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路救赎-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总有机会的。”查理宋轻轻叹了口气,望着远处已经玩耍在一起的美琳和丽莉,脸上又浮起了慈爱的笑容,“丽莉是吧,很可爱,特别是那双蓝眼睛,象海,象天空。可惜,世俗的偏见竟是如此强大,让一个无辜的孩子受尽了白眼,承受了苦难。”

    陈文强并不知道查理宋在美国的时候,曾有过一个美国女孩与他感情甚好,正是因为种族等世俗的原因,两人无奈分离。但他确实听出了查理宋心中的那丝苦痛,不由得奇怪地看了查理宋一眼。

    ……………

第五十九章 槟城立足() 
槟榔屿位于马来西亚北部,马六甲海峡北海口,槟城是槟榔屿的首府。1786年,马来亚吉打苏丹把槟榔屿割让给英国,1819年英国人侵略新加坡,1824年的英荷条约》,马六甲被移交给英国人,这三个海峡殖民地开始了它们历史的英国统治时期。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当地深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也影响到旅居当地的华侨华人。

    从1786年槟榔屿开埠以来,华侨华人就积极参加该岛的开发建设。随着槟榔屿的繁荣发展,华侨华人人数越来越多,1902年的华人户口调查中合计二十四万多名。由于华侨华人人口的增多,各类华侨社团如嘉应会馆、广东暨汀州会馆、汀州会馆、琼州会馆、平章会馆闽粤华人联合会馆)等会馆相继成立。各类宗亲组织如:邱、谢、林、陈、王、伍、梁等姓氏的宗祠家庙及“五福书院”、“南华书院”等华文学校也在同时期陆续设置。

    与此同时,华人工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清朝末期计有轮船公司八家,机器粉厂八家,杂货店七十六间,零售烟酒及洋货行业各有五十间,等等。蓬勃发展的华侨社会,为陈文强计划在槟≮榔屿宣传革命思想,发动革命奠定了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

    革命军》一出,即以高昂的革命激情,把长期蕴蓄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阶级仇、民族恨,无所顾忌地呼喊出来,它旗帜鲜明、大胆泼辣地“劝动天下造反”,犹如一声春雷,炸开了万马齐喑的中国大地,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欢迎,而且华侨也极为喜欢,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

    而革命军》的作者邹容一到槟城,消息便迅速传开,很多华侨都赶到刚刚创刊的光华日报》报社,以一睹这位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风采。

    其中尤以槟榔屿闽商吴世荣、黄金庆等最为热情,诚挚邀请邹容至小兰亭俱乐部演讲宣传。而邹容充满激请、富有感染力的讲演,深深地感动了吴世荣、黄金庆及在场的社友陈新政、邱明昶等。

    早在1896年,当地华侨林华谦、黄金庆等便创设了槟城新报》,其中大多宣传保皇立宪主张。黄金庆还开了一家“维新书店”,取义戊戌维新之意。邹容到达槟榔屿宣传民主革命后,黄金庆改弦更张,力主槟城新报》改变其保皇立场,宣传民主、民族革命的思想,但未获得成功,便愤然退出该报,而与邹容等洽谈注资入股于光华报》。

    当时,康梁保皇派的力量还是很大的,当然,这也与海外华侨们的心理有关。保皇派不仅将光绪塑造成千古名君,并且把改良和革命混淆起来。更有诱惑力的是他们还带着很多清朝官员穿戴的袍褂靴帽,在华侨中卖官骛爵。

    凡是三品官以下的爵位,他们都有权封赠。封赠官阶的大小,按你捐款的多寡来决定。很多华侨中的上层都参加了保皇党,他们出钱参加保皇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有朝一日,保皇党在清朝掌握了大权,能够得到一官半职;一个是将来回国探亲时,可以穿起官袍顶戴,炫耀乡里。

    而且,有些华侨虽然对复兴会的主张不表示反对,但思想上有顾虑,不敢出来支持,觉得清朝腐败虽然应该打倒,但推翻清朝这件事总是大逆不道,是“造反”,要是清朝打不倒,将来回到祖国,难免有性命之忧。

    相对于华侨上层的顾虑重重,下层华侨则没有什么顾忌,自身所受到的苦难经历,使他们更有改变现状的迫切性。特别是年轻人,思想比较激进,也就更偏向于革命。

    而为了行事方便,虽然光华报》宣传并鼓吹复兴会的革命理论和思想,却并不以机关报的形式示之于人,而是具有商业与中立性质,在起初的一个月内也没有立刻开始招收会员。但成立了槟城阅书报社,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把它作为复兴会的外围组织,一样得到了壮大发展。

    “在星加坡,一些华侨大商,穿起满清的官服,得意洋洋地拍照片呢!”黄金庆有些鄙视地摇头。

    “所以才要广为宣传革命,报刊是‘舆论之母’,人群有先觉者,有后觉者。先觉者必须掖进后觉,一起前进。”邹容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改良派的报刊杂志当时虽然很多,有时也是一副慷慨陈词的面孔,说得天花乱坠,但不能切中时弊,没有远大目光和卓越见识,早晚会被人们识破其真面目。”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读书研究和深入思考,再有与陈文强的书信交流,成为复兴会会的邹容比以前沉稳了许多,虽然在演讲时为了感染观众,情绪是激情四射,但在考虑问题时,已经少了很多冲动激愤。

    吴世荣却有些气愤,哼了一声,说道:“这群奴性难改的东西,可是蛊惑了不少人。对满清还存有幻想,还不是顾及自己的身家。”

