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7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让他们惊讶了,他们自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和锦衣卫做交易的,甚至说他们这种级别还入不了锦衣卫的眼,可事实上现在却不是这样。

    两个人都有一些想不清楚,可是这样的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自然是要把这样的事情坚持下去,不弄清楚的话也没关系,毕竟他们两个人也弄不清楚。

    “现在恐怕,恐怕这一次您还真得答应!”

    师爷不愧是师爷,立马就做出了决定,他要劝自家大人把这件事情应承下来。

    “怎么说?”

    温县令之前倒也不是个犹犹豫豫的人,但不管做什么事儿,总是要把前因后果搞清楚吧,至少自己心里要有个谱,对某些事情他自己要掌控好。

    “现在锦衣卫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没有什么事,他不会这样做的,可偏偏张大人找到了您,也就是说对于他来讲,找到您也是他要做的事儿。

    或许,或许,对您是一件好事。”

    师爷仔细的分析了一遍,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不过这个建议似乎看起来不太友好。

    但是他说的又确确实实是事实,而且看起来非常的有道理。

    对于下面的人来说和锦衣卫关系好,真的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恐怕花了一辈子的时间,都没有跟锦衣卫搭上什么关系。

    但是现在锦衣卫却主动来找他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入了锦衣卫的眼,在某种程度下他们和锦衣卫的关系会变得好。

    这个时代毕竟不是后世的锦衣卫,大家对于锦衣卫的权势还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再加上如今的锦衣卫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做一些构陷之事,至少对于这些文臣来说他们还是关系不错的。

    小方大人的名声也挺好的,不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做出一些不太合理的事情,再加上这些人心里都很清楚,小方大人能做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方当然又是一个爱惜羽毛的人,自然不会出现一些不太好的情况。

    可以说,没有哪一个锦衣卫的大人物和文臣之间的关系,这样密切和武将之间的关系也不差。

    所以说呀,既然他们的关系这么好,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整个事情中在整个朝廷之中,就算是有些人有想法也不会有什么太过敌对的事情出现。

    这件事情是一个例外,至少对于朝中的大人物来讲,现在他们所遇到的一切都是例外,没有其他人的参与。

    所以很多人现在认为和锦衣卫合作,倒也不是太过丢脸的事儿。

    “到时也不用这么担心,毕竟这一切都只是咱们的猜测,而且是不是锦衣卫的人谁也说不清楚,咱们还得走一步看一步,太多的事情,主动了也不好。”

    毕竟是在边境久了,这一点想法他还是有的。

    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这里待这么久。

    这里可是边境,各方力量聚集。

    不管是谁,恐怕都不愿意在这里折戟沉沙吧。

    所以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再加上他们已经相处了很久,在这一段情况下,两个人稍微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温县令在这一刻,心里已经很确定了,来人就是锦衣卫。

    而且在锦衣卫里面还有很大的分量。

    更重要的事情是,方中愈是不是他们的老大。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事情不到最后时刻,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方中愈领导下的锦衣卫,在这一刻,让无数人为之称道。

    可是,不排除有些人暗中做一些手脚。

    总还是有人,不满意的。

    方中愈毕竟不是神。

    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因为锦衣卫的政策,而不满。

    而愤恨。

    人心都是肉长的,有情绪,自然就会发泄出来。

    越是压抑的久了。

    爆发出来就越是恐怖。

    谁能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不过,现在事情已经是这个地步了,温县令也打算走一步算一步了。

    既然已经说了,现在又有可能猜出了真正的身份,自然有些事情就得悠着点了。

    锦衣卫和御史台关系很好,这一点更多的人是知道的。

    那些监察御史们,把值不得方中愈手下的人,帮助他们坐下更多的事情。

    因为,要是靠他们自己,查出来一些事情,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有锦衣卫帮忙,确实是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皇帝的打算并不少。

    那些人心里也清楚,御史是御史,锦衣卫是锦衣卫,御史是讲道理的,但是锦衣卫就不一定了。

    如今,他们也不敢胡乱的搞事情,当然如今,也不愿意过渡的猜测。

    有些事情就算是真相,他也不该从他们的口中说出来。

    边境的事情并不是那么的安稳,但总是按照朝廷的意思在做了。

    每天的钱粮运送,人力转接,人口迁移,田地划分,总之,这些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做事情。

