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透明星球历险记-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似乎也太小了吧!有点不正常。

    付龙和王仓不明白李艳红的意思。看着湖岸上绿绿葱葱的植物。说是草却和草有着一定的区别。

    首先,湖岸的那些植物是一片一片的生长的。没有多余的部分。由于植物一个个挨得都非常的近。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植物下面的情况。

    其次,植物只是一片叶子在生长。这在地球上是完全没有的。叶子非常的细长。即使是最底下的也在的宽度也不会超过五厘米。而且,这些植物的形状只能用纤细这个词来形容。植物长得异常的高。最起码也有八十厘米。

    李艳红说:太密了。我们上岸的话,行走会很困难。王仓说:可是我们现在没有回头路了。李艳红说了句“知道”。然后她说:看来现在只有硬着头皮上了。那我们就先上岸吧!反正这里的植物是不会生长到水里的。岸边还是够我们落脚的。

    付龙和王仓看了看湖边。透明的地面上没有河水荡漾上去的情况。李艳红的脚落了上去。她在上面跳了跳。转过身对着付龙他们说:你们看吧!没事。快上来。

    李艳红蹲了下来仔细的看着眼前的植物。玄叶草原的草最低的有一米八左右。最高的超过两米四。而这里的这些植物却只有八十厘米。体型上有着差别的话,就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科。

    植物的底部是最宽的部分,只有五厘米。最上面的尖恐怕只有一毫米。手伸上去并不感觉扎手。原因是植物生长的过于茂盛。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距离为零。有些紧挨着的植物的根本都是交错生长。

    只有五厘米的根却生长到了八十厘米的高度。如果植物是单一生长的话是不可能竖立起来的。还有这些植物生长的够密。要不然这些植物绝对全部都是趴着的。李艳红拍了拍手站了起来。

    王仓问:那这些是什么植物啊?李艳红只是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回到了快艇上。李艳红要求她操控的卫星重新探测一片这里的。她把以前卫星收集这里的资料也调了出来。要准备好好的研究一下。

    李艳红回到岸上。低着头仔细的看了看植物叶子的本身。她看见叶子叶肉下面的叶脉有着和叶子宽度一致较粗的横脉。而且每个横脉的距离是从远到近。规律是从下到上演变的。下面横脉之间的距离较远,越是上面横脉的距离就越近。李艳红来回的看着这些横脉。

    她联想到了一种植物。卷属类植物。她猜想,这种植物的生长方式一定和蕨菜类似。植物刚开始生长的时候一定是像蛋卷一样把自己卷起来。生长的时候是慢慢从底部朝上卷开。而且植物是一边生长一边朝上开卷。而且周围植物的生长速度似乎很一致。以致于它们生长的高度是出现了区域性。李艳红站了起来。看着整齐平坦的植物。它们每一根的相差的高度显得异常的渺小。

    比例

    李艳红说:根据这里的植物比例来看的话。眼前的这些植物应该就像地球上的苔藓那样的小吧!王仓说:不会吧!那我们岂不是和蚂蚁一样小。

    李艳红点了点头。差不多。王仓说:可是,我们第一次到薄荫森林的时候,我们在那边树叶上你说我们和苍蝇的大小差不多。怎么现在我们变得更小了。李艳红点了点头。你的问题问的很对。可是,我们降落的那片树叶是一片刚发育的芽儿。你当时趴在上面的时候没感觉到叶肉很嫩吗?

    王仓摇了摇头。当时没注意这些。李艳红继续说:依我看来。这些植物的比例和地球上植物的基本比例差不多。薄荫森林的树有三四百米。玄叶草草原的草有两米以上。看样子那里的草还没有完全长好。而这里的植物就类似苔藓类。这三样植物的比例和地球上的树,草,苔藓的比例差不多。

    那你的意思是,这里的“人类”岂不是都是巨人咯!王仓说到。李艳红解释说:不一定。生物比例和植物比例的关系并不是很直接。但是,你说他们是巨人这个是对的。只不过没你想象的那么巨大。

    李艳红朝着眼前的植物望去。密密麻麻的植物把整个地形都显现了出来。李艳红转身走到湖边。把快艇恢复成了胶囊的样子。拉着肩带把胶囊背在背上。李艳红转身说:你们也把自己的胶囊背上。我们准备出发了。

    王仓问:去哪儿?李艳红的头朝前抬了一下。我们要越过眼前的这片绿地。

    付龙和王仓把胶囊背好了以后站在李艳红的身边。看着眼前密密麻麻又高耸的植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下脚。王仓问:我们怎么走?李艳红拿着电脑看了看卫星新传回来的数据。从传回来的图片来看,这片植物生长的密集程度就像是地摊上的毛。像是无缝结合一样。

    李艳红走过去用手摸了其中的一片植物。感觉植物的厚度很不一样。摸起来有一种很干燥的感觉,但是却又非常的细腻。李艳红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综合了卫星传回来的数据来看。这些植物的密度一定比地球上的高,而且非常的有韧性。

    李艳红用手把眼前的一片压了下去。使劲用力压下去也才把植物压低了七到九厘米的样子。李艳红笑了笑。抬着腿就爬了上去。付龙和王仓睁大了眼睛在后面看着。看着李艳红在这些密集的植物上站了起来。

    李艳红转过身说:我们就这样走出这个地方。你们也上来吧!李艳红转身慢慢地朝前走去。根据她的计算。这些植物最多被她压下去十二厘米。

    在这些卷属植物上行走并不是很困难。因为植物生长的一场密集和韧性度高的特点。只要碰到其中一片,其它的就会有连锁反应。李艳红的脚下踩下去的时候。这些卷属植物就会朝前微微的倾斜一大片。目测下去那些倾斜的面积的长度应该有一米二左右。

    付龙和王仓走在李艳红的左右。三个人都是仔细的看着脚下的植物寻找落脚点。走了一会,李艳红说:这片卷属植物从上面看下来的话,就像家里的地毯一样。而这里的每一根植物就像地毯里的细毛一样的细小。所以,我们才能走在这上面。

    王仓说:李组长。你真厉害。你是怎么知道我们能在这里行走的?李艳红低着的脸庞有了一丝的微笑。这个啊!很简单啊!只要用手压一压就知道了。王仓和付龙回忆刚才李艳红在爬上来之前的动作,她的确在这些植物上有手使劲的压了压。

    付龙说:你还真厉害啊!我和王仓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还以为要像在训练的时候在玉米林那样的扒开这些植物走过去呢!

