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武圣-第1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想要抵达幽州,要么横穿并州,从主公统辖之地冲杀出去,要么跨越兖州、冀州,和刘虞汇合。”

    “这两条路,显然都走不通。”

    “故此,吕布极有可能投奔刘焉或者刘表。”

    关羽闻言,皱眉不语,心中却在暗自盘算,没有了天子刘辩,以后又当如何。

    贾诩好似看穿了关羽心思,笑道:“其实吕布劫走天子,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关羽奇道:“军师何出此言?”

    贾诩反问道:“先帝遗愿乃是立皇子协为天子,主公受先帝隆恩,此次占据雒阳,岂会不遵遗诏立皇子协为天子?”

    “若皇子辩尚在雒阳,纵然其皇位得之不正,却仍旧乃是先帝嫡长子,又是名义上的天下之主。”

    “主公欲拥立皇子协,必然要废掉少帝刘辩,如此反而会落人口实。”

    “今日天子被吕布劫走,主公不仅占据雒阳,还有先帝遗诏,就能名正言顺拥立皇子协为天子。”

    关羽闻言大喜,不过很快就有些忧虑的说道:“军师此言虽然有理,然皇子辩被劫持在外,若我再拥立皇子协为天子,岂不就有了两个皇帝?”

    “须知,天无二日,民无二君,纵然我以先帝名义,拥立皇子协为天子,恐怕也得不到天下人承认。”

    贾诩摇头道:“如今乱像已现,诸侯割据之势已经形成,纵然只有一位天子,难道就能号令天下?”

    关羽闻言,默然不语。

    贾诩再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主公当趁着皇子辩下落不知时,拥立皇子协为帝。”

    关羽深以为然,当即召来朝中公卿,商议拥立皇子协为帝之事。

    关羽话音刚落,反对之声当即不绝于耳。

    “陛下被贼人劫走,生死尚且未知,汝就欲另立天子耶?”

    “是啊,骠骑将军应当派兵追杀吕布,救回天子,而不应当在这个时候重新拥立天子。”

    “天无二日,民无二君,此举万万不可!”

    满朝公卿几乎都出言反对,关羽却只是冷冷注视着众人。

    帷幔之后,刘协脸色有些难看。

    他此时虽然年幼,却由于长在宫中,自然知道皇位的重要性。

    他本以为,自己深得父皇喜爱,纵然并非嫡长子,也有可能得到天子之位。

    却不想,皇位终究还是被皇兄所得。

    如今皇兄被贼人劫走,骠骑将军告知刘协,欲立其为天子,刘协心中其实很高兴。

    他却没想到,满朝公卿居然都反对这个建议。

    “殿下勿忧。”

    “骠骑将军深受先帝知遇之恩,且有先帝遗诏在手。”

    “先帝本就欲立殿下为天子,只是逆贼何进勾结宦官,篡改先帝旨意立皇子辩为帝。”

    “骠骑将军如今既然领兵进入洛阳,哪怕满朝公卿尽皆反对,也定会拥立殿下为帝。”

    刘协闻言,紧绷着的小脸这才舒缓了些许。

第236章 拥立天子(下)() 
刘协被带到帷幔后面,也是贾诩计策。

    贾诩早就告诫过关羽,占据雒阳拥立天子,的确可以奉天子讨不臣。

    与此同时,却也要面临来自朝臣以及天子的压力。

    朝中公卿大多出身世家,想要屈居关羽这个武夫之下,自然心怀不忿。

    可以预料,关羽日后必然要与朝廷公卿明争暗斗。

    贾诩也曾问过关羽,究竟想做忠臣,还是想做权臣,亦或是想要取而代之。

    关羽沉吟许久,终究还是答道:“只要能够平定乱世,让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无论权臣亦或是忠臣,都无所谓。”

    “只不过,关某愿向天起誓,此生绝不取而代之。”

    贾诩沉吟许久,最终叹道:“乱世出英雄,主公有此忠君爱国之心,诩敬佩不已。”

    “然而朝堂之事,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啊。”

    “主公若想平定四方,必然要执掌朝堂,权势盖过天子,如此方能毫无掣肘,全心全意平定乱世。”

    “然易地而处,假如主公处于天子位置,又岂会心甘情愿充当傀儡?”

