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需求是推动这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人需要才会有这一段时间快速的发展。

    魏国公徐辉祖每到一地,自然有人会去表露身份,但不会让更多的人来参见他,这是没必要的事情,他也不是为了巡查地方,所以更多的只是看。

    不一定会很全面的去看,只要通过一些细节就能判断出当地的官员们做得怎么样。

    他也不会去处理,只是把这些消息都记在心里,身边自然有那些幕僚对这些事情做以评判。

    现在的高层人员自然也知晓他们的任务,不会去考虑太多的事情,但也会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把手中的事情做好。

    这才是整个帝国进步的原因之一,很多人都把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力量发展出来,才能帮助他们做出更多的事。

    依附皇帝的内府监是他们一方力量之一,然后是军方,然后是朝廷的文官。

    如今朝廷的文官力量更加分散,因为部门越来越多,但是为了让自己的部门获得更多的补给,他们必须要把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

    更重要的是议事长一直如今让他们也知道文官的最高位置出现了,他们要想登上那个位置,还得多努力奋斗一番,所以自然不会跟皇帝作对。

    这样一看,朝堂的力量可以说是相对均匀的,皇帝有皇帝的力量,文武百官有文武百官的面讲,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团结起来,将国内的事情做好,然后一致对外。

    人心毕竟都是肉长的,大家也不想做得太过分,下面的人也越来越严格,就算是他们捞钱,只要不闹得太过分,朝廷依然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对于更多的人来讲,该罚的要罚,该杀的要杀,该流放的流放。

    这一点他们没开玩笑,毕竟大家都是从这一点过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自然是看不惯那些老一辈人的做派。

    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会紧抓住不放,只要他们自己行的端坐的正,自然就不会去担心其他人来攻击他们,更何况皇帝的眼睛是雪亮的,锦衣卫的存在也是震慑着他们的方式。

    所以说呀,这些人胆子不大,应该是被吓的。

    这个事情还真是能够说道说道,毕竟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可偏偏做这些事儿的人又都在朝廷掌控着大权,他们不得不考虑百姓们的想法,如果不能好好做的话,百姓喷的口水都能喷死。

    京师里还算是比较安静的,不过因为方中愈有澄清的消息,还是让很多人忙碌了起来,因为他们是要在这件事情中获益的。

    其他人也在匆忙的准备着自己的礼物,毕竟要想和方中愈打好关系,他成亲的日子绝对是最好的一步。

    人情关系是中国人可以说掺杂着他们生活各方各面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没有谁会放弃这些东西,可偏偏这些东西啊,又是大家所必不可少的。

    成亲当日自然做不了什么,也不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可是这也是一个开始,只要后续还有事情发生,他们自然就有机会去接触能够进行的更深的交际。

    。

第0900章 没有对错的十年() 
这个十年,没有对错,只有前行。

    10年来,已经有无数的百姓知晓方中愈的名字,那个年轻的名字就像是一股风一样吹过了他们,然后在他们的心里留下印记。

    老百姓们不是健忘的,至少谁给了他们好东西,他们是记得的。

    人还是得讲良心。

    这是他们现在最淳朴的心。

    在这个年代,他们除了活着没有其他的要求,不会过多的要求。

    只是如今有人给了他们更好的追求,让他们努力的往前走。

    不走不行。

    这些话听起来有些玄乎,甚至是像是骗人的,忽悠的,可偏偏现在他们就是这样做的,这就是事实。

    当一件事情,不是一个人说,而是两个人,10个人,成百上千的人,更多的人说的时候,就算是假的,他也会变成真的,它会成为更多人想要努力的一部分。

    因为要维护这个梦,让这个梦更加的真实,更加的深入民心。

    大家就会相信,相信愿意相信的。

    只有这个梦才能督促着大家,在闲暇的时候有一些更多的想法,才会努力起来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当听说方中愈要成亲的日子之后,很多人还是挺高兴的,老百姓们会记住,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人,这个人不仅仅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是小方大人。

    其实事实也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小方大人能够做到的事,是因为建文皇帝朱永文在支持着他,皇帝能够如此毫无禁忌的支持他,是因为他确确实实提供的建议都是非常好的。

    人心虽然很复杂,但更多的人还是希望把自己的心思放得简单一些,有良心一些。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心思还是挺快的,可是同样也有人有着良心,有很多很好的想法,这也是如今他们在这里可以生存下去的原因。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去,更遥远的地方,当然有强制性的,也有更多人是愿意,毕竟能够去其他的地方获取一份更大的土地,换了谁都愿意接受的。

    分家这样的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在拆散家中的力量,但事实上很多人都知道,分家了反而有利于家族的繁衍昌盛,毕竟如果留在家里争夺家产或者是家族不和,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这样的事情还是要不断的去讨论,告诉其他人他们必须要在这件事情上给予朝堂更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把事情做好,整个帝国才能有序的发展下去。

