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紫微煞-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竟是一本完整的七曜真元,后面还有萨黑龙留下的标识,推算的似乎是多年之后的事情。

    单凭这些东西,便可判断萨黑龙不仅精通七曜真元,还与北汉刘氏大有渊源。

    刘皓南想到此处,心里忽然觉得一沉,再次翻开了处月四族的族谱,仔仔细细的查看起来。

    当他看到北汉第二代国主刘钧的生平上写着:“因病逊位,隐遁边陲,或将亡于木叶山下,黑水河畔”等语,忽觉一个晴空霹雳在头顶炸开,双手一抖跌坐在地,一口鲜血狂喷而出!

    万万没想到,他亲手杀死的萨满教教主萨黑龙,居然会是自己的亲曾祖——睿宗刘钧!

    回想旧事,豁然洞开,为什么自己会与萨黑龙一见如故、倍感亲切,为何萨黑龙要不惜代价助自己恢复武功,将自己救回辽国,为何他在临终之时要叮嘱自己光复北汉河山、重建处月帝国……这一切一切早有昭示,刘皓南却被滔天的恨意蒙住了双眼,毫无察觉!

    这一夜,他长跪在曾祖的遗物面前无声流泪,直至双目干涸,如一潭死水。

    第二天早上,出云前来寻刘皓南禀报事务的时候,发现他昏死在藏书阁中,胸前遗留着大片血渍,显然是咳血之症又发作了。

    出云大为紧张,忙把狐灵小妖换来,让他给刘皓南诊治病情。在这之前,她没忘记给刘皓南带上遮掩面目的黑色布袋。

    小妖细细诊听了刘皓南的脉象,面露凝重之色,道:“咳血乃是心疾,突然复发,必是受到强烈刺激所致。出云,你是不是又折磨他了?”

    “当然没有!”出云忙摇头否认,心想刘皓南如今已是高高在上的教主,自己怎敢再对他不敬?

    小妖有鉴于出云之前对刘皓南的恶劣态度,根本不相信她的话,冷哼道:“若不是你逼迫他,还有什么事能让他如此痛苦,竟至生机断绝,一心求死?”

    “什么?”出云没想到刘皓南的病情如此严重,顿时变了面色,急道,“小妖,你必须救活他,他绝对不能死!”

    小妖冷冷的道:“他一意求死,你怎能奈何得了?这人活着也是受罪,你不若发发善心,让他早日解脱了吧!”

    出云闻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更生出一股揪心痛楚,隐隐后悔以前那般对待刘皓南,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落下这么严重的病根……

    不过更令她疑惑的是,自己并不曾招惹刘皓南,到底是什么事情令刘皓南旧病复发,以致危及性命呢?

    (嘿嘿;)

    《紫微煞》仅代表作者时钟钰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

第391章 不归之路() 
狐灵小妖嘴上说着刘皓南的病无药可治,但还是为他开了个补气安神的方子,煎药服下,终于使他悠悠醒转。(首发)

    出云趁小妖不在,取下了刘皓南头上的布袋,关切地问道:“教主,你可好些了?”

    刘皓南面色枯槁、双目无神,仍在不断咳血,他无法接受自己亲手杀了曾祖父的现实,一心只想逃避,不愿清醒,无论出云如何问他,他都毫无反应。

    太子耶律隆绪等六煞军成员照例来到大殿,准备聆听萨黑龙讲武论道,却被告知教主身体有恙,暂不开课。

    如此连续两日,耶律隆绪觉得情况不对,便将此事告知了韩德让,说道:“国师武功无敌,天下间难有敌手,若只是身体抱恙,断不至于连续两日不能见我们。我猜想其中必有内情……”

    韩德让也感觉事有蹊跷,亲来拜访刘皓南,出云初时不愿韩德让与其相见,直到韩德让拿出天子敕令,说明日便是瑟瑟祈雨之期,圣上有几句言语交代,出云这才勉强同意了。

    韩德让进入刘皓南休息的内室,见他脸上还覆着萨黑龙的面具,便上前伸手揭开,待见到刘皓南的面容时,不免吓了一跳,脱口问道:“这是怎么了?

