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想到,看来确实是知道一些,不然的话,怎么会呢?

    “爱卿说的有理,既然如此,那就让他来吧。

    李易,把那人带进来。”

    建文皇帝朱允文吩咐道。

    “是。”

    李易看了一眼。

    他也发现了。

    这些个大人物一个个都很淡定。

    议事长大人似乎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如此的配合着皇帝。

    现在的他,怎么说呢,在宫里的时间也不短了。

    所以对于各位大人的脾气秉性多少还是了解一点的。

    这个时候,议事长大人的表态和平常可不太一样。

    这些人果真不能小瞧啊。

    李易心里这样想着。

    脚下的步子可么有停。

    他要去把那人带到这里来。

    皇帝这一次额不能出任何问题。

    所以,赶忙过去。

    “把他带过去吧。

    陛下面前,这人得看紧点。

    该绑好的就绑好。”

    这话说出来自然就是说给锦衣卫的人听着的。

    “大人放心。手链脚链都上上了。保证他在皇上面前规规矩矩的。

    这个人看起来似乎是个读书人。

    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力气,所以大人还请放心。”

    锦衣卫下面的校尉做完了最后一番检查,这样跟他说的。

    刘能摆了摆手,示意知道了。

    “李公公,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人有什么威胁,您可要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否则的话,咱们可就倒霉了。”

    这话他不能跟其他人说。

    李易眉头一皱,不过想来,他说的也有道理,况且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坏处。

    这要不出问题,什么都找不到他这里来。

    那些文臣们,也不会找他的麻烦。

    “放心,这是自然。

    杂家可不会让陛下受伤害。”

    李公公看着身边的配置,觉得还不错。

    毕竟这样的人不多了。

    他走到了,那个中年人面前。

    “刚刚你不愿意说,陛下给了你机会。

    既然你非要在诸位大臣面前说,现在就想好了,哪些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

    陛下好脾气,不代表其他人要是的。

    况且,你要是撒了谎,坑了大家,想必也会有人找你麻烦的。”

    那人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似乎接下来的日子,不是他要面对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现在的这种情况,就是他预料中的情况。

    也就是最好的了。

    皇帝在外面等着了。

    李易也不敢太磨蹭。

    “公公放心。还是之前那句话,我知道我该做什么。

    不会牵扯到你们的。”

    “最好不过。”

    大家都在担风险。

    李易虽然这么说,但是心里还是太谨慎的。

    他要保证不出现任何的问题。

    一行人慢慢悠悠的向着大殿走去。

    其他人都很紧张。

    护送的锦衣卫也很紧张。

    虽然知道不会出问题,但是还是有一种压抑的气氛,让他们觉得不太正常。

    倒是那个中年人。

    没什么反应。

    一路上还显得非常的好奇。

    因为他所做的就是掉脑袋的事情。

    这个时候还很淡然的看着周围的风景。

    虽然,也没什么风景可看。

    但是呢,周围的大殿还是让他大开眼界。

    这样的好东西,这辈子就见过了这一次。

    他的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也很痛快。

    大臣们反应不一。

    这是他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的。

    如今有这么个情况。

    他心里也觉得很爽快。

    没有人,会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臣锦衣卫刘能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之前敲响登闻鼓的嫌犯已经带到。”

    “免礼,带进来吧。”

    “是。”

    那中年人在锦衣卫的抚慰下走了进来。

    诸位大臣们,也一个个盯着他看,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可以这个样子。

    登闻鼓他们不是不知道,可是像这个样子敲登闻鼓的,他们还真么有见过。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知晓这些礼节,又自称学生,应该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至少是读过书,有过学问的。

    这是在场的诸位大人的第一感觉。

    既然是这样的人,那么说不定不会胡乱的说话。

    可是,他们又有些担心。

    毕竟读书人告御状,这也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到底什么事情,让这个读书人都直接来了京师,告御状了?

    越是这样,越是让他们好奇。

    每个人虽然表情不一,但是他们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那就是,这到底咋回事?

    他要告谁?

    “你有何冤屈?既然来了这里,就好生的说一遍吧。

    朕会给你做主。”

    不官建文皇帝是真心还是假意。

    现在他说的这话,已经很清楚了。

    他表明的就是这个态度。

    如果有冤屈,他会帮忙做主。

    其他人也明白了,今天这件事情应该不会善了了。

    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

    一定会有个不一样的处理结果的。

    这才是今天他们赶过来的目的。

    虽然来的时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过现在看来,这准备和没准备一样。

    因为,他们可不知道,敲鼓的是一个读书人。

    毕竟,读书人的事情还是大事的。

    大家都在等待着。

    等待那个人说出来他的冤屈。

    不知道为什么,大殿里的氛围有些古怪。

    这种古怪,让人说不出有什么感觉,打就是不对劲。

    “谢陛下。

    陛下,学生自知敲响登闻鼓,兹事体大,但学生,确有冤屈上秉。

    学生,要状告孔府二房族老孔公楹,操纵科举,强占民田,不奉先圣,违抗政令,朝廷应当依法严办。”

    什么情况?

