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李承训-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实力有实力,有名气有名气!

    时不我待,拿下他!

    李承训内心深处怒吼一声,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决定一博。看了一眼杜如晦心里大笑道:“二叔如此大才小侄为你分忧了,不用多谢哦!”

    “天下乱局已成,杨广困守江都确是落了下策。若是第三次征伐高句丽之后杨广调动兵马坐守逐郡虎视天下的话,这大隋江山还有的救!”李承训淡然的说出了自己对杨广的看法,饮下一杯酒滋润了下干涩的喉咙看着认真做倾听状的杜如晦道:“当时天下虽然烽烟四起,看似大隋帝国风雨飘摇。但其实隋朝的根本从未动摇,农民起义军不过是群暴民,勇气可嘉。但是军队战斗力不强,甚至于他们不过是一群敢于反抗的百姓而已。如此军队又岂是大隋帝国百战之师的对手,到时候挥军平定刘武周,梁师都,平定北方下罪己诏安抚民心,不出数年天下可定!”

    “哎!是啊,困守江都确是一步下下之棋!”杜如晦也是胸中自有韬略之人,只是没有李承训分析的这么大胆而已。此刻经过李承训的分析自然也发现杨广困守江都确是将大隋天下守亡了。

    杜如晦心里虽然有些惊涛骇浪面色上却一丝不显,尽是一派从容之色对着李承训道:“小兄弟当真高论也,请继续!”说完笑眯眯的瞅着李承训仿佛要看穿所有伪装。

    风骚卖弄只为拿下他!

    “诚如杜大哥所指,小弟若为唐王当效法先贤与民约法三章,控制长安一图关中,一图巴蜀。远交近攻,一统天下!”说完大纲李承训饮下杯中浊酒幽幽的道:“杜大哥也知道,巴蜀乃是自然粮仓,有着巴蜀熟天下足的无双美誉。只要我军拿下巴蜀一地就会得到一个天然的粮仓,行军打仗的粮食确是不缺。再加上巴蜀之地未经历战火人口减员不多可以成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还有巴蜀之地群山环绕易守难攻,只需少数兵马就可固守不失。”

    “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人才辈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潼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拿下关中和巴蜀,得其关中形胜之地背靠巴蜀之粮仓,我大唐便可横扫天下,靖平宇内!杜大哥决定如何?”李承训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战略观,然后看向了杜如晦。

    成败在此一举,李承训可是连压箱底的底牌尽数而出了,折不折服杜如晦就看这一瓦刀了!

    “嗯,小兄弟厉害,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杜如晦在片刻之后便回过了神,心里考虑了李承训的战略发现对于如今的唐王李渊十分适用。想到这小鬼欲求霸业杜如晦心里还是有着微微的不可思议,想了一会对着李承训道:“他日若有招,必为账下臣!”

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他日若有招,必为账下臣!”

    李承训心里喜悦,脸上却没有丝毫改变笑嘻嘻的和杜如晦挥手告别,约定好了一起创出一个天下,这一刻李承训笑的像个孩子,原先笼罩着灵魂的沉稳消失殆尽。

    “少爷我们去哪里啊?”也许是感觉到了李承训的不拘小节,陈墨现在也是放开了说话随意了起来。更何况陈墨心里有了决定开始将李承训当做君自己做臣来相对待。

    谈不上掏心挖肺,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回去吧!出来不早了,回去的迟了父亲会责骂的!”李承训的脑海里突兀的出现了一张变得漆黑的脸,手里面拿着一把戒尺对着李承训指指点点,儒家经义自儒雅男子嘴里一句句道出。

    “哎!”摇了摇头将脑海里莫名其妙的画面甩了出去,李承训心里终于知道为什么李建成会败在李世民的手里。儒家当真害人不浅啊!在李承训心里觉的李渊对待李建成的教育方面就有着十足的问题。曾经翻看史书的时候李承训就发现这李渊的后人之中就没有一个不成才的。

    大名鼎鼎的李二陛下,娘子军领袖平阳昭公主,勇猛不可阻挡的李元吉,仁厚文武双全的李建成!

    在一个时期李建成和李二的功劳是一样的,甚至于李渊对于李建成的重视绝对在李二之上。李承训的记忆里依稀零星的记得为了解除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李渊先暗中结好突厥。突厥要求李渊自立,否则不予支持,李渊坚决不肯。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多次劝谏,但李渊仍旧坚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建成赶到太原李渊非常高兴,裴寂等人跟着李建成来见李渊,劝李渊仿效仿效伊尹、霍光废掉隋炀帝杨广拥立代王杨侑,发兵传檄各郡县,更改旗帜向突厥表态。师出有名,令中外归心。经过李建成的劝说李渊于是决定起兵,派遣使者告知突厥,送马千匹且许诺派兵。

    李渊在太原远近招抚,西河守将则多次向隋朝廷表忠心,挡住了李渊西取长安的道路,于是李渊派遣李建成率军前往攻取,除了路上吃的只带了三日的军粮。李建成见招募来的义军没有经过训练,担心他们不能打仗,于是立下军法,整肃三军。

    在兵进西河的行军路上,李建成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百姓种在道旁的瓜果蔬菜,一定要付了钱才能吃,得来的食物酒水,也与将士们一同分享。大军行至西河城下,李建成亲自前往告知自己的来意,城内人纷纷来投,只有郡丞高德儒不肯归降,李建成于是率军攻打高德儒,郡司法书佐朱知瑾从城上将李建成兵马引进,将高德儒生擒后斩首,其他西河人全部赦免。

