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武圣-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传乃儒家经典,对于忠君之事,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左传记载:“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也就是说,国君为了江山社稷去死,死得其所,臣子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

    如果国君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臣子又不是他奴才,谁该去死呢?

    由此也可以看出。

    愚忠思想在正统的儒家理念,以致整个汉代、三国时期,都并不被推崇。

    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孔子也并不认为,身为人子就应当毫无原则,就听从父亲的命令。

    一味顺从父亲,反而有可能陷父亲为不义,反而不孝。

    无论对待父亲或者君主,都应该‘义则从之,不义则争之’,如此方为忠孝。

    刘宏对徐晃、张飞等人,并无知遇之恩。

    其所作所为,更是令天下不齿,所以哪怕刘宏乃天子,也没有得到众人的忠诚。

    反倒是关羽,身为几人名义上主公,有能力、有贤名,又视其如手足。

    故此,在几人眼中,他们真正应该忠诚的对象,正是关羽。

    也正是这个缘故。

    见关羽有功而不被封赏,天子反而把几十万黄巾这种负担,一股脑甩到云中。

    张让等人,却是无寸功而封列侯,这才会激起众怒。

    关羽和众人想法不同。

    徐晃、张飞毕竟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大汉很快就会变得群雄割据。

    那个时候,人口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在他们看来,几十万黄巾来到云中,乃是天大负担,众人也每日劳累不堪。

    关羽虽然知道,刘宏将荆州、豫州十几万黄巾,全都发配到云中,没安什么好心。

    然而。

    无论是关羽想要拯救这些人的初衷,还是为了云中未来着想,对于这件事情都是乐见其成。

    哪怕初期云中郡会十分艰苦,关羽仍旧不后悔。

    “将军,天使驾到。”

    就在此时,守卫忽然冲了进来,对着关羽禀报。

    关羽闻言皱眉,喃喃自语:“天使此时来到云中,莫非是因为韩遂叛乱之故?”

    “北中郎将关羽接旨。”

    关羽尚且来不及出门迎接,吕强已经捧着圣旨大步走了进来。

    吕强深知军情紧急,没有丝毫客套,当即在众人面前宣读圣旨。

    大意乃是:韩遂无君无父,率羌人叛乱,寇略三辅,威逼皇陵,车骑将军皇甫嵩屡攻不克,免其职。

    现由北中郎将关羽,接任皇甫嵩车骑将军职位,领兵前往平叛,守卫长安,保护皇陵,不得耽误。

第168章 起兵讨逆() 
关羽接下诏书,安顿好吕强以后,急忙召集诸将议事。

    “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拥兵十万寇略三辅。”

    “皇甫将军讨伐失利,陛下这才让我接替皇甫将军职位,统兵大军前往平叛。”

    “对于此事,诸位有何看法?”

    张飞闻言,当即上前说道:“除了君侯以外,何人能够平定羌人之乱?”

    “如今君侯被册封为车骑将军,真乃一大喜事也。”

    其余诸将,大多欢呼雀跃,为关羽的升迁感到高兴,唯有徐晃、高顺不语。

    关羽见状,当即询问二人:“诸将皆欢欣鼓舞,公明、严正为何不发一语?”

    两人对视一眼,徐晃率先说道:“皇甫将军出身将门,知兵善战,却屡次为叛军所破,可见叛军势大,不容小觑。”

    “主公如今虽被升为车骑将军,却是祸福难料。”

    “若如同皇甫将军那般,不能尽快击破叛军,朝廷定会怪罪。”

    “且云中几十万黄巾,尚且没有完全安顿好,主公贸然率军离开云中,恐有后患。”

    高顺亦是说道:“羌人全是骑兵,本就善战。”

    “又有韩遂、边章这等凉州名士,更有宋建、王国为爪牙,此数人皆在凉州颇有名望。”

    “更兼前番凉州贪官污吏横行,瘟疫、饥荒爆发,以致百姓蜂拥跟随叛军,声势浩大。”

    “此战并非仅仅要面对羌人,其中还夹杂着凉州叛军。”

    “叛军深得凉州上下之心,若凉州豪强与百姓包庇叛军,此战难矣。”

    关羽闻言,不由眉头紧皱。

    两人可谓一针见血,都说到了重点。

    自从黄巾迁入云中以来,这些人虽然非常本分,关羽却也不得不防。

    更何况。

    为了能够更快安置这么多黄巾,关羽也使用了相对高压的政策。

    关羽参照历史上曹操的军屯,将百姓们以军队的方式进行管理,统一修建房屋、桥梁,开垦土地,挖掘湖泊、沟渠。

    时至今日,百姓们所需要房屋,全都已经修建完毕。

    然而,关羽却没有让他们闲着,反而每日派遣这些人修桥铺路、开垦田地。

    最为重要的是。

    这些人工作都没有工钱,只是每天管饭而已。

    关羽不发工钱,并非因为自己抠门,盖因云中粮草不济,只能精打细算。

    关羽如果不节省开支,再用钱财前往其余郡县收购粮食,根本不可能支撑这么多人前两年的生存。

    若非百姓们以前生活艰难,且知道关羽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们着想。

    如此沉重徭役,恐怕早就逼得众人造反了。

    正是几乎所有黄巾,都分到了房屋以及应有的田地,也知道挖掘湖泊、沟渠,修建道路的好处,才会咬牙不计付出的工作。

    当然。

    关羽能够管饭,且给以百姓们足够尊重,才是他们坚持到现在的最根本原因。

    过去一年时间,这些黄巾军并没有弄出什么乱子。

    关羽却不能确定,待自己离开以后,这些曾经的黄巾军,是否还会如此安分。

    不过很快,关羽就摇了摇头。

    最开始一年时间,乃是最艰苦的时刻,黄巾军都能咬牙熬过来。

    现在如今,绝大多数黄巾都分到部分田地,等到秋季都已经能够收获粮食。

    关羽并不相信,他们会在此时起兵造反。

    饶是如此,关羽离去之时,也必须留下大将驻守云中,自己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军师,我若离去,何人可以镇守云中?”

