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呢,臣妾都列好单子了,圣上这会儿总有心思了吧。”

    “礼物?”朱由检轻叹了一声,没什么兴致:“孩子有孝心。那当然是好的。只是,身在天家……”

    “圣上就不先看看?”周皇后没有多说,只是轻轻递上了一份清单。

    朱由检轻轻皱了皱眉,不明白一向温婉的周皇后今天怎么变得这么坚持。不过一向不多说话的周皇后这么坚持了,朱由检也没道理不给面子,伸手接过。看了起来。

    但只是一看,朱由检便不由念叨出了声:“白银一……一……一百万两?尽入内库?”

    周皇后轻声笑了起来:“圣上,烺哥儿又怎么不明白,陛下为何神伤呢?怎么不多看看,烺哥儿可不想圣上这白头发,再一日比一日增多呢。”

    这时,朱由检不由想起了当时,朱慈烺那个坚毅的面容,那些坚定的话语

    “儿臣梦见两年后,反贼攻城陷地中原尽陷,京师城墙之上无一人坚守;梦见三年后,鞑子的铁骑打进关内;九州之内,已经没有了大明的臣子;儿臣梦见了满清鞑子一手拿着屠刀,一手拿着剃刀,大明百姓人人衣冠丧尽,左衽披发,留头不留发,屠城不计数。儿臣梦见,朝臣依旧在争吵,依旧在投敌。卫国之士战死沙场,留命之徒尽皆苟且。太祖站在我眼前,列祖列宗冷目相对。值此情境,身为大明皇室,父皇……儿臣怎能再安居深宫?这万里之大明,战卒可降,武将可降,文臣可降,就连世受皇恩的勋贵也可降,连天家家奴的太监也可降。但儿臣为大明皇室,国之储君,再退一步便是黄泉之路了啊父皇,如此危局。儿臣身为父皇的儿子,身为大明的储君。此时不奋发作为,为君父解忧,为天下平乱。难道……真要等到梦中一幕幕,重现吗?”

    “这军略改革……”朱由检目光分外复杂,仿佛什么东西想通了一样,轻声道:“朕准了。这天下若非值此乱世,烺哥儿这般聪慧精干之人,又怎么会一意孤行,走上这天下猜忌之路?真是……”

    这般想着,朱由检刷刷刷地批复了起来。

    他并没有注意到

    ,几封奏章就在方才的慌乱之中,被落在地上,到了一堆已经批复的奏章堆里去,奏章散开,露出里头一行一行的字。

    “大名府知府沈志春奏报,春无雨,蝗蝻食麦尽,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

    “山东布政使司奏报,青州府济南府瘟疫横行……”

    “河南布政使司奏报,开封府阳武县瘟疫大作,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人。荥阳县春大疫,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

    “户部傅淑训奏报。九月,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八月,顺德府,连岁荒旱,人饥,瘟疫盛行,死者无数。真定府,正定大旱,民饥,夏大疫。顺天府的良乡县,去年瘟疫,岁大饥。今年第二年,大瘟……”

    顺天府,便为京师所在。。

    ps:  感谢~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燕幽雨打赏了100起点币

    燕幽雨打赏了100起点币

    感谢~思绪飘扬 投了 1 票

    。。。

第四章:皇家近卫军团() 
“总算下来了,倒是不容易啊。○”朱慈烺谢过眼前的小太监,让一旁的宁威伺候着拿走了惯常的见面礼,随后便拿着这封圣旨进了位于周王府旁边一处雅致小院的书房里。

    里头,等候依旧的杨文岳、高名衡、虎大威、陈永福、徐彦琦、刘胜以及刘振等朱慈烺麾下将官望着朱慈烺,面容严肃。

    “朝廷已经允了孤筹建皇家近卫军团的奏议,不多时,新的名号与相应官文都会下发下来。军额,也都是如此前我说的一样。就是军饷的问题要多过一趟手续,不过也只是官文上的东西,多盖个章,在我帐中就能办了。”朱慈烺拍拍手,将手头的圣旨展开让众人看。

    “命大明皇太子朱慈烺为皇家近卫军团统帅,总领大军……”

    杨文岳轻声念叨着,脸上的表情绽放得如花儿一样,仿佛一朵近冬才盛开的老菊花:“大事可筹矣!”

