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龙大明教-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种威压之下,再加上银川公主对慕容复芳心暗许,西夏国主无奈,只得答应和亲,亲自把女儿送来嫁给慕容复。而且按照慕容复的要求,送女儿的同时,还送出一座城池当做嫁妆。

    毕竟,若是慕容复直接攻打进来,所丢失的城池将会更多,如今能结下和亲休止战争,少了一个小小城池也不在话下。

    如此,燕国攻伐之策暂时休止,慕容复加紧时间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又养得两年,大军扩充到八十万,燕国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

    此时,时机已到,慕容复再不安于燕王之位,便昭告天下称帝。

    至此,慕容复复兴大燕之业一举成就,便定都城为黄龙府,定帝号为燕,定年号为武兴,大肆分封诸臣诸将。燕国其势浩大,远胜昔年大辽,隐隐成为北方强国之首,直压宋国的霸主地位。(。)

第二零七章…【黄裳】() 
第二零七章…【黄裳】

    武兴元年九月,秋收过后,燕国粮食满仓。

    燕帝慕容复亲率八十万大军出征,兵临宋境,这是积蓄酝酿许久之后,慕容复决意正式攻打宋国的举动。

    其时,特封杨志为左路大将军、郭盛为右路大将军,燕兀术为中路大将军,各领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直压宋境。

    燕帝慕容复亲自坐阵,再会同平南大将军庞万春领二十万大军随后压阵,遥控指挥大局。同时,又令渤海大将军张顺从水路出兵,顺渤海湾南下直压宋境。

    燕国浩浩荡荡进军,宋国闻之朝野大震,记起昔年和燕国合军攻打辽国时的种种战事,记起当年燕帝消极对辽、背后扩充、战后反抢城池的种种事迹,朝中人人大骂。

    当然,大骂也解决不了问题,宋帝只得调派大将出兵,火速增援边境。不过,宋国的军队大多盘踞在各处边境线上守护国门,在西夏、吐蕃、大理等国的边境上分散了兵力,全国增兵,也只集合了五十万人马。

    而人马从各处调往边境,往来极慢,宋国五十万大军还未增援到边境,燕国的三路大军,六十万人马就已开始攻打边境各城。

    其战迅速,不过月余,昔年宋国从辽国手中夺来的折津府等地相继失陷。燕国大军浩浩荡荡南下,火速逼近雁门关。

    宋军据雁门关而守,占着山地险峻,又是多年经营的关隘,总算抵住了燕国大军的进攻。

    这时,燕帝慕容复自知攻打雁门关势必艰难重重,倒也没强势攻打,便驻军雁门关外,虎视宋境。同时,转移战场,让二十万水军从渤海湾进军,骚扰临海的宋国城池。

    水军攻城,凡是成功,都不占领城池,入城抢劫一空,又火速的撤退。如此以战养战,水军陆陆续续攻打半年,宋国靠海各城损失惨重,几乎了无人烟。

    宋国大军在雁门关驻扎,关外有八十万燕军虎视,不敢转移,只得暗暗叫苦,眼睁睁看着沿海各城惨遭屠杀抢掠。

    这样的战事持续了将近一年,宋国养军雁门关,耗资巨大,燕国却能通过水军从宋国沿海抢夺物资,养军不难,胜负之机再次开始转变。宋境街头巷尾,茶馆酒楼,无不议论纷纷,大骂燕帝无耻的同时,暗暗为宋国担心。

    这时,中原武林人士同仇敌忾,终于按捺不住了,当下由少林丐帮等主要门派纠结上万江湖人士组成义军支援朝廷,杀往沿海抵抗燕军。

    与此同时,因为朝中大将都增往雁门关外守关而去,朝廷无将可用,宋帝为了对抗燕国水军,只得分派文臣集兵对抗燕国水军。

    其中有一名文官名叫黄裳者,这些年来受皇命编写道学典籍颇有功劳,便被宋帝提为剿灭水军的大将,率兵攻打燕国水军。

    黄裳其人乃是《九阴真经》的创功者,其时编写道学典籍多年,竟然无师自通,领悟出来许多神功武学,又得宋国武林人士相助。出战数次,威猛无比,杀得燕国水军大败数场,燕国水军人数锐减三分之一,一时再不敢贸然进击,退往渤海湾潜藏。