    状告孔府族老?

    大家的耳朵没出错吧。

    怎么会?

    朝中的大臣,一个个都有些懵了。

    ’’

    。顶点

第0964章 诡秘的御前对话() 
有些人,命不该绝。

    有些事,不需多言。

    他在的能够带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皇帝在上方,诸位大臣在下方。

    下面的这些人虽然各有想法,但是并不会影响到他现在的诉说。

    这里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在他说完他想要状告的人是谁之后,大殿里立马就安静了。

    大家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孔府的人也是能告的。

    这是他们的第一感觉。

    在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之后,有确认没有听错了之后。

    这个时候,他们觉得荒谬。

    所以看着他的眼神,多少有些看傻子的意思。

    那人也不在意。

    从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那就是如果他真的做了这样的事情的话,其他人一定会把他当做傻子一样看待。

    所以他咋就练习了这样的应对能力。

    无所谓,你们看就看吧。

    反正我又不会怎样。

    这是他,他的想法。

    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

    皇帝的打算谁都不知道。

    大殿里一片安静,谁也不想首先开口。

    毕竟这件事情太大了。

    这个时候开口是要大责任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看着这些人,虽然他早早的就猜到,这个人是中愈计划的一环,但是真的在大殿上,听到这个人说出来。

    那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以啊,这个时候的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些云游天外。

    他在自己构想着,接下来该怎么按照方中愈所说的,来把这件事摘出去。

    毕竟,不能牵扯到他们这一方的,同时又不能让这件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同时也不是方中愈想要的结果。

    下面的大臣,也有纳闷。

    皇帝陛下在做什么了,也不说话。

    这个时候,不应该站出来斥责一番吗?

    大殿上的气氛越是诡异,就越是说明有问题。

    建文皇帝朱允文云游天外。可是事情又不能不处理。

    兵部尚书齐泰也表示了诧异。

    但是与其他人相比,他的差异,完全是因为,这个人所说的话。

    而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了。

    毕竟,方中愈早就将之前的事情告诉了一部分给他。

    他还是知道一部分事情的。

    也算是有心理准备了把。

    工部尚书郑赐,就更是不管了,之前他一直在忙碌,工部的事情他都很少管了。

    现在他的心思,在大明科学院里面。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做好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情。

    他哪有精力关注现在朝廷出的这些事情。

    乱摊子那么多,他还真没时间,管这些。

    另外各个部门的尚书就更加的不愿意动嘴了。

    他们有自己的原则。

    不管眼前这人说的是真是假。

    既然已经唠叨了身上面前。

    那就是不能允许修改和掩盖的。

    现在的他们,不愿意张嘴也是正常。

    “你叫什么名字?”

    议事长张大人开口了。

    他刚刚看了一眼。

    能够发言的都不愿意说。

    愿意说的,今天还真的够不上。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来把。

    “学生,陈封,字恒昌,山东曲阜陈家村人。”

    这个时候大家也就没有多少疑问了。

    之前的耳误也不是听错了。

    就是这么个意思。

    控告的就是孔家。

    这人就是孔家附近的。

    曲阜,就是孔半城啊。

    别的不说,那偌大的孔府,可是除了皇宫以外最大的私人园林了。

    历代皇帝加封和赏赐,总是会让这些人,越拿越多。

    在某种情况上来讲,这一切就是那么的简单。

    简单到如今的朝廷,在统计山东土地的时候,花费了五年多,都还没有搞完。

    “刚刚,你所说,可都是实情?”

    “是,学生所言句句属实。”

    陈封这样说道。

    他虽然不认识,但是他知道啊。

    能站在这个位置上的,一定是朝廷的大佬。

    “你有证据吗?”

    议事长张大人又问了一句。

    他年纪大了,再有一年就可以告老还乡了。

    本来就不想惹事。

    看来事情是找上他了。

    到现在,他那里还不清楚。

    孔家要倒霉了。

    “部分事情,学生有证据,部分事情,学生搜集的证据,在学生来京师的路上,被人抢走了。”

    一听有证据,所有的大臣就更加的确定了。

    这啊,事情闹大发了。

    如今,有人前来状告孔家族老来京师的同时,证据还被人抢走了。

    这就意味着有很多人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