    作为槟榔屿第三代华人的吴世荣,祖籍福建海澄。他约二十一岁时,从父亲手中继承了大笔遗产,与黄金庆性情相近,极具有侠义心肠,扶危济困,受人称赞。邹容年轻,又有激情,演说时很有感染力,吴世荣深喜之,并受其革命学说的影响,不仅利用自己的声望,主动担任了槟城阅书报社社长,还表示愿以万贯家财为革命事业排忧解难。

    “象吴先生、黄先生这样忧国忧民的豪富,并肯毁家纾难的,还是少了。”邹容慨叹道:“倒是些普通民众的慷慨支持,更令余感动。”

    “你说的是林振正!”黄金庆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人心直豪爽,认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

    “还有很多象他一样的华侨。”邹容点了点头,说道:“本身便不富裕,却再三表示要捐出血汗钱来支持革命。为了不使他们的积极性受挫,也让吴、黄两位先生能更有目的,更名正言顺地为革命奔走,我向上级做了请示。”

    上级?黄金庆和吴世荣脸色一正,虽然早有预感,邹容等人背后有资金和理论支持,但邹容一直不说,两人也不好追问。现在,邹容要把话挑明,显然是对他们真正地信任了。

    “没错,就是复兴会。”邹容向吴、黄二位拱了拱手,歉意地说道:“组织的计划,并规定我不可轻易泄露,可不是不信任二位。对于二位的革命热情,我是万分钦佩的。”

    “家有家法,门有门规。复兴会如此审慎,可见组织严密,非一般团体可比。”黄金庆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邹老弟无须抱歉。”

    “是啊!”吴世荣点了点头,说道:“日久见人心嘛,又是组织上的规定,我等岂有怨言。”

    邹容笑着连连点头,然后正容说道:“上级的批准应该没有问题,在槟城将成立南洋第一个复兴会分部,将招收会员,从而聚积力量。同时,也使目标更明确,工作更具体,大家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名正言顺,那就更好办了。”吴世荣有些兴奋,眼中熠熠放光,“从槟城开始,向马来亚各埠扩展,再向整个南洋发展,与那些保皇党争一短长。”

    “虽然不容易,但张明旗帜,再图发展,确实避免了华侨思想上的混淆。”黄金庆也表示赞同,“很多华侨心向革命,却没有一个象样的革命团体来组织、引导,实在是一个弊端。”

    “我向上级的报告中,已经推荐二位担任槟城复兴会的正副会长。”邹容说道:“论在此地的人望和名声,再挑不出比二位更合适的了,还望二位不要推辞。”

    “黄兄为正,我愿为副。”吴世荣抢先说道:“另外,我的瑞福国别墅可捐与组织,作为聚集、会议之所。”

    “应该吴兄为正才对。”黄金庆谦逊地推辞,“我力薄才弱,实在是难当会长之职。”

    “二位先生不必争了。”邹容笑道:“二位如此谦让,我倒觉得谁正谁副是小事,二位肯定能精诚团结,使槟城复兴会得到迅猛发展。另外……”

    有人进来通报,打断了邹容的话,也让他有些疑惑。徐壮师,很陌生的名字,不知道前来干什么。

    ………………

第六十章 南洋攻略() 
作为给陈文强打前站的代表兼信使,徐壮师还有一个头衔,新加坡复兴会会长。而陈文强不仅给了头衔,还把砷凡纳明、异烟肼在新加坡的独家销售权给了徐壮师,算是资金上的扶持。

    当然,药品的独家销售权也给了邹容等人,经营上却力争与复兴会划清界限,挂名于不起眼的小药店,收益则作为发展资金,以便尽量能自给自足,不必总是需要总会的支持。而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槟城分部势头很好,随着以后开展募捐或发行革命股票,分部甚至大有用富裕资金支持本部的可能。

    等到徐壮师带着数人进到屋内,邹容立刻满脸惊喜,快步迎上,张着手一时不知向哪个熟人表示欢迎和亲近,“陈先生,星台兄,陈姐,晃甫兄……”

    年纪最大的陈范哈哈一笑,上前拍了拍邹容的肩膀,“才一个多月不见嘛,怎么就不敢相认了呢?”

    余下的熟人也纷纷上前,笑着又拍又抱,唯独报名通报的徐壮师却是最为陌生。可他毫不在乎,笑得跟弥勒佛似的,眼睛中却闪过精光,打量了一下屋内的黄金庆和吴世荣。

    陈范的大女儿,陈撷芬到底是女人心细,很快从重逢的喜悦中清醒过来,轻轻拉了拉邹容,意有所指地说道:“你这里有朋友,怎不介绍一下?”

    邹容看到陈撷芬使过来的眼色,清醒了不少,笑着说道:“都是自己人,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

    屋内的气氛缓和下来,重新弥漫起亲近喜悦,众人寒喧落座,黄金庆、吴自荣又争抢着派人去叫饭菜,要给众多名人接风洗尘。

    陈范不用说了,苏报案发,他的名字也为很多少所知晓;陈天华,字星台,留学日本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参与组织“拒俄义勇队”和“军国民教育会”,与邹容是很相熟的,又以撰写猛回头》和警世钟》两书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秦毓鎏又名念萱,字晃甫,曾任江苏》杂志总编辑,同样是“军国民教育会”的组织者之一……同行的一行人中还有两个龙兴堂的,三个不太知名的南洋籍留日学生。

    寒喧已毕,众人围坐一起,才谈到了正题。徐壮师、陈范展读了复兴会本部的最新指示,以及要加紧开展的工作。

    显然,槟城的顺利立足,使复兴会本部把工作重点转移向了南洋。陈范等人将赴新加坡,同样是办报宣传,徐壮师则任新加坡复兴会会长,借助洪门的身份,以公开面目活动;陈天华等人将至荷属东印度群岛开展工作,首选的落脚地点是华人华侨数量较多的泗水、山口洋。

    “诸位都学识深厚,而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