第24章 脚跟() 
王仓接过话说:我和付排长想的不一样。我以为我们走不过去了。还以为我们要利用胶囊的气压带着我们飞过去呢!

    李艳红仔细的看着脚底下踩着的这些植物。脚踩上去的时候发出了一些微弱的吱吱声。过了一会儿她说:王仓。你怎么这么想飞啊!胶囊是可以带着我们飞。但是,设备是有使用寿命的。我不建议这么做的原因是降低胶囊的损耗。以便它为我们更好的工作。这就是我不建议让胶囊带着我们飞的原因。

    王仓小声的“哦”了一声。只不过,我们会有用到让胶囊带着我们飞的那一天。那是在紧急情况的时候。李艳红的声音消失了。三个人脚下踩出的吱吱声似乎变得清晰了一些。

    吱,吱。李艳红他们走着走着的就走出了一些“节奏”。李艳红找话题说:没想到付龙排长还是一个很朴实的人嘛。刚才居然想到了用扒开这些植物走出这里的想法。付龙笑了笑。其实我心里还有更坏的打算。我想如果扒不开的话就用刀子把这些草砍断,砍出一条路就可以走过去了。

    李艳红看了付龙一眼又把头转了回去。还好你没这么做。你知道这里的面积有多大吗?长是五十二里路。宽是四十八里路。你要是真砍的话那要砍到什么时候。更何况这里的植物我们不应该破坏。要保持这里的原生态才是最好的研究方式。

    付龙哦了一声。这里这么长,那我们要走多久才能走出这里啊?李艳红说:恐怕我们要走到“晚上”才能走出去吧!我想在八点钟的时候休息。还有,我们现在走路的姿势可比平常走路的时候脚会更累。脚底抬得这么高。无疑增加了脚的负担。我们也许走不到五里路就要休息一会儿。

    王仓说:是啊!我们现在走路都是把脚尖抬得高高的。脚跟先落地。脚掌像这样来回的做剧烈的运动的确很不好受。而且,脚跟又是我们每天走路的支撑点。它已经够累了。

    李艳红呵呵的笑了起来。看来王仓同志还是蛮厉害的嘛!学会了细心观察。可是呢!我们行走的地方不是陆地。而是在这些植物的上面。这里的植物毕竟没有地面那么硬。脚跟用的力度也不会很大。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们的脚掌的起伏和我们腿部的运动会比较大而已。这样子走路走久了,腿和脚掌都会很酸。脚跟使用的力度不大,它不会太累。

    李艳红他们走路的动作有点像是高抬腿。踩下去的地方陷下去十多厘米。脚尖离开的时候那里又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吱吱的声音不间断的发出。付龙的在走的时候,从远处看出去比平时矮了一点。毕竟他比李艳红和王仓重得多。三个人就这样一高一矮的走着。

    吱,吱。李艳红忽然停了下来说:我有点渴了。我们还是先原地休息一下吧!我想喝点水。王仓和付龙停下了脚步。付龙帮忙把李艳红的水壶拿了出来。李艳红喝了两口。看着付龙和王仓走站着不动。她说:你们怎么回事啊?都休息啊!这些植物的韧性这么好完全可以坐上去的。

    付龙和王仓都“哦”了一声。付龙就地坐了下去。王仓则是张开双手向后倒去。李艳红看着他调皮的样子就笑了起来。王仓倒下去的时候由于重量的关系,陷下去的植物在韧性的作用下把王仓抛了起来。抛到空中的时候王仓“呕”了一声。

    在落下去的时候,他只是被拖着上下摇摆了一会儿。周边受到影响的区域也有三米左右的范围。李艳红坐了下来。把水壶拿给了付龙。付龙帮忙把水壶放回了胶囊里。王仓坐直了身子。他说:李组长。这些植物的韧性这么高。我要是跳下去的会一定会弹回来。我们要不这样一直“跳出去”好不好?李艳红转过头的时候,王仓急忙说:我开玩笑的。

    能量星光

    听到王仓的解释。李艳红和付龙都笑了起来。你解释什么啊!都相处这么多天了。你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我已经了解了。玩笑归玩笑。平时的时候怎么说都可以。王仓看着李艳红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

    李艳红转过身朝他们来的地方看去。付龙和王仓也跟着转身。密密麻麻的绿色的边际看过去离他们并不是很远。刚才走过来的山还依然屹立在眼前。还有那个汤匙瓢状的湖。我们走了都快两个小时了。我怎么感觉我们走得并不是很远。

    李艳红说:视角问题。这里那么平。你当然感觉不出你走了有多远。还有,我们视线是平视那里的。那里就像**的正面照一样。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那里都是正的。原因是,视角的问题。

    在苍白的天空中,忽然有一处一闪一闪的光线出现。闪出的光被拉得又细又长。中间的亮点在使劲的闪烁着。王仓用手指着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