    于杨文岳而言,他是最清楚这份名义重要性的。朱慈烺在河南几乎弄成了独立王国,却并不能在至关重要的军权上继续牢固下去。这对于朱慈烺的权力系统而言可以说是一个致命的漏洞。

    故而,杨文岳或明或暗地不知说了几回军权的重要性。朱慈烺每次都笑着说知晓了,却并未采取什么动作。

    杨文岳还以为朱慈烺是自信过度。但当京师传来了周延儒使坏将河南内的朱慈烺几乎自建一国的事情捅上去后,杨文岳自以为明白了朱慈烺心中的苦涩。以为是朱慈烺不想继续刺激崇祯皇帝,闹得父子离心。

    没想到。朱慈烺却早就不声不响地将这么一份军制改革的奏章递了上去。

    而现在,在周延儒使坏。杨文岳觉得几乎没可能的时候,崇祯皇帝却是同意了这一份看起来几乎是在自立方向上纵马狂奔的方案。

    这如何不让杨文岳感叹?

    更是深深地觉得这位太子爷的手段不凡。

    其他人倒是知晓不如杨文岳深切。却也明白这一桩事情对于朱慈烺的重要性如何。

    当然,也无人会忘了,当这个皇家近卫军团出来以后,于他们而言又会发挥多么重要的异议。

    刘振便率先摸着光溜溜的脑袋,大呼道:“这么说,咱们却也是天子近卫,蝎子拉屎独一份的荣耀了啊!”

    刘胜尴尬地咳了一声,使劲肘击了一下刘振道:“好好说话不行?总归,咱们这军号摆出去。却也是堂堂王师,谁都得给个客气了。”

    角落里,不太说话的高名衡心中一阵轻叹。要说重文抑武,差不多是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开始浮现。一来,固然是因为那些老资格有本事的勋贵之后倒在了边塞之外,二来,也有将官士卒不再以军功取胜为风气。这方面,京营的名头上就可以算起来。那京中数十京卫的名头个顶个的响亮,一嗓子后出去都是威风。

    可到了京营以后。那都叫成什么了。

    什么左右掖,左右哨。也就神枢营与神机营的起名还算好听一点。

    现在,朱慈烺一个皇家近卫军团的名头摆出来,谁敢不心中存一份凛然?

    这摆明了是这位太子爷要给自己手底下的军队撑腰。

    要说帝**队里头划分三六九等。将锦衣卫这种变态划出去以后。第一等的自然莫过于京营的那群大爷。这些人一向以自己是皇家禁卫军自命,虽然官面上并未层有过这种说辞。至于第二等,算起来就是九边官军了。再算。就是各省经制将官麾下的战兵。这些,都是帝国的正规军。至于卫所军。虽然也算正规军,其实谁都没再在乎过。再算上其他什么团练什么乡勇民壮。都是民兵的干活。

    而今,朱慈烺却一下子就将自己手中的三只军队聚合成了一个皇家近卫军团的名头,谁敢不说一声这是帝国第一档次的强兵?

    当然,无论是从吃穿用度,亦或者饷银抚恤赏赐,这都是帝国第一档次的水准。这么一个水准下辛苦操练出来,用血汗博取无数军功的强兵,亦是当得起这个皇家近卫军团的名头。

    “往后可就抖起来了,今个儿回去将这消息传出去。看哪个还敢训练的时候不用心!不好好操练,对得住殿下给的那份厚待,对得住这皇家近卫军团的名头?”虎大威大喊着。

    “我看,光是这一个军号扯出来,营里头的家书就要多上几百份了。家里头的爹娘说亲的都要踏破门。”徐彦琦诙谐着。

    “哈哈哈……”一干将官听着,顿时齐齐大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杨文岳止住众人的哄闹,道:“还是听殿下分说各部调整吧。说起来,殿下这一番崭新的军制,初时与我等讨论的时候,可是着实把老臣镇住一番了呢!”