    宣传部在这件事情上可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仅要告诉百姓们更多,朝廷所发生的事情还要让他们进一步的对自己的思想理论知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那就是一切要跟着帝国走,与帝国同行。

    目前大明的官场可以说是分化得非常的明显,那就是年轻人一般都在真正的做着实事,而那些年纪大的人反而都去了一些权柄不太大的职位,但又显得非常重要,他们既然愿意在村子里把公权力,那么就赋予他们教导百姓的权利。

    所以说呀,这些人还是能够做事儿,现在京师里的村子可以说是非常的好。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家族,那么如果出了什么问题,彼此也不会牵连,但帮助却是可以的。

    朝廷的法律管的在宽,也管不到已经分家的人的身上,所以对于他们来讲,这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

    百姓们并不是不记事,只是因为他们分的清楚谁好谁坏,至少在表面上的那样,他们并不会去在意真假,因为真假都不重要。

    他们看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讲,现在所能够获得的就是它们抓在手里的东西,后续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不清楚,也不愿意去指导,至少如今这种状态下谁也不知道后续会发生什么。

    生活还是要过的,日子也是要过的,这些人这些事儿总是会不断的去把这些事情完善。

    有一句话叫做帝国大事,那就是朝廷上大层面的事情总是会影响到下层的人民。

    老百姓们总是会被政策推着走,因为他们要生活,他们要过更好的生活,那么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须的,对于很多人来讲,现在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当年那些人经历过的一种变化的情况。

    和以前不同的是,以前那些人做自己的事情是因为吃不饱,但是如今这些人好好做事的话是可以吃的饱的。

    太祖高皇帝当年饿着肚子,做了和尚放过牛,最后才参加反抗大元朝廷的部队,最后才走上了帝王的道路。

    现在这条道路恐怕是走不通的,至少在现在这种状态下是走不通的,因为建文朝廷没有让更多的百姓饿肚子,反而给予了他们更多的东西,甚至是帮助他们获取了更多有利于他们的东西。

    没有很多人会去放弃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他们坚持就可以得到朝廷现在逐渐的推广,那些可以大规模种植的粮食,那些东西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

    有粮食吃就不会反叛,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百姓们也对于此非常的满意。

    边境的贸易愈发的繁荣,虽然朝廷还在监控着那些东西,可是只要那些部落愿意来交流来交换,自然还是允许他们得到那些东西的,只不过有区别对待。

    愿意投降的,愿意汉化的,自然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好东西。

    这要是愿意做下去的基本上都能够得到,任何一个朝廷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

    下层的部落百姓其实过得并不好,只是如今他们要学会融入汉家百姓来。

    比如说开始习惯洗澡,比如说开始注重厨房里的东西,因为以前他们是吃肉的,现在他们得学会吃粮食吃蔬菜。

    这样的教导方式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着朝廷严厉,那些百姓们一定要与他们帮忙。

    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习惯大明百姓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快速的融入之中。

    这些百姓们不再有草原部落的信仰,因为一个帝国只能有一种声音,在这种声音之下,其他的都不应该存在。

    大汉朝廷当年所做的事情,如今大明朝廷都在做,只不过那个时候,朝廷征服的方式就是杀戮,而如今大明帝国所用的方式更多的是同化。

    因为大家都知晓,这样的方式是有利于现如今大明帝国的发展的。

    远在边境的张博张大人,现在非常的忙碌。

    每天除了替那些进来的草原部落百姓检查身体外,还要在这里筹建医馆,开始普及大明医学知识。

    边境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他从京师里待的人都非常的忙碌,就算是他们如此努力的干活,也没有办法获取更多人的帮助,因为其他人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做。

    在他来这里的前几天就已经开始抽调这里面所有能够看病的大夫,不管是看大病还是小病,总之多少懂些医理的人他都征调了。

    但是很可惜这些人确实跟他所学的相差甚远,因此那些人只能在他身边打一下下手,但是有人帮助总比没人要好,所以她还是很满意,现在这种状态,至少他可以在做事的同时,也可以处理好身边的事情。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有其他人帮忙的,不然自己一个人做恐怕得把自己累死,张博张大人非常清楚现在自己这样的状态,所以对于其他人献殷勤的,想在他身边学些东西,他也就答应了。

    他在京师医院里所学的那些本事随便扔出来一点儿,恐怕这里的人都要探索好一阵子,毕竟他们没有太多的基础。

    不过他也没有打算把那些东西都藏起来,毕竟朝廷也没有禁止那些知识|自己懂得治疗一些病症,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多大夫出现问题了。

    讲卫生,勤洗澡,这样的宣传一直在进行着,大明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只是在某些方面大家完全没有认识到洗澡的重要性。

    越是蛮荒之地反而越不愿意讲卫生,所以张博张大人来这里的第1件事情就是督促所有在他身边干活的人洗澡。

    当然这是针对那些百姓的一些官员们,还有那些大户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