    关羽将视线放在贾诩身上,如此询问。

    沉吟半晌,贾诩答曰:“公明沉稳而有大将之风,严正、尤修两位将军,也在黄巾军中颇有声望。”

    “有此三人驻守云中,主公无忧矣。”

    关羽闻言,当即看向三人。

    三人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上前说道:“我等愿驻守云中,定不负主公所望。”

    关羽大喜,谓三人曰:“有诸位留守,云中可保无虞。”

    随后,关羽再问贾诩:“军师出身凉州,对那韩遂、边章,以及羌人应该都有些了解。”

    “此战,我等是否会比较艰难?”

    贾诩脸色凝重的说道:“若仅仅是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这两人率领的羌人叛军,亦或是韩遂、边章率领的凉州叛军,都不足为惧。”

    “然二者结合,既有羌人之勇,又有韩遂、边章之谋,更有凉州豪族背后支持。”

    “主公若想短期攻破叛军,绝非易事。”

    关羽眉头紧皱,久久不语。

    最后,他只得叹道:“话虽如此,然圣旨已到,我只能领兵前往平叛。”

    安排好众多事物以后,关羽当即让关雄、徐晃、高顺、尤修四人,率领两千河东子弟兵留守。

    另外,关羽还挑选了两千黄巾悍卒,并麾下三千骑兵,星夜兼程赶往长安。

    与此同时。

    司空张温与朱儁二人,联名举荐别部司马孙坚为参军,请求天子准许孙坚跟随关羽,前往右扶风平叛。

    刘宏知道孙坚骁勇善战,当即应允。

    除此之外。

    朝廷册封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令二人统兵协助关羽平叛。

    朝廷为了平叛大举征调军队,连同诸郡兵马,合计步骑十万。

    其中骑兵,以董卓麾下五千西凉铁骑,以及关羽麾下三千骑兵,还有三河精骑万人为主,合计一万八千。

    各路大军,除了郡兵以外,纷纷前往长安汇聚。

    却说关羽率领步骑五千,星夜兼程赶往长安,沿途看到饥荒遍地,土地荒芜,不由心中沉重。

    待关羽抵达长安之时,已经到了中平二年八月底。

    由于士卒长途奔袭疲惫不堪,关羽准备先做休整,然而后待其余各路兵马抵达长安,整顿之后再去与叛军交战。

    其实。

    由于关羽、孙坚二人距离长安最远,待关羽抵达长安以后,只有孙坚尚在途中。

    好在孙坚讨伐黄巾以后,并未返回九江,故此也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抵达。

    “我倒想看看,这位历史上的江东猛虎,究竟如何。”

    关羽站在城墙上,凝视远方,喃喃自语。

第169章 江东猛虎() 
关羽抵达长安第五日,忽有斥候来报,言参军孙坚带领三千兵马,已经抵达长安。

    关羽闻言大喜,急忙出城相迎。

    长安城西,孙坚带领三千豫州兵马,风尘仆仆,士卒脸上都带着疲惫之色。

    孙坚骑马走在最前面,隐约看到长安那高大的城郭,眼中却是有些迟疑。

    他谓左右曰:“车骑将军年少成名,战功赫赫,我早已如雷贯耳。”

    “然我与其素昧平生,也不知车骑将军性格如何,会不会瞧得上我这个别部司马。”

    孙坚虽然比关羽大五岁,两者官职却不可以同日而语。

    孙坚以前跟随朱儁讨伐黄巾,朱儁对孙坚可谓器重有加,孙坚只管奋勇作战,不用多想其他事情。

    本来这次讨伐羌人的统帅,朝中有人推荐司空张温。

    孙坚素与司空张温有旧,假如张温担任统帅,孙坚身为参军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事实上,原本历史就是张温替代皇甫嵩,成为车骑将军讨伐韩遂等人。

    可惜的是。

    这个时空,由于关羽战功太过显赫,再加上韩遂等人声势实在太过浩大,兵锋直至长安。

    为了稳妥起见,刘宏最终选定关羽为车骑将军,成为三军主帅,假节钺。

    由于不了解关羽。

    孙坚也有些担心,这位年纪轻轻,就官拜车骑将军的破虏亭侯,会不会是骄横自大之辈。

    “踏踏踏!”

    就在此时,大地忽然轻微震动起来,远方亦是灰尘大作。

    孙坚急忙抬头观望看,却发现一彪骑兵呼啸而来,为首大旗正是‘关’字。

    “主公,那好像是车骑将军旗号。”

    孙坚见状不敢托大,急忙喝令大军止步,自己亦是迅速下马,迎接关羽所部。

    孙坚勇武不假,却也精通人情世故。

    否则,他也不会先后得到朱儁、张温看重,被屡次三番推荐给朝廷,帮助平叛。

    及至诸侯并起之时。

    孙坚更是有本事依附袁术之下,却又能保证自己对军队的绝对掌控。

    若不精通人情事故,没有一定手段,孙坚绝对做不到这些。

    “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