    此等军国大事,自然立即汇报到了燕帝慕容复的耳中。

    听闻宋军黄裳带兵,水军惨败,大怒之余不敢大意,立即率了三万亲军转至渤海湾增缘水军。与此同时,立即命令雁门关的大军攻打雁门关,给宋国加压。

    慕容复带领三万亲军增援渤海湾水军,不料消息走漏,被丐帮布置在外的探子眼线得了消息,以为有机可趁,试图奇军斩杀燕帝于半途,当下把消息报给黄裳,众将汇聚一堂思量对策。

    黄裳数战大败燕国水军,正是意气风发时,略一思索,已有了计谋,召集众将议事,说道:“我听说燕帝武功盖世,乃是百多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奇才,如今有他执掌燕国,我大宋难以翻身。此时既然他孤身想来增援渤海湾,不若我等去半路杀他个措手不及,若能斩杀燕帝,我大宋之危可解。”

    他的说辞正对各武林人士的想法,少林、丐帮都和慕容复有着大仇,立即响应,丐帮新任帮主尚昆阳义愤填膺,说道:“对,本来光凭我们这些武功好手,只怕杀不了慕容复,但是若有黄将军出手,凭你的武功,定能斩杀其人。”

    少林新任方丈虚智合掌口宣阿弥陀佛,面现悲怜之色,亦是朗朗附和:“甚好,甚好,我佛降世,龙虎降服,黄将军若然出马,老衲拼死相助,定要斩杀此魔。”

    于是众人一番商议,定下截杀之策。到得第二日,整合三千武林高手,暗暗潜入燕境,埋伏在渤海城的山岭之间等候慕容复前来送死。

    这一日略显阴霾,黑云低压,似乎预示着将有一场殊死大战。

    慕容复领军而来,才靠近渤海城,天际突然闷雷滚滚,闪电游走,也不知怎的,他突觉心头一跳,有了不详的预感。

    不敢大意,停下马脚,向后吩咐方腊带人去前方探路。

    此次随他而来的亲军当中,大多是明教的弟子,方腊、宝光龙王,南山狮王等人全都在列,听了吩咐,急忙向前去探。

    慕容复吩咐众军原地休息,等候探视的消息,他则自顾下了马,爬往一处高坡上眺望远方。

    黑云笼罩之下,云天低沉,天幕下的山林,不时可见烈风滚动,吹得山林如海,波涛般起伏不定。

    慕容复看了一会儿,突觉前方树林里似有异常响动,就算没有风吹,也可见树林摇晃不休。急忙呼喊一声,向山下令道:“来人,立刻包围那边树林,不管是野兽还是什么,给朕全部斩杀。”

    一声令出,原地休息的三万大军立即上马,由慕容复率着向那边树林冲去。不料才冲到山下,还未进入那边树林,就见先前向前探路的方腊等人落荒往回逃来。

    他们探路的队伍起码有三百人,却被一位黄袍文官腾飞追赶,落荒奔命。但见那黄袍文官临风虚渡,飘空而行,每一步跨出都能向前丈余,双掌虚扣五指探出,一旦出招,半空中隐见爪痕,光亮如同闪电。

    此人的武功,慕容复一见犹惊,这么多年以来,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高手。正在疑惑当中,黄袍文官凶狠出爪,不过数招,往回奔逃而来的方腊、宝光龙王已然被他毙于爪下。南山狮王和郑彪关同一起抢上,三人力战,亦只能稍微牵制他一会儿。

    “不好,这厮到底是什么来历,竟然这样威猛!他若继续杀将下去,朕的得力重臣不是要死伤殆尽!”(。)

第二零八章…【九阴真经】() 
第二零八章…【九阴真经】

    “不好,这厮到底是什么来历,竟然这样威猛!他若继续杀将下去,朕的得力重臣不是要死伤殆尽!”

