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将灾害,霍乱频繁,执政者只知道聚敛财利,不顾念百姓认真救灾。正是由于这种昏乱的执政者,所以百姓才倍感痛苦。芮良夫一再地警示周厉王:人怨就是天怨,天降丧乱,将灭掉所立之王;如今百姓受灾痛苦,土地荒芜,执政者昏乱,没有领导百姓合力救灾,因而也不能感念上天能够减轻灾难。

    国君的顺理不顺理,从用人的角度来说,就是用人有得当和不得当。贤明的国君明于治道,顺情达理能认真考虑选用他的辅相。不顺理的君王,则与之相反,自以为是,把小人当作善良,因此使得百姓迷惑甚至抓狂。周王朝如今产生祸乱的原因,是由于周厉王实行**政,不体恤百姓疾苦,不能重用贤良,不懂得采纳正确的谏议,导致民怨沸腾,从而芮良夫有了“如此祸根谁引起?至今危害把人伤”的悲伤感慨。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68节 死神一般的旱灾() 
=〃('')〃 =》

    作为周王手下的执政者,也是芮良夫的同僚,他不用善道来规范自己,缺乏远见,只知道逢迎君主,加速了国家的危亡,更引起了百姓的怨恨。(。。) 。。但是,奸臣当道,也是厉王的过失。

    鹿生性喜欢群居,是一种相亲相善的动物。而今同僚的朋友,竟然互相诬陷,不能用善道来互相帮助,还不如林中的鹿群。真是上无明君,下有恶俗,才给贤良之人进退维谷的感叹。这些执政者是缺乏远见的,他们阿谀奉承,自鸣得意,而且存有畏忌之心,所以他们能进言而不进言,左顾右盼。贤者无奈,都避退下来,于是百姓惨遭荼毒,从而造成变乱。

    芮良夫指出,执政者如果是圣明之人,一定能高瞻远瞩,明见百里。如果执政者是愚人,他们目光短浅,倒行逆施,做了坏事,反而欣喜狂妄,这就是祸乱的缘由。贤者不求名不争位,对那些不贤者采取忍让的态度。不贤者刚好与之相反,他们多方钻营,唯利是图,不理国事。而周厉王不能察觉,亲小人,远贤人,百姓难忍荼毒,所以祸乱丛生。

    君子和小人的行为,也是各有其道的。大风行于空谷之中,这是行的善道,小人不顺于理,行于污垢之中。可是周厉王对于阿谀奉承的话语就听得进,进行对答,而听到忠谏之言,就不予理睬。不用善良的人,反而认为进献忠言的人在狂悖,这样的国家不能不危亡。

    芮良夫感叹自己的同僚朋友,专利敛财,虐待百姓,不思悔改,反而对尽忠之人进行威胁恐吓。所以他再三地告诫:可叹你们这些同僚,我难道不知道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对国家有着极大的危害,好比那些飞鸟,有时候也会被人捕获,国家动乱危亡,你们也不会有好的下场。可惜这些人面对劝诫,却是无动于衷。芮良夫警告这些人说:我已经熟悉了你们的底细,你们对我也无所威吓了。

    芮良夫指责执政臣僚的种种劣迹之后,更详细陈述了百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那就是执政者的罪过。执政者贪利敛财,推行暴政,导致民怨沸腾,百姓无安居之所,痛苦无处诉说。在这种情况下,百姓自然怨恨官府,从而走上邪僻之路。荣夷公等大臣更是帮助周厉王为虐,奸臣当道,加速了国家的危亡,这是足以为戒的。

    老白姓之所以不得安定,是由于执政者用强盗的手段,对它们进行掠夺,所以他们才不得不为盜为寇。在位者做出盗寇的行为,民心自然不能安宁。芮良夫表示:我给你们以忠告,你们却不接受,反而在背后诅咒我。尽管你们诽谤我,我还是为你们作这首诗歌,希望能促成你们的醒悟。

    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浓荫好地方。桑叶采尽枝干秃,百姓受害难遮凉。愁思不绝心烦忧,失意凄凉久惆怅。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怜悯我惊惶。

    四马驾车好强壮,旌旗迎风乱飘扬。社会动乱不太平,举国不宁人心慌。百姓受难少壮丁,如受火灾尽遭殃。长长声声心悲哀,国运艰难太动荡。

    国运艰难无钱粮,老天不肯来扶将。没有归宿无处住,哪儿定居可前往?君子总是在思索,持心不争意志强。如此祸根谁引出?至今为害把人伤。

    心中忧愁真恻怆,思念故居和家乡。生不逢时我真惨,遇上老天怒气旺。从那西边到东边,无处安身最凄凉。遭遇灾祸受苦多,外患紧急在边疆。

    谨慎谋划觅良方,才能消除混乱状。告诉你要体恤人,告诉你要用贤良。谁在解救炎热时,不用冷水来冲凉?小人治国没好事,大家受溺遭灭亡。

    好像就在逆风闯,呼吸困难口难张。百姓本有肃敬心,但却无处献力量。重视农业生产事,百姓辛苦代耕养。耕种收获国之宝,代耕之民最善良。

    天降祸乱与死亡,要灭我们所立王。降下害虫食根节,各种庄稼都遭殃。哀痛我们国中人,连绵土地受灾荒。没有人来献力量,哪能虔诚感上苍。

    顺应人心好君王,百姓爱戴都瞻仰。操心国政善谋划,考察慎选那辅相。不顺人心坏君王,独让自己把福享。坏蛋自有坏肺肠,让那国民都发狂。

    看那丛林苍莽莽,鹿群嬉戏多欢畅。同僚朋友却相谗,没有诚心不善良。人们也有这些话,进退两难真悲凉。

    惟这圣人眼明亮,目光远大百里望。那种愚人真可笑,独自高兴太狂妄。不是我们不能说,为何顾忌心惶惶?

