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武圣-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到如今,家父音讯全无,又岂会与何进没有关系?”

    关羽眉头紧皱,而后叹息道:“纵然此事真与何进脱不开干系,对方全族已经被灭,却也不知吕大人究竟在何处。”

    虽说吕强很有可能被杀,终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不定仍旧活着。

    只是吕强活着的概率并不大。

    否则,他应该早就与吕方汇合,带着先帝诏书来见关羽了。

    “汝休要多心,待吾入雒阳以后,定会找到吕大人踪迹。”

    吕方闻言,急忙说道:“如此多谢君侯。”

    却说关羽得到先帝诏书以后,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将诏书内容宣读一遍。

    “陛下欲立皇子协为太子,最后却忽然驾崩,由皇子辩继承帝位。”

    “此间绝对大有蹊跷!”

    “主公如今手握重兵,又有先帝召回京城之遗诏,不若领兵杀入雒阳,查明先帝身死详情!”

    高顺一反常态,率先表明态度。

    张飞亦是大声说道:“乱臣贼子,祸国殃民不计其数,唯有主公忠君为国。”

    “主公索性直接杀入雒阳,秉承先帝遗愿,立皇子协为天子,整顿朝纲,兴复汉室。”

    哪怕粗猛如张飞,也知道领兵入京都,而后以先帝名义废立天子,究竟代表着什么。

    那个时候,关羽就是真正的权倾朝野,他们这些跟随左右的文臣武将,地位亦会水涨船高。

    不仅高顺、张飞这两员上将。

    就连李傕、郭汜,以及降将杨奉、韩暹,亦能看出其中关键,纷纷出言附和。

    他们本就知道,关羽想要南下的决心,以前只是苦于没有正当借口。

    现如今,关羽手握先帝遗诏,完全可以否定当今雒阳朝廷,遵从遗诏领兵入京都,稳定天下局势。

    张辽、张绣这两员小将,此时也满脸振奋,显得有些蠢蠢欲动。

    “文和,你言下之意如何?”

    关羽虽然也想立刻杀入雒阳,终究还是将目光放在了贾诩身上,希望听听对方建议。

    贾诩沉默许久,而后说道:“某有三策,可供主公选择。”

    关羽急忙问道:“是哪三策?”

    贾诩答曰:“袁绍奉何太后密诏,联合诸侯,占据州郡,蠢蠢欲动,来年开春,定会兴兵讨丁原。”

    “诸侯兴兵讨丁原,无论成功与否,天下大乱已成定局。”

    “主公当趁此良机迅速崛起,以公明为先锋率雁门之军攻冀州,以张济为先锋率云中之军攻幽州。”

    “主公再亲率大军,趁着诸侯与丁原交战之际,占据冀、幽、并三州,虎视青州。”

    “若据北方四州之地,再以上将把守险要之地,整顿内政,发展生产,与民休养。”

    “少则五载,多则十年,明公可拥五十万之众,率大军南下荡平天下不臣。”

    “此为上策。”

    关羽闻言,怦然心动。

    这个部署,几乎乃历史上袁绍翻版。

    只要自己不作死,绝对能够成为汉末诸侯间的巨无霸,虎视天下。

    不过很快,他就摇头道:“如今乱像虽显,诸侯之间仍未相互攻伐。”

    “若有我开此先例,汉室威严必定扫地,诸侯割据之局面将因我形成。”

    “且幽州牧刘虞乃汉室宗亲,素以仁义著称,深得幽州百姓以及各族拥戴,我若起兵攻幽州,必成众矢之的。”

    “某深受先帝隆恩,今得先帝遗诏而没有丝毫作为,反而攻伐汉室宗亲,开诸侯攻伐之先河,某绝不为之!”

    “敢问军师,何为中策?”

    关羽目光坚定,拒绝的十分干脆。

    不过。

    也正如关羽所说那般,幽州牧刘虞仁义爱民,又是汉室宗亲,深得百姓爱戴。

    关羽若无故先开战端,肯定得不到幽州百姓支持,名声反而可能因此变臭。

    且关羽感念刘宏知遇之恩,也绝不可能对于诏书置之不理。

    贾诩闻言,微微叹息,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么做,看似前景很好,其实也有很大隐患。

第207章 贾诩三策(下)() 
“主公若不欲此时攻幽、冀两州,当以河东为根基,拿下整个司隶,奉天子以讨不臣。”

    “有先帝遗诏,主公也算师出有名。”

    说到这里,贾诩目光闪动。

    “然丁原占据雒阳,拥兵十万,又有洛阳八关依为天险,若要强攻,纵然获胜亦会伤亡惨重。”

    “主公当先隐匿先帝遗诏,等到袁绍等人起兵攻丁原,待双方两败俱伤之际,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若能把握好时机,既能攻下雒阳,又能击退诸侯,此乃中策。”

    关羽闻言,再次怦然心动。

    历史上,董卓实力远远强过丁原,仍旧不是关东诸侯对手。

    关羽相信,只要袁绍等人起兵,丁原败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至于关东诸侯,关羽其实也并不十分在意。

    关东诸侯虽人才济济,却也各有算计,人心不齐。

    假如丁原实力犹在,关东诸侯尚且能够勉强联合,一旦丁原兵败,诸侯必定会起内讧。

    那个时候,关羽若率领大军来袭,必定能够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很快,关羽就摇了摇头。