    “满朝公卿若是图谋主公,主公完全可以诛杀叛逆名义大开杀戒,然而若陛下欲除去主公,主公又当如何?”

    关羽闻言,久久不语。

    此时,他不由想起了历史上的曹操。

    也许一开始,曹操的确抱着匡扶社稷之心。

    只是随着自身权势的不断增加,以及刘协三番五次的小动作,才彻底磨灭了曹操的忠君爱国之心。

    一代枭雄,也慢慢长成。

    关羽扪心自问,假如自己处于曹操那种境地,真的会愚忠到还政于天子吗?

    答案是否定的。

    天下不定,哪怕关羽将权力归还天子,朝中大权最终也只会落入朝臣之手。

    所谓的皇帝,只能沦落为傀儡罢了。

    “还望军师教我。”

    关羽内心,无比纠结。

    他既不想背负国贼骂名,又想执掌朝廷军政大权,毫无掣肘的平定四方。

    然而,想要两全其美,何其难也。

    贾诩闻言,却是笑了起来:“皇子辩被吕布劫走,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关羽奇道:“军师何出此言?”

    贾诩道:“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如今皇子辩为大汉天子,主公若欲拥立皇子协为帝,满朝公卿势必出言反对。”

    说到这里,贾诩神秘一笑。

    “天子所能仰仗者,正是满朝公卿耳。”

    “若皇子协得知满朝公卿,全都心向皇子辩,又当如何?”

    关羽先是有些发愣,继而大笑不已。

    假如刘协当了皇帝,肯定想要当做独一无二的天子。

    可惜的是,外面还有刘辩这个正牌天子,而且是被众多朝臣支持的天子。

    反观刘协,只是关羽依仗先帝遗诏,强行拥立的天子罢了。

    刘协得不到满朝公卿支持,所能依仗者唯有关羽,否则纵然其最终夺权,也只是伪皇帝。

    只要有了刘辩这个皇帝在外面,刘协就名不正、言不顺。

    唯有废掉刘辩,刘协皇帝之位才能名正言顺。

    哪怕出于对自身皇位的眷恋,刘协也必然要依靠关羽,才能稳固自己帝位。

    高顺带着刘协在帷幔后偷听,正是为了告知刘协:满朝文武除了骠骑将军关羽,乃是真心忠于先帝,想要拥立刘协为帝。

    其余公卿,都不可信!

    刘协如今尚且年幼,只要将怀疑的种子种在其心中,日后再进行浇灌,早晚都会生根发芽。

    关羽自忖,自己也并非董卓、李傕、郭汜之流。

    他哪怕权倾朝野,也会给予刘协足够尊重,以及天子应有的威严。

    再加上刘协年龄不大,只要好生教导,君臣关系未尝不能处理好。

    蜀汉后期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就非常让关羽羡慕。

    刘禅虽是名义上的蜀国皇帝,诸葛亮却能决断国内所有军政大权,刘禅却也没有担心对方取而代之。

    朝堂之上,喧嚣依旧。

    眼看众人越闹越凶,关羽却是从怀中掏出先帝遗诏,而后高高举起。

    “关羽不才,承蒙先帝信任,令我领兵入京诛杀逆贼何进,稳定朝堂局势。”

    “且先帝有言,会立皇子协为天子。”

    “关某只想知道,陛下身体健康,为何会忽然驾崩!”

    “陛下既然欲立皇子协为帝,为何驾崩之后是皇子辩登基?”

    “尔等皆为朝廷公卿,世食汉禄,却不忠君之事,我奉先帝遗诏立皇子协为天子,尔等反而再三阻挠。”

    “如此行径,与叛逆何异!”

