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户籍制度正在全国不断的进行,山西,陕西,山东,川蜀,浙江。

    各地都在源源不断的做着这些事情,当然有些地方没有办法做的也列入了时间表,也就是说以后会要做的。

    关于扩军的事情,其实之前也有过争论,那些文官们认为军费现在开支实在是太大了,军费像流水一般涌了出去,朝廷财政更加紧张,但是他们却又发现没有被拖垮,也就是说,财政还能支持下去。

    大明报和逊志报上如今非常慷慨的公布了现如今朝廷各方面的收支情况,当然里面有多少水分,没有人知道。

    本来很多官员是反驳朝廷这样做的,就算是他们心里认为那些事情是可以帮助朝廷的。

    但是他们的经验告诉他们,如果皇帝穷兵黩武任用武将,甚至是频繁的对外征战的话,可能会造成国库空虚,甚至是百姓们流离失所。

    所以他们不得不不断的上书劝谏建文皇帝朱允炆。

    当然,这个劝谏也是有技巧的,他们不可能胡乱说,不过有些词还是要提,因为建文皇帝朱允炆现在所表现的态势越来越像那一种只知战事,不知百姓的皇帝了。

    有些事他们搞不清楚,并不代表那些年轻的学子们不清楚,其实他们早就发现了问题,那就是朝廷不断的花钱花钱给了军队,而军队又用它来采购物资,甚至是发给那些新编战士们的军饷。

    这个时候那些心边战士们又把自己获得的饷银寄回老家给自己的父母。

    父母们总要生活吧,所以就需要把钱拿出来去买朝廷现在所生产的物品,物品既保证了他们的生活,然后又让商家向朝廷交了税在之后,这沿途的工商脚夫,甚至是那些船夫们。

    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来北往的行商们总是会去廖氏货站所存在的驿站休息,沿途的酒肆饭庄,也就有了很多的生意,最后大家都有银子花。

    总的来说就是一样产品,厂家把它生产出来,商家把这个产品卖出去,卖出去之后就有百姓要买,百姓要买就给朝廷交了税,所以循环罔知,朝廷的赋税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就算是那些百合花需要大量的银子,但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进项。

    年轻人没弄清楚了,自然会解释给家里的父辈们指导,家里的父辈们知道了也就会侃侃而谈,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把这样的话传出去了,当然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们渐渐的也就懂了,所以只好闭嘴。

    这个时候被御史们盯上,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御史们个个都不怕,甚至死在皇帝面前也没有什么,所以大家都非常的小心谨慎,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要犯在他们手里。

    魏国公徐辉祖驸马爷梅殷大将军盛庸,在京师里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去了,不过魏国公徐辉祖倒是留在了京师一段时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重要的是,把他留在这里,是为了跟户部和其他部门做好交接,也就是他们现如今的改革计划,也要从他们手中获取一定的补助。

    这件事情也是他们之前商量好的,毕竟魏国公徐辉祖的威望在京师里完全绰绰有余,很多部门都得看他们为国公府行事,当然这是在之前,现如今虽然有各种制度限制着,但是也丝毫不影响魏国公徐辉做这样的事情。

    朝廷现在正在做各种改革,魏国公徐辉祖,身为勋贵之家第一人,自然是要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所以回到府中之后,他就招来了府中的各位亲属,跟他们讲述了现在朝廷所面临的情况。

    “老四,之前的事情,陛下不再追究,这两年大哥一直在外没有对这件事作出处理,现如今大哥回来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虽然之前在信中,魏国公徐辉祖和老四徐增寿,已经沟通了多次,虽然之前他也指责了他,但是那只是在信中的教训,现如今他回来了,自然要把这些事情搞好。

    魏国公府人数太多,不仅仅是他们的亲属,还有旁系,甚至是那些家将们,个个都有后代,都看着魏国公徐辉祖了,四爷做了这样的事情,其实大家心里多少,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再加上后来朝廷打败了燕王朱棣的军队之后,四爷那一段时间精神不整,甚至还偷偷的出去喝闷酒,很多人都知道下人们也私自讨论了不少,但是国公爷一直都没有回来,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现如今魏国公,徐辉祖回来了自然要把这件事情弄一个交代。

    不仅仅是给徐家先祖一个交代,还要给建文皇帝朱允文一个交代。

    这件事情谁都有错,但交代还是要给的。

    。

第0698章 祠堂一跪抵过往() 
犯了错误是要受到惩罚了。

    这个错误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影响。

    有的影响大,有的影响小,而受到的惩罚也会根据所犯的错误来评定。

    魏国公府,整个府里面现如今都非常的安静,今天大家都知道国公爷回来了,所以院子里的家将门都表现的非常高兴,那些仆人们也都奔走相告。

    当然也知道肯定会有事情要处理,所以也没有人敢大声喧哗,所以整个国公府出现了一种特别平静的状态。

    徐家的嫡系和旁系都在大堂里面。

    魏国公,徐辉祖坐在上方。

    下面坐着他的二弟还有四弟。

    当然还有他最小的妹妹。

    其他的旁系都在一旁坐着。

    之前大家的叙旧,让他们感觉到魏国公徐辉祖如今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反而变得很好说话,但是当他说到四少爷徐增寿的时候,其他人心里都知道事情来了,这才是今天的重点。

