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武圣-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执意将这场战争进行下去,待檀石槐率领东部鲜卑抵达之日,就是中路汉军灭亡之时。

    “诸将此时分成三派。”

    “有些将领认为东路大军败局已定,我们不能等到檀石槐领兵过来被围歼,应当早日撤军。”

    云长闻言,不由暗自点头。

    汉军此次远征塞外本就有些荒唐,再加上鲜卑早有准备,恐怕西路汉军此时也自身难保。

    时至今日,汉军败局已定。

    哪怕中路汉军出乎意料获得胜利,却没有动摇中部鲜卑根基,待檀石槐领兵到来之时,必败无疑。

    甚至于,西部鲜卑假如击败田晏,也会领兵过来围歼中路汉军。

    撤军,也就成了中路汉军现在最好的选择。

    “还有些将领则认为,我们与夏育同属汉军,自然不能见死不救,他们建议父亲快马加鞭率兵前往支援夏育。”

    云长听到这里,却是冷哼出声。

    无须多问,云长也知道提出这些建议之人,绝对与宦官关系匪浅。

    哪怕朝中公卿,努力为臧旻争取到中部统帅的职位,宦官仍旧以天子名义,安插了不少爪牙进来。

    这些人听说夏育缺粮被围,自然想让臧旻出兵援救。

    “檀石槐既然坚壁清野,哪怕我们率兵前去救援东路大军,也势必会陷入缺粮境地。”

    “那个时候,恐怕非但救不出东路汉军,我等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对于宦官爪牙的短视,云长毫不留情出言批评,他可不想明知必死仍然往东。

    “奈何这些人是陛下派来的亲信,纵然父亲乃名义上统帅,仍旧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些人的建议啊。”

    臧洪自然也知道其中利害,却也只能无奈叹息。

    “第三派系却是如何说法?”

    大军此时如果不去救援东路汉军,也就只有撤退一途了。

    云长倒是有些想知道,第三派系将领究竟有什么想法。

    “第三派系的将领大多都是少壮军官,他们认为我等应该围魏救赵,继续行军攻打慕容部落。”

    “中部鲜卑已经先败一阵,鲜卑大人柯最阙也已经战死,正是中部鲜卑最虚弱的时候。”

    “假如我们此时走出荒漠,大军直扑慕容部落所在地龙城,檀石槐身为鲜卑可汗,绝不会坐视慕容部落被灭,定会领兵来援。”

    “那么,我们不仅可以完成既定战略目的,也能为东路汉军解围,可谓是一举两得。”

    听到这种建议,云长倒是眼睛一亮。

    不过很快,云长就摇了摇头。

    虽说慕容部落首领柯最阙被杀,然而慕容部落居住于龙城之内,哪怕如今群龙无首,想要凭借九千汉军在短时间内攻破,仍旧有些不可能。

    以前之所以决定突袭龙城,汉军是打着出其不意的目的。

    事实却是,鲜卑人早就得知汉军入塞的消息,并且分别设下埋伏让汉军入套。

    再加上这场绿洲之败,逃回龙城的鲜卑骑兵必然会紧闭城门,汉军根本不可能打下来。

    以檀石槐的智慧,绝对不会想不到这点。

    更何况,檀石槐既然早有准备,而且中路鲜卑前来荒漠以前,东路汉军就已经被断了粮道。

    那么如今的东路汉军,则很有可能已经全军覆没。

    所谓的围魏救赵,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将军怎么想?”

    理清了思路,云长正色问道。

    依照云长自身想法,现在撤兵才是最好选择。

    若非云长的出现,中路汉军此时可能已经全军覆没,那么其余两路鲜卑人,肯定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其余两路汉军,现在极有可能全军覆没了,就算没有也已经落入了鲜卑人的圈套之中。

    “我劝父亲退兵保存实力,奈何,奈何”

    说到这里,臧洪却是面露难色,剩下的话再也说不出来。

    “踏踏踏!”

    就在此时,传令兵骑着战马呼啸而至。

    “将军令:关军候力挽狂澜、智勇双全,着关羽以军候职位领校尉之权,统兵一千人为先锋,休整过后即刻兵发弹汗山!”

    骤然听到自己代理校尉职权,云长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

    “兵发弹汗山,将军难道是准备前去救援夏育?”

    关羽的心,猛然沉入谷底。

第34章 噩耗() 
校尉在汉代仅次于将军,职权很大。

    特别是在东汉时期,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校尉手中有实权,重要性有时候比将军更甚,崔校尉能得到校尉职位,也是因为与皇家有所关系。

    当然,崔校尉这个官职也只是虚衔,并没有拱卫京师的五校尉那种职权。

    饶是如此,崔校尉仍旧是军中仅次于臧旻的存在。

    直到诸侯并起之时,校尉官职才越来越多。

    如今,天下尚且没有大乱。

    除了拱卫京城的校尉以外,其余很少有人能够被册封为校尉。

    哪怕身为匈奴中郎将的臧旻,也没有办法任命校尉职位。

    不过云长的确勇武过人,此战挽大厦于将倾,这才让其以军候职位行使校尉之权。

    按照编制来讲,军侯可以领兵一曲五百人,校尉则可以统领一部。

    两曲为一部,也就是说一部一千人。

    汉代州郡长官部曲的由来,也是从军职演变而来,由于乱世降临,部曲后来慢慢演变成了长官的私人武装。

    云长如今行使校尉之权,在军中可以算是走到了尽头。

    若想继续得到提升,除非有天子颁布诏令,才有可能升为校尉。

    大漠深处,一队骑兵纵马而来。

    战马由于奔跑扬起来的沙尘,几乎要将士卒们的眼睛都遮蔽。

    “草原,我们终于回到了草原!”