    李建成平定西河,往返只用了九天时间。班师后,李渊非常高兴说:“用这样的方法用兵,可以横行天下。”封李建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

    而后李建成随李渊进图关中驻军贾胡堡,李渊在李建成的建议下开始进兵霍邑,但李渊担心霍邑守将宋老生坚守不战。李建成认为宋老生虽然之前可以平定寇贼,但其人出身寒微,有勇无谋,可以引诱他出战。李渊于是派几百个骑兵往霍邑城东,在距城五六里的地方安营,等待步兵结果宋老生一战被杀,唐军攻破霍邑。

    这累累证据都表明李建成之才不下于李二,这些被史书隐藏,被帝王篡改的东西无不说明在李建成立为太子前能文能武,是可以和李二不分一时瑜亮的存在。结合脑海里时刻教导自己仁义礼智信儒家巨著四书五经的李建成,李承训觉得他输得不冤。

    古老的华夏有着一句话古语:自找死还说天要命呢!李承训觉得这句话用在李建成的身上简直是天作之合,仿佛它本身就是为了李建成量身打造的一般。这倒不是李承训不尊重自己的父亲,不尊重李建成,而是替李建成不值。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经历过乱世的人又怎么会相信仁义礼智信,相信儒家四书五经呢!他们相信的只是实力,在风雨飘摇中走开的人们没有安全感。他们只相信绝对实力带来的保障感觉,而是假惺惺的文学。

    在这乱世纷争,在这皇家生存,靠的不是一本被阉割了论语,不是几本四书五经,不是脑海子的仁义道德。而是靠实力,靠铁和血。

    扶苏读论语满口仁义道德,落了个自溢为天下笑的下场!更何况扶苏读儒居然读到不变是非的地步,二世皇帝伪造的诏书明知是假却以愚忠的思想自杀而亡。

    杨勇读论语失去了太子之位,这便是论语儒家的功劳。害人不浅,遗祸无穷。

    几百年的传承李渊同学居然没有关注到汉武帝的真实目的,儒家那是让天下人读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了维护刘家天下而做的一些手段而已。论语儒家,四书五经不是给皇太子读的,皇太子乃是国之储君下一任皇帝君临整个帝国。他们该学习的不是仁义道德而是权术。

    在李承训心里觉得皇太子当学权术,御下之术,帝王心术——当学【韩非子】

    帝王之道不过内圣外王而已!

    霸道,王道,并存!

    李渊亲眼看到大隋帝国在杨广的手里大厦将倾,风雨飘摇自然对于霸道有所忌惮对于皇太子的教育偏向于儒家,李渊一片好心希望着李唐江山能够在子孙后代手里千秋万世,繁荣昌盛。故而对于皇太子国之储君的教育选错了方向。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而是靠铁和血!

    满口仁义道德,用儒家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太子,然而玄武门前面的那抹猩红无疑是对李渊的嘲讽。当道理和刀枪相遇的时候,往往有刀枪的声音大。

    “哎,”

    李承训甩开脑海里的胡思乱想看向了落日夕阳,仿佛看到了李建成不多的生命。红日之下李承训生出了一定要救李建成的冲动,这并不是因为父子亲情,无关天地人伦而是同情,对是同情,对这个最悲情的太子的同情。

    距离九五至尊位人间最巅峰的地位只有一步之遥,却被兄弟暗杀。这样的故事历数华夏五千年确是不多,只手可数。李建成是一个,最悲情的一个。

    ……

    “陈墨你家人呢?什么时候到世子府当值的?”李承训不在思考别的事而是专注于壮大自己的势力,通过收复杜如晦犹如一把刺刀让李承训心里的雾霭出现了一抹光亮。收复杜如晦的意义重大,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有了出谋划策的无双谋士,不是削弱了便宜二叔的实力而是通过这件事让李承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历史可改!

    历史可以改变就意味着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悲惨的结局,干掉李二,坐拥这个世界上的文臣武将,马踏大唐。从来没有这一刻李承训信心百倍,豪气天纵。

    “少爷属下的家人他们都去了,不在这个世界了!”陈墨的声音里有着阵阵悲痛,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永远是一个孝子的终生心结。瞅了一眼陈墨李承训心里一阵低落他明白这种心情,落后一步和陈墨处于同一位置,相并而行。

    拍了拍陈墨的肩膀安慰道:“陈墨,逝者如斯夫,你却是不用太内疚了。相信在天上的伯父伯母也不会愿意看到你这样!”一顿之后李承训深深看了一眼陈墨:“这天下已经大乱,你应该因功博封候,让伯父伯母安心!”

    这一段话招揽之意明显李承训相信陈墨能够看的出来,读的懂。此刻陈墨听到李承训的招揽心里却是一喜,自己本来就有意投诚不料如今机会就在眼前岂能不抓住。“陈墨愿为少爷爪牙供少爷驱使!”

    干净,利落,陈墨心里却是念头百转,他知道李承训有了杜如晦这等人杰相助崛起无人可挡,再加上今日的相处发现李承训有野心,有智慧,成事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这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最主要的是陈墨深深地记得先父在世时告诉他的一个道理:雪中送炭永远要比锦上添花来的好一些!如今李承训班底全无自己加入的话到时候必定为亲信,封候败将必不在话下。

    李承训自然是不知道陈墨心里的小九九,当然了就是知道了也会一笑置之。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事情就算在怎样都有些利益的存在,利益才是永存的。李承训不是那种异想天开以为全世界都围着他转的人,他明白一个团队有了共同的利益才会齐心合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