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武圣-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

    若非这些人早有根基,纵然被册封为太守,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聚集太多兵马。

    这些人早就知道天下将乱,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

    却说袁绍高举何太后诏书,痛斥丁原纵兵劫掠、陷害忠良、滥杀无辜、毒杀何太种种罪行,而后举义兵。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更兼又有何太后诏书。

    是以,诸侯纷纷响应。

    袁绍自领车骑将军职位,袁术自领后将军职位,曹操自领奋武将军职位。

    其余诸侯,亦各授官名。

    响应讨伐丁原诸侯,共计十二路。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公路。

    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韩文节。

    第三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孔公绪。

    第四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

    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王公节。

    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

    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乔元伟。

    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袁伯业。

    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鲍允诚。

    第十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张孟高。

    第十一镇,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奋武将军曹操曹孟德。

    第十二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

    除此之外。

    英雄冠世,刚勇绝伦的,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依附于后将军袁术,亦是起兵响应。

    若把孙坚单独算成一路诸侯,此次会盟共计十三路人马。

    酸枣,位于兖州、陈留郡西部,毗邻司隶河南尹,与原武县城接壤。

    诸侯定在酸枣会盟,由于路程有远近,故此抵达有先后,前后共耗费月余时间。

    待诸侯齐聚以后,共计兵马二十余万,各自安营下寨,营寨连接二百余里。

    曹操起兵于陈留,身为地主自然要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河内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讨贼,必先立盟主,众人皆听约束,然后进兵。”

    韩馥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术闻言,不由脸色微沉。

    此次十二路诸侯中,仅仅袁氏就有三路,分别是袁绍、袁术、袁遗。

    袁遗乃袁绍、袁术堂兄,亦是才学出众之辈。

    朱儁称其有‘有冠世之懿,干时之量;忠允亮直,固天所纵’,曹操更是说‘长大而能勤学者,惟吾与袁伯业耳’。

    袁遗之才,不下于袁绍、袁术。

    然袁绍、袁术善于经营,人脉极广,声望也远远高于袁遗,才是袁氏年轻一辈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

    袁术认为自己乃是嫡出,有些瞧不起庶出的袁绍,觉得自己才可以代表袁氏。

    故此,当袁术听到韩馥推举袁绍为盟主以后,顿时怒火上涌。

    好在袁术还有些城府,知道纵然两人不和,终究同属袁氏。

    假如他现在出言反对,自己非但不能成为盟主,反而会被别人耻笑,落得过心胸狭隘的名声。

    袁氏兄弟不和,相互争斗之事,也会成为众人笑柄。

    正是为此,袁术心中虽有怒气,却始终隐忍不发。

    他只希望,有人能够出言反对袁绍担任盟主。

    其余诸侯闻言,大多都出言附和:“袁本初出身望族,且宽以待人,士人依附,若为盟主,谁敢不服?”

    济北相鲍信闻言,却是暗自冷笑,并不言语。

    曹操眉头紧皱,也没有发表意见。

    曹操本来也觉得,无论从袁氏势力来看,还是从个人威望来讲,袁绍都非常适合担任盟主职位。

    假如没有关羽这个不确定因素,曹操肯定会抢走韩馥台词,推举袁绍为盟主。

    可惜的是。

    关羽知兵善战,又手握重兵,屯兵河东、并州。

    如果不提前争取到关羽加入盟军,这场讨伐丁原的战争,就会有太多不确定性。

    只不过。

    曹操将自己担忧告知袁绍,希望对方能够联系关羽之时,袁绍却是勃然大怒。

    盖因当年在雒阳发生的事情,始终让袁绍难以释怀,袁绍心中深恨关羽。

    且以关羽如今威望,假如参与会盟,盟主之位就很有可能落在关羽身上。

    于公于私,袁绍都不愿关羽参与会盟。

    孙坚立于袁术身后,看到了袁术脸上的不快,眉头亦是紧皱。

    眼看无人反对袁绍担任盟主,事情就要定下来的时候,孙坚终于站了出来。

    “在下有一语,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绍此时,因为即将成为盟主而心情愉悦,纵然被孙坚出言破坏了气氛,也没有丝毫不悦。

    相反,袁绍也素闻孙坚名声,知道对方骁勇善战。

    袁绍只是有些可惜,孙坚投在了袁术麾下,而非投靠自己这位明主。

    “乌程侯有话但说无妨。”

    袁绍面包含笑意,其余诸侯亦是将目光,放在了孙坚身上。

    孙坚上前一步,沉声说道:“丁原妄自占据神都,毒杀太后,祸乱朝纲,天下忠义之士,自当合力讨之。”

    “我等虽拥兵二十余万,然丁原占据险关,想要攻入洛阳并非易事。”

    “骠骑将军关云长,麾下兵精将勇,又知兵善战,声望卓绝,若能参与会盟,我等胜算才会更大。”

    “却是不知为何,骠骑将军此次没有参与会盟?”

