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琉球和倭国的来使人员,如今仍在鸿胪寺住着,他们并没有被限制住自由,所以当他们在京师里闲逛的时候,看到京师里跟他们之前那些前辈们描述的不一样,心里也一阵诧异。

    不过这个事情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大明的变化如今是非常的大了,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每一天都有着变化,让他们感觉到整个大明的气氛都是不一样的。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做不到这个样子,要是能做到,又怎么会让这些人来到这里学习呢,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啊。

    派来的人员仍然在等待国内的消息,所以他们都在暗自记录着关于他们在大明所看到的一切。

    对于如今京师里发生的大事,他们其实也能够了解的,当他们看到那一份报纸,还有能够在朝廷的监督下,看到皇家军事学院的招生,更是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一种盛况。

    锦衣卫基地他们自然是进不去的,毕竟他们不是学生,也不是锦衣卫内部人员,所以只能在远远的观望着,当看到那一片片整齐的房屋的时候,他们心里都有一种不可描述的感觉。

    毕竟从皇城到那里,如今都是宽阔的水泥大道,这就更让他们惊奇不已了他们整个国家也没有几条像样的大道,就算是那几条像样的大道,也是用青石板铺筑的,而不是像如今大明的主要干道都开始用水泥进行修复了。

    工部的技术现在正在用的很快。

    整个工部如今将所有的工匠都编排在案,让他们学习工部的技术,锦衣卫内部将作司的最新技术,当然越高层次执掌的东西也越多。

    干活还是要有积极性的。

    啥都不干,似乎也不太好。

    不管怎么说,想要得到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着急还在努力着学这些东西,有些东西是他们平常都接触不到的,控制的太严了,锦衣卫那边他们没有能力结束其他人那里,他们照样没有能力接触。

    其实这些海外的国家派人过来,已经在整个大明都出现了,声音很多人都知道,大明的海疆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再加上大明混一图的广泛宣告,已经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们一样生活的人。

    往北走,有蒙古人,这是他们之前就知道的往西走,有那些以前的突厥人,回鹘人很多很多的人种,当然他们只能这样称呼,他们,根本就搞不清楚,那里面到底是什么个状况?西域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讲。

    往南走,还有不少的族群在那里生活着。总之,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讲,大明之外,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索,但同时也能告诉他们,大明,确确实实非常的强大。

    其实对于大明的建立到如今,大明的领土很多地方都是变化的,因为都是羁縻统治区。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明朝的中央政府没有办法设立正式的行政管理机构,只能委任当地的那些民族的首领管理这些区域。

    之前方中愈不断的派人去南方,也是为了这件事情。

    今天建文皇帝朱允文也叫来了六部尚书和其他的大臣们。

    叫他们来的原因是,方中愈之前提到了大明水师。

    对于中愈来说,之前他确确实实有这样的想法,这一次如此公开的向建文皇帝朱允文提建议,也是因为琉球和倭国的来使,让他看觉到了现在可能是一个时机要把水师重新训练起来了。

    大明水师是当今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

    在这个时代,它的强大毋庸置疑,因为他曾经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现在他们依然还很强大,不过因为没有太大的对手,所以如今其实已经在慢慢走向衰落。

    这个原因是很多的,但他最严重的致命弱点就是那个时候朝廷还没有海权的观念,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是航海国家没有太强大的海洋战略价值的重视,没有战略眼光,所以如今,大明水师几乎处于一种瘫痪的状态,虽然还有不少战船,虽然还有造船的技术,但是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再加上太祖高皇帝,下令禁止贸易。

    也让许多人,那些有技术的船工们,没有了生计,所以只能把那些技术都快烂掉了。

    “陛下万万不可,朝廷实施海禁,是当年太祖高皇帝立下的政策,如今陛下想要改变这个政策,恐怕不太合适。”

    黄子澄,黄大人一直都在反对,这一次,他首先出来反对,原因也是很重要的,毕竟方中愈如今的声势浩大,但是他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其他的几位六部尚书看这黄子澄黄大人这样的说法。

    心里也不住的点头,就算是兵部尚书齐泰,如今也觉得方中愈的想法太胆大了。

    如今大明水师虽然还没有完全废掉,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这个时候再加大投资的话,恐怕根本就支撑不住,整个朝廷本来就缺钱。

    方中愈心里知道,现在只有他来坚持才可以改变现状,不然的话,以后如果整个大明朝廷都放了,放弃了海上的权力。

    以后将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他大声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我说这些话总是有原因的,其实大部分原因我已经在这一份奏折上都说清楚了,大人们之前也看过了。你们选择支持和反对,其实我还是会建议陛下坚持下去。如今看来,诸位大人似乎都想反对,那么我也能猜到诸位大人的意思。无非就是担心钱粮不够,养出来的是一个无底洞,不断的消耗钱粮。但是如果我能告诉朱伟,如果大明水师强大了,又开放海禁的话,很多东西就不是如今这方面貌了。”

