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影侯-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产生问题,京师的治安越来越好了,这是老百姓们切身体会的,但是人员多了,那就复杂性就多了,流动性越大,对朝廷来说影响就更大。

    “是的,兵部经过初步统计,这也只是如今在名册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的。后期说不定还有不少的人敢来。大都督府那边已经有数万名士兵报名了。”

    兵部尚书齐泰也没有想到方中愈一个组建皇家军事学院的建议,就让如今有这么多的人愿意来报名。

    这真的是他和手下人没有想到的。

    难道以前恩科取士真的错了吗?

    武举虽然已经停办了,但是军中的强援还是比较富足的,当兵的当然少,但是当官的多呀。

    “诸位爱卿,你们确定要在这么多人之中,只选择1000人吗?”

    对于建文皇帝作用来说,他还是有一些懵的。

    毕竟有这么多人愿意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按理说他是很高兴的,巴之不得人才越多越好,但是一想到从这么多人之中只挑出1000人来,虽然他相信方中愈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但是其他人又怎么会相信呢?

    况且从这么多人之中只挑1000人,对他来说压力太大。

    人数太少,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只要一千人,确实让他觉的太少了。

    “陛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将是未来大明军事栋梁。臣不敢放松。现在这里有3万人,就算是10万人也不觉得奇怪。毕竟他们以后将会是陛下,您的学生。也正是因为如此,锦衣卫,兵部和大都督府才会对这些人严加勘察,选拔机制越严格,对以后的大明才会更有帮助。”

    齐泰这样跟他解释到。

    “陛下,一期选择这些,是因为还有很多政策不成熟,还有待实验。三个月后,将会开启第二批招生,那个时候,可以扩大比例。况且,陛下,您要知道,作为大明王朝,第一所专业军事学院,他招收的第一批军事学员,本来就是荣耀,作为陛下,您的学生,他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而且,这些人,必将成为大明军队的标志性人物,所以,人不在多,在精。”

    听到方中愈,这样的分析,在场的众人,眼睛一亮,有道理,咱们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皇家军事学院,太容易进了,那就没什么说服力了,现在这样挺好的,精锐,只要精锐。

    “陛下,方大人说的有道理,同时,这些人必须各有本事,朝廷的武将位置就那么多,他们只能更出色,才能担当更大的责任,还有一点就是,以后,京师还有各大学院会开办,臣认为还得给其他学院,留着种子,不然,其他学院,存在的意义,就有问题了,所以,还请陛下,多看看,多考虑考虑。”

    齐泰齐大人,这样说到,对于他来说,兵部希望人才的成长,但是肯定不会让那些人,尾大不掉,人才集中是好事,到军权集中却是坏事,所以他必须把这件事情控制好,这也是未雨绸缪吧。

    “好的,朕知道了,会再考虑考虑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这也是他担心的,不过看起来,这些人都考虑到了。

第0620章 天子授课到天亮() 
    努力的原因是因为可以改变生活。

    这一切不仅要靠自己的双手,还要靠一个风口。

    有些事是解释不清楚的。

    但是时代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人。

    任何努力做事情的人都将会被时代铭记。

    从皇家军事学院组建的消息,被放出来开始。

    百姓们在之前是不相信的。

    对于他们来说,朝廷如果这样做的话,就相当于把现在的军籍制度改变了。

    卫所兵支这个太祖高皇帝亲自拟定的政策。

    而且这个政策已经实行了30多年了。

    越来越多的卫所兵他们既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里的人。

    他们的后代也成为了卫所兵,一代传一代。

    但是当招生的消息由圣旨发放出来的时候,他们开始相信了,毕竟君无戏言。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百姓间的名声还是挺好的。

    再加上他打赢了平叛战争更是将他的威望上升了一大截。

    大明报和逊志报扩张的越快。

    对于朝廷来说影响越大。

    在这个交通和信息传递都不发达的年代,很多事情都可能是十天半个月才能知晓。

    所以人员的流动才是能够促进消息流通的最大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方中愈支持廖氏兄弟的货栈快速扩张。

    大明朝廷的驿站系统也在快速的运转。

    现在他们也开始帮民间转运货物了。

    按照方中愈和建文皇帝的两人的商定。

    所有只要有大明驿站的地方都将会出现廖氏兄弟的货栈。

    这是对于双方都有帮助的。

    毕竟是两家的,所以双方监管起来就比较容易,互相监管是他们来说最好的事情。

    “按照你们现在所说,皇家军事学院还要教授众多的课程。这些课程连朕看了都有一些迷糊,你确定那些士兵们可以看得懂吗?”