    袁绍闻言,不由脸色微沉。

    其余世家出身的诸侯,脸上也带着不悦之色,显然不希望有人提到关羽。

    世家大族相互吹捧,瞧不起寒门,已成惯例。

    若非孙坚祖上乃是孙武,且依附于袁术麾下。

    纵然其曾经立下赫赫战功,并朝廷被封为乌程侯,恐怕也不会被众人放在眼中。

第209章 孟德倡义() 
其实不仅仅是孙坚。

    就连屡次为官,从小结交世家子弟,且声望卓绝的曹操,因为出身不好,也不被众人放在眼中。

    否则。

    以曹操的为官经历,以及所做过的事情,绝对会成为当之无愧的盟主。

    要知道,曹操哪怕在天下未乱之前,为官经历也算得上是传奇。

    相比起结交豪杰,蓄养死士,养望于野的袁绍,曹操不知道强了多少。

    可惜的是。

    曹操乃宦官之后,纵然从小与世家子弟结交,地位仍旧要低上些许。

    哪怕曹操乃宦官之后,终究是官宦子弟。

    孙坚以及关羽,却是真正寒门出身,靠着自身能力慢慢打拼,才拥有如今成就。

    特别是关羽。

    其以乡野村夫身份,十七岁参军北击鲜卑,十几年来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官拜骠骑将军,封破虏亭侯。

    如此辉煌成就,都是关羽凭借手中青龙偃月刀,真刀真枪打出来的结果。

    反观这些世家子弟,真正凭着自身能力为官者,又有几人?

    哪怕是袁绍,既没有像曹操那般为官保境安民,也有没如同孙坚那般,靠着军功慢慢爬升起来。

    袁绍所依仗的只有家世,以及世家吹出来的名声而已。

    不仅仅袁绍。

    在场诸侯也大多如此,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排斥关羽。

    倒是孙坚,却不会被人排斥。

    你道乃是为何?

    孙坚纵然战功赫赫,凭借自身能力成为太守,并且被朝廷封为乌程侯。

    再厉害又怎样,最终还不是投奔到袁术麾下?

    正是因为孙坚投奔到袁术麾下,才让世家出身的诸侯,更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君不见,孙坚再战功赫赫,并且封侯又能怎样?

    最终还不是要投靠世家?

    关羽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关羽如今权势,哪怕强大如袁氏,都不被其放在眼中。

    诸侯家世不如袁氏,更不可能压制住关羽。

    关羽的出现,不仅狠狠击碎了诸侯的优越感,还重重践踏着他们的尊严。

    世家同气连枝,在场除了少许人外,没有人会待见关羽。

    “那关羽坦然受了丁原册封的官职,明显辜负先帝对其知遇之恩,如此忘恩负义之人,又怎会为国为民讨伐丁原?”

    “我等拥兵二十余万,又有大义在手,义军所过之处,百姓必定会箪食壶浆前来相迎。”

    “欲破丁原,又有何难?”

    袁绍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满与自信。

    诸侯闻言,数人也都纷纷说道:“车骑将军所言极是,我等据大义讨不臣,何愁不能击破丁原?”

    “想那关羽,不过忘恩负义之辈罢了,又岂会响应我等义举?”

    孙坚脸色难看。

    可是当他看到诸侯态度坚决,明显是不准备联合关羽时,纵然心中不忿,却也没有再多言语。

    这个时候,曹操终于看不下去了。

    他厉声喝道:“骠骑将军年少从军,十数载为国为民征伐无数,战功赫赫,百姓拥戴。”

    “如此豪杰,在场诸位谁能相提并论!”

    诸侯闻言,除了孙坚、鲍信以外,尽皆脸色涨红,呐呐无语。

    韩馥却是强自争辩道:“关羽立功,又非凭借一己之力,若无朝廷支持,没有将士用命,又岂能连战连捷?”

    鲍信冷笑道:“三万铁骑北击鲜卑之时,骠骑将军不过一介小卒,却能凭借军功迅速升职。”

    “其余三位中郎将皆败亡,唯有骠骑将军带领三千匈奴骑兵,先破弹汗山,再于万军中击杀鲜卑可汗檀石槐。”

    “敢问韩冀州,其余三位中郎将,亦是凭借朝廷支持,更是率领朝廷精锐骑兵,为何兵败?”

    韩馥满脸羞红,只得掩面退后,不敢再强作争辩。

    豫州刺史孔伷上前一步,摇头道:“纵然关羽略有微功,朝廷也不曾亏待与他,反而委以重用。”

    “关羽不报朝廷之恩,反而欣然接受丁原所封官职,不积极响应我等义举。”

    “如此行为,纵然勇武过人,能征善战,终究德行有亏,吾不屑与之为伍。”

    曹操闻言,再也忍受不住。

    他上前两步,走到孔伷面前喝道:“骠骑将军南征百战十数载,为国为民立下战功不计其数。”

    “如此若还算略有寸功,我等岂非要羞愤致死?”

    “且丁原封骠骑将军官职,乃是以天子名义。”

    “那时丁原尚未祸乱朝纲,更没有肆虐雒阳,关君侯接受朝廷册封有何过错?”

    说到这里,曹操停顿下来,而后环顾四周,声音猛然拔高。

    “真要以此攻讦骠骑将军,在场诸位大多都接受过丁原册封,就算孔豫州这个豫州刺史职位,亦出自丁原之手。”

    “敢问孔豫州,汝可算得上是无君无父,德行有亏?”

    孔伷闻言,无法辩驳,当即羞得脸色涨红,心中却开始恼怒曹操起来。

    不仅仅孔伷,就连袁绍脸上也露出不愉之色。

    曹操此时,却已经彻底豁出去。

    他丝毫不在意诸侯铁青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