    满朝公卿,看着怒气勃发的关羽,心中当即有些发虚。

    只不过,卢植仍旧上前说道:“还望骠骑将军,借先帝遗诏于我一观!”

    诸侯虽然都确定了先帝遗诏的真实性,满朝公卿却大多以为,此乃关羽所拟矫诏,为的是给自己兴兵寻找借口。

    关羽闻言,也不废话,直接上前将先帝遗诏递给卢植。

    卢植展开先帝遗诏,细细观摩以后,发现诏书居然属实,而且还盖有玉玺。

    玉玺在袁绍领兵杀入皇宫时,就已经不慎丢失,关羽也没有机会利用玉玺伪造圣旨。

    “莫非,先帝之死果真另有隐情?”

    辨别玩真伪以后,卢植身体不由摇晃几分,险些栽倒在地。

    满朝公卿,也都围了上来,开始鉴定先帝遗诏真伪。

    他们看过之后,也都默然无语。

    “敢问诸公,这先帝遗诏是否属实?”

    满朝公卿先是面面相觑,继而有一人说道:“诏书的确属实,不过皇子辩乃嫡长子,按照理法理应继承皇位。”

    “且皇子辩继承帝位已经成为事实,若此时再拥立皇子协为帝,反而会让大汉拥有两位天子,此乃祸国殃民之举,老夫绝不赞成!”

    关羽丹凤眼微微眯起,问道:“汝乃何人?”

    那人昂首挺胸道:“吾乃司徒王允是也!”

    关羽猛然拔剑在手,厉声呵斥:“先帝之死尚有疑问,汝当时与何进相互勾结,且被任命为司隶校尉。”

    “汝受皇恩却不遵先帝诏书,反而勾结何进立其外甥为帝,其心可诛!”

    言毕,关羽猛然跨步上前,一剑刺穿王允心脏。

    关羽猛然拔出佩剑,鲜血从剑尖低落,满朝公卿看着倒地不起的王允,尽皆色变。

    “吾欲奉先帝遗诏,立皇子协为天子,还有谁出言反对!”

    看着杀气腾腾的关羽,以及那些闻讯涌入大殿的甲士,满朝公卿尽皆脸色苍白,无人再敢出言反对。

    “愿遵先帝遗诏,立皇子协为天子!”

第237章 位极人臣() 
帷幔后,年近九岁的刘协脸色煞白。

    高顺急忙抱起刘协,轻声安慰道:“殿下勿忧,王允之辈皆为沽名钓誉之徒。”

    “骠骑将军秉承先帝遗诏,自然要拥立殿下为帝,敢有反对者,杀无赦。”

    刘协声音有些颤抖的说道:“话虽如此,然朝堂之公卿,皆为大汉栋梁,骠骑将军若大肆杀戮,恐有不妥。”

    高顺却是摇头说道:“骠骑将军杀王允,不仅因为其反对殿下登基,更因为其曾经乃何进麾下,极有可能合谋陷害先帝。”

    “先帝在世时,时常称赞骠骑将军忠勇,骠骑将军既领先帝遗诏,自然要忠君之事。”

    “至于其他朝中公卿,看似凛然大义为国为民,实则绝大多数见风使舵,贪生怕死。”

    “有王允被杀在先,朝中公卿必然心中恐惧,不敢再反对殿下登基。”

    刘协有些不相信的说道:“朝中公卿都乃德高望重之人,又岂会真的贪生怕死?”

    高顺笑道:“殿下拭目以待。”

    果不其然,关羽以雷霆手段杀死王允以后,再也没有人胆敢出言反对。

    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满朝公卿?

    满朝公卿,以及世家大族,无疑非常骄傲。

    他们向来瞧不起寒门出身的武人,哪怕丁原曾经占据雒阳,满朝公卿也没有屈服。

    然而。

    当双方真正撕破脸皮的时候,满朝公卿才知道,武人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也不会在意他们的家室以及名声。

    袁氏被灭族,这个前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