    草原虽然依旧干旱,不过相比起沙漠之中,却又显得如此湿润。

    刚刚从大漠出来的骑士们,忍不住发出了喜悦的呐喊,战马也都不顾骑士们的约束,开始就近寻找水源。

    “终于出来了。”

    风尘仆仆的云长,看着一望无垠的草原,紧绷的脸上也出现了些许笑容。

    “寻找有水源的地方扎营,而后广派斥候四处侦查!”

    抬头看了看天色,云长吩咐道。

    虽然云长并不赞同挥兵东进的策略,不过既然臧旻已经下定决心,他也只能领命。

    云长知道,这次必定是场恶战。

    檀石槐的聪慧以及狡猾,也早就烙印在了汉军心中,所以云长不敢有丝毫懈怠。

    当天晚上,汉军找了条河流驻扎营地。

    精神紧绷许久的汉军远离沙漠以后,终于全都放松了起来。

    营帐内,云长就着灯光正在苦读兵书。

    哪怕他早已十分疲惫,仍旧没有落下临睡前读书的习惯,只是为了不断充实自己,好在乱世中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兄长,兄长!”

    关雄全副武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惊惧之色。

    “何事?”

    关雄此时被云长任命为斥候统领。

    斥候情报,足以左右一场战争胜负,这可是非常重要的职位。

    若非因为关雄与云长的关系,凭借关雄自身才能,绝对不够资格担任这个职位。

    然而,云长仍就这么做了。

    任人唯亲说起来可能不太好听,在汉代却也非常正常。

    汉代宗族观念极强,若连自己族人都不肯任用,又岂会得到其它人的信任?

    随着不断磨练,关雄也已经不是曾经的地痞流氓,开始逐渐蜕变为合格的斥候统领。

    没有人的才华属于天生。

    也许有些人的确比别人聪明,学习东西起来非常迅速,也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在磨练中不断成长。

    这些人的成长潜力,有时候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办法估量出来。

    纵观历史。

    曹操族人夏侯渊、夏侯惇、曹洪、曹仁,可都是留名千古的将领,难道他们才能就是天生?

    这些人能够有所成就,固然与受到的教育有关,却也因为他们有机会不断领兵进行磨练。

    云长相信,只要给关雄足够的机会,自己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族弟,早晚都能成长为一代优秀将领。

    “我们抓到一位汉军逃卒,此人属于夏育将军麾下。”

    “据他所言,东路汉军已经在三日前被檀石槐围歼,就连夏育将军都生死不知。”

    “围歼?”

    云长霍然起身,脸上满是震惊。

    围歼与击败意义完全不同。

    前者表示围而歼之,那么就说明敌人全军覆没;后者虽然也有战败的意思,却也有可能保存实力。

    假如关雄用词没有错,东路汉军可能真的全军覆没了。

    “没错,是围歼!”

    云长顾不得其它,直接让人将那名逃卒带了过来,询问起详细战报。

    原来,夏育领兵出塞以后,才开始就如同中路汉军般,连破十数个鲜卑小型部落,掠夺物资不计其数。

    夏育本来想要杀掉那些鲜卑俘虏,却被向导阻止,并且建议让这些人帮忙驱赶牛羊战马。

    为了更好控制这些俘虏,夏育居然采取了和云长相同的策略。

    夏育抽调鲜卑青壮为敢死队,并且颁布了更加苛刻的连坐制度。

    就在夏育掠夺牛羊无数,正意气风发准备直扑弹汗山的时候,却被鲜卑人突袭了辎重。

    夏育早有准备,负责保护辎重的下属也是军中悍将。

    以汉军强大的战斗力,哪怕被鲜卑人突袭,也未尝不能将其击败。

    然而,那些俘虏却在关键时候纷纷倒戈,数量庞大的俘虏,直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战,辎重营两千汉军伤亡惨重。

    汉军耗费时日掠夺的牛羊物资尽数丢失,当即陷入缺粮困境。

    起初,夏育准备暂避鲜卑人锋芒,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攻破小型鲜卑部落,掠夺到口粮再与檀石槐决战不迟。

    然而,那名向导却把夏育带入了檀石槐的埋伏圈中。

    好在夏育乃沙场宿将,提前发现了蛛丝马迹,当即斩杀向导突围而去。

    这个时候,东路汉军仍旧有八千余人,假如得到足够粮草,未尝不能与檀石槐周旋。

    不过当夏育领兵突围以后,没有了向导的带领,根本找不到鲜卑人部落。

    就算侥幸找到,却也只是一座空的营地。

    很显然,檀石槐使用了坚壁清野的战术。

    “将军那时已经知道中计,想要率领麾下士卒返回幽州,却被鲜卑人层层阻拦。”

    “将军无奈,鼓舞士气准备破釜沉舟与鲜卑人决战。”

    “然而,这些鲜卑人也不与将军正面战斗,只是不停派遣游骑袭扰,后来由于缺粮将军只得下令杀马。”

    “就在战马被杀掉小半的时候,檀石槐却率领三万余鲜卑骑兵,从四面八方发起了进攻。”

    “在此之前,我们都以为檀石槐麾下只有万骑,却从未想过对方有三万兵马。”

    “缺粮、缺马又占据兵力劣势的汉军大败,死伤无数,能够逃出者寥寥无几。”

    听到这里,云长脸上已经满是震惊。

    从这名士卒的叙述中不难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