    关羽想要得到的乃是完整司隶,而非经过诸侯祸害,变得十室九空的司隶。

    真要让诸侯领兵入司隶,百姓们定会流离失所。

    关羽比任何人都知道,乱世之中人口的重要性,人口数量几乎能够决定诸侯兴衰。

    司隶人口超越三百万,乃是不择不扣的富庶州郡。

    假如关羽能够完整拿下司隶,这才有与天下诸侯争雄的资本。

    历史上。

    司隶因诸侯讨董导致人口锐减,后来先后被董卓以及李傕、郭汜祸害,更是十不存一。

    这也就导致,本来富庶的司隶,居然变得十室九空,繁华无比的雒阳也变成一片废墟。

    关羽并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在这个时空重现。

    让诸侯入司隶,定有无数百姓死于战乱中,并不符合关羽利益。

    关羽身为穿越者的前瞻性,哪怕多智如贾诩,亦是有些不如。

    “诸侯若入司隶,百姓定会饱受战乱之苦,人口亦会锐减,此计不可行也。”

    相通这些,关羽当即摇了摇头。

    贾诩闻言,不由眉头紧皱。

    “主公若欲保全关中,就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诸侯尚未起兵以前,就击败丁原,攻下雒阳。”

    “然丁原势大,且占据险关,如今又正值冬季,不宜兴兵。”

    “欲成此事,难也!”

    贾诩很快洞彻了关羽的想法,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根据袁绍等人动静推测,诸侯只待来年开春以后,就会兴兵攻打丁原。

    关羽如果想在此之前,就击败丁原拿下雒阳,明显不太现实。

    关羽皱眉,而后问道:“敢问军师,下策为何?”

    他并未纠结此事,反而想要听听,贾诩心中的下策究竟是什么。

    “所谓下策,就是联合诸侯,共同讨伐丁原。”

    “以主公之声望以及先帝遗诏,必然能够统领诸侯兵马,至少在丁原未败之前,主公定然能够起到主导地位。”

    关羽闻言奇道:“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我虽有薄名,奈何出身贫寒,又岂能折服天下诸侯,与袁氏兄弟争夺主导权?”

    贾诩笑道:“主公不可如此轻看自己。”

    “袁氏虽有威望,袁氏兄弟终究只是承蒙余荫而已,声望又岂能与主公相提并论。”

    “且不论其他,仅仅是主公手中先帝遗诏,就能号令天下诸侯。”

    “诸侯若想举大义,伐丁原,破雒阳,也只能以主公为首。”

    听到这里,关羽眸光闪动。

    统领天下诸侯讨伐丁原,的确是个不错选择。

    虽说诸侯人心不齐,纵然关羽最终能够统领诸侯,仍旧只能依靠自己。

    不过如此一来,关羽就不会被天下诸侯孤立,也能借助诸侯,确定先帝遗诏的真实性。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先帝遗诏,虽的确属实。

    可只要别人不认,并且认定关羽手中诏书乃是矫诏。

    以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哪怕诏书属实,也会被人认为是假。

    只有得到绝大多数人承认,诏书的合法性才能被确认。

    哪怕日后关羽和诸侯翻脸,对方也不能以此事攻击关羽。

    相反。

    关羽只要确定了先帝遗诏的合法性,就能以先帝遗诏为大旗,合法占据雒阳。

    而且成为诸侯统帅,关羽也能立下军法,约束诸侯麾下军队。

    如此,关羽就能尽可能保证,司隶百姓不会因为战乱,而人口锐减。

    只不过。

    关羽很快就有些奇怪的说道:“此计大秒,军师为何认为其乃下策?”

    主导诸侯讨伐丁原,这个计策绝对不错。

    他想不明白,贾诩为何将其定为下策,甚至不太愿意让关羽选择这个计策。

    “主公本来拥有先帝遗诏,可以占据大义。”

    “若与诸侯会盟,却也变相承认了诸侯起兵的合法性,将后患无穷。”

    “且与诸侯会盟,未击败丁原之时尚好,一旦丁原兵败,主公可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关羽心中微沉,问道:“军师何出此言?”

    贾诩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主公无论威望亦或实力,皆冠绝诸侯。”

    “一旦失去外敌,诸侯很有可能会联合对付主公,争夺雒阳。”

    “两军交阵,主公自然不惧诸侯。”

    “然朝中公卿皆出自世家,与诸侯关系莫逆,假如有朝中公卿相助,主公又当如何应对?”

    “讨伐丁原之时,诸侯甚至也有可能只是名义上服从主公,实则令主公与丁原两败俱伤,而后坐收渔翁之利。”

    关羽眉头紧皱,不过很快,就冷笑连连。

    “关东诸侯,除去曹孟德与孙文台,吾视之如草芥,不足为惧。”

    “曹孟德与孙文台却与我有旧,且心怀汉室,又并非出自世家,未必会与我为敌。”

    “除此之外,余者皆土崩瓦狗而已,彼若怀有异心,吾当先斩其首级!”

    贾诩闻言,遂不再多言。

    事实上,贾诩并不愿意关羽占据雒阳,因为这是个烫手山芋,更乃是非之地。

    凭借关羽出身,假如占据雒阳,定会被朝中公卿牵制住太多精力。

    只有趁乱夺取北方四州,修生养息图谋发展,才是最佳选择。

    奈何关羽心意已决,贾诩也不好再劝。

第208章 酸枣会盟() 
初平元年正月。

    却说袁绍得何太后密诏,返回渤海郡以后,当即聚麾下文武,顷刻间得兵三万。

    袁绍能够这么快聚集三万兵马,其实也与其早有准备脱不开关系。

    就连渤海太守这个职位,也是在袁绍授意下,亲近袁氏之人才帮其求得。

    其实不仅仅是袁绍。

    其余被丁原册封的诸侯,也大多是自己争取而来,所得官职居然与历史上无异。

    事实上。

    若非这些人早有根基,纵然被册封为太守,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聚集太多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