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7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大人。”

    小十二也不想这样,但是他还是要说。

    手底下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想法,现在能够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的了不起了,再加上牵扯的人越来越多,方中愈所要注意的东西就越来越多。

    虽说像之前那种可能出现抄家灭族的情况,可能性已经很低很低了,但是他也不能允许整个方家出现什么崩溃性的情况。

    他要做的就是保证整个方家和帝国一起,在帝国发展的同时,获取更多的东西。

    房价虽然没有化整为0,但是与方家有关的产业和方家的族人,现在却慢慢的与放假隔离开来,当然更多的是一支细枝,而不是主干。

    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已经很对得起建文皇帝朱允文了。

    皇帝也不会在这上面过多的纠结了,因为方中愈做的真的是非常不错的。

    朝中的大臣有各自的想法,是因为他们多少,有些害怕。

    只是如今希望那种害怕不再缠着自己。

    对于他们的正常诉求,方中愈是理解的。

    但他不愿意改变,因为让别人痛苦,总归比让自己痛苦要好。

    。

第0899章 十年之事路茫茫(大年初六不断更)()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件事情,不管是谁,都不会否认他的正确。

    这也是更多的人得到的共识,因为他们已经从这10年中的发展获取了大量可以帮助他们的东西。

    百姓们也都知道自己想要过更好的生活,所以现在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要求已经完全与帝国的发展不太匹配了。

    当然更多的人已经发现了这种情况,只是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办法好好处理。

    整个朝廷的发展现在已经处于一个瓶颈期,毕竟高速发展已经进行了十年。

    1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大的帝国来讲并不长,但同时他也不敢,因为10年的时间足够他们处理很多事情了。

    这10年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有太多太多的人受益,当然也有很多的人付出了他们不能承受的代价。

    与整个帝国的发展相比,他们的损失完全可以忽略掉,但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所以给了他们更多的补贴。

    要发展肯定是要破坏,不仅是破坏规则,也是破坏环境,方中愈知道现在的这种状况,谈保护环境还太远,只是在规划的时候还是要有一些空白,至少要为未来的人留下一丝可以改变的机会。

    那些官员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朝廷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现在还是出现端倪,他们研究后也没有确切的解决办法。

    但是,同时谁都不能否认这十年,大明帝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关乎到每一个大明帝国统治下的官员与百姓。

    这也不能否认,在这个事上大家的付出,但同时,倾向于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权力却有无比的放大,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事情。

    但偏偏这件事情就是这样发生了,在这10年间这件事情也越来越明显,很多官员都发现了这样的情况,与之前他们还能与皇帝争论一番的情况相比,现在的他们唯有听话的份。

    皇帝的权力越来越大,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但是,他却分了很多权力出去,现在有这么多的机构存在,同时有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不同的渠道去对整个朝廷的统治,所以建议。

    皇帝又给予官员更多自主性的权利,让下面的官员有更大的自主性去做这些事情,也就是说很多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皇帝同意就能够执行下去。

    这需要一个良好的政策。

    更需要一个非常严酷的把控,因为不管哪一个春节出现了问题,可能带来的麻烦就是能够把大明的天捅破窟窿的。

    大明律的严格执行,成就了这一番事业。

    这是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的,因为大明律的制定越来越完善,甚至是考虑到了越来越多的情况。

    因地制宜4个字如今体现的非常清楚,但朝廷还是希望尽量减少用这个字,因为他们要维持整个帝国政策的统一性。

    官员们自然会按照大明律上所规定的那些东西,在地方上形成进一步的法规,不过这样的事情还需要刑部大理寺进行审核。

    这样的情况现在很普遍,所以很多人都很满意,毕竟整个帝国的发展有好有坏,不可能完全将大明律法套用。

    百姓们很清楚他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所以朝廷如今所做的事情他们都愿意遵守。

    百姓们多少还是纯善的,至少在他们完全没有受到生存危机的时候,他们的心不会变黑。

    虽然他们也知道,在很大的情况下朝廷依然在剥削着他们,只是这种剥削相比较之前却显得薄弱了许多。

    毕竟在他们内心里供养那些富人和官员也算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家人也有渠道成为那些人,所以如果现在反抗得太过彻底,那么就是在反抗自己。

    如果在以前他还觉得有一些划不来,甚至是还会串通起来反抗,但是如今因为有着更多的渠道让他们自己人成为那些人,所以反而觉得应该这样做了。

    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是成功的。

    如今他们有的吃,有的穿,又能够活着,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了支持。

    这一点看起来似乎非常的相像,但既然百姓们都不会去抗争了,也就意味着朝廷的统治是正常的。

    只要他们能够更多的与大明帝国绑定一起,那么这一切都是成功的。

    而对这一切造成影响的就是方中愈,方中与这个人大家心里都清楚,最开始的神秘,如今再也不会成为秘密。

    因为没有人再去探讨秘密,只有有人不断的去探讨,才有解开的那一天,可当没有人再去关注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也就成为了永远的秘密,直到不再成为秘密。