    听到这里,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看着方中愈炯炯有神的样子。

    兵部尚书齐泰直接问道:“怎么还有些说道,不成,继续说:”

    “现在朝廷实施海禁,货物不能出入,百姓们也没有办法通过海陆运输货物只能走陆路,虽然如工部不断的在修建京师通往,全国各地的大路,但那毕竟需要时间,而且各地的财政不一样,支撑不起那么大的消耗。大家担心的是,这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政策,但是方中愈要说太祖高皇帝的政策,陛下和臣已经改变了很多,如今再多改一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听到方中愈把太祖高皇帝的政策说得如此的不在意,其他人都皱着眉头,就连兵部尚书也觉得方中愈今天的做法似乎有些奇怪,以前他都是可以很好的把道理讲清楚,让大家支持他的行为,怎么今天颇有一些急切的意思,而且这种说法不太具有说服力。

    “陛下还请治方中愈不敬之罪,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咱们确确实实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是这一条恐怕恐怕难以支持。太祖高皇帝为什么要禁海,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海盗颇多,百姓们如果在海陆运送货物甚至是有船毁人亡的危险,再加上朝廷没有办法管控所有的百姓,也没有能力去护卫他们,将货物从南方运往北方。如果出了问题的话,朝廷实在是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太祖高皇帝因此才会做这样的决定。如果如今朝廷贸贸然的改变这个政策的话,要是南方出现了一些问题,北方如今咱们又不太稳定,到时候朝廷腹背受敌,恐怕有灭国之祸。”

    礼部尚书陈迪说道。

    对于其他人的做法和之前方中愈的事情,他也能够接受,而且这一段时间来里布所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所以当他出言反对的时候,其他人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

    “陛下,其实诸位大人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一是没钱,二是怕会给大明疆域带来危害,但是如果陈来说,如果诸位大臣还是坚持的话,那成换一个说法,如果朝廷能够默认锦衣卫做这件事情的话,臣保有办法筹措出更多的钱粮来,这样也可以让诸位大臣不用担心,更能保卫好整个大明的海疆疆域。”

    其他人不知道,方中愈可是知道的,那可是制海权啊。

    纵然现在大明水师依然窝在大明,少有的几个港口之类,但是只要大力发展,投钱了,自然是能够得到回报的。

    那可是海上贸易呀,这才是真正的关键,当初太祖高皇帝获得大明水师,那是为了给北方的军马作战,因为没有水师,他只有马军和步军。

    后来因为有了水师,才奠定了最后几场大战的胜利。

    而如今建水师是为了什么?虽然大明也有守护的需求,现在也确确实实有,毕竟海盗还是存在的,就算是远在京师他们也知道,南方一些沿海的地区还是会经常受到骚扰的。

    大明的水师既可以守御国土,又可以保障海上通道,这也是有必要的一环,一旦保障了这些南来北往的航道,要是不从里面做一点生意就实在是说不过去了,这不是白白的浪费好东西吗?

    对于方中愈来讲,他可是知道的,互通有无自然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如今他鼓励商人们在大明境内南来北往运送货物,大明货栈为什么这么快就可以集攒起更多的利润,那是因为这真的是十分暴利啊,南方有的北方没有就运到北方去,北方有的南方没有就运回来,这是对于双方都有事,事实好处的呀,而且利润特别的大,五倍十倍已经是最小的利润了。

    这也是为什么到了后期,瓷器运到了其他的国家,比如说倭国,那就是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润,而那些南阳地区的香料运送到了大明,也是数十倍的利润,这就是金钱啊,就用传送来的,金钱或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海盗走私在那个年代一点都不少,所以跑一趟船的话简直是金银财宝捞到手软。

    方中愈现在确确实实需要钱,所以在整个大明的内部环境收为稳定的时候,他就想考虑一下能不能获得海贸的权利。

    一听说方中愈说其他人不愿意掺合这个事儿,有锦衣卫来做的话,六部尚书可就不愿意干了。

    之前方中愈所做的决定,大明报或者是货站,都是由他自己做主的。

    大明报如今带来了多少利润,看建文皇帝朱允文就知道了,当初他们是知道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在里面给了份子,虽然只是一个意思意思,但是最后获得的回报却是大的,这里面有不少人也是当初让自己家人去参与了方中愈的,各种各样的投资如今也能获得利润,但是如今想让这个海上贸易完全归于锦衣卫的话,他们可有些不愿意干了,不仅仅是因为,可能会带来大的利润,而且是因为如果锦衣卫越来越强大的话,对于他们这些文官来讲,可能就有问题了,更何况如今方中愈因为帮助建文皇帝朱允文成立的皇家军事学院,在民间的威望越来越高,以后方中愈要是做的更多的事情的话,恐怕整个朝廷都将会是方中愈的人吗?

    这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支持归支持,理解归理解,但是一家独大的话,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他们希望的是朝廷内部可以通过团结,通过协调合作来把事情处理好,而不是一家人一个人说了算。

    就算是建文皇帝朱允文,他是当今大明天子也会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随便便做这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今朝廷这么强大,但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