    杨文岳或许算不得当时名帅,却也是沙场老资格的存在。众人一听杨文岳也被镇住,顿时都好奇了起来。

    此刻,当朱慈烺伸手轻轻一压的时候,众人纷纷收声,场面鸦雀无声。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道:“军队的体制上,维持士兵、小旗、总旗、百户、千户的体系。此前,为了准备此前与李闯一战,到了千户这儿孤就没动了,以至于在各营增兵到两千余人的时候,千户实际上成为了营官。但是这于指挥效率不合。作为军中基本的作战单位,营级的营官是需要提出来了。孤的意思是,各营目前的首长,将会提一级,成为营级将官,单独列制。”

    说到这里,朱慈烺顿了一顿,望着众人看过来热切的目光,朗声道:“此一官阶,孤照比的是汉时校尉的军制。步兵的营级长官为步兵校尉。骑兵营级长官为突骑校尉。炮兵营级长官为乘胜校尉。不过呢,对于领飞熊营的徐彦琦,不必称呼为步兵校尉,可以直呼飞熊校尉。新领营号虎贲营的刘胜,可以称之为虎贲校尉。各校尉在除了领本部兵马的同时,还可以由军中负担军资,组织亲卫队,名额为一百人。”

    杨文岳目光顿时一亮,心中暗暗叫好。(。)

第五章:明军虚实() 
此时山海关外,曾经还是大明疆域的锦州城里,来来往往都是金钱鼠尾的建奴鞑虏。

    仅存不多的汉家民户们战战兢兢地看着这些人,将眼中仇恨的目光悄然隐藏,埋在心底。

    清兵军纪严苛,却是针对战场的令行禁止。但当军纪保护的对象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时候,便瞬间荡然无存。

    尤其是而今锦州城的主将是阿巴泰,这个醉心弓马的武将全然不在乎城内的汉民被自家大清儿郎如何蹂躏,只是想着如何再舒展一下这副渴望战争身躯。

    就这样,不知多少汉家宅院被一脚踹开,只余下戛然而止的吼叫声以及女子的啼哭声。一门尽亡的例子在这座城市数不胜数已经到来无人关心的地步。

    “呸”锦州城里,一户小院的围墙上,一个脸上抹着黑灰的小男孩恨恨地吐了口唾沫,目光仇恨地盯着路上骑着马的一队人:“汉奸狗鞑子”

    队列之中,一个穿着马褂的男子身子微微一颤。

    几个清兵顿时愤怒大喊起来:“杀不绝的南蛮子,爷爷的刀去收了他”

    “和度主子,那只是一个小娃娃……”马褂男子轻声说了句。

    被称作和度的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子,生得端是壮实,筋肉鼓鼓,却没有如那几个女真人一样充斥着浑身悍勇的戾气,反而显得颇为沉着冷静,不像满人,倒像几分汉人。这样的变化,却是都因为这个马褂男子赵雄。

    “看在师傅的份上,别管了。皇上的任务要紧”和度说着,带着人朝着锦州城中冲去。

    不多时,他们便重新出现在了锦州城的阿巴泰的帅府面前。

    一番简略的接旨,阿巴泰喜气洋洋地收起了圣旨:“大汗英明我便说,呆在这锦州骨头都要闲得生锈了。这一回大军征明,抢够了钱粮生口。再逼得那明国的皇帝老儿给我们大清求和”

    阿巴泰屋内,镶白旗固山额真图尔格大叫道:“贝勒说得是。呆着这破地方,都淡的出鸟来了。那明国原本还有一个洪承畴算是能打的,现在也被我们杀败了。这大明。便是一个拔光了衣服的娘们,此刻不上,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