    若非亲眼所见,韩德让绝难相信,不过两日未见,刘皓南竟至消瘦颓败到这般模样,双目黯淡无光,双唇苍白干裂,陷在被褥中的身体单薄如纸,全无一丝生气。

    刘皓南怔怔的转头看着他,迟滞的目光里陡然有了一丝光彩,在这个时候能够给他一点依靠和慰藉的,也只有对他而言亦师亦友的韩德让了。

    可是,面对韩德让关切的询问,刘皓南却不知如何回答,他沉默良久,缓缓将目光转向别处,面无表情地哑声道:“我亲手杀了自己的曾祖……纵使万死,也难赎其罪了……”

    韩德让聪明绝顶,立刻明白了刘皓南的意思,面上微微变色,问道:“你是说……前任萨满教教主萨黑龙?”

    刘皓南只有无声点头,眼眶酸涩却没有眼泪,也许是已经流干了吧。

    如果说在这之前,刘皓南还在为自己所经受的苦难折磨心怀愤懑,现在他只恨自己没有早些死在出云手里。

    他的确该死!因为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祖父,那个不惜把毕生功力传授给他,帮他恢复武功,又将他从石逸手里救出,想尽办法逼除他体内极乐丹毒素的慈爱祖父,他一直在默默的爱着刘皓南,给他自己所能给与的一切。

    可是刘皓南却被仇恨和不平蒙蔽了双目,看不到、听不到、也感受不到爱,充斥他身心的,只有满满的恨意!

    偏听和固执真是很可怕的东西,会让人失去冷静和理智,陷入疯魔与癫狂!

    韩德让默默的注视着脸上写满了悔恨和绝望的刘皓南,无声的叹了口气,他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在这种时候,任何劝解宽慰的言辞都显得无比苍白,只有刘皓南发自内心的振作和觉醒,才能唤回他的性命。

    “死者已矣,相信萨黑龙也不愿意见到你变成这样。记住我的话,不要因为死人增加活人的烦恼与痛苦,那一点用处都没有。还有,明日便是瑟瑟求雨之期,你要好自为之!”

    韩德让说完这些话就离开了,他觉得刘皓南更需要时间自己想清楚,而不是听自己在旁聒噪。

    如果刘皓南果真因此而寻死觅活,一蹶不振,那也只能说明,他无法承担萨黑龙对自己的期望,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就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弱者也没有理由获得同情和抚慰,如果不能挣扎着活下去,便只能平静面对被毁灭的结局。

    很难说清楚,刘皓南到底是听进去了韩德让的劝告,还是自己想明白的,总之,几个时辰后,他终是重新站了起来,用颤抖的手拿起了七曜真元和处月部族谱,小心放回了暗格之中,随后向着那柄曳影剑重重叩首,一字一句地清楚说道:“不肖子孙刘皓南,昏聩糊涂,亲弑曾祖,罪不可恕,今日权且寄下这颗头颅,待我完成复国大业,再将曾祖骸骨归葬河东,并以此剑自刎谢罪!”

    刘皓南立下了誓言,他决定背负着这笔巨债活下去,只有实现了曾祖、祖父、父亲三代人共同期盼的北汉复国大业,才能补偿自己的罪孽,才能获得最终的救赎。

    这是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路,注定了至死方休!