    这里修路并没有停下,大明的百姓,现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修路。

    这是整个帝国百姓都知道的事情。

    也许他们可以花时间,慢慢的走出来,但是,崇山峻岭,距离遥远,光靠两条腿怎么弄的好,更重要的是,野兽出没,经常有人丢了性命。

    如今,朝廷愿意规划,甚至是出钱修路,只要她们出力就行,甚至是还给工钱,这些人也都是很乐意的。

    按照他们的意思,就算是朝廷不给钱,他们也愿意干,现在朝廷更加愿意给钱了,自然是疯狂的干了。

    百姓们就图个温饱,其他的行业如今虽然限制的没有那么严格了,但还是也没多少进账,所以,百姓们能够挣到更多的钱,自然是更加的愿意去做。

    温县令现在负责的就是这些事情,因为他必须做好一些,人嘛,总是贪婪的,之前,他觉得自己,恐怕一定会在,这里呆上更久的时间。

    对于回京师没有太大的期望。

    但是如今,他知道了,这样的情况是会改变的。

    因为,他可能是抓住了一个机遇。

    一个回到京师,飞黄腾达的机会。

    所以,他是更加的开心了,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他,更有干劲了。

    做事的时候都比平常有力气。

    县衙的属吏们,一个个都纳了闷了,怎么县尊大人,似乎变了个样子,因为,这跟之前的大人,可是不一样的。

    温县令的心腹自然之道县尊大人是个什么情况。

    他心里也在念叨着,看来自己这一次赌对了,县尊大人要发达了,以后他至少也能落下不少好处。

    大家都在拼搏,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是非常正常的,换了任何其他人来,这都是应该存在的情况。

    其他人不知道内幕消息,自然不会知道县尊大人在高兴些什么。

    这就是,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知道的人,掌握了先机,不知道的人,自然啥都不清楚。

    整个大明帝国,勃勃生机,到处都在有序的进行着改革,就算是之前的一些顽固分子,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京师和京师附近的城镇,要比其他地方发展的好。

    所以,各地的改革情况开始在大踏步的向前进。

    还好,现在御史巡查的制度一直在执行,吏部的调查制度从未停止,锦衣卫的暗查,又无处不在。

    所以,什么情况都可以掌控。

    这也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仁慈,换了其他人,谁会管这些。

    因为没啥用,皇帝不管了,官员自然就会松懈了,想着方为自己家谋福利。

    所以如今的这种政策,也就是皇帝看的严,下面的人,不得不严格执行。

    也就是这么个朝代,不然的话,早就崩了。

    方中愈心里很清楚,有些事情,到了他这个地步,根本不需要弄清楚,自然会有人把事情,弄清楚了交到他手里。

    位置不一样了,处事的方式和原则,就得变一变。

    毕竟,这才是他们应该做的。

    有人说,这一代的大臣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碰见了最仁慈的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

第0903章 皇权富贵系一身() 
皇帝的臣子,自然是,一直是皇帝的臣子。

    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有人想着法去改变。

    这里面重要的人物,方中愈,现在也不想去改变这种状态。

    至少在这种情况下,皇帝的权力越大,对他是有帮助的。

    而且这种帮助还很明显。

    他的权力,最开始来自建文皇帝朱允炆。

    来自整个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这一点,当初想要压制他的那些人都非常的清楚,所以才会从建文皇帝朱允炆那里打开突破口。

    只不过后来没有成功,方中愈就已经越发的做大了。

    这一点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再之后他们想要进一步的行动,却已经没有那样的基础了。

    所以除了限制方中愈的发展,想要完全打压,是根本不可能的。

    方中愈身后的那一拨人就不会同意,虽然他们的力量有交叉,甚至是还有一些人就是方中愈背后的人。

    所以当有利益的纠葛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考虑自己所付出和所得到的,该怎样分配。

    方中愈正是因为清楚这一件事情,所以为了获取其他人的支持,为了获得那些可能影响到大明帝国政策的人的支持,才最终做出了一些改变。

    也就是说,没有不动声色,反而是大吹大擂的,把他的计划告诉其他人,然后给其他人带来利益。

    这也是后续的发展,才让更多的人站在了他这一边。

    在某种情况下,大家对于皇帝朱允炆的尊敬,是因为他是皇帝是太祖高皇帝的孙子,是如今整个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而大家对于方中愈的支持,却是因为方中与和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但越来越多的人探索方中愈所留下来的知识的时候,就会被方中愈所弄的东西迷惑。

    当不能研究方中愈知识的来龙去脉之后,他们就选择了使劲研究方中愈传出来的那些知识,因为那会吸引各方面的人。

    这种研究看起来非常的不错,但对于更多人来讲,它其实是一种能够让人痴迷的东西。

    也就是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方中愈,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方中愈在国子监一番讲学之后,就会引起那么多的年轻人去做方中愈想要做的事儿,因为他们都被方中愈折服了。

    在之前恐怕还有人想不到,可是当有更多的人支持方中愈甚至是在全国各地的府县都已经有方中愈所提的政策开始,在实行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

    对一个人越好奇就会想方设法的去了解他,了解他,之后就会去找他的优点和弱点。

    优点很明显,大家都会发现,找到弱点就不容易了,所以就会使劲钻研与他有关的东西,现在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这样就会带来那个问题那就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像方中愈,而不是方中愈像他们。

    国子监曾经有过学员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尽量减少自己对方中愈的崇敬,然后走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