    方中愈没有把他的学问归于什么人,什么人的名下,也没有说他自己师承何地。

    只是这样,就越发增加了别人对他的好奇心,当然,没有人去刻意探寻这个秘密。

    有些人总以为方中愈是做了什么事,或者说是某位名人的名下高徒。

    隐士高人,闲云野鹤。

    可是偏偏那些东西又找不出来是哪里人,再加上如今很多人都意识到方中愈的很多东西是其他人都不会的,那么这就又带来其他一个问题,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

    再加上之前又方中愈支持朝廷,在武当山开始修建道教圣地,所以更多的人还以为方中愈的老师是修道的老祖宗呢。

    这些话自然也有人传出去,只是被其他人批判得不像个样子,毕竟真要是有这样的人的话,早就名扬天下了,哪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况且朝廷虽然修建道教圣地也不是为了推崇道教,只是佛家势大,两家争斗一番似乎也还不错,不过这样的话也不会告诉其他人。

    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压了下去,而且也没有人刻意的去寻找,最后终于有人把主意打到了锦衣卫的头上。

    于是锦衣卫的存在就成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很多人都认为锦衣卫的力量实在是太过强大,强大到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发现了什么样的秘密。

    这个秘密也许就跟方中愈有关。

    锦衣卫没有操纵人心,可现在却让更多人痴迷的东西,这是他们最为害怕的。

    毕竟当大家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时候,一些未知的东西就可能让更多的人迷惑。

    方中愈也没有去解释,毕竟这也能够保持一定的神秘性,而且就算是去解释,他也没办法保证自己所说的能够让别人相信,既然解释与不解释,别人都不相信,那么解释还有什么用呢?

    所以说方中愈现在非常满意这种状态,既不希望把这件事情闹得太大,但也不会影响他正常的生活,这种情况是最正常不过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有他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也是如此,毕竟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总有人会去探讨这些事情。

    当人一闲下来的时候自然会去考虑身边,以前没有考虑到的是方中愈,他自己的学问能力就成为了其中一员,总有人会去想方设法的打听。

    只是后来当发现没有办法打听的时候,只能把那些想法憋在心里。

    然后就成为了秘密,或者再也不是秘密。

    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儿咱们说不清楚,可这些人却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一个人的生命中。

    魏国公徐辉祖在接到方中愈的来信之后非常的高兴,毕竟这件事情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吩咐家将做好准备之后,他就急急忙忙的从北方大明开始出发了,毕竟现如今前线有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在做这主,他不在也没有什么关系。

    驸马爷梅殷,一阵感慨,想不到那个小伙子终于要结婚了。

    毕竟当初他可是希望这小伙子早点成家立业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晃荡,那么危险的地步,身先士卒,带着的手下人在最关键的一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之后,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走向。

    现在终于要有一个人管着他了,所以他们都非常的高兴,大将军盛庸跟方中愈的接触并不多,但从其他人的推崇之中也能知晓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再加上,如今他挂着上将军衔,他心里很清楚,皇帝陛下或许不清楚这个军衔所代表的力量,但是方中愈一定知晓。

    可是依然这个位置给了他,所以他心里很清楚方中愈在这里面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正是因为他清楚,所以在北方事务上都是牢牢的把控者,没有做出丝毫的逾越之举。

    更重要的是他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去做其他的事,因为他心里非常的清楚,朝廷现在需要他这些老臣稳定情况,在改革之中做一个顶梁柱,控制住大方面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恐怕就要告老还乡了,甚至有可能战死在沙场上,军人就应该战死在沙场,只不过他的儿子孙子却不希望他这样做,活着的大将军,比死了的大将军更有用。

    这样说或许有些不太对的,可是事情就是这样的。

    不管大人物在朝廷有多大的能量。

    死了之后的能量就会减弱,如果后代没有能力,持续祖上荣光。

    那么也就是吃老本,把老本吃完了,现在也就是啥都没有了。

    再过多少年,恐怕就有点不能持续祖上荣光,基本上家族已经消亡,恐怕就只剩几个人。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肯定是期望走上能够活得更长时间的,不管是养老还是怎么的,只要他不出意外去死去,那么活着就是他们家的老祖宗。

    魏国公徐辉祖急急忙忙的从北方边境赶往京师,他要赶回来参加自己妹妹的婚礼。

    一路上只要到异地都会快速的更换马匹,驿站那里会提供最全套的服务。

    与廖氏货栈有关的那些二代们,同样也会通过驿站和廖氏货栈进行换马。

    所以这一路上还算是比较平静的,甚至可以说是享受到非常好的服务。

    人的需求是推动这一系列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人需要才会有这一段时间快速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