    一直在外面焦急等候的出云惊奇地看到,刘皓南自行走出了内室,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出云,你到后山牵些野兽去瑟瑟台,我要布阵作法,将雨期再推后一个时辰。”他的样子看起来虽然憔悴,但眼睛里已经有了光彩。

    “属下遵命!”出云大喜过望,立刻前去安排。她不知道韩德让用了什么办法让刘皓南重新振作起来,也不愿费心猜想,只是觉得莫名欢喜。

    不知不觉之间,出云对这个害死萨黑龙的年轻人产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诚然,是他亲手结束了萨黑龙的生命,但他又以另外一种形式传承、延续着萨黑龙的生命。

    生还是死,仇还是亲,出云突然都不想再去计较了,她只想尽心守护刘皓南,就像以前她默默守护着萨黑龙一样。

    她相信,这也是萨黑龙希望看到的结果!

    刘皓南强撑着羸弱的身体布阵作法,再加上流失了不少鲜血,待布阵结束,他从阵中走出的时候,身子已是摇摇欲坠,面色异常苍白。

    出云不禁心疼起他来,上前柔声劝道:“教主,回去好好歇息吧!”

    刘皓南却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还有一件事没有做……你去把太子殿下请来,我有要事要对他交代。”

    太子耶律隆绪很快来到了刘皓南面前,恭敬行礼道:“国师唤我有何吩咐?”他看不到刘皓南面具下的脸孔,自然也就看不到他那苍白得吓人的面色。

    刘皓南全凭顽强意志支撑,才没有立即倒下去,艰难开口说道:“太子殿下,明日的瑟瑟祈雨仪式过后,便是王公贵族都要参与的射柳大会,如果太子殿下想要拔得头筹,我有一计……”他说到此处终于支撑不住,剧烈的咳了起来。

    他虽然没有说完,耶律隆绪却已明白了他的意思,点头道:“国师有何办法,且说说看。”

    “太子的骑射武艺本就十分精妙,只是年纪尚幼,气虚力亏而已……请太子殿下坐到我身边来,我将为你输入内力,助你提升修为,明日驰骑射柳之时会大有补益!”刘皓南强压着心头烦恶,勉力说道。

    耶律隆绪却没表现出喜悦之色,沉吟半晌问道:“多谢国师美意,但我心中有个疑问,还请国师赐教。”

    “不敢,太子殿下请问吧。”刘皓南微觉意外,不知道耶律隆绪要问自己什么事。

    便听耶律隆绪郑重问道:“请问国师,作为一国之君,要想经略天下、永享太平,应该靠武功还是文治?”

    (嘿嘿;)

    《紫微煞》仅代表作者时钟钰的观点,如发现其内容有违国家法律相抵触的内容,请联系我们作删除处理,的立场仅致力于提供健康绿色的阅读平台。

    。。。

第392章 各领风骚() 
刘皓南料想耶律隆绪这一问必有深意,沉吟片刻后答道:“乱世开疆拓土,需凭借武功,盛世长治久安,必依靠文治!”

    耶律隆绪又问道:“那眼下是盛世还是乱世呢?”

    “自然是盛世。热门”刘皓南已经猜到耶律隆绪想说的话了,却并没有挑明,不动声色地答道。

    “盛世之下,国君只凭武功,能治理好国家吗?”耶律隆绪问道。

    刘皓南故意犹豫一番,说:“……恐怕不能。”

    “再请教国师,文治的根本又是什么?”耶律隆绪见刘皓南犹豫,面上微露得意之色,继续问道。

    刘皓南略一思索,道:“不外乎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

    “国师之言甚是。我身为皇储,理应成为仁义礼信的表率,岂能为了炫耀武力,在射柳大会上争得头筹,而使用欺瞒诓骗的手段呢?”耶律隆绪侃侃言道。

    刘皓南闻言一震,想不到年仅十二岁的耶律隆绪会有这等见识,与之相比,大辽帝后只怕也是有所不及。

    辽帝文雅,皇后智慧,但他们都缺少耶律隆绪的坦荡仁爱之心。当然,这种仁爱也可能是少不更事的结果,随着耶律隆绪的逐渐成长,也许就会渐渐丧失本心了吧。

    不管怎样,耶律隆绪这番言语让刘皓南对其刮目相看,他年纪虽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