。

    现在可战之兵有了,鞑虏也必定会打进来。又如何指望还能等建奴眼睁睁看着明国安内呢?

    究竟是不想抗清,还是不想……朱慈烺的兵在京师抗清?朝廷一意修复关宁军、九边京畿防务。恐怕不止是寻常举动吧。

    “儿臣,明白。此次大战李自成。缴获颇多。儿臣尽数上缴,折合黄金古玩等。总计一百零三万一千八百七十二两。只等父皇过去检阅。”朱慈烺平静地说着。李自成席卷陕西河南,破城无数,朱慈烺破阎李寨后收获极重,加上军中军纪严明,这些斩获得以全部入库。其中价值,光是朱慈烺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检点到了三百万两之多。朱慈烺原本是打算录入上供,换取朝廷的支持。

    但今日,朱慈烺却感觉。这恐怕是唯一的一次上供了。

    朱由检闻言,既是欣喜,却感觉到了一股难言的失落。

    他能够感受到,此刻的朱由检,与自己的距离无形生出了隔膜。尽管,这上百万两的斩获让朱由检格外奋发鼓舞。有了这笔钱,他就可以好生填补一下这个千疮百孔的大明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按捺住心绪,鼓励了几句朱慈烺:“烺哥儿做得好啊!天下帅臣要是能如你这般。朕也就不必忧虑了。”

    朱慈烺客套了几句,两人都感觉没了味道,朱由检便转身离去,去重整这片山河了。

    正阳门城楼上。几个守城兵丁看了一眼来的几人,被几人身后的守门官挥手驱散。随后,守门官躬身朝着领头穿着黄色袍服的男子恭谨说了几句。也退了出去。

    “初见时,殿下信心满满。怎么到了现在。反而有些萎靡不振了?”傅如圭与朱慈烺走在城墙的阶梯上,一步一步登高。当在城墙站定的时候,终于将京师夜色尽收眼底。

    望着华灯初上的京师,朱慈烺眯着眼睛,轻声道:“我本以为可以说服圣上允我抵抗建奴的。就连清流,我也从来没有放在眼里过。他们觉得我是反贼逆子,我却觉得他们不过草芥。这些清流,平时素手谈心性,好一点的也不过是临危一死报君王。真到大难临头,恐怕争先魅贼才是多数。但现在,我却输在了这种人的身上。我……不甘心呐!”

    傅如圭微微有些沉默,没有多说话,只是与朱慈烺在城头上走着。

    此刻的他也不由佩服朱慈烺的目光,竟是能够寻到这么一个坐观美景的地方。寻常人在两三层小楼上的房子登高便自以为可以看到城中美景。却不料,当站在足有两三丈高的城墙时,才能俯瞰灯火阑珊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