    徐增寿其实想了很多,今天他知道大哥回来了,肯定会提这件事情的,之前他还有一些担忧,不过现在他也想清楚了,这么长时间,朝廷没有把他怎么样,也就意味着大哥跟陛下肯定达成了什么约定。

    事情总是要了结的,所以四少爷徐增寿也没有要逃避的意思,听见大哥这样问之后,他站起来说道。

    “大哥,一人做事,一人当,事情我已经做了,如今我认打认罚,对于我来说,这都没有什么。”

    四少爷,徐增寿突然硬起来了,这让其他人有一些不解,他们哪里知道,至少也非常的清楚,连王爷朱棣,也就是他的大姐夫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其他人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至少皇帝这么久以来没有做其他的事情,也就是说给他留了活路。

    似乎是早就预料到了徐增寿会这样做,魏国公徐辉祖,眉头一皱,眼睛里闪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光芒,但那里面多的是一些深刻的记忆。

    当初他答应父亲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可是如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家人搞成这个样子也是他从来没有想到的。

    自己如此这样做,确实让他有一些难受,不过既为陛下的臣子,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还是要做一些事情。

    “既然你这样说了,大哥也不怪你,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把你在祠堂跪十天,在父亲灵前忏悔。”

    稍微思索了一番之后,魏国公,徐辉祖这样说道。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纠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况且当初他在前线的时候,就已经跟建文皇帝朱允文上过奏折了,把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也起求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不要处理他的四弟,当然,死罪难免,活罪难逃,具体还要让他自己来做,现如今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罚他跪在祠堂,已经是宽容得不能再宽容了。

    “大哥,这,,,,”

    他的妹妹,也就是徐妙锦,连忙站了起来,似乎她也没有想到大哥会下的这么重。

    “小妹不用说了,我跪。”

    四少爷徐增寿这个时候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硬气,至少和他之前表现的不一样,之前他的名声,可是京师里最大的纨绔子弟。

    突然这样一番变化,让其他人倒是没有想到,难道四少爷真的转了性,在这一段时间都想清楚了?

    国公爷这样处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都是一家人,如果家里真的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传到外面也是一番丑闻,所以看到国公爷这样处理四少爷之后,其他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至少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毕竟整个国公府里面还是有不少人跟着四少爷。

    要是真的动了四少爷,其他人可就不好说了,毕竟有些人还依靠着四少爷过日子了。

    二少爷身上的左都督一职,虽然朝廷没有明说,但是少爷心里清楚,所以再也没有参与了都督府的管理。

    小姐看到连自己的四哥也这样说了,所以只能讪讪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大哥和四哥都像变了一个人,大哥之前肯定是照顾四哥的,不然也不会让四哥在府里呆这么久,可是为什么大哥突然回来之后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其他的事情诸位在府中都处理得很好,都散了吧。”

    具体的家务事,魏国公徐辉祖不会管,之前他不在府中的时候,其他人也做的很好,所以他不会具体的去干涉,但并不代表这些事情他不知道。

    堂堂的魏国公自然有很多渠道来知晓国公府里面发生的事情,只是有些事情他不愿意追究,睁一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毕竟依靠他现在的地位,掌控好前线的军队才是最好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信任他是因为他们祖上的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今他能够在平叛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是在编练新军中也有一席之地,可这并不代表皇帝就能不断的忍受他们家里内部出问题。

    祸起萧墙,这个道理很多人还是明白的,所以有些时候该把公的还是要把控,严肃处理也是一种处理。

    四少爷徐增寿,老老实实的去祠堂跪着。

    就算是跟以往的他不一样,现在他也选择了这样,毕竟大哥的威严还是有的,从小到大,除了父亲,最怕的就是大哥。

    大哥如今兵权在手,在前线积攒的军威越来越重,稍微一点气势就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心里有一些疑问,为什么大哥到了前线这么久,居然已经上这么大的杀气,这到底是杀了多少人?

    不过有些事情疑问归疑问,没有必要纠结,到底对于他们来讲,兄弟俩到底有什么隔阂都已经不重要了,有些事情参与到了皇权争夺,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不过现如今,这样的处理是最好的,毕竟如果陛下不追究的话,这些事情自然是得过且过了。

    国公府的祠堂供奉的是先王爷徐达。

    四少爷徐增寿老老实实的跪在那里。

    魏国公徐辉祖,叫走了了其他人,一个人走了进去,恭恭敬敬地按照礼节给他的父亲上了一炷香。

    看着父亲的画像,魏国公徐辉祖百感交集,曾经他在想,也许当年父亲也是不愿意的吧,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不愿意又有什么样了,就好比曾经父亲也做过两难的选择。

    现在他也到了那个十字路口。

    “恨我吗?”

    祠堂里只剩下两个人呼吸的声音,不知道过了多久,魏国公徐辉祖这样问了一句。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徐增寿知道是问他的。

    “之前恨过,现在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