    这两三年以来,慕容复已经很少亲自出手,此时不禁起了冲锋陷阵之心。亲卫觉出他的想法,不等他跃马飞去,已跪倒拦在马前:“皇上,贼子厉害,恐怕是图谋行刺,你万万不可妄动,若然伤了龙体,我们有何面目,便让我们去拿他就可。”

    这时,前方对战的三大高手又死两人,郑彪关同惨被对方厉爪撕开胸膛,惨叫惊天。慕容复只觉一股血气冲脑,骂道:“滚开,朕武功绝世,岂会害怕区区刺客。”

    骂过一声,跃离马背,鬼魅一般飞起,人还在半空,火焰刀劲已杀了过去,截住黄袍文官探出的凌厉爪势,救下南山狮王。

    一招相对,黄袍文官已觉出慕容复的武功极高,没把握击杀,急忙向后飘退,回身叫道:“燕帝,老夫听说你武功盖世,倒想见识见识,若有胆量,过来和我一战。若是不敢,大可藏在你的兵卫当中,或许可保你的小命!”

    “狮王,那边树林有人,你率兵去围剿树林,朕去击杀此人!”

    慕容复明知是激将之法,但是属下爱将被杀多人,哪会放他离开,扶着南山狮王退开,交代一声,不顾任何,驾风追去。

    南山狮王追在身后大吼:“皇上,万万不可,刺客既来引诱,定有陷阱,皇上万万去不得,若是伤了龙体,我等罪不可恕。”

    但是任他怎么叫喊,慕容复都不折回,身影数次闪动,已追着黄袍文官消失在远方山头。越过山头,前方赫然开朗,平仰仰的山势如睡龙横陈,山头所向,汲着一条小河,河水寂然,光亮如镜。

    黄袍文官飞至小河边,一振袍袖,举目向后,正气凛然的盯着慕容复,厉声叫道:“燕帝,你敢来追赶老夫,可见胆色不小,不过你此次来了,休想再活着回去。老夫虽不是武人,但天佑我大宋,让老夫从道书中领悟出绝强武功《九阴真经》,正是你等外族蛮人的死期。”

    说着,双掌虚探成爪,五指如勾,从道书中领悟出的《九阴真经》绝学“九阴神爪”酝酿而出。

    九阴神爪出手,顿时惊现凌厉气劲,空气中嘶嘶裂响,慕容复才刚刚飘来站定,数道爪痕已向他袭来,未及扑面,阴寒阵阵已经刮至。

    “《九阴真经》,黄裳!……原来是你这老头,朕就说了,中原武林怎么出了你这么个瘦精精的老头,竟能斩杀朕的得力部将!不过嘛!就算你是黄裳又如何,若想杀我,你还是太弱了。”

    慕容复分明看出黄裳的内功实力不过是绝顶境界,也敢在自己的面前大放危言,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什么狗屁的九阴真经,慕容复并不害怕,还想吸干黄裳一身功力呢。

    当下滚荡起火焰刀劲冲杀而去,瞬间和黄裳交战在一起。

    论及武功招式的精妙,黄裳的“九阴神爪”或许强过慕容复的火焰刀,但是内功境界的差别就是硬伤,更别说慕容复还拥有着反转敌招的斗转星移和乾坤大挪移两大奇功。

    斗过一阵,黄裳被逼得连连后退,几乎要退入小河中。才知自己闭门学武,始终难敌慕容复,遂飘身一转,脚踏河面往对岸逃去。

    “哪里走?要想逃,你快得过朕的凌波微步吗?”

    慕容复冷笑呼骂,使一招七煞玄刀里的刀法杀去,斩出三丈刀芒,“波”的声响,河水拦腰被断,激起数丈水花。黄裳反身出爪,只消去了一半力道,惨被劈中肩头,一臂折断抛飞,直落入小河中。

    慕容复哈哈大笑,赶去又出一刀,只想把黄裳斩成两段。

    此时他踏水出招,全无防备他处,陡料脚下水底突然暴起两个浪头,一根青绿竹棒和一根精铁禅杖猛从水底袭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