    建文皇帝指着那些什么心理学,地图学,地理学,天文学。

    这些东西虽然建文皇帝知道一些,但是并不是特别精通。

    其实对于现如今的国子监来说。

    这些知识还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太过高深的。

    就算是以前所发现的道理,现在也已经比较迟缓了。

    这是因为大明的恩科,对于四书五经规定的太死,所以没有太多的人愿意去研究这些。

    现在出现这种情况也是迫不得已的。

    在场的其他人都看了看中愈,他们知晓这些都是方中愈强烈要求的。

    所以虽然方中愈之前有过跟他们解释,但是现如今这些解释还是由他自己亲自给建文,皇帝朱允文解释比较好。

    “陛下,其实这件事情很好解释。之前臣也跟您聊过,要想保证所有的人都懂道理,那么就要教导他们道理。臣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要让他们都知道这些道理。这些课程其实对于一个长期来研究这些人来说,并不难。臣希望他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武将。”

    方中愈也并不是想要骂他们,对于武将来说,憨头憨脑的那种其实并不可取。

    或者说方中愈的心里,更希望得到那种儒将。

    那种即能读书也能打仗的,将军。

    “接着说。”

    “陛下。臣将学院里面的课程分为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的辅助学科。基础学科也就是不管以后哪里开办学院都必须按照这个学科来,而专业学科就是一个分水岭。进入这个学科就要研究这些。涉猎广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但专一而精就是他们要为以后的人生所负责的事情。朝廷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在臣看来如今技能并不发达。那么臣希望能够在保证百姓们吃喝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更多的东西。以后所有开放的学院都将会以这种模式开办。想要学习更多更专业的东西都要努力的考上这些学堂。如今是因为还在摸索阶段,所以人员卡的比较严格。但是臣只能说的是以后这种规则会更严格,但是学堂会更多,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学堂去学习,他应该学习的东西。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对他以后的成长有帮助的东西。”

    这似乎是一个大饼,是的,方中愈,现在想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以后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他自己也没有办法确定,毕竟大明和后世相差的太远太远。

    如今他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能力之下帮助大明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一个轮廓,以后再根据国情适当的修改。

    “确定这样可行吗?”

    听起来确实不错,建文皇帝朱允炆也能够体谅到方中愈的一番苦心,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很困难。

    “陛下,臣不能担保,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知道如果真正懂知识,懂道理的人越来越多的话,朝廷的发展必将是一日千里。这些都需要臣现在去做,也需要诸位大臣们帮助。臣不可能一个人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跟臣一起将这些事情做。所以就需要陛下您的帮助。”

    “你希望朕怎么帮你?”

    建文皇帝朱允文知道做这些事情,一定是有困难的。

    对于中愈的要求,他还从来没有拒绝过。

    也就是因为方中愈的存在,换了其他任何一个人来,恐怕都不可能做成这件事情。

    “臣为陛下选择了两门可以教给学子们的课程。”

    方中愈从自己的衣袖中掏出来两份奏折。

    递给了陛下。

    其他人都在好奇方中愈到底给皇家军事学院的学生选择了哪两门课程?

    毕竟之前他们可没有听方中愈说过。

    当初建文皇帝朱允文将会担当皇家军事学院的院长,甚至是会给他们亲自授课的时候,这些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具体的讨论到底会讲哪门课程?

    大家都在等待着建文皇帝朱允炆看完那两份奏折。

    大殿里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在等待,不过他们心里都已经很高兴了,毕竟这件事情终于踏上了实质性的进展。

    方中愈努力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让大明更强大吗?

    这就是第一步。

    以后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甚至更多。

    方中愈还会努力的做这些事情,因为他只能努力,不能做别的。

第0621章 认命的朱家天子() 
    等待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的。

    但是大家都不着急。

    特别是这些臣子们。

    先如今很多事情他们做不了主,但他们也没有打算做主。

    建文皇帝朱允文对于他们并不严格。

    但是知道他们对自己都有要求,所以这个时候就皇帝朱允炆所要做的就是掌握一个大的方向。

    如果是在以前,恐怕还有一些冲突,但是如今根本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个皇帝朱允炆做了决定之后,其他人就算是想阻拦,也没有理由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仍然在查看方中愈的作者关于那两门课程,他的想法有一些差异,是的,他们不是很理解方中愈所说的那些。

    所以他的眉头皱了一皱。

    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问道。

    “中愈,这一门励志学,朕可以理解,也就是教导他们怎样成功。或者说很多人都是可以成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这一点朕可以教。但是地图学,你确定?”

    建文皇帝朱允文带着疑问说道。

    其他的大臣们刚开始听着建文皇帝所说的那些话,他们心里也是认可的,还不由得点点头,中愈给皇帝终于选择课程也很重要,励志学。

    从字面上来讲,他们都是认可的,况且如果不给他们成功的希望又怎么可以让更多的人为了大明王朝拼命呢?

    想要获得就要付出代价,这是他们一直宣扬的话。

    如今天子亲自授课,自然要讲一些鼓舞人心的话,所以励志学学和成功学是必不可少的。

    当听到后面说地图学的时候其他人也跟建文皇帝朱允文一样傻眼了。

    地图学?

    画地图?

    你确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