    惟有这人心善良,无所求取没**。但是那人太忍心,变化反覆总无常。百姓如今似好乱,实因恶政苦难当。

    大风疾吹呼呼响,长长山谷真空旷。想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为都高尚。想那坏人不顺理,行为污秽真肮脏。

    大风疾吹呼呼响,贪利败类有一帮。好听的话就回答,听到诤言装醉样。贤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视我为悖狂。

    朋友你啊可嗟伤,岂不知你装模样。好比那些高飞鸟,有时被射也落。我已熟悉你底细,反来威吓真愚妄。

    没有准则民扰攘,因你背理善欺罔。尽做不利人民事,好像还嫌不理想。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横强。

    百姓不安很恐慌,执政为盗掠夺忙。诚恳劝告不听从,背后反骂我荒唐。虽然遭受你诽谤,终究我要作歌唱。

    云汉:死神一般的旱灾

    周宣王时,连年旱灾,周宣王作这首诗歌求神祈雨,抒发出他畏惧旱灾和盼雨之切的心情。

    此时正是需雨的时节,然而每天却是骄阳似火,庄稼死亡,土地龟裂,人畜缺水,人们是多么盼望老天降落一场甘霖啊!可是,仰望苍穹,毫无下雨的征兆。星河灿烂,晴空万里,每天晚上都是这样。内心焦灼的周宣王于是发出感叹:当今百姓有何罪过,老天降下如此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的发生。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69节 尹吉普送别申伯() 
=〃('')〃 =》

    周宣王无神不祭,无牲不用,礼神的玉器都用尽了,然而神灵们却不闻不问,毫无保佑帮助的意思。 (  。    。   m)这苍天,好像真的是把降雨的事情抛在了脑后,彻底忘干净了。也或许是人们得罪了他,他在有意地惩罚人们。大旱不可解除,周宣王表现出了强烈的畏旱之情。凶暴狂猛的旱灾如同洪水猛兽,无法推开,无法阻拦,使得周地余下的那些百姓,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造成了无法收拾的严重局面,再继续下去,国家将会很难维持。

    然而诸侯公卿的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保佑帮助,父母先祖的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着我受苦。旱灾继续肆虐,山原变得光秃秃,河流湖泊都变得干涸了,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块让人无法生存下去的土地。老天似乎是要迫使人们离开此地,他是不想让人安居了。宣王在失望痛苦之余开始反思,他不是不及时祭祀神灵,也不是对众神不恭敬,细细思量,确实想不出什么罪过,那为什么上天要降下灾害呢?

    这场大旱使得周地变成了不毛之地,无水之区。山谷空无一物,河川干涸,草木焦枯,人畜皆死。大堤就像用火燎烧过一样,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这场大旱就犹如死亡之神的降临,可以摧毁一切,消灭人类。更何况在那个生产力水平地下的时代,对于以耕田为生的人们来说,它会是怎样的灾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有限,面对无法战胜的灾害,人们只能祈求上天神灵的保佑。

    西周君臣上下因为忧愁旱灾而变得困窘憔悴,周宣王督促臣下,希望臣子们继续祈祷坚持不停。周宣王最后只得仰天长号,以求得上天赐给百姓安宁。

    看那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周王唉唉发出叹息,现今人们有何罪愆!老天降下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没有神灵不曾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悭。礼神圭璧全都用完,神灵还是不听我言!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熏蒸。接连不断举行祭祀,祭天处所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奠埋祭,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后稷恐怕难救周民,上帝不理受难众生。天灾这般为害人间,大难恰恰落在我身。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想要推开没有可能。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现在几乎一无所剩。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没有东西赐赠。怎不感到忧愁惶恐,人死失祭先祖受损。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死亡之期已经临近,无暇前瞻无暇后顾。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佑助。父母先祖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山秃河干草木枯槁。眼看旱魔逞凶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焚烧。暑热难当令我心畏,忧心忡忡如受煎熬。诸侯公卿众位神灵,哪管我在悲痛呼号。渺渺苍天高高上帝,难道迫我离此出逃!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帝,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仰望苍天晴朗无云,微光闪闪满天星辰。公卿大夫众位君子,祷告上苍心要虔诚。死亡之期已经临近,继续祈祷坚持不停。禳旱祈雨非为自我,全为安定众官之心。仰望苍天默默祈祷,何时才能赐我安宁?

    悭(ān)

    崧高:尹吉甫送别申伯

    西周末期,南方有荆蛮、申国、吕国等侯国。由于周王室衰微,这其中一些强大起来的诸侯并不怎么顺从王室,叛乱时有发生。所以,派谁去统领侯国,安抚南方,对当时的周王室来说,是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申国是周朝初期所封的诸侯国,到了西周末年的时候依然很强大,在众多诸侯国中有一定的威望。申伯在周朝担任卿士,在朝中有很高的威信。鉴于当时的形势,再加上申伯是周宣王妻子的弟兄,于是宣王增加了申伯的封邑,派他去作南方的一方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